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反向指令游戲規則
反口令游戲
每組人站成一排,然后聽主持人的口令,當主持人說向前一步走時,所有人都必須退后一步,就是每次所做的動作都必須和主持人說的口令相反,有人出錯即可被淘汰,然后其他人繼續,剩余最后一個人為冠軍,勝利者。
游戲規則
1.三面轉法:當聽到向左轉時,你要向右轉;當聽到向右轉時,你要向左轉;當聽到向后轉時,你原地不動。
2.立正稍息:當聽到立正的時候,你要稍息;當聽到稍息的時候,你要立正。
3.左右看齊:當聽到向左看齊時,你要向右看齊;當聽到向右看齊時,你要向左看齊。
注意事項
監控的時候可以嚴一點,比如稍息口令,有抖腿的都可以拉出來,最后給我們表演節目,人數多的時候,可以一隊一隊來,每隊3-5個口令,其余的伙伴監控。
二、小學英語課上互動游戲有哪些
小學英語課堂的游戲:1、單詞教學的游戲較多,如大小聲反向讀、猜單詞游戲、trp等等;2、課文學習中角色扮演,設置環境等活動;3、閱讀教學時的采用頭腦風暴,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等活動。所有課堂中都可以進行小組競賽,男女生競賽等讓孩子有興趣去參與學習。并且要注意方法的靈活應用,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方法。關鍵是多想孩子關注的興趣點。
三、在幼兒英語活動中如何運用游戲教學法
英語教學游戲的設計與應有要以兒童的心理特點為基礎。幼兒的心理活動規律表明:游戲的成功與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于游戲對幼兒心理的滿足程度,游戲越能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就越容易成功。活躍課堂氣氛的關鍵是幼兒英語游戲設計得是否適當,以及英語游戲是否適用于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
(一)幼兒英語游戲的設計
游戲應精心設計,精益求精,合理完善。作為教師,設計游戲是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1、游戲的對象--幼兒。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考慮幼兒的心理發展年齡特點,揚長避短。例如"Number game",聽音樂玩游戲,當音樂停下來時,幼兒看到教師出示的數字卡的數字幾,就和幾個幼兒手拉手在一起。如果對于一個兩歲多沒有數量概念的幼兒,不可能會玩這個數字的游戲,也不可能讓一個十歲的孩子玩火車過山洞的游戲。要從實際出發設計操作性強的英語游戲,通過努力而就能完成任務,這樣幼兒就會有成就感。也要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現有的英語水平等因素。小班幼兒對游戲的動作、角色、情節感興趣,但對游戲的結果則不那么在意。小班的英語游戲,往往是大家同一語言,同一動作,共同完成任務。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比較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動作更加靈活協調。大班游戲常可分組進行,有時也可要求各自進行不同的動作,并且富有競爭性的游戲。
2、抽象內容形象化。幼兒英語教學的目的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幼兒產生愉快的學習情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寓教于樂,使教學氣氛更加活躍。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是英語教學游戲的基本特征,在課堂上安排直觀形象、自然有趣的學習內容,從而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例如時間的概念,以及與之有關的問候語。有一次我教一個小班的幼兒"morning"的單詞時,我把它轉化成可見的東西。背景圖一座山后面移動太陽,讓太陽從東方冉冉上升,出示小朋友早上回幼兒園的卡片,這時我聽到那個天真地說:"太陽起床啦,Good morning,要向老師說"Good morning"。
