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篇1活動目標:
1、樂于用肢體動作表現雨點歡快地落下、跳躍的情形。
2、區別類似雨聲的材料發出的不同聲音,能作出反應。
活動準備:
塑料紙、聽雨盒、手指游戲、一段節奏感較強的音樂、一段抒情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雨滴老師:我們一起來做個小雨滴的游戲。(手指游戲)
二、看動畫:
1、老師帶來了兩段動畫,幼兒觀看你看到了什么?
你怎么看出是大雨還是小雨呢?
2、動畫里的雨在下,可他們沒有好聽的聲音,你們想個辦法給他們配上好聽的聲音,出示聽雨盒和塑料紙。
1)分發給每個幼兒一個道具,當我們看到下小雨的動畫,就讓你手里的東西發出下小雨的聲音,看到下大雨的動畫就發出下大雨的聲音。
2)你是怎么發出下大雨的聲音的?怎么來表示下小雨呢?
3)請個別幼兒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聲音,讓其他幼兒猜。
3、教師不斷更換flash畫面,幼兒配合發出不同大小的聲音。
三、情景表演:下雨啦
1、我們小朋友也來做雨點寶寶,想想,下大雨的時候雨點寶寶是怎么跳的,24小時內,重復下載同一課件,只消耗一次點數。到地面上怎么樣的?播放強烈的音樂。
你這個雨點寶寶是怎么跳的?為什么要這樣跳?
請小朋友模仿他的動作。
2、雨慢慢得下得小了,現在雨點寶寶怎么跳舞了?
幼兒跳,教師播放柔和的音樂。
你是怎么跳的?為什么要這樣跳?
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模仿。
教師切換不同的音樂,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現。
3、雨點寶寶跳舞跳得累了,要回去休息了,和大家說再見。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篇2設計意圖:
歌曲《碰一碰》是一首表達朋友之間相互友好的情感,體現朋友之間其樂融融的氛圍。它的歌詞淺顯易懂、易學易唱而且具有游戲性和趣味性,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學唱、游戲。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的孩子,剛入園時,都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傾向,在社會交往方面表現出如退縮、拒絕、遠離等情緒傾向,與同伴之間還沒有達成很好的溝通。我設計了《碰一碰》這個音樂活動。讓孩子們在通過對歌詞進行動作演繹,體驗與同伴碰頭、碰肩、碰手的快樂,初步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的用身體不同部位創編不同的相互觸摸動作,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2、感受2/4拍樂曲的節奏特點,練習一拍一下有節奏的動作。
3、認識、區別身體部位,培養幼兒初步的合作游戲意識。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伴奏帶、有唱詞帶)、身體各部位圖片
活動前幼兒已熟悉歌曲《碰一碰》
用即時貼貼好的內外雙圓形場地間隔20厘米。
活動過程:
一、聽《碰一碰》音樂伴奏帶拍手入場,走成一個圓圈。
我們的活動室里有兩個圓圈,一個是大圓圈媽媽,它里面有個小圓圈寶寶。我們聽著好聽的音樂走大圓圈媽媽吧!
二、游戲:與小圓圈寶寶碰一碰
1、我們的身體有許多不同的部位,這是(教師手指頭部,幼兒回答),這是(教師伸出雙手,幼兒回答),還有······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出示相應身體部位圖片,請幼兒找出自己相應部位
3、我們小腳和大圈圈媽媽交朋友了,小圓圈寶寶也想和我們交朋友,你想把身體的哪個部位和小圓圈碰一碰,交個朋友呢?
根據幼兒回答集體游戲,幼兒看身體部位圖片游戲。
4、幼兒聽音樂碰一碰進行游戲。(在音樂的最后一句與小圓圈碰一碰)
三、游戲:碰一碰
1、我們把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和小圓圈交朋友了,真有趣!
