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模仿游戲,有哪些動作或成語適合小學四年級同學玩的,急求~
餓虎撲食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餓虎撲羊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發揚踔厲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揚,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
發揚蹈厲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揚,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
干凈利落形容沒有多余的東西。令人爽心悅目。也形容動作熟練、敏捷準確。
慌手慌腳形容動作忙亂。
揮霍無度揮霍:搖手稱揮,反手稱攉,意即動作敏捷,引伸為用錢沒有節制;無度:沒有限度。指濫用金錢,沒有節制。
疾雷不及掩耳突然響起雷聲,使人來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見兔顧犬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
見物不見人只看到事物,看不見人。指片面強調物質條件,看不到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來回來去指動作或說話來回不斷地重復。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動作不靈活。
龍騰虎躍象龍在飛騰,虎在跳躍。形容跑跳時動作矯健有力。也比喻奮起行動,有所作為。
奴顏婢膝奴顏:奴才的臉,滿面諂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動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對人拍馬討好卑鄙無...
婆婆媽媽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七手八腳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蜻蜓點水指蜻蜓在水面飛行時用尾部輕觸水面的動作。比喻做事膚淺不深入。
輕手輕腳手腳動作很輕,使沒有響聲。
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訣。形容做事及動作干脆利索。
失驚打怪形容神色慌張或動作忙亂。也形容大驚小怪。
兔起鶻落鶻:打獵用的鷹一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比喻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形色倉皇動作匆忙,神色慌張。
眼明手快看得準,動作敏捷。
一舉一動指人的每一個動作。
右手畫圓,左手畫方比喻用心不專,什么事也辦不成。也形容心思聰明,動作敏捷。
指東畫西指說話時的手勢動作。比喻說話避開主題,東拉西扯。
指手畫腳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左右開弓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兩只手輪流做同一動作或同時做幾項工作。
把薪助火把:握住。拿著柴草助長火勢。比喻某種行動作法會增加對方的力量或助長事態的加劇。
步斗踏罡道士禮拜星宿、召遣神靈的一種動作。其步行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稱。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
步罡踏斗道士禮拜星宿、召遣神靈的一種動作。其步行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稱。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
插科使砌砌,拼湊;捏造。指以滑稽的動作和詼諧的語言引人發笑。
撮科打哄猶言插科打諢。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
