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適合寶寶做體操有哪些 寶寶的體操方法
滿月以后,寶寶的動作漸漸多起來了。在2-6個月時,爸爸媽媽可以幫著寶寶做體操,讓寶寶在愉快的情緒中活動四肢,伸展全身。由于出生后寶寶的屈肌占優勢,所以這段時間的體操以伸展活動為主。寶寶做操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增強骨骼、肌肉的發育。但要幫寶寶做操也是一種交流和溝通,做操時爸爸媽媽要親切溫和,面帶微笑,與寶寶邊說邊做,以促進其語言及各種認識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大腦的發育與成熟,這同樣也是一種親子游戲呢!寶寶適合做的體操:爸爸媽媽引導1-3歲寶寶做各項體操,活動他們的筋骨,這既能滿足孩子運動的需求,促進體能發展,又可避免孩子因為過于好動而惹事生非。1、爬的練習目的是鍛煉四肢,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爬樓梯:選擇不太高的樓梯,讓孩子爬上去,爬下來。爬山洞:將紙箱橫放在地上,將小皮球滾入引導寶寶去追逐,由于空間狹窄,他自然會用爬行的方式,這可鍛煉四肢和平衡能力。翻山越領:將家中的毛毯、枕頭、棉被等物品,堆積成各種障礙物,讓幼兒爬上爬下,學會綜合性地運用身體與四肢的能力。2、跳的練習目的是鍛煉他的爆發力、彈跳能力、平衡能力。登高跳:準備一個約10~15厘米高的凳子或椅子,或者家里的床和彈簧床,扶寶寶登上去,然后雙手拉著寶寶的手,教寶寶雙腳從高處跳下,待孩子跳得熟練后,可放手讓孩子自己連續跳,并逐漸增加高度。跨越障礙物:在地面上放一根彩色的繩子或小玩具,也可在地面上劃個圓圈,或者用條彩色膠帶貼成一個10厘米左右的小河,讓寶寶從上面跳過去,或者從河的一側跳到對岸,引發他的爆發力逐漸形成。跳躍擊球:用繩系住一個橡皮小球,懸放在寶寶的頭頂上方,寶寶雙腳跳起來用手擊球,開始時可以先扶住他的腋下,幫助他起跳并平穩落地,隨后可根據寶寶的跳躍能力適當調整球的高度。3、走的訓練目的是達到具備初步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走窄道:用粉筆劃線或用兩條繩做成“羊腸小路”,讓寶寶沿著地上劃好的路線獨立行走,也可領寶寶到室外的方磚路上練習。走斜坡:準備一條寬35~40厘米、長1米左右的厚木板,一端墊高約10厘米做成斜坡,或利用戶外的自然斜坡,開始時用一只手扶著寶寶走上斜坡,待寶寶走穩之后,可鼓勵他不借助你的力量獨自走斜坡。踩石頭過河:你在地上用粉筆畫兩條線當做大河,在河里畫些圓圈當石頭,告訴寶寶只有踩著石頭才能過河,要不會掉到河里。4、發展全身動作的練習目的是促進孩子全身動作的發展。周游列國:用20~50厘米見方的大小不同的紙箱,做成空心或實心的大積木,讓寶寶把積木疊起來,或者搬運,或者推著它周游房間。這種推物的阻力,可增加孩子各關節的本體運動覺,達到促進全身動作發展的目的。攀登腳手架:帶寶寶到兒童樂園或幼兒園的攀登架前,教寶寶用手抓住上面的橫桿,腳蹬底下的橫桿,一步一步自己爬上去。就1~3歲的寶寶的身體發展狀況來看,此階段的重點在于促進孩子的動作發展,尤其是平衡與協調能力。隨著活動的增多,危險也就隨時存在,父母親必須在旁邊給予細心的觀察與監督,不能掉以輕心。
二、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
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
