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學前兒童適合玩的游戲
學前兒童適合玩的游戲
學前兒童適合玩的游戲,我們現在提倡寓教于樂,很多時候都會通過游戲來培養教育孩子,而且幼兒園的游戲有很多,有在室內的也有在室外的,以下分享學前兒童適合玩的游戲
學前兒童適合玩的游戲1數青蛙
游戲規則:口訣N只青蛙跳進水中N個撲通,從座中任何一人開始,每人念兩字,依次一只青蛙跳進水中撲通兩只青蛙循環下去,有幾只青蛙就撲通幾聲,到了九只的時候可以重新開始。說錯或者跟不上節奏者受罰,很簡單的游戲,就是有人對不上記不住反應慢。
心口不一007
第一個人叫0和一個在座者的名字,被叫的再叫0和另一個在座者的名字,第二個被叫者叫7和第三個被叫者的名字,一旦聽到第三個被叫者的名字后,他左右的兩個人要在最短時間內做出反應,可以揮揮手或模擬撫摩第三個被叫者,讓他帶點兒眾星拱月的自豪感。
反應慢的人只能服輸。之所以說它心口不一,因為最后那一關要考驗的其實并不是被叫者,而是被叫者身邊的兩個人。至于過程中任何人有什么不恰當的舉動,都應判作錯誤而懲罰他們。游戲的最大樂趣除了最后那一關,還有過程中的互相叫嚷,氣氛相當熱烈,牽涉面也相當廣。更有上海話的7和吃很是相像,第三個被叫者時常得忍受一些虛擬的咬嚙。
另外一種說法:007 007pia~啊!邊說邊點個別人,被pia的人,他的相鄰兩個人要喊啊同時舉起雙手說錯做錯受罰。
再另外一種:由開始一人發音0隨聲任指一人,那人隨即亦發音0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個人則發音7,隨聲用手指作開槍狀任指一人,中槍者不發音不作任何動作,但中槍者旁邊左右兩人則要發啊的聲音,而揚手作投降狀,出錯者飲!
真心話大冒險
第2個和第3個都可以加上真心話大冒險。要注意把握一個度。作者在火車上玩,結果被懲罰去找列車員要簽名,還得感謝他的辛苦勞動。
猜牙簽
由一個人在手中握著N根牙簽,這個N小于等于桌上的人數,也可以沒有,然后請大家猜他手中的牙簽數。每個人猜的數目必須是不一樣的哦。誰說對了,誰就喝酒,要是沒有人說對(比如他手上沒有,而人人都猜了一個數字),拿著牙簽的人就喝酒。
開火車
在開始之前,每個人說出一個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點不能重復。游戲開始后,假設你來自北京,而另一個人來自上海,你就要說: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起問:往哪開?你說:上海開。那代表上海的那個人就要馬上反應接著說:上海的火車就要開。然后大家一起問:往哪開?再由這個人選擇另外的游戲對象,說:往某某地方開。如果對方稍有遲疑,沒有反應過來就輸了。
學前兒童適合玩的游戲2幼兒記憶力訓練的游戲
游戲1、娃娃廣播開始了
讓孩子復述他聽到的廣播內容。現在的兒童廣播的內容愈來愈豐富,家里準備一個收音機,讓孩子每天都定時收聽某個兒童廣播節目,然后把節目內容復述給爸爸媽媽聽。
游戲2、從哪兒開始
爸爸媽媽都會說故事給寶寶聽,專家建議最好為孩子說有連續性的童話故事,每天講到哪兒,都讓孩子第二天開始講時,家長可以問問孩子:「昨天講到哪了?今天要從哪里開始呀?是第幾頁?什麼內容呢?」看看孩子有沒有長期這樣的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游戲3、寶寶畫冊
家長帶孩子外出或旅游時,要提示孩子他看到些什麼?回到家后,讓孩子用畫筆把他在游玩過程中所看到的內容全部畫下來,并把這些畫集結成冊裝訂好。這個游戲,孩子一定喜歡,而且還能練習他的繪畫能力,等孩子長大一些,這本畫冊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紀念品。
游戲4、家庭小劇場
把家里的客廳當作小舞臺,讓孩子把他在幼稚園里學到的東西,如兒歌、古詩、歌曲、舞蹈等表演給家人看。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記住他學過的東西,還可以讓訓練孩子展現自己的能力。
游戲5、什麼不見了