3、情景化,使相關內容用之于生活。也就是說游戲的過程必須讓幼兒體驗到英語的目的在使用,而非僅僅是為了語言而學,因此老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創設相關的情景,再加上一些簡單的道具,配上好聽的音樂,請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會話表演,會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打電話、生日晚會、買水果、在動物園里、在百貨商店、吃午飯、看醫生、去學校、下課后等。幼兒可將課堂學到的知識用于實際,滿足了幼兒把知識用于實踐的需要,這樣能更有效地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欲。
(二)幼兒英語游戲在各個教學環節的應用
不同年齡的幼兒對教育提出不同的具體要求,因此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教育對象的不同,幼兒英語游戲的應用要求也要作出相應的調整。通常學習關于人物(father, mother, bother, sister)、動物(farm animals, zoo animals)、職業(teacher, doctor, police),我們會用到"Who am I?"的游戲。在此著重論述各年齡段幼兒英語游戲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的應用。
目前有人提出按授課的四大教學環節Warm up(熱身)、Presentation(呈現主題)、practice(練習)、production(應用)來分。游戲雖可以用于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但需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
1.Warm up(熱身)
英語教學的準備活動也稱為熱身運動。由于幼兒課前大腦處于松散狀態,通過唱熟悉的歌曲,做熟悉的游戲等,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調動孩子們的學習情緒,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①. 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
適用小班年齡:聽音樂唱"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當聽到"clap your hand"時,一起拍手。(stamp your feet, shout ho-ray做相應的動作。)
適用中大班年齡:中大班的幼兒跟著音樂唱并做相應動作。
②. Follow me,stand up
適用小班年齡:跟著老師唱并做動作“follow me, follow me, stand up, follow me, follow me, sit down. follow me, follow me, hop, hop, hop.”,(jump, run, walk,clap your hands, wash your face, comb your hair等動作都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加入到游戲中。)
適用中大班年齡:請中大班的幼兒自己說出一個動作,然后其他幼兒跟著該幼兒做“follow me, follow me, stand up, follow me, follow me, sit down. Follow me; follow me, hop, hop, hop.”( jump, run, walk等)。
③.The Freeze Game
適用小班年齡:聽音樂,一起自由跳舞,當聽到"FREEZE!"時就立刻停下來時。
適用中大班年齡:聽音樂,一起自由跳舞,當聽到老師說數字(1―10),根據聽到老師說的數字和小朋友一起拉手保持"FREEZE"。人數不夠的那組被淘汰。
④.What’s your name?
適用小班年齡:老師唱"Hello, hello, what's your name?",幼兒唱"My name isxxx.(可以是集體一起對唱,也可以是個別對唱)。
適用中大班年齡:幼兒與幼兒之間找好朋友對唱"Hello, hello,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xxx.
⑤. Where are you?
適用小中大班年齡:老師唱:Where's Cici? Where's Cici?,Cici唱"Here I am. Here I am."。老師唱"How are you,today?", Cici唱"I am fine. Thank you! I am fine. Thank you!",老師與Cici唱"Run away.")
2. Presentation(呈現主題)
