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十二個月的寶寶怎么進行早教
十二個月大的寶寶已經會很多東西了,家長們只要適當進行早教,保準寶寶變得很聰明哦。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十二個月的寶寶早教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十二個月的寶寶早教方法一、訓練動作
(一)大動作
1、學習扶著走
為了促進寶寶獨立行走能力的成熟,可給他一個安全的生活空間。開始時,安排一些可扶可靠的家具,讓他練習扶行。家長在不同的位置呼喚寶寶,或用有趣的玩具逗引他,鼓勵寶寶扶著向前行走。也可讓寶寶推著椅子練習走,或在身上系一條帶子保護練習走;或拿一根小棍子,讓寶寶牽著小棍子的一頭,成人牽著另一頭慢慢走。
2、學習獨立走
獨立行走的練習最好在寶寶能夠獨立站住、蹲下站起,并能保持身體平衡時開始。獨行的練習,可在草地上、鋪著墊子的地板上或硬床上練習。兩頭都要有人保護,不要因為開始不安全,給寶寶造成惡性刺激。要在愉快的氣氛中,鼓勵寶寶積極地練習獨行。
3、爬樓梯
將樓梯擦干凈,鋪上地毯,讓寶寶坐在離樓梯30厘米處,在樓梯的第二層放一個玩具,逗引寶寶用手和足爬上樓梯取玩具。如果寶寶拿到了玩具,要稱贊他。熟練后,把玩具再放高一層,讓他再往上爬。也可以讓他墊著凳子爬上沙發或床。
(二)精細動作
1、搭積木
給寶寶兩塊積木,一個兵乓球。教寶寶把一塊積木搭在另一塊上,再試著把兵乓球搭在第二塊積木上,兵乓球總是掉下來,滾走了。這時再給寶寶一塊小積木,讓他繼續往上搭。這種訓練能鍛煉寶寶的觀察力和小肌肉動作。
2、小棒夠皮球
給寶寶一根小棒子和一只皮球,看他是否知道用小棒子夠皮球。不要急與教他做,啟發寶寶自己先做。這種訓練能幫助寶寶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系,鍛煉手的精細動作。
3、學翻書
在寶寶情緒愉快時,讓他坐在大人的懷里,打開一本嬰兒看的圖畫書,讓寶寶看到一個他喜歡的小動物如“小狗”,引起他的興趣,在當著他的面把書合起來,說:“小狗躲起來了,我們把小狗找出來吧!”此時將書再打開,大人表現出驚喜的樣子說:“哇!小狗找到了。”然后再合上,讓寶寶模仿大人翻書的動作,打開書找小狗。開始寶寶只能打開、合上,不見得會翻準,只要有興趣就可以了。這種訓練有利于寶寶的手合眼的協調發展。
4、抽筆筒
教寶寶一手拿筆桿,一手拿筆套,將筆套往筆桿上套,可以反復練習。這是一種簡便易行的訓練手和眼協調發展的方法。
二、發展語言
11-12個月的嬰兒語言的理解力增強了,能聽懂許多話,有的能自言自語地說些莫名其妙的話,這都是寶寶語言能力發展的進步表現。這段時期對寶寶的語言訓練可以從以下幾點去做:
1、用簡短的語言表達寶寶的行為
如寶寶在玩球,大人可以對他說:“這是一個球,是一個紅色的求。”又如寶寶指著杯子,大人要觀察一下寶寶是否有說話的意思,如果感到寶寶想說而不會說時,可以將寶寶的話表達出來:“寶寶是想喝水,好吧!”等等,這樣有利于寶寶語言地發展。但要注意這種方法不能長期做下去,特別是寶寶一歲以后慢慢會說話以后,如果大人總是幫寶寶表達語言意思,會養成他依賴大人,不愿意自己說話的習慣。
2、每天朗讀優美的童話故事或詩歌
要堅持每天給寶寶朗讀1-2個優美的童話故事或詩歌,這樣寶寶會接觸許多新的詞匯,培養他語言的理解力,當然也可以放錄音給他聽,也可以讓寶寶看光碟里的故事。
3、每天和寶寶一邊看圖畫書、一邊講故事
