
一、孫策和馬超哪個厲害,孫策馬超戰績對比
三國歷史中,孫策和馬超并無交集,不過他們有個共同點,都是屬于年少成名。孫策十幾歲就與名士結交,他的名聲也在當地逐漸傳開,戰亂爆發后不少上流人物都會投奔孫策。孫堅死時,孫策只有17歲,但他很好的繼承了父親的遺業,此后一步步拿下江東五郡,為孫吳政權打下堅持基礎。如果僅僅比較武力值,孫策和馬超到底誰更勝一籌?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就來了解看看吧。
年少成名
馬超第一次出場亮相是在李傕、郭汜亂長安的戰役中。董卓被呂布殺死后,西涼軍人心惶惶,賈詡出了個壞點子,慫恿西涼軍諸將叛亂攻入長安,殺死王允,趕走呂布,挾持了獻帝。征西將軍馬騰奉秘詔率軍勤王,西涼叛軍將領李蒙、王方領兵在長安城外二百八十里的盩厔(zhōuzhì)山擺陣迎敵。
兩陣對圓,馬騰之子馬超搶先出陣,他當時年方十七歲,英勇無敵,生得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一看就是個身材矯健敏捷的技術型猛將。馬超出陣搦戰,王方看馬超年齡尚幼,就沒放在眼里,策馬迎敵,戰不到數合,就被馬超一槍捅翻馬下。
馬超得勝,拔轉馬頭往本陣中回轉,李蒙卻從背后追來,想趁馬超不備偷襲。但馬超早就發現了,假裝不知道,等李蒙正要挺槍搠向馬超時,馬超突然閃開槍尖,將李蒙輕舒猿臂,生擒過去。
年方十七歲的馬超初次上陣就殺一擒一,連勝兩陣,可謂是將門虎子,少年英雄。展示出扎實的基本功,機敏的頭腦,未來成長為超級猛將的強大潛力。
孫策第一次展示武力是在孫堅跨江擊劉表的戰役中。當年孫堅參加十八路反王討董,他率部搶先攻入長安城,得到傳國玉璽后匿璽南歸,途中遭到劉表的截殺,雙方結下仇怨。孫堅站穩腳跟后,為了報仇雪恨,帶著當時年僅十七歲的長子孫策率軍跨江而來,向劉表發動進攻,攻下了樊城。
劉表麾下大將黃祖失去樊城后,率軍在鄧城野外與孫堅對陣。孫堅麾下猛將韓當出陣,與黃祖部將張虎廝殺,兩人戰二十余合,張虎力怯,他的同袍陳生出陣助戰,而年方十七歲的孫策突放冷箭,正射中陳生面門,應弦落馬。
馬超和孫策戰績
孫策挾死一將,喝死一將的戰績實際上是在后來攻打劉繇的牛渚之戰中。孫策以傳國玉璽向袁術借兵,率部征戰江南的過程中,當時孫策已經是二十一歲了。
孫策征戰江南,與占據曲阿的劉繇發生沖突,雙方在牛渚灘擺陣對戰。劉繇麾下將領于糜挺槍出馬,孫策親自迎敵,戰不三合被孫策生擒活捉。孫策拔馬回陣,劉繇另一名部將樊能從后面挺槍追來,那槍剛搠到策后心,孫策回頭大喝一聲,聲如巨雷,樊能驚駭落馬,摔破腦袋,折斷頸椎而死。此戰之后,孫策獲得了小霸王的美名。
馬超和孫策同樣的戰績,都是殺一擒一,看起來似乎不相上下,同樣威武,甚至孫策還是喝死敵將,更顯強悍。
但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的是,馬超取得殺一擒一的戰績是在其年方十七歲的少年時代取得的,而孫策擒一殺一的戰斗則已經是其二十一歲的青年時代了。同樣在十七歲時,馬超已經挺槍策馬在兩軍陣前與敵將廝殺格斗了,而孫策只是在陣后偷放冷箭。
孫策十七歲時與敵人陣前單挑的能力如何呢?咱們翻看原著跨江擊劉表這一節,可以看到,當孫堅在硯山中了敵軍埋伏被亂箭射死之后,趁著江東兵馬群龍無首陷入混亂之時,襄陽城中黃祖、蒯越、蔡瑁分頭引兵殺出,突襲江東營寨。混戰中,江東老將程普保著孫策,急待尋路,正遇敵將呂公,程普戰不到數合,一矛將呂公挑落馬下。這次戰斗也從側面說明當時十七歲的孫策與敵將單挑廝殺的水平還很差,尚且需要部下的保護。
馬超武力更勝一籌