媽媽可以在寶寶回家之前,稍微變換家里的物品擺設,也可以藏起某樣東西,等孩子從幼稚園回來后,讓他說出家里的什麼東西不見了,哪些物品的位置換過了等等。
游戲6、動物運動會
媽媽可以將家里的小動物玩具集合起來,事先給每個小動物編上號碼,開始時讓每個小動物都站在自己的號碼上,請孩子然后媽媽再將號碼拿起來,并把號碼弄亂,再讓孩子給每個小動物把它們原來的號碼貼上,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夠準確地把號碼和小動物一一對號入座。
游戲7、復述圖畫
把15張不同內容的圖片,放在桌上,叫孩子看一會兒,然后蓋上。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圖片內容盡可能地復述一遍
游戲8、看誰說得對
媽媽和孩子兩個人以打電話的方式來玩這個游戲。媽媽可以問孩子家庭住址、家里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名字、生日等。看孩子是否能說得既快又準。如果是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就更有競爭性,孩子會更加踴躍,游戲的效果也就會更好。
游戲9、辨顏色
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你現在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是什麼顏色。如果你也閉上眼睛說出孩子的衣服鞋子顏色,將會引起孩子對這個游戲的更大興趣。
游戲10、依次說出名稱
把幾樣(不少於5樣)東西按先后次序排列在桌上,給孩子三十秒的時間然后遮起來,要求孩子憑記憶依次說出這幾樣東西的名稱。
學前兒童適合玩的游戲3鍛煉兒童想象力的游戲
1,家具的對話
每一個家庭中都會有很多家具,桌子椅子沙發床等等。家具有沒有自己的感受呢?讓孩子來告訴你吧。當我們把熱燙的食物隨意的放在桌子上,桌子就會開始說話,“嘿,大碗,走開。你把我的身體燙痛了。”大碗說,“不是我的錯呀,主人忘記拿隔熱墊了。”
隔熱墊說,“我馬上就來,我會保護你們的。”讓孩子把自己當做其中的一件家具,父母扮演其它兩件家具,進行家具間的對話,把日常生活更形象的表達出來。這個游戲還可以幫助家長教育孩子糾正一些不好的習慣哦。
2,父母與孩子角色對換
誰說我們只能是父母,誰說孩子只能是孩子。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孩子,孩子也可以是照顧父母的那一個人。玩一玩孩子是父母的游戲吧,讓孩子照顧我們一下,他可以體會做父母的心情,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作為孩子的想法。扮演父母的孩子會學著大人的`樣子說,“現在你要去做功課,沒有做完就不能吃飯。”
扮演孩子的父母說模仿孩子平日的習慣說,“可是我想先看電視。”假父母說,“不行,現在是吃飯時間。”假孩子說,“我不想吃,我要看電視。”“那就餓肚子吧。”這樣的對話在日常中我們經常聽到。這個表演之后,你還會這么和孩子說話嗎?孩子還會這么和你說話嗎?試試吧。
3,植物的表演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游戲。樹是什么樣子,如果我是樹會怎么樣?和孩子一起玩起這個扮演植物的游戲。我們的手會變成樹枝,我們的毯子會擠到頭上變成了樹葉,我們要喝水的時候,必須求助他人的幫忙
我們要呆呆的站立不動,除非,有風吹,還要隨著風的方向搖擺。讓孩子觀察樹,然后自己找材料把自己裝扮成一棵樹,做一些樹會有的動作,盡情的開發想象力創造出別出心裁的樹。
4,小動物的吃飯時間
青蛙是怎么吃飯的,是伸出舌頭捕捉食物然后吞下去。蚯蚓是怎么吃飯?扭動著身體咀嚼著垃圾。兔子是怎么吃飯的?一蹦一跳的抓著胡蘿卜啃。每一個小動物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吃飯。讓孩子學學小動物的吃飯方法,想象一下怎么樣才能吃得更加的繪聲繪色。
5,家中旅行記