給寶寶看的書,圖畫要鮮艷,故事簡短生動,每面最好只有2-3句話。開始可以反復講同一本書,讓寶寶聽熟。有時可以一面講,一面問。
三、培養認知
1、認識各種燈
叫寶寶認識家里大小、形態、顏色、所在位置都不同的所有燈,如臺燈、壁燈、日光燈、紅色燈、黃色燈、白色燈等。對寶寶邊指邊說:“這是燈,這也是燈。”并將燈打開再關上。訓練一段時間后,問寶寶:“等在哪里?”啟發他指出所有的燈。以此類推,叫寶寶理解“球”、“鞋子”等詞的意義。這種訓練能鍛煉寶寶了解事物共同特點的能力,也能幫助寶寶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
2、找隱蔽的玩具
當著寶寶的面,把一件玩具藏在不同的地方,如藏在枕頭下面、盒子里、凳子下、抽屜里、書桌旁等,讓寶寶把玩具找出來。這種訓練能幫助寶寶初步理解物體的永恒性。
3、聽數數
在抱著寶寶上下樓梯時,大人要有節奏地從1數到10給寶寶聽,也可以邊擺玩具邊數數。經常重復,可以使寶寶逐漸熟悉數目的順序,為以后學數學打下基礎。
4、認“紅色”
將紅色的物品拿幾樣集中在一起,如紅色的積木、球、汽車等,捉住寶寶的手邊移動這些物品邊說:“這是紅色的,這也是紅色的。”在寶寶慢慢地感知這些物品都是紅色的以后,再對寶寶說:“把紅色的給我。”讓寶寶把這些紅色的物品一件一件地遞給大人。這種訓練是為了讓寶寶初步學習一定的抽象概念,發展思維能力。
5、認識“1”
給寶寶拿餅干、香蕉、糖果時,有意只給他一個,并豎起食指告訴他:“這是1.”要寶寶也模仿豎起食指表示要“1”后,再把食物給他,并表揚他。以后寶寶要食物吃,可以有意只給他一個,叫他伸出食指,強化“1”的概念。還可以問寶寶:“幾歲了?”教他豎起食指表示自己“1歲”。
6、認識五官
這個月零段的寶寶,能夠熟悉熟人和生人的面孔,這個時候可以教他認識五官了。開始可以先認眼睛,指指寶寶的眼睛,再指指布娃娃和動物的眼睛,告訴他這是“眼睛”,也可以對著鏡子指指寶寶和大人的眼睛。反復幾次后,只要問寶寶:“眼睛呢?”他就會指自己或別人的眼睛。其他部位也可以像這樣教寶寶認識。
7、學翻書
選幾本耐看、耐磨的書。在寶寶已認識某些圖畫的前提下,讓他用手去翻書。把幾件實物放在旁邊,當寶寶認出圖片上的東西時,拿實物給他以對照。這種做法能訓練寶寶觀察力、記憶力和理解圖代表實物等綜合智能行為。
四、生活與交往
1、學習與人分享
11-12個月的寶寶已有較強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觀察能力。如果大人總是讓寶寶一個人獨吃好的東西,并在語言上經常說:“讓寶寶一個人吃吧!”他就會形成獨吃獨占的壞習慣,一旦養成這種壞習慣就難與糾正,有意將蘋果分成幾份,尤其是吃一些平時不易得到的食品,或寶寶愛吃的東西,都要教育他與大家分享,不能吃獨食。
2、禁止不該做的事
這一月齡的孩子,有時會向大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想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如玩尖刀,亂要東西等,當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會大哭大鬧。出現此情況時,一是耐心勸阻;二是轉移注意力,和寶寶玩其他有趣味的東西;三是冷淡他,如果寶寶不聽勸阻,應該冷淡他,誰也不去理他,讓他哭一陣子,不宜遷就。
大哭大鬧常常是一歲左右孩子逼迫大人“就范”的主要方式。如果孩子一哭,就無條件地滿足他的任何要求,就會使他認為只要一哭或一發脾氣,一切都會如愿以償。這樣孩子容易養成任性、不聽話的壞習慣,以后就難以糾正。孩子哭鬧不會對身體有多大影響,我們成人不必為此擔心。