2、還有一個更有趣的游戲,想不想玩?怎么玩的,先來聽一聽。
3、你聽到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引導幼兒講述歌詞內容。和誰碰一碰?碰哪里?(教師示范)
4、你想和哪個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幼兒個別示范)
引導幼兒用不同部位替換歌詞表演歌曲。如:鼻子碰鼻子、屁股碰屁股、臉碰臉、腳碰腳,并出示圖片。
5、剛才的小朋友碰了哪些地方?(看圖片)
6、幼兒分組、集體游戲。
四、結束活動
我們今天玩得真開心,走!我們去和別的朋友玩玩《碰一碰》的游戲吧!
附錄
碰一碰
1=c 4/2
(1 13 4∣5 53∣4 42 2∣ 1-)∣ 13 4∣
找一個
5 3∣ 6 4∣ 2–∣ 13 4∣ 5 3∣ 4 2∣
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
1–∣ 4 4∣ 6–∣x xx x∣ x 0∣
碰碰哪里? xx碰x x
1 13 4∣5 53∣4 42 2∣ 1-║
(動作)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篇3我有一雙小小手,
小手拍一拍;(把小手拍一拍)
小手藏起來。(讓寶寶把小手藏在身后);
小手在哪里?(留有時間讓寶寶想一想)
小手在這里。(把小手從身后拿出來,拍一拍)
我有一雙小小腳,
小腳踩一踩;(讓小腳踏踏地)
小腳藏起來。(讓寶寶用小手把小腳捂住);
小腳在哪里?(留有時間讓寶寶想一想)
小腳在這里。(把小手拿開,小腳歡快的踏一踏)
我(指著自己,表情夸張)是一個大蘋果(雙手張開表示“大”)
小朋友們都愛我(雙手食指點著前面的人)
請你先去洗洗手(雙手做洗手的動作)
要是手臟(用右手食指點著左手手掌)
別碰我?。〒]動右手表示“不”)
切西瓜
切切切,切西瓜,
我把西瓜切兩半
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
一只小手出來了,[舉起一只手]
一只小手也出來了[舉起另一只手,兩手手心相對]
大拇指見面點點頭,點點頭.[左右手大拇指各彎曲兩次]
"你好,你好"[左右手大拇指各彎曲一次]
食指見面彎彎腰,彎彎腰.[左右手食指各彎曲兩次]
"你好,你好"[左右手食指各彎曲一次]
中指見面頂頂頭,頂頂頭.[左右手中指相碰四次]
"你好,你好[左右手中指碰兩次]"
無名指見面親親臉,親親臉[左右手無名指輕輕磨擦]
"你好啊,你好啊"
小拇指見面勾一勾,勾一勾[左右手小拇指勾在一起拉兩次]
"你好,你好"[小拇指勾住拉兩次]
兩只小手要回家[兩手相對]
"再見,再見[手指全部彎曲左右手各一次]
一只小手回家了[將一只手放在腿上]
一只小手也回家了[將另一只手也放在腿上]
猜物游戲:老師將糖果放在一只手的手心,捏緊拳頭,念兒歌:公雞頭,母雞頭,糖糖在哪頭,在這頭,(伸出左手)在那頭,(伸出右手)請你猜猜在哪頭。幼兒猜猜。猜到糖果歸幼兒。
1.桌面滾球
目的:練習在桌子上滾球,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準備:三張桌子,一個大球。
玩法:將三張桌子并齊,兩名幼兒分別站在桌子的兩端,一名幼兒從桌面上把球滾向對面的幼兒;對面的幼兒接到球后,再從桌子下面把球滾回去。沒有接到球或球從桌面上滾落下來的幼兒要下場,由下一名幼兒替換。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建議:提示滾球的幼兒掌握好球的滾動方向、接球的幼兒手眼要配合好。
2.貓捉老鼠
目的:練習躲閃爬,發展身體的靈活性。
準備:貓和老鼠頭飾,將兩張桌子縱向并在一起。
玩法:戴老鼠頭飾的幼兒在桌下爬,戴貓頭飾的幼兒在“洞口”(桌子的兩端)捉“老鼠”?!袄鲜蟆币⒁膺吪肋叾汩W。“貓”摸到“老鼠”的身體,就算捉住了。
建議:根據活動室的空間確定桌子拼接的長度。
3.退得快
目的:練習退爬,發展身體的協調性。
準備:將幾張桌子縱向拼接擺放。玩法:幼兒依次從桌子的一端爬上桌面,身體向后倒退著爬到桌子的另一端,然后下來。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建議:幼兒熟悉游戲的玩法以后,可以將桌子擺成多種形狀,如:四方形、三角形等。
4.上上下下
目的:①練習鉆、攀爬,發展動作的靈活性。②發展四肢的協調能力。準備:兩張桌子拼接起來為一組,設計兩三組,間隔擺放。桌子下面鋪設海綿墊子。
玩法:幼兒以桌子的一端為起點,先在第一組桌子下鉆爬,再站起來從第二組的桌子上面爬過去……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建議:桌子的間隔距離要適當,不宜太小)