潛質不同,后來的發展也不同。雖然在江南這片地方,孫策可以所向披靡,橫行霸道,威風不可一世,但如果放到整個漢末的廣大區域,孫策這兩下子根本就不夠看。神亭嶺一戰,孫策與太史慈連續惡斗數百合,從馬戰打到步戰,從步戰又打到肉搏,始終旗鼓相當,難以取勝,反而丟了帥盔。
太史慈在后來的合肥之戰中與張遼七八十合絲毫不占上風,說明孫策的武力值與太史慈、張遼、張郃等人處于同一水平,彼此相差甚微。也就屬于中一流猛將的水平,不但根本無法與超級猛將馬超相提并論,甚至還在龐德、徐晃、夏侯惇這些強一流猛將之下。
后來孫策在丹徒行獵時遇刺也就不奇怪了。他的戰場體察力和應變水平完全稱不上高強,面對三個步戰的刺客,還射倒一人的情況下,仍被敵人得了手,身負重傷。
而馬超面對群毆時的表現則遠超孫策。渭南大營內,以一敵六的形勢下,馬超劈倒韓遂后,又獨揮寶劍,力敵五將,砍翻馬玩,剁倒梁興,殺散眾人;翼城之外,馬超力敵楊阜和其宗弟七人,以一敵八,將楊阜的七個宗弟殺死,楊阜也身中五槍。
馬超避箭能力也是一流,曾經躲過于禁的暗箭,還曾以槍拔打曹軍虎衛騎的亂箭,矢皆紛紛落地。防御力遠在孫策之上。
所以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以馬超的武力值,當之無愧儕身于超級猛將的行列,而孫策頂多也就算個中一流。
二、孫策的武藝與馬超區別大不大呢
孫策和馬超相比差距還挺大的,最多也就是能堅持五十個回合而已。
孫策也是在《三國演義》中經常被高估的一個武將。確實孫策在出場以后沒有打過一次敗仗。在牛渚之戰孫策更是因為挾死于糜,喝死樊能而獲得了小霸王的美名。不過孫策遇到的最厲害的對手也不過是太史慈而已。
在神亭嶺一戰孫策和太史慈大戰百余合不分勝負,最后更是雙雙奪槍墜馬,可見兩人武藝差不多。
而太史慈在演義中除了孫策之外,還和程普、張遼兩人交過手,都是以平手告終。特別是太史慈和張遼之戰,兩人戰了七八十合打平,武藝也是非常接近。所以孫策、太史慈、張遼三人基本可以視為同一等級的高手。
雖然關羽曾經夸過張遼武藝不錯,不過張遼在實戰中和夏侯惇、張郃、凌統等人戰平,其武藝水平最多也就是一流水準,和馬超這樣的超一流武將還有一定差距。
在演義一流武將對超一流武將的戰例不少,不過都是以失敗告終。比如像夏侯惇對呂布,十合左右戰敗;張郃對趙云,三十多合戰敗;張郃對馬超,二十合戰敗;曹洪對馬超四五十合戰敗。
從這些戰例我們不難看出,一流武將對超一流武將最差戰績是十合,最好戰績也就是四五十合。
即使考慮各將在不同戰斗中表現有所差異,孫策在一流武將中也屬于排名靠前的水平,那么他遇到馬超也就是能堅持五十的樣子,再多就危險了。
其實,馬超一開場,原文就說了“年方十七,英勇無敵”,這肯定頂級超一流的定位《第一十回》;孫策出場雖然射中了陳生,卻在軍中大亂時,還要程普的護送《第七回》;孫策的武藝應該和馬超有著一個層級的差距,但是孫策畢竟還是接近超一流,所以二人大戰,參考鼎峰許褚,大概八十回合后,孫策不敵。
三、張遼馬超孫策白刃厲害不
張遼馬超孫策白刃很厲害,白刃菜刀,“馬超溫酒疾擊張遼攻其白刃曹操一夫颯沓”,強度尚可,為沒有“反計”“單騎”的玩家提供解決方案。
白刃版張繡蜀騎,也是老資格了,“馬岱磐陣白刃關羽謀定全軍張繡戰必疾戰”,強度中規中矩,為張繡高紅的玩家提供了解決方案。
白刃刺猬,“孫策愈戰疾擊曹操攻其白刃侯惇一夫擅兵”,表現中規中矩,為沒有馬超且孫策高紅的玩家提供了解決方案。
白刃沙法官,“老沙一騎擊勢關羽謀定全軍法正戰必白刃”,法正體系核心的陣容,也算可行的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