3、學習與人配合
成人每天要給寶寶穿衣、脫衣、洗澡等,這些過程中,可以教寶寶主動與人配合。開始時,可以用游戲的形式來教。如穿袖子時說:“寶寶把小手從洞里伸出來。”穿褲子時說:“讓小腳也從山洞里鉆出來。”等等。教寶寶穿衣服主動伸手,穿褲子、穿襪子和鞋時,做到主動伸出腳來,洗澡時也能主動配合。
4、學習最初的交際
一歲的嬰兒會出現最初的交往,他們會用看一看、笑一笑或者發聲、說話或者給玩具、身體接觸或者與同伴一起玩一會兒玩具等方式同小伙伴交往,這就是最初交往的開始,這一階段家長應創造條件讓他有機會接觸其他同齡或稍大一些的孩子,學習交往。嬰兒期的交友經驗必將對孩子入托甚至入學后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有著重要影響。
五、親子游戲
1、模仿動物叫
選定幾張動物圖畫或動物玩具,和寶寶一起模仿動物的叫聲。大人叫一聲,讓寶寶也叫一聲,邊叫邊“瘋”著玩。
2、一起跳
大人將寶寶面朝外,背朝內的抱著,數完1、2、3,向前跳一步,再數1、2、3,再向前跳一步。也可扶住寶寶兩腋,先讓寶寶站好,數完1、2、3后,拎起寶寶一起向前跳,增加寶寶的興趣。
3、玩滑梯
大人呈坐式,將雙腿伸直,腳跟落地,腳背翹直,擺成一個“滑滑梯”的樣子。牽住寶寶的雙手,讓他下滑,可以反復多次。邊滑邊說:“滑滑梯,滑滑梯。”寶寶樂此不彼。
4、鉆紙箱
用紙箱做個“山洞”讓寶寶爬過來,爬過去地玩。大人可以再“山洞”的一頭用玩具引誘寶寶鉆過來。這種玩法能夠訓練寶寶的柔軟性和身體的協調性,同時能激發寶寶快樂的情緒。
5、藏貓貓
讓寶寶扶著沙發的前面站好,母親躲在沙發的背后,分別從沙發背面的上方和左右方探出頭來,叫一聲“喵。。。”,寶寶看見了母親后,大人馬上又躲起來,再換個位置,把頭伸出來,再叫一聲“喵。。。”。反復進行,寶寶一定很開心。
十二個月寶寶生長發育指標男嬰:體重達8.1-12.4kg,身長70.7-81.5cm;
女嬰:體重達7.4-11.6kg,身長68.6-80.0cm;
頭圍:46cm;
胸圍:46cm;
長出6-8顆牙齒。
十二個月寶寶早教注意事項運動:此時的寶寶能夠站起、坐下,繞著家具走的行動更加敏捷。不必扶,自己站穩能獨走幾步。站著時,能彎下腰去撿東西,也會試著爬到一些矮的家具上去。有的寶寶已經可以自己走路了,盡管還不太穩,但對走路的興趣很濃,這一變化使孩子的眼界豁然開闊。
手指:此時的寶寶喜歡將東西擺好后再推倒,喜歡將抽屜或垃圾箱倒空。開始厭煩母親喂飯了,雖然自己能拿著食物吃得很好,但還用不好勺子。到本階段末期,孩子可能將學會自己用積木搭木塔。
語言:此時寶寶對說話的注意力日益增加。能夠對簡單的語言要求作出反應。對“不”有反應。利用簡單的姿勢例如搖頭代替“不”。利用驚嘆詞,例如“oh-oh”。嘗試模仿詞匯。這時雖然孩子說話較少,但能用單詞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開始用語言與人交流。已能模仿和說出一些詞語,所發出的一定的“音”開始有一定的具體意義,這是這個階段孩子語言發音的特點。孩子常常用一個單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外外”,根據情況,可能是表達“我要出去”或“媽媽出去了”;“飯飯”可能是指“我要吃東西或吃飯”。為了逐漸孩子語言發育,可結合具體事物訓練孩子發音。在正確的教育下十二個月的孩子可以說出“爸爸、媽媽、阿姨、帽帽、拿、抱”等5-10個簡單的詞。