《會變的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伸出兩只小手拍兩下)
變成星星閃呀閃,(手握拳頭打開合上兩下)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篇4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有趣的兒歌,增強小朋友學習語言的興趣。使幼兒快樂識字。
2.幼兒在集體面前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夠認真傾聽同伴講述。
3.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豐富幼兒想像力。
4.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6.能大膽創編動作并在集體面前表現。
活動準備
1.教學光盤
2.大皮球一個
3.一只小猴的畫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大皮球
提問:(1).小朋友快來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大皮球)
(2)大皮球上有什么呢?(一只小猴)
(3)你們喜歡小猴嗎?誰來學一學小猴的樣子。
(4)大家玩過皮球嗎?好玩嗎?
2.播放光盤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大皮球的兒歌,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小結:想學這首有趣的兒歌嗎?那位小朋友表現好,大皮球就會和他玩游戲。
二.新授
1.教師范讀
2.領讀兩遍
3.認識字幼兒“個”“拍”
三.鞏固新知
1.游戲:
(1)變魔術
變魔術的時間到了,讓我們來變變變,看變出了誰(個.拍)
(2)傳皮球
游戲規則:讓我們坐成一個大圓圈在音樂聲中來傳皮球,音樂停下時,皮球也停,皮球在誰手中,誰就要回答老師問題。答對的小朋友可以和小猴玩一會,想挑戰嗎?
A.和我們玩游戲的有幾個皮球?
B.你知道那個字幼兒是“個”嗎?
C.你抱著大皮球想怎樣玩?(拍)還可以怎樣玩?(踢)
D..你知道那個字幼兒是“拍”嗎?
(3)送字寶寶回家
字寶寶已經玩了很長時間了,請小朋友找到字寶寶的家并送它回家。
2.創編動作
(1)個別幼兒創編
(2)師生共同創編
3.發書
(1)從教學書中找字寶寶
(2)看圖讀文
四.課外延伸:
(1)是誰買的皮球?
(2)媽媽為什么給小朋友買皮球?(因為愛小朋友,想讓小朋友快樂。)
(3)你是如何關心家人,照顧朋友的呢?
五.
小朋友,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兒歌,兩個字寶寶,很多的小朋友表現非常棒,個別小朋友還需要加油。你們知道嗎?皮球娃娃很會跳舞,它是怎樣跳的,讓我們來看一看(用力拍和輕輕拍時皮球跳躍的不同角度)你們想拍嗎?今天回家把這首兒歌讀給爸爸媽媽聽,下節課,讓我們和皮球一起跳舞,好不好?
板書:
大皮球
媽媽買個皮球,
上面畫個小猴,
我來拍拍皮球,
小猴翻個跟頭。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玩的很開心,注意力也很集中。上課時,幼兒有時不會給我回應,以為他們沒聽懂,但在操作當中我發現,幼兒都聽進去了,都懂了。所以今后應讓幼兒多動手,多動腦,是幼兒全面發展。
皮球的分類:分真皮球,橡膠球、Pu球和PVC球。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篇5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夠區分四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設愉悅的游戲情節,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創造性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圖形寶寶圖片、幼兒操作用的.四種幾何圖形若干2、固體膠、紙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幾幅畫4、奇妙箱5、水彩筆、蠟筆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1、教師扮演圖形媽媽,帶圖形娃娃(幼兒)做律動。(每個幼兒發放一圖形板)
(二)游戲鞏固1、游戲:摸一摸"奇妙箱"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嗎?