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嬰幼兒時期的動作發展很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了,看看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
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1 1個月的大動作:俯臥時能夠抬頭片刻
測評方法:
讓寶寶趴在床上臉向下,雙臂彎曲放在胸前,媽媽們在寶寶前面用搖鈴引逗寶寶抬頭。如果寶寶能夠下頜離開床面,自行抬頭2秒,就算通過。
2個月的大動作:俯臥抬頭離床面45度
測評方法:
讓寶寶俯臥在床上,然后雙臂彎曲放在胸前,同樣是媽媽在前面用玩具引逗寶寶。如果寶寶可自行抬頭,且面部與床呈45°角度,就算通過。
3個月的大動作:
俯臥抬頭離床面90度。測評方法同前面,只是與床呈90°的角度。
頭能豎直且平穩。測評方法:抱直寶寶,觀察寶寶的頭豎直情況,如果超過10秒就算通過。
仰臥轉側臥、俯臥前臂撐起。測評方法:寶寶仰臥在平板床上,媽媽用玩具引逗寶寶,不能主動幫助寶寶,讓寶寶自己側翻;然后讓寶寶俯臥,兩臂放在胸前,看寶寶是否用張開的雙手或者前臂支撐身體,臉是否看向正前方。
4個月的大動作:大人扶著寶寶的腋下和髖部時,孩子能夠坐著。
測評方法:
將寶寶抱著坐在大人腿上,兩手扶住寶寶的腋下或者髖部,寶寶能平穩坐5秒,就算通過。
5個月的大動作:扶住寶寶的腋下能夠站立。
測評方法:
家長用雙手扶住寶寶的腋下,站立在床上或者大人腿上時,寶寶能夠站立2秒以上,就算通過。
6個月的大動作:獨坐片刻和扶著站立。
測評方法:
媽媽們讓寶寶坐在床上,不用扶著,然后給玩具讓寶寶玩耍,他們能夠獨立坐30秒以上就算通過;扶著寶寶的雙臂讓他們站立,能夠直站5秒左右也算通過。
7個月的大動作:獨坐自如和扶著站立。
測評方法:
讓寶寶獨自坐在床上,家長不要用手去支撐寶寶的身體,如果能夠坐十分鐘左右,算通過;扶著寶寶的雙手手腕腕讓他站立,寶寶若是能夠站立10秒以上就算通過。
8個月的大動作:會自己坐起、躺下和會自己匍匐前進。
測評方法:
讓寶寶自己躺在床上玩耍,能夠從仰臥變成俯臥再變成坐位,并且自己能夠躺下。寶寶俯臥的時候,媽媽在前面用玩具去引逗寶寶,鼓勵寶寶向前活動,在寶寶爬行的時候,寶寶會以手、腹部為支點向前匍行,能完成就算通過
9個月的大動作:扶雙手走路和雙手扶墻站起。
測評方法:
家長將寶寶立于地面扶住寶寶的雙手,并鼓勵寶寶邁開步伐,一般來說這個月齡的寶寶能邁出三步以上;同時讓寶寶坐在床上玩,鼓勵寶寶用手扶著墻壁自己站起來,一般來說寶寶可以扶墻站立30秒,若是都能做到,就算通過。
10個月的大動作:扶物體能夠走幾步。
測評方法:
家長可以讓寶寶扶著椅子、床沿或者小推車,鼓勵寶寶向前邁步,一般來說這么大月齡的寶寶能邁3步以上,能做到的寶寶就算通過。
11個月的大動作:會扶物體行走和獨立站穩。
測評方法:
家長把寶寶帶到床邊或者沙發旁邊,用玩具去引逗寶寶,寶寶會扶著東西走5步以上,而且還能夠放開扶著的東西,單獨站立10秒,就算是通過了。
12個月的大動作:獨自走步。
測評方法:
讓寶寶獨自站在爸爸媽媽之間,然后通過言語的鼓勵或玩具的逗引,讓寶寶走到爸爸這邊或者媽媽這邊,一般來說寶寶能夠單獨走3-5步,能做到就算通過。
16個月的大動作:牽大人手上下樓梯。
測評方法:
家長把寶寶帶到樓梯的最下方,然后牽著寶寶的一只小手鼓勵他走上去,寶寶這時候會自己用力邁步,可以上兩個臺階,能做到的寶寶就算通過。
24個月的大動作:
兩歲的寶寶走路已經非常平穩,跑步也快,會用雙腳跳,也會向前跳步,還能從矮的臺階上獨立跳下,并且站穩,他們跑跑停停的平衡能力能夠控制自如了。
幫助寶寶鍛煉“大動作”需要注意什么?