認知:此時他仍然非常愛動,不要期望他會有所不同。在孩子周歲時,將逐漸知道所有的東西不僅有名字,而且也有不同的功用。你會觀察到他將這種新的認知行為與游戲融合,產生一種新的迷戀。不再將一個玩具電話作為一個用來咀嚼、敲打的有趣玩具,當看見你打電話時,將模仿你的動作。
二、寶寶12個月順口溜一歲內寶寶發育口訣
寶寶發育1到12個月順口溜: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認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輔食、七月坐坐、八月爬爬,九月十月叫爸閉畝媽,十一月站,十二爬。
其他發育標準順口溜:
1.大運動發育口訣:
二(月齡)擡、四(月齡)翻、六(月齡)坐、七(月齡)站、八(月齡)走、周歲跑、二歲跳。
2.精細運動發育口訣:
三(月齡)玩手、五(月齡)抓手、七(月齡)換手、九(月齡)對指、一歲亂畫、二歲折紙、三歲搭橋。
3.個人-社會認知能力發育口訣:
二(月齡)笑、六(月齡)認生、九(月齡)做再見、一歲示需要、二歲做游戲、三歲會穿衣。
嬰兒發育1到12個月發育標準:
1月:
滿月時,男嬰體重2.9~5.6千克,身長49.7~59.5厘米;女嬰體重2.8~5.1千克,身長49.0~58.1厘米。發育指標:滿月時俯臥擡頭,下巴離床三秒鐘;能注視眼前活動的物體;啼哭時聽到聲音會安靜;除哭以外能發出叫聲;雙手能緊握筆桿;會張嘴模仿說話。
2月:
滿兩個月時,男嬰體重3.5~6.8千克,身長52.9~63.2厘米;女嬰體重3.3~6.1千克,身長52.0~63.2厘米。發育指標:逗引時會微笑;眼睛能夠跟著物體在水平方向移動;能夠轉頭尋找聲源;俯臥時能擡頭片刻,自由地滑動轉動頭部;手指能自己展開合攏,能在胸前玩,會吸吮拇指。
3月:
滿三個月時,男嬰體重4.1~7.7千克,身長55.8~66.4厘米;女嬰體重3.9~7.0厘米,身長54.6~64.5厘米。發育指標:俯臥時,能擡起半胸,用肘支撐上身;頭部能夠挺直;眼看雙手、手能互握,會抓衣服,抓頭發、臉;眼睛能隨物體180度;見人會笑;會出聲答話,尖叫,會發長元音。
4月:
滿四個月時,男嬰體重4.7~8.5千克,身長58.3~69.1厘米,女嬰體重4.5~7.7厘米,身長56.9~67.1厘米。發育指標:俯臥時寶寶上身完全擡起,與床垂直;腿能擡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視線靈活,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外一個物體;開始呀呀學語,用聲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歡吃輔食。
5月:
滿五個月的男嬰體重5.3~9.2千克,身長60.5~71.3厘米。女嬰5.0~8.4千克,身長58.9~69.3厘米。發育指標:能夠認識媽媽,以及親近的人,并與他們應答;大部分孩子能夠從仰臥翻身變成俯臥;可靠著坐墊坐一會兒,坐著時能直腰;大人扶著,能站立;能拿東西往嘴里放;會發出輔音一二個。
6月:
滿六個月時,男嬰體重達5.9~9.8千克,身長62.4~73.2厘米,女嬰體重5.5~9.0千克,身長60.6~71.2厘米。頭圍44厘米,出牙兩顆。發育指標:手可玩腳,能吃腳趾;頭、軀干、下肢完全伸平;兩手各拿一個玩具能拿穩;能聽聲音看目的物兩種;會發兩三個輔音;在大人背兒歌時會做出一種熟知的動作;照鏡子時會笑,用手摸鏡中人;會自己拿餅干吃,會咀嚼。
7月:
滿七個月時,男嬰體重達6.4~10.3千克,64.1~74.8厘米,女嬰體重5.9~9.6千克,62.2~72.9厘米。牙齒2~4顆。發育指標:會坐,在大人的幫助下會爬;手能拿起玩具放到口中;會表示喜歡和不喜歡;能夠理解簡單的詞義,懂得大人用語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揚和批評;記住離別一星期的熟人3~4人;會用聲音和動作表示要大小便。
8月:
滿八個月時,男嬰體重達6.9~10.8千克,身長65.7~76.3厘米。女嬰體重達6.3~10.1千克,身長63.7~74.5厘米。本月可出2~4顆牙。發育指標:能夠扶著欄桿站起來;可以坐得很好;會兩手對敲玩具;會捏響玩具;會把玩具給指定的人;展開雙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東西吃;會用1~2種動作表示語言。
9月:
滿九個月時,男嬰體重達7.2~11.3千克,身長67.0~77.6厘米。女嬰體重達6.6~10.5千克,身長65.0~75.9厘米。牙齒2~4顆。發育指標:扶物站立,雙腳橫向跨步;拇指和食指能捏起細小的東西;能聽懂自己的名字;能用簡單語言回答問題;會隨著音樂有節奏地搖晃;認識五官;會做3~4種表示語言的動作;知道大人談論自己,懂得害羞;會配合穿衣。
10月:
滿十個月時,男嬰體重7.6~11.7千克,身長68.3~78.9厘米。女嬰體重6.9~10.9千克,身長66.2~77.3厘米。出4~6顆。發育指標:會叫媽媽、爸爸;認識常見的人和物;能夠獨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牽著手會走;喜歡被表揚;主動地用動作表示語言;主動親近小朋友。
11月:
滿十一個月時,男嬰體重7.9~12.0千克,身長69.6~80.2厘米。女嬰體重達7.2~11.3千克,身長67.5~78.7厘米。出4~6顆。發育指標:大人牽一只手就能走;能準確理解簡單詞語的意思;會叫奶奶、姑、姨等;拿指出身體的一些部位;會豎起手指表示自己一歲;不愿意母親抱別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識。
12月:
滿十二個月時,男嬰體重達8.1-12.4千克,身長70.7-81.5厘米,女嬰體重達7.4-11.6千克,身長68.6-80.0厘米。頭圍46厘米,胸圍46厘米。出牙6-8顆。
三、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
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
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家長在面對寶寶出現的任何問題都是非常關心的,而孩子的成長也會伴隨著很多的煩惱,需要家長去解決,下面為大家分享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
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1-在我會裝牙簽-
適合年齡:2-3歲
目標:建立手指操作技巧,提升手眼協調。
道具:牙簽筒一個、牙簽8-10支。
玩法:
家長示范用前二指(拇指及食指)把牙簽插入牙簽筒的小孔中。
指導兒童手扶著牙簽筒,另一手把牙簽逐一放入牙簽筒中。
提示:可先把牙簽末端位置較尖的部分剪掉,避免弄傷兒童的手指。
-舀豆豆-
適合年齡:2-3歲
目標:提升手眼協調;提升操作餐具的能力。