(1)、師念兒歌:奇妙箱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么?摸出一本書,問:"這是什么?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書、長方形)為什么說書是長方形的?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啟發幼兒說出)
(2)、再念兒歌:奇妙箱子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當幼兒摸到后,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游戲反復進行
(3)、教師奇妙箱里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還有的是長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的?
(5)、老師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也有四個角、四條邊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對面的二條邊一樣長;圓形就是圓圓的沒有角的,邊摸上去是光滑的。
2、游戲:捉迷藏
(1)、師出示背景圖,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2)、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并說出有幾個?
3、游戲:圖形找家
(三)添畫(變戲法)
1、交代要求師:小朋友的本領真大,現在請你們玩個"變戲法"的游戲。盤子里放著許多圖形寶寶,等會兒請你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在這些圖形上添畫幾筆變成其他有趣的物品,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變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2、幼兒發揮想象,自由拼圖。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覽師:今天爸爸、媽媽很辛苦,抽出許多時間來看我們小朋友學本領,我們謝謝他們,把我們畫的作品送給他們,好嗎?
(四)、親子游戲:
(1)、好運等你來。
準備:氣球若干,小禮品。
玩法:教師在教室內撒滿好的氣球,氣球里放好小紙條,紙條上寫好禮物的名稱。游戲開始后,家長帶幼兒把氣球踩破,找出小紙條到老師那里領禮物。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篇6小班音樂游戲教案《洗手絹》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激發愛媽媽、愛勞動的情感,體驗親子活動的快樂,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能大膽用動作、樂器表現歌曲內容,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洗手絹》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能大膽用動作、樂器表現歌曲內容。
2、激發愛媽媽、愛勞動的情感,體驗親子活動的快樂。
3、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手絹若干、音樂《洗手絹》、播放器、各種樂器。
【活動過程】
一、播放《洗手絹》歌曲,請幼兒與媽媽合作表演各種動作進入活動室。
引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和媽媽一起做游戲,開心嗎?
二、分組討論,感受歌曲旋律。
分組討論:平時媽媽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
請幼兒邊聽歌曲邊按節奏給媽媽捶捶背、揉揉肩。
三、引導媽媽教幼兒洗手絹。
請媽媽出示手絹,引導幼兒學習洗手絹的方法:臟的地方用力搓,不太臟的地方輕輕搓。
四、引導媽媽和幼兒為歌曲創作新動作并表演。
引導語:我們聽到比較快、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時,還可以用什么不同的動作洗手絹呢?請媽媽和幼兒一起試試看。
五、引導幼兒和媽媽一起,邊聽音樂邊嘗試用樂器為音樂伴奏。
六、鼓勵幼兒和媽媽一起跳舞,表現快樂的心情。
引導語:今天小朋友學會了洗手絹,你們高興嗎?謝謝親愛的媽媽!讓我們和媽媽跳個快樂的舞,一起抱一抱吧!