教授一項新語言,是一節新課的開端,幼兒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課堂上來,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否激發出來,全在于此。在這一階段,主要是"聽"的活動,可多利用TPR(肢體反應教學法)的教學技巧。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用目標語發出指令,先自己做,等幼兒能理解后,讓幼兒完成動作,然后邊說邊做。"I can walk, I can jump, I can run(教師做動作)"。用這些有趣的方法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情緒,引導孩子積極主動進入本堂課的主題。
TPR肢體反應教學法(讓幼兒上來聽指令,做動作。伴隨形象動作重復單詞、句子和歌曲,加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游戲建議:可以輪流請幼兒做小老師來進行游戲,增加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中大班的幼兒也可以將此游戲演變為反向動作游戲。
3. Practice(練習)
幼兒學習語言的目的是應用,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反復地操練,才能讓幼兒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只有通過反復地操練,才能讓學生把知識變為一種與人交際的能力。語言的操練往往是枯燥的,機械的,這就要運用各種方式方法把機械的語言操練變成有意義的學習,其中最典型的,用得最廣泛的就是游戲教學方式。
①.Magic box
適用小中班年齡:(老師扮成小女巫施展魔法變出水果。當女巫在變的時候,悄悄地把水果從小口塞進盒子。當展示給幼兒看時,引出句子"Give me a……, I like……, I want……”,并引導幼兒集體說出,說的好的幼兒可以得到水果,作為獎勵。)
②.London Bridge
適用小中班年齡:請一位老師和幼兒手拉手高舉當小橋,再請其他幼兒每一位搭著前一位幼兒的肩膀圍成一圈從小橋下經過。當音樂停時,小橋倒下,被套住的幼兒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正確的幼兒繼續,錯誤的幼兒就回到座位休息或替換成小橋。
適用中大班年齡:請兩位高的幼兒手拉手高舉當小橋,其他幼兒一邊圍成一圈從小橋下經過,一邊唱歌,“walking, walking, walking, jump, jump, jump, running, running, running, now let‘s stop!”,當唱到“now let’s stop!”時,被套住的幼兒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正確的幼兒繼續,錯誤的幼兒就回到座位休息或替換成小橋。
③.High-low voice
適用小班年齡:老師大聲讀,幼兒小聲讀。老師小聲讀,幼兒大聲讀。
適用中大班年齡:根據卡片的高低來讀。如果老師高高舉起卡片,幼兒就大聲音讀;或者老師將卡片逐漸變高變低位置,幼兒聲音就隨之變化。這樣幼兒必須注視著卡片,不斷重復習練習單詞,句子。
④.What’s missing?
適用小中大班年齡:將準備游戲的單詞圖卡貼上黑板上或實物擺放在地上,通過閱讀或指讀的方式與幼兒一起過目。之后,請幼兒閉上眼睛,將貼在黑板上的任一張詞卡或實物抽走一個,藏在黑色神秘袋中。請幼兒睜開眼睛,看一看,猜出哪個不見了。如回答正確將卡片或實物暫時送給幼兒并給予及時的表揚。
適用大班年齡:可以使用更加靈活而又有吸引力的教具,例如將卡片藏在各種形狀的圖形下面或各種各樣的水果圖形讓幼兒更有好奇心的去猜并引導幼兒說出句型“I guess……is under triangle(square, rectangle)”。
⑤.Guessing game
適用小班年齡:老師把實物裝進神秘袋里,讓幼兒觸摸,并猜出是什么。
適用中大班年齡:老師把實物裝進黑色袋里,讓幼兒觸摸并描述,“;it is big and it has a long nose. What is it?”。請其他幼兒回答,或分組搶答并記分,看哪組可以獲勝。
⑥.Puppet talks
適用小班年齡:先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布置表演小舞臺來制造氣氛。然后請幼兒睜開眼睛,并觀看Candy和Midi的小小童話劇表演。引入幼兒一起模仿表演中的話語(Read after me. How are you?),達到學習句子的作用。