道具:勺子、橡皮泥、塑料碗、豆子。
玩法:
家長指導兒童把橡皮泥放進塑料碗內,并將小豆輕輕壓在橡皮泥上,然后示范用前三指(拇指、食指及中指)握著勺子,把小豆舀出。
兒童以同樣方法進行游戲。提示:可提醒兒童必須用另一手扶著碗子來舀豆,加強雙手協調。
-顏色筆套對對碰-
適合年齡:3-4歲
目標:提升雙手協調;增強手指力量。
道具:配有同樣顏色筆套的顏色筆5-10支(5-10種顏色)。
玩法:
家長先把筆套拔出,并插在不同的顏色筆上。
指導兒童盡快把筆套插回正確的顏色筆上。
提示:
可鼓勵兒童用手指頭來拔出及插回筆套,有助兒童增強手指力量,建立前三指執筆的操控能力。
可與其他兒童比賽,看誰最快完成,增加活動的挑戰性。
-煎腸粉-
適合年齡:3-4歲
目標:建立兒童操作剪刀的能力;提升雙手協調。
道具:橡皮泥、兒童剪刀、塑料碟。
玩法:
家長示范把橡皮泥搓成條狀,然后用一只手握著橡皮泥條,另一只手用剪刀把橡皮泥條剪出小粒,并以塑料碟裝好。
請兒童以同樣方法玩“剪腸粉”游戲。
提示:
對于開始學習操作剪刀的兒童,家長可扶著兒童的手來進行以上活動。
可先剪較細的橡皮泥條,再逐步剪較粗的橡皮泥條。
-動感絲帶舞-
適合年齡:3-4歲
目標:提升上肢控制及協調。
道具:絲帶棒2根,動感音樂。
玩法:
家長示范隨著音樂揮動絲帶,例如畫大圓圈,上下畫直線,左右畫直線,畫小蛇等。
家長與兒童各握絲帶棒,隨著音樂舞動。
提示:
以大動作揮動絲帶棒可以鍛煉兒童肩膀的活動能力,作為學習寫畫的預備活動。
自制絲帶棒的方法:先準備約60厘米長的絲帶,在末端以膠紙將之貼在木筷子上便可。
-解開大紐扣-
適合年齡:3-4歲
目標:提升雙手協調;提升操作物件(紐扣)的能力。
道具:成人衣服一件(帶紐扣)。
玩法:
家長先把有紐扣的衣服放在桌上。
家長示范用雙手把紐扣解開,然后請兒童嘗試解開鈕扣。
提示:
先學解紐,再學扣紐,家長可讓兒童穿上衣服,并嘗試解開衣服的紐扣,增加活動的挑戰性。
當兒童已掌握解開或扣合大紐扣,家長可逐漸教導兒童解開或扣合較小的紐扣。
-運水游戲-
適合年齡:4-5歲
目標:提升雙手協調;提升操作物件(水壺)的能力。
道具:膠杯1個、水壺1個、小水桶或盤子1個。
玩法:
家長先把小水壺注滿一半水,示范用一手握杯,另一手握小水壺,并倒水入杯。
家長示范小心翼翼地把水杯運送到距離3-5米的水桶,并把水倒入水桶內。
鼓勵兒童以同樣方法進行游戲,學習從水壺倒水入杯,運送水杯及倒水入桶內。
提示:可按兒童的能力采用不同大小的杯,亦可請兒童用小碟盛著膠杯來運送,增加活動的挑戰性。
-球來球往-
適合年齡:4-5歲
目標:提升上肢、雙手控制及協調。
道具:紙棒2條、氣球1個。
玩法:
家長示范用雙手握著紙棒的.末端來打球,把氣球撞向前方。
然后請兒童以同樣方法與家長輪流把氣球打來打去。
提示:
家長可用較硬的紙卷成紙棒。
提醒兒童眼睛要持續望著氣球,以增強眼球控制能力及手眼協調。
-糖果小師傅-
適合年齡:4-5歲
目標:提升雙手協調、手指操作的靈活性。
道具:顏色紙或玻璃紙(約7cm×7cm)、玻璃珠或軟糖若干。
玩法:
家長示范把一顆玻璃珠放在紙上,并把紙卷起,然后用雙手手指將兩邊末端扭緊,成為一粒“糖果”。
指導兒童以同樣方法進行游戲,制作自己的小糖果。
提示:用軟糖代替玻璃珠,完成后可以給兒童作小吃獎勵,能提升兒童的學習動力。
-折小狗-
適合年齡:5-6歲
目標:增強手指靈活運用。
道具:正方形的彩紙一張、黑色彩色筆1支。
玩法:
成人示范把一張手工紙對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后把其中兩只角向下折,成為小狗的“耳朵”,在小狗的“臉”上畫眼睛、鼻子和嘴巴。