小孩子都喜歡玩過家家,現在旅行正是旺盛期,小朋友也可以玩玩家中旅行記。自己收拾行李,用凳子等家具組成汽車,輪船,火車等交通工具,帶著我們去旅行。他或許是司機,或許是船長更是旅行者。
6,名人都會干什么
美國的小學生進行會做一道題,那就是如果我是總統,我該怎么做?讓小朋友想象一下,如果他是一個名字,他會做什么?如果他是一個電影明星,他該表演什么才像電影明星呢?如果他是一個歌唱家,他會唱什么歌呢?盡情的配合孩子的玩樂,讓孩子也做一回名人吧。
7,玩具跳舞會
美國有一個很出名的動畫電影,叫《玩具總動員》,講一群玩具的故事。小朋友們總是喜歡把玩具亂扔,也不愛收拾。與其一本正經的讓孩子去收拾玩具,不如玩一個游戲。開一個玩具跳舞會吧。積木是怎么跳舞的?小娃娃又該怎么跳起來,火車托馬斯該怎么扭動呢?讓小朋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扮演這些玩具跳起來。
我們也可以參與扮演玩具,說一些玩具的語言,“哎呦,誰踩了我的腦袋,我想回家。”“小朋友,請讓我回家吧。”這樣的游戲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開發想象力,還能做到趣味的教學目的。
8,然后的小秘密
我們總是不停的給孩子們講故事,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喜歡聽故事,喜歡閱讀的好習慣。但是有時候,孩子會有自己的好多想法,他們有著自己的天馬行空思想。我們給孩子一個講故事的鍛煉機會吧。我們可以給故事開一個頭,讓孩子接著然后往下編故事。小兔子受傷了,然后…….聽孩子們的小秘密吧。
9,聲音的空間
10,垃圾會打架
你可以想象一下,家里的垃圾會打架吵架嗎?家里的垃圾總是裝在一個垃圾袋里,一層疊著一層,一個壓著一個。如果垃圾也有思想,它們會說什么?如果它們也有情緒,它們會做什么?讓孩子動起來。讓孩子扮演一個垃圾,讓家里柔軟的物品扮演另外的垃圾。比如說枕頭,靠墊,書本等。
當這些都堆在孩子身上,孩子會怎么做?他會做怎么樣的爭取和抗爭呢?我們還可以利用垃圾分類來假裝走錯垃圾桶,“我是瓶子,你是剩菜。”“剩菜被瓶子壓了”“咦,瓶子,你走錯垃圾桶了,你去回收桶,壓得我痛。”等等。用對話,用動作來增添游戲的趣味性,還可以乘機的和孩子玩鬧一番。
二、8個月寶寶大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
8個月寶寶大動作訓練游戲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游戲:
1.爬行游戲:在寶寶面前放置一些有趣的玩具,鼓勵寶寶向前爬行。可以使用軟墊或毯子來保護寶寶的安全。
2.翻身游戲:將寶寶放在腹部,用玩具或手指輕輕刺激寶寶的背部,鼓勵寶寶嘗試翻身。
3.坐立游戲:將寶寶放在高腳椅上,讓寶寶嘗試坐直。可以使用玩具或食物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4.站立游戲:將寶寶放在穩固的桌子旁邊,讓寶寶嘗試站立。可以使用玩具或手指來支撐寶寶的身體。
5.投擲游戲:給寶寶一些小球或柔軟的玩具,鼓勵寶寶用手抓住并投擲。這有助于鍛煉寶寶的手臂和手眼協調能力。
6.跳躍游戲:將寶寶放在柔軟的墊子上,讓寶寶嘗試跳躍。可以使用音樂或聲音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7.平衡游戲:將寶寶放在一個穩定的表面上,讓寶寶嘗試保持平衡。可以使用玩具或手指來支撐寶寶的身體。
這些游戲可以幫助寶寶發展大動作能力,提高身體協調性和平衡感。在進行游戲時,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寶寶的安全,確保游戲環境的安全性。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和能力不同,家長應該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引導。
三、誰有親子游戲可以介紹一下么
親子游戲
100例!很不錯!!
寬敞的空間,光滑的地板,簡直就是為了寶寶游戲而設置的。千萬不要浪費,一定要利用利用再利用,玩個夠本!