撮科打閧猶言插科打諢。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閧,同“哄”,喧鬧。
打諢插科諢:詼諧逗趣的話。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
發科打諢以滑稽的動作和語言引人發笑。
慌手忙腳形容動作忙亂。同“慌手慌腳”。
疾雷不及塞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暇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疾霆不暇掩目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進退可度指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同“進退有度”。
進退有度指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
進退有節指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
進退中度指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同“進退有度”。
舉止不凡舉動不平凡。形容人的行為動作非同一般,與眾不同。
舉止大方舉動不俗氣,不做作。形容人行為動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倔頭強腦形容言語動作生硬執拗的樣子。
來勢洶洶動作或事物到來的氣勢很厲害。
楞手楞腳形容動作魯莽。
連三跨五形容動作迅速。
漫條斯理慢條斯理,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沒輕沒重指言語或動作魯莽。
猛虎出山像兇猛的老虎出山一樣。形容動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離山”。
捏腳捏手放輕手腳走路,動作小心翼翼的樣子。
七腳八手形容動作忙亂,許多人一齊動手。亦作“七足八手”。
七郤八手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動作忙亂,許多人一齊動手。
巧捷萬端巧捷:機靈敏捷。萬端:變化極多。機靈敏捷,變化多端。形容動作或思維機敏,變化極多。
撒科打諢穿插在戲曲表演中,使觀眾發笑的動作與道白。亦泛指引人發笑的言語、動作
二、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吧!一個人發指令其他人做動作
趣味游戲比賽_動作接龍
趣味游戲就是要玩的與眾不同,玩過成語接龍的不一定玩過動作接龍,大家可能覺的這個游戲很復雜,其實玩起來會感覺到既簡單又有趣,像街舞似的。
參加人數:每隊5人
游戲規則
1、兩隊比賽,每隊每次派遣一名隊員上前參戰;
2、兩人中,由一人先表演兩個動作,動作可以連貫,但是必須是兩個步驟;
3、另一個先做對方的最后一個動作,然后在給對方出一個動作;
4、如果一人在模仿對方的動作時出錯,則被淘汰,此時該隊需要有一人上來補充;
5、那隊人最先被淘汰完,則那隊失敗。
動作接龍游戲也可以說是動作模仿游戲,一個人首先需要模仿對方的動作,然后在表演一個動作讓對方模仿。
擴展資料親密無間
參賽人數:每隊2人(1男1女)
比賽規則:先蒙住男隊員的眼睛,其隊友(女)在后面告訴他怎么躲避障礙物,男隊員須舀著一瓢水躲避障礙物,到達對面時將水倒入空桶中,在規定的5分鐘里桶里水最多的隊伍勝利。比賽跑道長10米。
以上的這幾個趣味游戲都很有意思,很多學校每年都有田徑運動會和第二課堂活動,為什么不能將二者結合起來,舉行一個趣味游戲運動會呢?其實我覺得作為學校應該有所創新,不要幾十年一成不變,趣味游戲運動會既能鍛煉下了學生的素質,又豐富了業余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三、適合鍛煉寶寶延長注意力的運動游戲
適合鍛煉寶寶延長注意力的運動游戲
適合鍛煉寶寶延長注意力的運動游戲,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多給孩子創設一些游戲的生活情景,在游戲中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快能夠得到進步的。下面是適合鍛煉寶寶延長注意力的運動游戲!