成人給兒童另一張手工紙,指導他按示范的每一步驟折出小狗。
提示:在過程中引導兒童如何靈活地運用手指尖來折紙。
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2寶寶精細動作訓練要怎么做才好呢
0~6個月
1.局部按摩:從出生后就可以開始對寶貝的肩膀、手臂、手心、手背,手指、手腕等進行按摩,這樣不僅能刺激寶貝的手部神經,而且還能促進肌肉放松和血液循環。
2.感知手的存在:在寶貝的手腕上系個鈴鐺或手帕,每次搖動手臂時,都會讓寶貝格外注意自己的小手,以此來鍛煉他手部的感知能力。還可以握著他的手,幫其碰一碰、抓一抓懸掛的玩具。這樣不僅能夠訓練他的抓握能力,還可以促進眼手的協調能力。
3.滿手滿抓:準備一些寶貝可以抓滿手的東西讓他抓握,比如鈴鐺、海綿、橡皮玩具等。塞滿兩手,張開,然后再把東西塞進去,反復練習握掌、伸掌的動作。
6~9個月
1.開關盒子:準備一個音樂盒,鼓勵他用自己的小手打開盒子,再關上盒子,不斷地重復。這不僅能鍛煉寶貝的手部精細運動,還能讓他逐步體會到此動作與音樂盒放出的音樂聲之間的關系。
2.玩具倒手:在寶寶能夠準確抓握的基礎上,開始發展他的雙手共同活動。可以有意識地連續向他的一只手遞玩具或食物,訓練他將手中的東西從一只手換到另一只手上。
9~12個月
1.接物游戲:將紅色絲巾、黃色小手絹等能緩緩下落的物品扔向空中,下落時扶著寶貝的手去抓,邊抓邊告訴他“抓紅色”。這樣不僅能鍛煉手的抓握動作,還能讓他建立顏色的意識。
2.撕紙游戲:當寶貝掌握了捏的本領后,就會尋找機會嘗試剛學會的本事。為了滿足他的這份好奇心,可以給寶貝準備一些干凈的紙,撕一些小口子讓他進行練習。撕紙發出的嘶嘶作響的聲音,以及紙的大小變化等,都可以讓寶貝興奮不已。
1~2歲
逐頁翻書:鳥寶貝一起看書時,可以把翻書的任務交給他。開始時他可能會一次翻好幾頁,針對這個問題,媽媽可先將他的手放在一頁的幫助他翻過來,還可以用一張照片放、在使其在翻開一頁后找到照片。反復用“慢鏡頭”示范和練習,就可以使其熟練掌握翻書的技巧。
2歲以后
捏橡皮泥:讓2歲半左右的寶貝將橡皮泥或一小塊面團搓成條形,用手掌壓扁就變成了燒餅,攥起來就是一個圓球,在上面插一根小棒就是蘋果,還可以捏成小動物,建一個“動物園”等等,這些都能令寶貝玩得不亦樂乎。
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3嬰兒期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
新生兒
新生兒在被觸摸手心或腳心時,會彎曲指(趾)尖好像要抓什么東西一樣,這叫做抓握反射。
一個月
握著的手指張開了,抓握反射現象逐漸消失。
兩個月
雖然還不會自己伸手拿玩具,可如果把玩具放到嬰兒手里的話,他們就會握住,搖著玩。
三個月
這個時期的嬰兒經常吮吸手指,這也是一種學習,即通過嘴來確認眼睛看到的物體。
四個月
想要抓住眼前看到的東西,這種手和眼睛的同時運動就叫做“眼和手的協調”。把嬰兒喜歡的玩具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嬰兒就會伸手把玩具抓起來握著玩一會。
五個月
可以用兩只手抓起面前放著的玩具,還會把蓋在臉上的布扯掉。隨著雙手作用的加大,嬰兒已經清楚地懂得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各種動作,不再像以前那樣看著自己的手玩了。一看到奶瓶就高興地伸手去要;被媽媽抱著的時候,會不停地摸媽媽的臉,抓媽媽的頭發,表現出對媽媽的親愛之情。