1.大動作的發展需要骨骼肌肉的配合,不要過早的進行鍛煉。
幫助寶寶鍛煉大動作時,必須是寶寶的身體狀況可以支持他嘗試或者完成這樣的動作,才可以對寶寶進行大動作的鍛煉,不然在寶寶骨骼肌肉還沒發育好,就讓寶寶過早的進行鍛煉的話,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壓力,對寶寶不好。
2.順其自然的幫助并鼓勵寶寶去鍛煉。
寶寶身體發育到一定程度,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想要探索外面新奇的世界。比如:
當寶寶脊椎發育到一定程度,比較硬時,當他想要拿旁邊東西時,他就會努力翻身。
當寶寶的手腳力氣夠大時,他就會想要向前爬,去拿遠一點的玩具。這時可以讓寶寶多爬,這樣可以讓寶寶以后的平衡感更好,因為這是他一點點通過爬上爬下,用身體嘗試且記住這些平衡的技巧,慢慢鍛煉出來的。
當寶寶的骨骼肌肉進一步發展,有足夠力量時,他就會嘗試扶著東西站起來,拿放在高一點地方的東西。
當寶寶的平衡力發展得更好時,他就愿意慢慢放開媽媽的手,走出自己的第一步。
3.正確看待寶寶的“個體化”發育,不盲從,不焦慮。
生活中,媽媽們湊一起時都喜歡說說自己家寶寶學會了哪些本領,有的媽媽看到自己寶寶還沒學會坐或者走路比較晚,就特別著急,總覺得寶寶這些動作落后,就是“發育不良”的表現。
于是就會盲目的給寶寶吃各種營養品,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每個寶寶是不一樣的,發育也存在“個體化差異”,那他們的生長發育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并不一定單純的是因為營養不良就造成大動作落后。
在寶寶生長發育的過程中,爸爸媽媽適當的幫助寶寶進行一定的鍛煉,是應該的,單只要把握好節奏,不用操之過急,畢竟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不一樣,具體的養育方法也要因人而異。
并沒有研究證明,寶寶越早做到這些大動作,以后的運動能力就越好,而寶寶大動作落后就說明寶寶發育異常。只要寶寶身體健康,身高體重都在標準范圍,有時候動作發育的慢一些都是正常的;但若是寶寶發育真的滯后很多,確實可能存在發育異常,也不要帶,要及早去看醫生進行糾正。
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2 0~3歲嬰兒的動作技能主要包括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兩方面。
大動作技能訓練的基本內容包括:抬頭、翻身、爬、坐、走、跑、跳、攀登、平衡、投擲等;精細動作包括:技能訓練、摸、抓、拿、握、敲、捏、取、撕、拼、插等。
訓練方法:體操訓練或以動作為主,輔以簡單輕巧的玩具和游戲活動。
訓練效果:促進嬰兒肌肉動作的流暢性;促進身體的敏捷性和柔軟性;訓練身體的活動平衡協調能力。
嬰兒身體的本能行為需要通過游戲加以訓練使之逐步發展完善起來。益智健身操就是根據嬰兒的生理特點和游戲規則,配合優美的音樂設計的。可以促進嬰兒血液循環與呼吸功能,增強新陳代謝、鍛煉骨骼肌肉和身體活動的協調性、靈活性、身體的自控能力。可以在家中結合日常生活進行。
益智健身操分為被動操、主被動操和模仿操等形式,
嬰兒被動操
適合年齡:0~6個月
每次時間:2~3秒
每天次數:隨時操作
舉例:
動作名稱:擴胸運動
預備姿勢:嬰兒仰臥,操作者握嬰兒兩腕。大拇指放在嬰兒掌心內,使嬰兒握拳,兩臂放在體側,全身自然放松。
動作說明:第一個8拍,重復4次。
兩臂在胸前交叉;
兩臂左右分開;掌心向上;還原。
要求:活動胸部肌肉。
注意事項:兩臂分開時稍微用力,胸前交叉時放松。配合嬰兒的生理發育來做,不要勉強進行。次數越多越好。
嬰兒主被動操
動作名稱:橫托抱
動作說明:家長站在床前或坐在床上,右手抓住嬰兒右手腕上提,左手托住嬰兒的頸背部,再用右手托住嬰兒的臀部,托至胸前后兩手距離逐漸加大‘