適合鍛煉寶寶延長注意力的運動游戲1注意力決定了人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加工的能力。
根據寶寶注意力發展的規律,嬰兒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關鍵時期,媽媽與寶寶做延長注意力的運動游戲,對改善寶寶發脾氣或任性是有益的措施,可以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增強自控能力。
自控能力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孩子今后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而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又是成才的重要因素。
延長注意力的運動游戲是將身體運動與動手動腦聯合起來,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開始(建議用鬧鐘提示),媽媽與孩子一起專心進行。
如媽媽設計的運動內容為爬行或蹦跳等去找目標物品,事先應設計好目標物品,種類不定(可以用實物或畫),安全和輕便即可,最后將目標物合起來,讓小兒自由編故事內容,并且講出來,比如釣魚目標物品:
小朋友(男、女、大、小多個)、各種不同的魚、山、樹(多棵)、釣魚桿、水、荷葉(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撐桿(1把)等。(第1、2天)
全家人、各種不同的魚、山、樹(多棵)、釣魚桿、水、荷葉(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撐桿(1把)等。(第3、4天)
貓、各種不同的魚、山、樹(多棵)、釣魚桿、水、荷葉(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撐桿(1把)等。(第5、6天)
雞、各種不同的魚、山、樹(多棵)、釣魚桿、水、荷葉(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撐桿(1把)等。(第7、8天)
鴨、各種不同的魚、山、樹(多棵)、釣魚桿、水、荷葉(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撐桿(1把)等。(第9、10天)
運動開始,媽媽引導寶寶到不同的地方找目標物品,并且不斷鼓勵寶寶找更多的目標物品。如果寶寶一直興趣很高,就繼續進行:如果寶寶沒有繼續尋找目標物品的欲望,就停止,媽媽記錄寶寶實施運動的時間。
休息一會,媽媽引導寶寶觀察所拿到的目標物品,根據不同的種類,組合成一個畫面。
2歲內的寶寶,媽媽幫助寶寶做,邊做邊講故事:2歲以上的寶寶,媽媽引導寶寶針對畫面中的內容編故事,開始媽媽可以起個頭,讓寶寶盡情發揮,媽媽記錄下寶寶講述的故事內容。
同時引導寶寶回憶,每天的內容有什么不同。媽媽再記錄下寶寶組合目標物品所用的時間。
媽媽可以根據寶寶喜歡的玩具內容來設計各種情景的目標物品,這樣寶寶就能在媽媽的引導下愉快地玩耍,任性或脾氣逐漸小了。
適合鍛煉寶寶延長注意力的運動游戲2一個人的注意能力包括視覺注意、聽覺注意、觸覺注意等,其中聽覺注意能力是指對有意義的聲音刺激的選擇與集中的能力,也叫聽覺專注力,實際上就是傾聽的技能。
聽覺注意能力弱常見表現
1、充耳不聞,家長說的話通常跟“耳邊風”似的;
2、平時和別人講話很少有目光交流,嚴重的甚至眼神“發飄”,不敢與人正視;
3、不等別人把話說完就打斷別人;
4、聽他人講解時常顯出不耐煩的樣子或東張西望;
5、上課時聽不了幾句話就開始走神兒、做小動作,常因外界的細微干擾而分心(如偶爾飛進教室的蒼蠅等),所以聽課常是聽一點,漏一片;
6、老師提問時,常常答非所問,甚至連老師問的是什么問題也沒搞清楚;
7、對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常常聽漏聽錯;
8、在寫作業時,一聽到咳漱、走路等細微的聲音便轉移注意力;
聽覺注意發展不力的孩子上學沒多久家長就有可能被老師“召見”,“罪名”通常是“老走神兒”、“注意力不集中”、“不會聽講”、“多動”、“不遵守紀律”等。
家長有時會據理力爭:“我們家孩子可以很長時間地坐在一個地方專心致志地看書、畫畫。”然后就是開始懷疑老師、懷疑學校教學、懷疑教育制度……