教學反思:
洗衣服、洗手絹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小朋友們看到時,也是躍躍欲試,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也為了讓他們上小學時能自己洗自己的紅領巾,所以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老師演示時,有些孩子都已跑上來把手伸進盆里玩泡泡,所以場面有點混亂,但演示結束時,他們都玩得很開心,也基本掌握了方法及步驟。這節活動,我主要是想讓幼兒回到家時能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特別是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通過活動,我相信已達到這一目的。
二、宋朝的娛樂活動有哪些
宋朝在歷史上繁榮和平,那么宋朝的的百姓也是安居樂業,享受生活。平時宋朝老百姓的娛樂活動都有什么呢?來列舉一二:
一、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筑球”、“踢圓”等,蹴就是用腳踢、蹋的意思,早起的蹴鞠是用外包皮革,內含米糠制作而成。
到了宋朝時期,蹴鞠便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起來,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一項娛樂活動,從皇宮內院到普通平民家庭,都以蹴鞠為樂。元代錢選所繪《宋太祖蹴鞠圖》,便是描繪宋太祖趙匡胤蹴鞠的場面,平民百姓也常常在御街和橫街玩蹴鞠等,“舉目則秋千巧笑,觸處則蹴鞠疏狂”。
宋朝的宋徽宗更是蹴鞠的忠實愛好者,他甚至組建了一只專門陪他踢蹴鞠的蹴鞠隊。
二、斗蟋蟀
宋朝時期,法律規定賭博是合法的,因此許多貴族皇家子弟也會參與其中。而斗蟋蟀也是賭博的眾多玩法之一,這在當時的宋朝也成為了民間一個十分休閑娛樂的活動。相比于某些朝代的“談賭色變”,宋朝在這方面是十分開放的。
斗蟋蟀這一娛樂項目盛于宋代,尤其是南宋時期,上到皇親貴族,下到平民百姓,和釣魚、養鳥、種花一樣,成為了一種生活樂趣,成就了一種具有東方特色的“蟋蟀文化”。
南宋宰相賈似道,就是著名的蟋蟀迷。據《宋史》載:“襄陽圍已急,(賈)似道日坐葛嶺,起樓臺亭榭,取宮人娼尼有美色者為妾,日淫樂其中...嘗與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入,戲之曰:此軍國大事耶?”
大概意思就是說,當時襄陽被圍,形勢危急,作為太師平章軍國重事的賈似道,卻置國事于不顧,每日淫樂,還經常陪著群妾斗蟋蟀玩樂,后來有個客人開玩笑說道:這就是軍國重事吧?
三、飲酒
宋朝百姓飲酒的方法有很多,囚飲、巢飲、鬼飲、牛飲……五花八門,數不勝數。當時宋朝朝堂上,著名的大臣石延年氣貌雄偉,十分愛飲酒,嗜酒如命,而“囚飲”正是他所發明。石延年在與客人飲酒的時候,喜歡披著頭發,赤裸著腳,帶著刑具坐著飲酒。與人在樹上飲酒,叫作“巢飲”。夜晚不點燈,與客人摸黑而飲,是為“鬼飲”。他的飲酒方法五花八門,令人驚嘆。
三、游戲王的“說書”到底是什么意思
說書指的就是展開,也就是當對手在進行各種操作的時候,自己只能靜靜的在一旁觀望。
《游戲王OCG》改編自漫畫《游戲王》中登場的卡片游戲“魔法與巫師卡,是使用游戲王卡片進行對戰的卡牌類益智游戲。
O卡片大體上分為怪獸卡、魔法卡和陷阱卡3類。在卡名的右側有地、水、、炎、風、光、暗、神中之一標識的為怪獸卡,有魔標識的為魔法卡,有罠標識的為陷阱卡。
擴展資料
卡組使用:
1、主卡組。由怪獸卡·魔法卡·陷阱卡三個大種類的卡片構筑而成。怪獸卡中的融合怪獸、同調怪獸、XYZ怪獸、連接怪獸不能加入主卡組構筑。卡名相同的卡被稱為同名卡,在卡組、額外卡組、副卡組中合計最多加入3張。構筑卡組時應盡量考慮關鍵卡片的上手概率,對卡組進行有效壓縮。
2、額外卡組。額外卡組只能使用融合怪獸、同調怪獸、XYZ怪獸、連接怪獸進行構筑。這些怪獸在達成指定的召喚條件后可以從額外卡組進行正規出場手續的特殊召喚。
3、副卡組。副卡組使用由主卡組以及額外卡組的卡片進行構筑,是卡組調整所用的預備卡。在決斗進行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在三局兩勝的MATCH決斗中,兩場決斗之間可以根據戰略需要將副卡組與主卡組、副卡組與額外卡組的卡片進行交換,交換前后各個卡組的數目不能發生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