1.聽指令做動作
玩法:家長面對寶寶,發出簡單的指令,如叫他拍拍手,搖搖頭,或伸出舌頭笑一笑等,一面說一面親自示范給他看,要是寶寶的年齡可了解說話的內容,家長可說話,不作示范。
寶寶學會——理解語言
小貼士:家長可逐漸為內容增加難度,如吩咐孩子替爸爸取報紙、外出時取自己的外套等。
2.小魚游啊游
適合年齡:1個月以上
用具:浴缸或者兒童泳池
玩法:媽媽用手托住寶寶的身體,讓寶寶在浴缸或者泳池盡情地玩。
寶寶學會——游泳
小貼士:寶寶在浴缸里玩的時候,大人一定不能離開,避免寶寶溺水。
3.拍水花
適合年齡:8個月以上
用具:浴缸、水
玩法:媽媽預先把浴缸的水裝滿;用語言鼓勵寶寶在水中用手或腳用力的拍出水花。
寶寶學會——拍打,增加力量
小貼士:媽媽在做這個游戲時,注意不要把水弄到寶寶眼中。
4.快樂撕紙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用具:報紙、雜志、海報、傳單
玩法:在丟棄過期報紙和雜志、各種海報傳單之前,先讓孩子盡情暢快地撕成一塊塊、一條條或者一片片。媽媽在寶寶撕紙的時候可以用聲音來刺激寶寶撕紙的動作。
寶寶學會——手指精細動作
小貼士:撕紙時,讓寶寶不要用力過度,避免弄傷手指。
5.親子閱讀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用具:適合寶寶的圖書
玩法:與寶寶一起選擇喜愛的圖書,讓寶寶坐在膝上;媽媽手捧著圖書講故事,寶寶就配合內容一頁一頁地翻看。
寶寶學會——閱讀圖書
小貼士:媽媽要懂得運用技巧,手勢表情,高低聲調和適當用語,加深寶寶對故事的投入感。
6.書上種小花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顏色鮮艷的書1本
玩法:媽媽把書放在桌子上,然后一頁一頁的把它卷起來成花的狀態在書上;引導寶寶用食指伸進每一個花里,再一張一張的把它翻開來。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和手指精細動作
小貼士:媽媽要選擇比較軟一點及頁數小的書。
7.搖搖飛毯
適合年齡:0—3歲
用具:1張厚實的毛毯或毛巾
玩法:讓寶寶躺在毛巾上,爸爸媽媽分別抓著毛巾的一端,向前、后、左、右方輕微擺動,可維持1—3分鐘。
寶寶學會——掌握平衡
小貼士:觀察孩子的反映,調整搖擺的規律及時間。
8.搔身哈哈笑
適合年齡:3個月以上
用具:毛刷、梳子或水彩筆等日常用品
玩法:爸爸媽媽握著寶寶的手掌或腳掌,用水彩筆輕輕描畫;也可用手指代勞,在洗完澡后讓孩子俯伏在床上,并以食指在寶寶的背上寫簡單的數字或英文字,一邊做動作,一邊與他傾談。
寶寶學會——加強觸覺
小貼士:要確保房間溫暖。30秒至1分鐘已足夠,不宜過長。
9.音樂搖床
適合年齡:4個月以上
玩法:播放柔和的音樂,寶寶坐在被單的中心,爸媽各持被單的兩腳,承托孩子的重量,
然后跟著音樂、像搖籃一樣向左、向右兩邊搖晃,音樂一停,動作也要停下來。
寶寶學會——感受音樂節奏和停頓
小貼士:首先確保孩子在搖床里是安全的,同時腰跟著音樂旋律搖動。
10.旋轉棉被
適合年齡:6個月—3歲
用具:1張小棉被
玩法:讓寶寶趴在棉被上,把頭抬起來,媽媽拉起棉被的一角,沿著順時針方向旋轉一圈,跟著有逆時針方向轉一圈。
寶寶學會——進行前庭刺激。
11.照鏡子
用具:一面鏡子
玩法:讓寶寶坐著或站在大鏡子面前,媽媽問“寶寶在哪里?”媽媽舉起寶寶的一只手,然后揮揮手說:“寶寶在這里!”并在鏡子前做出各種夸張的臉部表情,引起寶寶注視。
寶寶學會——視覺追蹤物體
12.身上摘星星
適合年齡:8個月以上
用具:夾衣服用的夾子10個
玩法:媽媽預先把夾子夾在衣服上,然后用語言指令寶寶用手去把夾子摘下來。
寶寶學會——手指精細動作
13.爬高山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大床上、各種枕頭、棉被等
玩法:媽媽先在大床上利用枕頭和棉被等東西設置障礙物;然后鼓勵寶寶在障礙物上爬動。
寶寶學會——爬行
14.翻書游戲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比較厚的書1本
玩法:媽媽抱著寶寶坐在大腿上,或者直接坐在地上;然后引導寶寶用書一頁一頁地翻書;每翻一頁跟寶寶說一下書里看到的顏色。
寶寶學會——翻書