其實,家長可以通過“漏數”的方法來判斷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發展水平。家長以1秒說1個數字的速度,從1數到30,中間隨意漏數十個數,孩子聽到漏數的數,就拍手一次。
如果孩子能聽出8個漏數的數,說明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較強;如果孩子能聽出6個,說明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一般;如果孩子聽出6個以下,就說明他的聽覺注意能力較差了。
聽覺注意發展不力的危害很大。學生在學校中,傾聽是一項做得最多的事情。一般的學生在一天當中,有大約50%的時間用于傾聽,所以如果一個孩子聽覺注意能力發展不力的話,聽課效率必定低下,學業必定不良。
根據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我們的思維運轉速度比我們聽到的任何言語的速度都要快。按照這個原理,說話也就常常不可能滿足思維節律的需要,因此人們常常會在聽別人說話的分心去想其他問題。
有的兒童上課時聽不了幾句話就開始走神兒、做小動作;有的兒童看似在認真聽講,可是眼神呆滯,一邊聽講一邊想別的事情,這些表現就是由聽覺注意力不足引起的。
由于聽覺有問題的兒童的聽覺注意的選擇性差、廣度窄,缺乏持久性,所以需要通過一些有效的學習和訓練來提高聽覺注意能力。
訓練注意事項
1、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盡量減少無關刺激和干擾;
2、在提出訓練任務時語言要明確、具體,確保孩子真的理解所要進行的學習或訓練任務;
3、任務設計應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
4、最好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以游戲的方式進行。
聽覺注意力游戲訓練推薦
1、你聽到了什么
玩法1:家長和孩子在家里一起閉上眼睛,安靜地聆聽各種聲音,這些聲音包括家里的流水聲、街上的嘈雜聲、樓道里的走路聲、鄰居說話的聲音等。鼓勵孩子既能傾聽房間內的聲音,又要傾聽房間外更遠一些的聲音。
玩法2:家長帶孩子到戶外,閉上眼睛傾聽各種車輛的聲音,如摩托車、小汽車、公共汽車、大卡車、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等。還可帶孩子到動物園傾聽各種動物的叫聲。
2、看誰聽得多
方法同上,看誰聽到的聲音多且準確。
3、看誰模仿得像
這個游戲主要訓練孩子對聲音模式的注意。
要求孩子要閉上眼睛或背對大人,大人做拍手、擊鼓、敲擊的動作,并向孩子提問:”你聽到了幾下聲音?能不能把剛才聽到的聲音拍下來?”大人逐漸用不同節奏、不同音量等形式拍奏,要求孩子模仿剛才的聲音。
如“重一輕一重一輕一重一輕一輕”的音量模仿、“慢一漸快一很快一漸慢一慢”的節奏模仿、用筷子有節奏地敲碗和桌子“碗一桌一碗一桌一碗碗碗一桌”。
4、看誰聽得準
給孩子讀一組詞,規定某一標準讓他認真聽(如聽出類別、用途、生活習性等),當聽到屬于這一標準的詞時,就拍手。
年齡小的孩子,所讀詞語數量不宜過多,詞意要簡單。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增加詞的數量,標準難度提高,拍手的方式變換(如由拍一次變為拍兩次),這樣讓孩子在掌握詞的分類基礎上做出正確反應。正確率越高,說明孩子聽覺注意力越好。如:
聽到動物就拍手:貓、桌子、錢包、狗、老虎、蘋果、大象、臺燈、茶杯、蝗螂、麻雀……
聽到能裝水的詞就拍手:盆、電燈、桶、棍子、碗、壺、桌子、盤子、鉛筆、書、瓦罐……
聽到水里的動物就拍手:鯉魚、老虎、青蛙、雞、鴨、長頸鹿、鯨魚、鑿魚、海豹……
聽到可以寫字的東西就拍手:鋼筆、尺子、橡皮、鉛筆、球、毛筆、錢包、手表、硬幣、電筆、三角板、蠟筆……
聽到食物拍一下手,聽到動物拍兩下手:巧克力、鉛筆、蛋糕、企鵝、電燈泡、連環畫、馬、駱駝、冰棍兒、汽車、玩具手槍、蘋果、兔子、花生、雞、眼睛、碗、盤子、米飯、孔雀、藥品、手表……
5、看誰做得對
玩法一: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著。家長告訴孩子,現在有4種小動物,“汪汪”、“貓貓”、“嘰嘰”、“嘎嘎”,分別有4種相應的動作。
如“汪汪”是將兩手舉起至耳邊,手像狗耳朵一樣上下扇動;“瞄貓”是兩手舉至嘴邊,做小貓持胡須狀,分別向兩邊張開;“嘰嘰”是兩手相握,食指伸出指向前方;