嬰兒身體受重力作用背部開始下垂,當身體下降到一定程度出現本能的挺胸動作后,母親雙手向一起靠攏。
練習方法:新生兒每日練習2~3遍,每遍重復2~3次,每次3~5秒鐘。可根據嬰兒的實際承受能力增加時間和次數。
訓練效果:訓練嬰兒背部尤其是底脊肌力量、身體的自控能力;增加腹部壓力,促進腸胃成熟和大便通暢;讓頭部的自如控制力提起出現,為坐姿挺拔、預防駝背奠定基礎。
注意事項:
如果做操時兩手距離過窄,會達不到鍛煉目的。
不要裹著被子做操,這樣產生不了對身體的刺激。
細致觀察嬰兒身體和情緒狀況。
在可控制的范圍內操作,距離床的位置要近一些。
嬰兒模仿操
嬰兒1歲半左右,能夠獨立完成行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時,可以讓嬰兒模仿一些動物的常見的動作以及成人勞動的動作,通過模仿訓練,達到增強嬰兒體質的目的。
適合年齡:1~3歲
每次時間:3~5分鐘
每天次數:2~3次
舉例:
小鳥飛:兩臂側平舉,上下擺動,在原地做跑步動作。
大象走:向右轉,體前屈,兩臂下垂,兩手相扣,左右搖擺向前行進。
開汽車:兩臂于胸前模仿司機手握方向盤的動作上下搖動,做開汽車狀態,向前走步。
劃船:先兩腳前伸,兩手半握拳,兩臂于體側,由前向后轉動,做劃船動作。
兩歲半以上的嬰兒,動作比較靈活、熟練,語言也逐步發展,可以伴隨著兒歌的節奏做模仿操。
爬行訓練
嬰兒爬行能力的發展要經過三個階段
抵足爬行:用手抵住嬰兒的兩只腳,使腿呈蛙形,使之趁勢以腹部為支點向前爬行。
手膝爬行:8~12個月的嬰兒能夠用手和膝蓋支撐身體爬行。
手足爬行:1歲左右的嬰兒能夠用兩手和兩腳掌支撐身體,向前爬行。
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3 1、獨坐,在靠坐的基礎上讓小兒練習獨坐,家長可先給予一定的支撐,以后逐漸撤去支撐或首先讓小兒靠坐,待坐得較穩后,逐漸離開靠背,有時要到7個月才能逐漸坐穩。
2、匍行。用玩具逗引幫助小兒練習匍行,由于第5月腹部著床只是在原地打轉或后退,家長可把手放在小兒的腳底,幫助他向前匍行,以后逐漸用手或毛巾提起腹部,使身體重量落在手和膝上,以便向前匍行。
3、體操。繼續每日做嬰兒操,主要練習扶站,練習下肢和匍行、準備走的站立,但時間不超過1分鐘。
4、翻身。學習由仰臥翻至側臥,然后再翻至俯臥。可將玩具放在寶寶的體側伸手夠不著處,寶寶為夠取玩具先側翻,伸手使勁也夠不著時,全身再使勁就會變成俯臥。這種動作要經常練習,基本上到第7個月才能翻滾。經常翻滾有助于肌肉關節和左右腦的統合能力的發展。
六個月的寶寶如何添加輔食
給六到七個月的寶寶添加的輔食種類主要就是泥糊狀的食物,就像是循序漸進,第一類主要是谷類,然后接下來是蔬菜,水果,然后可以適當的加蛋類,肉類,父母一定要按照順序逐一添加,而且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
這個階段可以訓練獨坐、匍行等等,這樣可以避免寶寶肥胖。再者在照看的寶寶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按時給寶寶打防疫針。而且這個時間的寶寶對奶粉、母乳都有點厭煩,可以給他添加輔食了,從少到多,逐漸添加。
三、寶寶的按摩體操游戲有哪些目的
有趣的按摩體操:游戲目的:幫助寶寶放松肌肉,訓練其對觸摸的靈敏感應。
所需道具:放音機,適合寶寶聽的舒緩的音樂磁帶。
跟我一起這樣做:1.在寶寶情緒愉悅的時候,讓寶寶仰臥在床上或者搖籃里,雙臂放在身體的兩側,并打開放音機給寶寶播放一些2.家長用雙手的手指從肩膀到手,給寶寶進行按摩,這樣來回按摩四五次。
3.在給寶寶做按摩體操的時候,可以放一些舒緩或者可愛的兒歌、樂曲,讓寶寶感受輕松、溫馨的氛圍。
游戲延伸:對于稍微大一點的寶寶,除了按摩其手臂之外,也可以按摩其小腿,乃至全身。
游戲提示:這個游戲必須在寶寶情緒愉悅,并且吃飽休息一會兒后進行。另外在給寶寶按摩的時候,動作要輕柔,可以隔著寶寶的小衣服進行按摩,以免傷害到其嬌嫩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