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情侶在一起玩啥游戲
情侶在一起可以玩的游戲涵蓋合作冒險、互動挑戰、默契測試、生活創意及桌游戶外五大類,具體推薦如下:
一、合作冒險類電子游戲以共同完成任務為目標,強調協作與策略,適合增進默契。
《雙人成行》:被譽為雙人游戲標桿,通過奇幻冒險劇情(如修復夫妻關系)設計多樣化關卡,需同時操作角色完成跳躍、解謎等動作,畫面精致且玩法創新。《雙影奇境》:延續前作工作室風格,采用雙女主敘事,從矛盾到救贖的劇情配合輕度解謎與平臺跳躍,難度低于《雙人成行》,適合新手情侶。《逃出生天》:電影級敘事游戲,玩家扮演囚犯合作越獄,劇情充滿反轉與高能場景,結局震撼,適合喜歡劇情驅動的情侶。《胡鬧廚房2》:需在混亂廚房中分工完成訂單,因時間壓力與操作失誤易引發“甜蜜爭吵”,適合喜歡輕松搞笑氛圍的情侶。《只只大冒險》:操控兩只小機器人合作闖關,畫風可愛但關卡設計巧妙,需精準配合通過機關。《馬里奧賽車》《Overcooked》:經典合作游戲,通過賽車競速或廚房協作提升團隊感。二、互動挑戰類小游戲通過肢體或感官互動增加親密感,適合營造浪漫氛圍。
心跳同步:佩戴運動手環,通過擁抱、耳語等方式比賽誰先讓對方心率突破120,獲勝方可提要求(如約會安排)。香水迷宮:蒙眼靠嗅覺尋找指定香味源頭,并在正確位置留下唇印,結合嗅覺與觸覺刺激。紐扣解密:背對伴侶穿襯衫后逐顆解開紐扣,對方通過觸碰后背猜測解到第幾顆,增加肢體接觸趣味性。舌尖猜物:蒙眼用舌尖品嘗水果/糖果,另一方通過語言提示猜測名稱,考驗描述與感知能力。愛的健身:一人平躺,一人趴在上面做俯臥撐,趴下時親吻對方,結合運動與親密互動。牌桌挑戰:立下“羞恥規則”(如每輸一次脫件衣服),通過撲克或UNO增加互動張力。三、默契測試類游戲通過問答或協作任務檢驗了解程度,適合加深情感連接。
真心話大冒險:抽簽或輪流選擇真心話(分享秘密)或大冒險(完成挑戰),如公開戀愛細節或模仿對方習慣。你畫我猜:一方畫畫,另一方猜測,測試對彼此思維方式的了解。兩真一假:每人說出三個陳述(兩真一假),對方猜出假話,如“我最愛的食物是火鍋”“我曾養過寵物蛇”等。猜電影/歌曲:一方描述劇情或哼唱片段,另一方猜測名稱,測試共同文化記憶。四、生活創意類游戲結合日常生活場景,增加趣味性與回憶點。
烹飪挑戰:選擇菜譜合作烹飪,或創造新菜譜(如“黑暗料理”),享受合作樂趣。角色扮演:扮演電影角色(如《泰坦尼克號》杰克與露絲)或歷史人物,增加互動趣味性。衣物互換:互換貼身衣物穿著外出,晚上分享“帶著對方氣息的一天”的體驗,增強親密感。愿望清單游戲:各自寫下愿望清單(如旅行目的地、共同愛好),然后一起實現這些愿望。記憶游戲:回憶第一次約會的細節(如穿著、對話),增加共同回憶。情侶問答游戲:通過問答了解彼此的喜好、夢想和過去經歷,如“你最想和我一起做的事?”五、桌游與戶外類游戲結合策略或運動,適合活躍型情侶。
紙牌游戲:如斗地主、德州撲克、UNO等,通過規則設計增加互動和競爭樂趣。桌游:如卡坦島(資源管理)、車票之旅(路線規劃)、七大奇跡(文明建設),共同制定策略。戶外游戲:如飛盤、羽毛球、乒乓球等,通過運動釋放壓力,增加自然互動。
二、單機游戲nba怎么玩
進攻:
1.Q暫停
2.E可以加方向鍵也可以不加正常時候是跳一下
當在籃下背身打的時候按E就是轉身虛晃前提是這個球員會這項技術
3.R呼叫隊友跑位當隊友站那不動了你按R離你進的會有反應..