“嘎嘎”則是兩手手背向上,一手壓在另一手上,手指尖向前,手腕相觸,兩手掌一開一合,開始時家長說什么,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逐漸增加難度,家長說什么,幼兒不要做出相應的動作,如家長說“瞄瞄”,幼兒可做“汪汪”、“嘰嘰”、“嘎嘎”的任意一個動作。
這個游戲要求孩子把聽到的信息迅速轉換為動作。在反應中既要注意成人發出的聲音,又要注意自己的手部動作,對聽覺注意力是很好的鍛煉。
玩法二:由家長說出一個詞,孩子做相反的動作。起初可以只用一對相反的詞來測查,孩子較大時,就可以用兩對甚至三對相反的詞來測查了。
比如家長說“大圓圈、小圓圈”,孩子聽“大圓圈”用兩只手比成小圓,聽到“小圓圈”,用兩只手比成大圓。家長可隨意排大小順序。
a、“大圓圈,小圓圈,長大了,變小了。”孩子聽到“長大了”就蹲下,聽到“變小了”,就舉起雙臂,也可以改變順序來玩兒。
b、“向前跑,向后跑。大圓圈,小圓圈。長大了,變小了。”孩子聽到“向前跑”就倒退,聽到“向后跑”就前進。
c、“刮風了,風停了。向前跑,向后跑。大圓圈,小圓圈。長大了,變小了。”孩子聽到“風停了”就跑起來,聽到“刮風了”就原地不動。同樣由家長隨意調整這些詞的順序。
孩子在正確理解反義詞的基礎上正確反應,正確率越高,說明聽覺注意力越好。
6、“打電話”
家長用一根長約3米的線穿過兩個紙杯底部的中心(兩個紙杯的口向外作為聽筒),在線的兩端系上一根小竹簽,使線不會從小孔中滑走。
家長和孩子各拿一個紙杯,當線拉緊的時候,就模仿打電話,家長對著紙杯輕輕講話,孩子把紙杯罩在耳朵上仔細聽。
7、聽一聽,辨一辨
例如:家長對孩子說:“小羊在籬笆旁捉蟲,小雞在樹上唱歌,小鴨在樹下吃草,小鳥在水里游泳。”請孩子聽到后根據生活經驗改正句子:“小羊在樹下吃草,小雞在籬笆旁捉蟲,小鴨在水里游泳,小鳥在樹上唱歌。”
8、聽得清,找得準
請孩子在家長提供的語句中,找出相同語音的字。如:
——河邊有十個小石頭;
——小麗和小明一起吃栗子;
——長頸鹿在路旁吃樹葉;
——叔叔在辦公室看書;
——老奶奶在喝牛奶。
9、聽指令,畫畫兒
家長提出要求,讓孩子按要求畫一幅畫。
例如:請在紙的中間畫一所小房子,請在紙的每個角上畫一個氣球,每個氣球的顏色不一樣等等。
10、趣味聽故事
請孩子聽下面的故事,聽第一遍時,要求孩子聽故事里出現了幾個“紅”字;聽第二遍時,要求孩子注意故事里出現了幾個“三”字。故事如下:
小貓咪咪過生活
星期天,天氣晴朗,太陽紅彤彤的,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這天是小貓咪咪三歲的生日,它穿了一件紅衣服,戴了一頂紅帽子,可漂亮了。
小貓咪咪烤了一個香噴噴的大蛋糕,又拿來三支紅色蠟燭,插在生日蛋糕上。小貓咪咪跪在椅子上,劃亮一根火柴,點燃了紅蠟燭。
正當小貓咪咪準備去點燃第二支蠟燭的時候,窗外傳來了小雞的歌聲:“嘰一嘰一嘰一”,小雞叫了三聲。
小貓咪咪扔掉手里的火柴,跳下椅子,跑出屋門。它向小雞招招手,說:“小雞弟弟,歡迎你!”
小雞說:“今天是你的生日,我送你三條小蟲吧!”小貓咪咪拉著小雞的手,走進屋里。小雞看著小貓咪咪劃亮第二根火柴,點燃了紅蠟燭。
正當小貓咪咪準備去點第三支蠟燭的時候,窗外又傳來了小鴨的歌聲:“嘎一嘎一嘎一”,小鴨叫了三聲。
小貓咪咪又扔掉手里的火柴,跳下椅子,跑出屋門。它向小鴨招招手,說:“小鴨妹妹,歡迎你!”小鴨說:“今天是你的生日,我送你三條魚吧!”小貓咪咪拉著小鴨的手,走進屋里。
小鴨和小雞一起看著小貓咪咪劃亮第三根火柴,點燃了紅蠟燭。三條紅色的小火苗歡快地跳動著,三個好朋友齊心合力,吹滅了三支紅蠟燭。
它們手拉著手,圍著生日蛋糕,一邊跳舞,一邊唱歌:“嘰一嘰一嘰一”“嘎一嘎一嘎一”“喵一喵一喵一”。
11、數數
家長和孩子一起從1數到100。爸爸每次數1,媽媽每次數2個數,孩子每次數3個數。
如爸爸數1,媽媽數2、3,孩子數4、5、6……依次數到100。熟練之后,可以增加游戲的難度,玩倒數的游戲,如爸爸數100,媽媽數99、98,孩子數97、96、95.…依次數到1。
或者家長數“一”、“貳”、“倆”、“貳”、“三”、“肆”……問孩子錯在哪里了。
除了以上的游戲方法,家長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安靜、和諧的家庭氛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應有意識地用親切、自然的聲音,輕聲、低聲地與孩子交流,從而提高孩子聽覺能力的敏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