2.分水果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用具:常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橙等)、一個籃子、玩偶
玩法:將盛著各種水果的籃子放到寶寶的面前,再拿出一些玩偶,由媽媽抱著;然后對寶寶說:“大熊要吃蘋果,寶寶請你幫它拿一個XX。”隨意說出籃子內的水果,或叫寶寶拿不同的水果。
寶寶學會——認識水果
小貼士:當寶寶熟悉游戲玩法后,可增加水果的種類以增加游戲難度。
3.推小球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用具:一只小球
玩法:和寶寶對坐,玩推球的游戲。
寶寶學會——平衡和手眼協調
小貼士:根據寶寶的能力,把推球的距離縮短或加長,幫助寶寶肌力的發展。
4.天氣報告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每星期抽一晚時間,跟孩子來個深情對話,報告內心世界;互相講出令自己開心的事情(晴天)、疑惑的事情(陰天)、不滿的事情(雨天);并且對改變自己心情提出新建議。
寶寶學會——說出內心感受
小貼士:家長也要向寶寶講出內心感受,并且如果寶寶突然不想講,千萬別逼他。
5.日歷的秘密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客廳掛著的日歷
玩法:準備一個大日歷,與孩子一同看日歷,了解日期和各種節假日等。
寶寶學會——時間概念
小貼士:日歷的內容博大精深,要按孩子的興趣和理解力,選擇寶寶應學的范圍,切勿過分灌輸。
6.車子跑得快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各種各樣的玩具汽車
玩法:與寶寶一同玩玩具車時,與寶寶討論:怎樣可以推得最遠?鼓勵孩子就這個難題作假設,然后按自己已有經驗作邏輯推理。如:要車子推得最遠,第一應該……然后應該……,看假設是否成立,再和孩子討論和總結。
寶寶學會——邏輯推理
小貼士:提出讓孩子發現和要解決的問題須符合孩子的能力,既能挑戰孩子的思考,又不會因太困難不成功而產生挫敗感。
7..二人三足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繩子
玩法:把繩綁在媽媽和寶寶的腳上,一起向預定的終點進發;走的時候可以叫1、2、1、2的口號,促進兩個人行動一致。
寶寶學會——互相合作
小貼士:在客廳進行,盡量搬開雜物,以免在游戲進行時不慎撞傷。
8.扭腰踏步小舞步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音樂
玩法:先教孩子基本動作,如扭扭腰、踏踏腳、轉個圈等,孩子熟練后,隨著音樂旋律節拍跳出以上動作。
寶寶學會——跟著節奏跳舞
小貼士:讓寶寶跟隨音樂自由發揮,不用拘泥于動作。
9.呼拉圈汽車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一個呼拉圈
玩法:用一個呼拉圈,套在媽媽與寶寶之間,模擬架車行駛。如果人多的話更可以分成小組比快。
寶寶學會——合作溝通
小貼士:配合游戲,放置在地上的雜物和先行移走,擴大寶寶“行走”的空間。
10.定力考驗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請寶寶做不同的活動,如假裝抹窗,或者請他繞圈走動,不過當你一聲令下,就要立刻停止不動,維持剛做著的姿勢。家長可以拍手或用其他方式喊停。
寶寶學會——根據指令做動作
小貼士:游戲人數可以較多,增加刺激和、趣味性。
11.袋中尋寶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深色布袋、篩子、鑰匙、小圓球
玩法:把篩子、鑰匙、小圓球等3種東西放入布袋里,然后叫孩子把其中一種拿出來。
寶寶學會——用觸覺進行判斷
12.凌空飛人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爸爸和寶寶面對面站著,接著抓起他的雙手,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各繞轉一圈。當寶寶適應后,可轉到兩圈、三圈,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圈數。
寶寶學會——感受旋轉