六個月
不會再長時間地把玩具只拿在一只手中了,他們會把玩具換到另外一只手上。還可以用兩只手撕紙,自己用手拿著餅干吃。嬰兒還不能自由地使用每根手指,抓東西的時候都是五根手指一起抓下去。
七個月
可以自由地運用雙手了,所以不只會抓東西,也能夠把右手拿著的東西換到左手,用兩只手分別拿不同的物品。手指靈巧之后,嬰兒就會拍擊雙手拿著的東西,來聽碰擊所發出的聲音。他們非常喜歡能發出聲音的玩具,而且也能學會敲鼓了。
嬰兒還會把手里拿著的東西扔出去。對于大人來說,做這些動作沒什么了不起。可運動手腕并張開手指在運動機能中可是屬于相當復雜的高難度動作。
八個月
手指變得非常靈巧,只用拇指和食指就能準確地把東西拿起來。因為無論什么都往嘴里送,要注意不要誤吃東西或者發生窒息事故。
抓東西的動作能促進手指的發育。母親和嬰兒一起玩耍的時候,要多注重讓嬰兒運用手指,那種入口即化的小饅頭讓嬰兒自己抓拿、送入口中吃,愛吃多少都可以滿足他的要求。
九個月
嬰兒通過玩各種玩具,手指變得更加靈活了。能夠靈活地運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抓起很小的東西來。在飯桌上把勺子和碗當作玩具來玩,常常給媽媽找麻煩。
十個月
嬰兒玩的游戲越來越多了。因為手指的運動機能越來越發達,嬰兒可以不用整個手掌而只用手指,就能拿起有一些重量的積木來。嬰兒還非常喜歡玩從一個空箱子里面放進和拿出東西的游戲。放進和拿出的動作不僅能促進手指的成長,還有利于促進智力的發育。
一旦手里拿了什么東西,便死活也不愿意放下。還會故意扔掉手里拿的東西,大人幫著撿起來之后,還會再扔掉,甚至反復許多次。這些動作也是必須經歷的一個發育階段,是嬰兒強烈意識到自己會拿東西的表現。
十一個月
到了這個時期,嬰兒可以自己用雙手拿著杯子喝牛奶或水了。由于不熟練,喝得時候可能會灑出來,但也不要加以責備,而是應該表揚嬰兒自己會喝水了。該是讓嬰兒不再用奶瓶而是用杯子喝水的時候了。
十二個月
手指的機能日益發達。如果在旁邊看到媽媽寫字,自己也想寫,手里拿起蠟筆等就亂寫亂畫。為了促進嬰兒智力的發育,要盡量滿足其寫畫的愿望,同時可以告訴嬰兒墻壁和床上是不能亂寫亂畫的。
手的動作發育也稱之為精細動作的發育。大約在三個月左右時隨著握持反射的消失,孩子開始出現無意識的抓握,這就標志著手的動作開始發育了。孩子開始抓握時,往往是用手掌的尺側(小拇指側)握物,然后逐漸向橈側發展(大拇指側),最后發展用手指握物,也就是說手的動作是從小拇指側向大拇指側發展的。
如果兩個同樣年齡大小的孩子,用靠近小拇指側處取物的孩子手的動作就沒有用大拇指側取物的那個孩子發育得好。手的抓握往往是先會用中指對掌心一把抓,然后才會用拇指對食指鉗捏。一個小兒如能用拇、食指端取物,就表明他的手的動作發育已相當好了。小兒先能握物,然后才會主動放松,也就是說小兒先會拿起東西,然后才會把東西放到一處。
大家都知道“心靈手巧”這一說法,這就說明手與腦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大腦的發育使手的動作得到發展,靈巧的手也能刺激大腦進一步發展。相信一個能在早期就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長大后一定會有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個聰慧的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