適用中大班年齡:鼓勵幼兒扮演角色,參與小小話劇的表演,練習所學的句子。
4.production(應用)
讓幼兒在此階段用所學的知識,做更復雜,更自由發揮的練習。在單詞教學中,“Wolf, wolf, what time is?…… may I cross the river”等游戲,被抓到的幼兒要回答問題。難度較高的游戲,如角色扮演(Role play),則是讓幼兒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來練習使用所學的內容。
①.Lip-reading
適用小中大班年齡:教師只做嘴形,不出聲,讓幼兒觀察教師的嘴型,說出單詞。
②.Bomb
適用小班年齡:老師用炸彈的卡片夾在單詞的卡片中,當小朋友讀到炸彈時,大家一起大聲說“Bomb”,或者一個接一個小朋友讀,輪到哪個小朋友出現炸彈,其他幼兒一起對該小朋友說“Bomb”。
適用中大班年齡:老師用炸彈貼在黑板上,然后畫一條長長的引線,老師一邊讓小朋友說所指的單詞,一邊擦掉引線。當引線被擦掉時,大家一起大聲說“Bomb”。也可以請個別小朋友來畫引線,或者請個別小朋友擦掉引線。
③.Happy jumping
適用小班年齡:老師在地板上放多個連在一起的呼拉圈,把單詞圖卡按順序擺放在呼拉圈里面。將幼兒分成兩組,每組各派出一個小朋友出來跳呼拉圈,跳呼拉圈的小朋友邊念出圖卡的單詞邊跳呼拉圈,念得對跳得快的小朋友獲勝。
適用中大班年齡:老師在地板上放多個有一定距離的呼拉圈,把單詞圖卡擺放在呼拉圈里面。將幼兒分成兩組,每組各派出一個小朋友出來單腳跳呼拉圈,跳呼拉圈的小朋友邊念出圖卡的單詞邊跳呼拉圈,念得對跳得快的小朋友獲勝。(或者在地板上放的呼拉圈像跳飛機一樣,如果是一個呼拉圈的話,幼兒就雙腳跳,如果是雙呼拉圈并在一起的話,幼兒就單腳跳呼拉圈。)
④.Big wind blows
適用小中大班年齡:讓參加游戲的每位幼兒都拿一張單詞卡,老師說: Big wind blows ears(hand, eye, face hair),幼兒用手捂住耳朵,沒有作出反應的幼兒出局。
適用中大班年齡:讓參加游戲的每位幼兒都拿一張單詞卡,老師說: Big wind blows.幼兒問: Blows what?老師: Blows ear,拿耳朵幼兒把圖片交回給老師。
⑤.Music chair
適用小班年齡:請幼兒起立,當音樂響起時,幼兒在教室里一邊走一邊唱歌。當音樂停時,老師搶到一位幼兒的座位上坐下。請沒有位置的幼兒回答老師的問題。
適用小中大班年齡:老師請小朋友們用五張椅子圍成一個圈。請六位小朋友來進行游戲(最好男生和女生各進行一輪)。當音樂響起時,小朋友們繞著排成圈的椅子走。當音樂停下時,6個小朋友開始搶椅子,并坐下,最后沒有椅子的幼兒就要回答老師的問題。也可以采取誰沒有搶到椅子,誰就出局,并減少一個椅子的辦法。直到剩下最后一個小朋友為勝利者,并回答問題。)
⑥.Lucky dice
適用小中大班年齡:老師把單詞圖卡貼在Dice的六面,請一位幼兒上來扔,讓他根據面朝上的單詞圖卡作出回答:It‘s…….
適用中大班年齡:將幼兒分成男女兩組,老師輪流請男女小朋友讀單詞,讀對的話可以扔Dice,扔到數字幾就是該組獲得幾分,最后總分最高的組勝出。
⑦.Cross the river
適用小班年齡:老師站在幼兒的對方,幼兒問“May I cross the river?”,老師答“Yes, you can.”(幼兒向前走一步),如果老師答“No, you can‘t.”(幼兒趕緊走回起點,如果被捉住,就回答問題)
適用小中大班年齡:請一位幼兒來當小老師,其他幼兒問“……, May I cross the river?”,當小老師的幼兒答“Yes, you can.”,其他幼兒問“How many steps?”當小老師的幼兒答“two steps(在幼兒所學的數字范圍內)”,其他幼兒走兩步。如果小老師答“No, you can’t.”(幼兒趕緊走回起點,如果被捉住,就回答問題并且出局)。
⑨.Go shopping
適用小班年齡:(角色扮演)幼兒按自己的意愿扮演服務員、顧客的角色,使用句型:“What do you like?”,“I like……等等。
適用中大班年齡:(角色扮演)幼兒按自己的意愿扮演服務員、顧客的角色,使用句型:”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Yes, you can.”,“What do you want?”,“I want to buy…….,How much?”等等。
⑩.Hop hop hop
適用中大班年齡:根據空間的大小請一些幼兒進行游戲,其中一位幼兒單腳跳去捉其他幼兒,被抓到幼兒回答問題,回答正確可以繼續進行游戲,回答錯的話被淘汰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