小貼士:抓住寶寶手腳的動作不要太粗魯,以免寶寶的關節受傷。轉的速度和方向要注意平衡的原則,不要偏向某個方向,這樣整個前庭系統的發展才會平衡。需要注意寶寶的反應,若寶寶哭或十分恐慌,應暫時停止,同時了解原因。
13.踏步走直線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膠紙、繩或顏色帶
玩法:用繩子在客廳的地上拉一條直線,并以膠紙緊貼牢固。向寶寶示范以腳跟碰腳尖的方法交互前進,雙手可以向左右張開以保持平衡,或手持物件前進;除了直線外,前進的路線也可按孩子的能力設計成彎彎曲曲,中途更可加設障礙,增加游戲的趣味。
寶寶學會——平衡和協調身體
小貼士:不要預設太多目標而影響寶寶的興趣。
14.客人來了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玩具茶具(過家家游戲中的餐具)
玩法:媽媽扮演客人的角色,來寶寶家串門;讓寶寶開門,然后給客人倒杯茶;鼓勵寶寶跟客人談話。
寶寶學會——社交能力
小貼士:媽媽可以多做幾次示范給寶寶知道如何有禮貌的接待客人。
15.用腳取空罐
適合年齡:3歲
用具:一個果汁空罐
玩法:把果汁空罐倒放在地板上,寶寶坐在地上,雙手觸地支撐身體平衡,用兩腳尖將空罐豎立起來。
寶寶學會——靈活運用雙腳
小貼士:方形的物件往往較圓形的物件易于拿取,所以不妨以方形的盒子例如紙包飲品,來替代空罐,從而減低難度和增加孩子的成功感。
16.踢坐墊
適合年齡:3歲
用具:數張坐墊
玩法:寶寶先躺在沙發上,雙腳舉高。爸爸把第一個坐墊放在寶寶的腳掌上,讓寶寶以雙腳撐著坐墊后數“1、2、3”,然后把坐墊用力踢走。
寶寶學會——身體的平衡和耐力
小貼士:這個游戲能訓練孩子的堅持力和忍耐力。由于游戲要求父母把坐墊平衡地放在孩子腳掌上,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充分合作。
不要再把廚房當成寶寶的禁地,既然他對這里充滿了好奇,那么何不用吸引他興趣的鍋碗瓢盆、瓶瓶罐罐讓他徹底過個癮?
17.炊具音樂會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廚房里的鍋、碗、瓢、盆各準備幾個。
玩法:把準備好的鍋碗等東西反轉放在桌子或地上,然后給寶寶用筷子或調羹,讓寶寶盡情的敲打。
寶寶學會——認識聲音
小貼士:媽媽可以在寶寶打的時候加點音樂背景,并給寶寶節奏的訓練。增強寶寶的音樂感。
18.倒水游戲
適合年齡:1歲半
用具:水、量杯
玩法:把各種大小的杯子給寶寶;鼓勵寶寶用杯子裝滿水,并倒進一個大鍋中。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在指定時間內看寶寶能完成多少的量。
19.舀豆子
適合年齡:1歲半
用具:2個小碗、湯匙、各種大小的豆子
玩法:先把各種豆子分類放碗;媽媽拿著湯匙示范舀的動作,并鼓勵寶寶嘗試去舀。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媽媽在這個游戲的時候,請注意不要讓寶寶誤吞豆子。
20.米缸尋寶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家里的米缸、各種小物件(鑰匙、小玩具車、湯匙等)
玩法:媽媽首先教寶寶各種小物件的名稱;然后把東西放進預先準備的米缸中;再勵寶寶用手去摸米缸中的物件,并說出摸到了什么。
寶寶學會——用手去感覺事物
小貼士:媽媽在這個游戲進行的時候可以增加難度,要求寶寶把眼睛蒙上。
21.錫紙立體畫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錫紙一張、沒有煮熟的粗面條、大的盤子
玩法:媽媽先把面條剪成約20厘米長,并放在大盤上;鼓勵寶寶用面條做出自己喜歡的造型,然后把錫紙放在面條上;讓寶寶在錫紙上根據面條的位置用手指描繪,一張錫紙立體畫就出現了。
寶寶學會——靈活運用手指
小貼士: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認知程度鼓勵寶寶做出更有形態的造型。
22.分水果
適合年齡:1-3歲
用具:一些常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橙等)、一個籃子、玩偶
玩法:將一個盛著各種水果的籃子放到孩子的面前,再拿出一些玩偶,由媽媽抱著,然后對孩子說:“大熊要吃蘋果,寶寶請你幫它拿一個。”隨意說出籃子內的水果,或叫孩子拿不同的水果。
寶寶學會——認識水果,學會分享
小貼士:當孩子熟悉游戲玩法后,可增加水果的種類;也可以角色互換,由孩子發出指示。23.粉團小師傅
適合年齡:2歲
用具:粘米粉、面粉和水
玩法:可幫忙用粘米粉、面粉,加入適量的水,搓揉成一個柔軟的小粉團,然后讓孩子試著用手在桌面上任意搓揉,發揮創意。
寶寶學會——卷、捶、壓、拍、打、搓、拉等動作
小貼士:不必太在意最后的成品,只要鼓勵寶寶多嘗試就可以了。
24.好味指點點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廚房的調味料。鹽、糖、醋、醬油等
玩法:媽媽先準備好以上的調味料,并放置在小碗中;然后指示寶寶用手指摸一下調味料并放進嘴巴嘗試味道,同時告訴寶寶這個調味料的名稱;再給寶寶蒙上眼睛,叫寶寶用剛才的方式來試味道,然后說出是什么。
寶寶學會——辨別各種味道的特有性
小貼士:在游戲過程中,討論材料的味道,但是不要談論顏色,讓寶寶能全神貫注辨別味道。注意每嘗試過一種味道,讓寶寶喝口水
25.好玩傳聲筒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2個紙杯、1根線
玩法:在2個紙杯的底部,各用針線穿一個小孔,用一條長約60厘米的線串起來;媽媽和寶寶各拿一個杯子,用互通電話的方式傳遞各種聲音。
寶寶學會——對聲音產生敏感
小貼士:在玩的時候轉過身,兩人彼此看不見,增加傳聲的神秘感。
26.稱米學重量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2個空飲品紙盒,一支竹竿、一條繩子
玩法:把飲品紙盒的頂部剪去,掛一條繩子在竹竿上,繩子的兩端綁著2個紙盒;讓寶寶把米分別放進2個紙盒內,哪一邊墜下,就在另一邊加米。
寶寶學會——觀察和比較物件的重量
小貼士:媽媽把住竹竿,讓寶寶來加米。
27.撿棒棒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筷子20支
玩法:媽媽把20支筷子放在掌心,然后放手,筷子會散落在桌上;然后鼓勵寶寶把筷子一根一根撿起來,但要求寶寶不能碰到其他的筷子。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媽媽在進行這個游戲時,請注意寶寶不要被筷子碰到眼睛、鼻子等地方。
28.洗碗游戲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寶寶自己的餐具、小盤
玩法:媽媽把寶寶的餐具放到小盤中,并給寶寶一塊布,鼓勵寶寶自己動手洗碗。
寶寶學會——做家務
小貼士:媽媽在進行這個游戲時,避免給寶寶玻璃的餐具,以免不小心情況出現時,弄傷寶寶的小手。
29.打雞蛋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雞蛋攪拌器、雞蛋、大碗
玩法:媽媽先示范打雞蛋的動作,然后引導寶寶嘗試打雞蛋。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媽媽可以把攪拌器換成筷子或者湯匙,讓寶寶嘗試不同的工具。
30.叮叮當當的聲音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廚房用品
玩法:媽媽為寶寶演示切菜、炒菜、洗菜、刷鍋碗等的動作、聲音。提醒寶寶注意聽各種聲音的區別。然后請寶寶到廚房外面仔細聽,請他猜一猜聽到的是什么聲音。寶寶學會——辨別不同的聲音
小貼士:媽媽在這個游戲進行時,可以請寶寶形容一下聲音有什么不同。
31.我幫媽媽洗衣服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全家的衣服
玩法:媽媽洗衣服的時候請寶寶幫忙,把淺色的衣服放在一起,深顏色的衣服放在一起;還可以讓寶寶看看爸爸媽媽的衣服比寶寶的大。
寶寶學會——認識大小和分類
小貼士:寶寶也許還不明白淺色和深色的區別,媽媽可以說出具體顏色來指導他,比如:“寶寶把紅色的衣服放在這里,綠色的衣服跟紅色的放在一起。”
32.冰箱尋寶行動
適合年齡:2歲半以上
用具:廚房的冰箱
玩法:媽媽先打開冰箱,讓寶寶看看里面東西的分布情況;然后把部分的東西從冰箱拿走;再次打開冰箱問問寶寶“什么東西”不見了?
寶寶學會——觀察和記憶
小貼士:媽媽開始時把范圍縮短,不需要整個冰箱。待寶寶喜歡了這個游戲后,可以逐漸擴大范圍。
33.用鹽來畫圖
適合年齡:3歲
用具:鹽、蠟筆、雙面膠紙
玩法:抓一把鹽,用蠟筆在鹽上加色,然后剪一段雙面膠紙,撕去膠把有色的鹽貼附在撕去紙面的膠紙上,這條雙面膠紙就形成了美麗的圖案。
寶寶學會——發揮想象
小貼士:讓孩子幫忙清理地方,培養責任感。
浴室向來是寶寶的最愛。在這里,可以玩平時不太被允許的沙和水;在這里,地上弄臟了,衣服弄濕了不再會挨罵,這里是寶寶的一片樂土。
36.水蒸氣指點點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浴室里,放好熱水
玩法:媽媽在給寶寶洗澡前,先把熱水放在浴缸中,并盡量保持房間的水蒸氣;然后引導寶寶在被水蒸氣蒙住的鏡子前用手指畫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寶寶學會——運用手指
小貼士:要注意房間的空氣流通和溫度的改變。
37.浴巾球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浴巾
玩法:媽媽讓寶寶在浴缸或浴盤中;并給于寶寶一條浴巾;幫助寶寶在水中利用浴巾做出一個球;球中不要有水;鼓勵寶寶用手去拍打浴巾球。
寶寶學會——鍛煉手腕力量及拍打。
小貼士: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能力改變球的大少,以增加寶寶的興趣。
38.創意紙巾畫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各種顏色的紙巾
玩法:媽媽給寶寶準備各種顏色的紙巾;鼓勵寶寶用紙巾來拼出各種圖形并利用鏡子上的水蒸氣把紙巾貼上。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媽媽在跟寶寶進行這個游戲的時候,不要去限制寶寶的創想能力。
39.踏步奇兵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浴巾、寶寶的衣服
玩法:媽媽在浴缸或浴盤中放置一些毛巾和寶寶的衣服,并注水到浴缸中;鼓勵寶寶用雙腳不停在水中踏步。
寶寶學會——走路
小貼士:要注意水的高度不要太多,剛好蓋過衣服,讓寶寶看到衣服。
40.水底總動員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各種有重量的玩具(可以沉在水中的玩具)
玩法:媽媽把各種各樣有重量的玩具放在水中,然后注水滿至浴缸;鼓勵寶寶蹲下身撿起水中的玩具。
寶寶學會——蹲和撿的動作以及控制身體平衡
小貼士:媽媽在進行這個游戲時,注意寶寶的身體平衡能力,
41.寶寶洗洗樂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可以脫衣服的娃娃,各種洗澡工具
玩法:媽媽首先教寶寶怎么樣給娃娃脫衣服,并準備給娃娃洗澡;引導寶寶給娃娃涂肥皂,并用洗澡工具給寶寶刷身體;一邊洗一邊說出身體器官的名稱。
寶寶學會——認識自己
小貼士:媽媽可以在這個時候給寶寶灌輸一定的性別意識。
42.刷牙小手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適合寶寶的牙刷及牙膏
玩法:媽媽給寶寶示范任何拿起牙刷和擠出牙膏;然后跟寶寶一起刷牙,一邊刷,一邊可以教寶寶上下的概念。
寶寶學會——刷牙
小貼士:媽媽要注意寶寶的刷牙的力量。
43.堆堆砌砌剃須膏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用具:剃須膏
玩法:媽媽先給寶寶少量剃須膏在寶寶手中,互相用手槎弄;再跟寶寶利用剃須膏在浴室的墻上堆砌各種造型。
寶寶學會——開拓思維
小貼士:媽媽在跟寶寶玩這個游戲前,先把少量的剃須膏放在寶寶的手上,看寶寶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果寶寶感覺不舒服應該停止。
44.投擲衣服考眼力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浴室里的衣服籃子、寶寶剛脫下來的衣服、毛巾等
玩法:把盛衣服的籃子放在跟寶寶有1米的距離;引導寶寶把衣服、毛巾等物件扔進籃子。
寶寶學會——扔的動作
小貼士:可以每次洗澡前跟寶寶玩這樣的游戲,增加洗澡是的運動量,這樣寶寶洗澡后就更容易入睡了。
45.吹吹小船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硬的卡紙
玩法:用硬紙折一只紙船,在浴缸里放些水,將紙船放進去。問問寶寶,有沒有辦法讓小船跑起來?可以和寶寶一起鼓足力氣吹船,看誰吹得遠,
寶寶學會——吹的動作,增加肺活量
小貼士:媽媽盡量給寶寶折小一點的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