4.A空中接力
5.S上籃/灌籃動作因人而異比如保羅,布魯克斯這樣的是灌不了籃的
D一般情況是投籃當在藍下很近的時候會變成類似上籃的動作三秒區以內會勾手的會邊成勾手投籃
默認是把投籃時身體控制交給玩家所以如果不改成給電腦投籃時按方向建就可以前傾或者后仰了,有的球星可以超級后仰
應該是諾天王的專利但是我用阿里納斯確實也使出來了跟他那個一樣
當按S上籃時球為出手時看見有人封如果擔心不進可以快速按一下D這樣球可以往回收一下或者變換手型再出去成功率會高
6.Shift加速
7.X傳球
一般傳球按一下送開就行
拋傳要按住再送開開距離如果距離長按長點時間
觸傳就是球在空中時按X接球隊友不停球直接把球傳給另一隊友很好用的但是也很容易失誤
假投真傳就是按D投籃或者藍下上藍沒出手時按X將球傳出
8.C背身運球加速跑時候按C可以快速轉身配合突破使用
9.CTRL給內線傳球一般時候是擊地
10.空格不加方向鍵是跨下
加方向鍵是突破按住再松開顯示球員熱區再按一下就取消了
防守:
1.Q犯規戰術
2.E跳蓋帽搶藍版
3.A.球在空中可以換人
4.S搶球
5.D站住位置造帶球撞人犯規很好用的現在一場最少能造3個
6.SHIFT加速跑
7.X換人
8.C防人時按住C不用加方向鍵盤
就可以滑步貼身防守但是對手一加速就可以甩掉不過沒關系上去再貼
如果你是默認的設置按X就可以自己在選項里設置各種鍵位。這是NBALIVE的操作方法
下面是2K10.11的操作方法
A空格鍵
B NUMPAD 0小鍵盤0
D NUMPAD PERIOD小鍵盤.(小數點)
C NUMPAD 5小鍵盤5
(攻擊)
Pass傳球 space空格鍵
Fakepass假傳 NUMPAD 0小鍵盤0
Hopstep跳步 NUMPAD PERIOD小鍵盤.(小數點)
Shoot投籃 NUMPAD 5小鍵盤5
postional play/pick control玩什么位置/選擇控制 TAB
Icon Pass定位傳球 NUMPAD PLUS小鍵盤+
clutch背身單打 LEFT SHIFT左Shift
sprint加速 NUMPAD ENTER小鍵盤Enter(確定鍵)
moveplayers up上 W
moveplayers down下 A
moveplayers left左 S
moveplayers right右 D
Shot Stick Up搖桿上
Shot Stick Down搖桿下
Shot Stick Left搖桿左
Shot Stick Right搖桿右
Timeout比賽暫停 PAGE UP小鍵盤9
pause暫停 PAGE DOWN小鍵盤3
(防守)
change player切換控制球員 space空格鍵
take charge造進攻犯規 NUMPAD 0小鍵盤0
block/rebound蓋帽、籃板 NUMPAD PERIOD小鍵盤.(小數點)
steal搶斷 NUMPAD 5小鍵盤5
double team雙人包夾 TAB
icon swap定位換人 NUMPAD PLUS小鍵盤+
intense-d激烈 LEFT SHIFT左Shift
下面是鍵盤的相應操作
1空接:假傳鍵+靠打鍵小鍵盤0+左Shift
2背打:加速+靠打鍵要一直按住小鍵盤Enter+左Shift
3原地交叉運球:靠打鍵+任意方向鍵要一直按住靠打鍵
4吉諾比利上籃動作(歐洲腳步):靠打+投籃鍵左Shift+小鍵盤5
5退出replay是按小鍵盤減號鍵
6半轉身投籃:靠打+籃板鍵(跳步鍵)或籃板鍵+假傳鍵
7急停:方向鍵向后+籃板鍵(跳步鍵)或靠打+方向鍵向后
8轉身運球:以正面右手持球向籃下推進為例,想轉身時,按住運球動作鍵,同時依次點擊方向鍵下+方向鍵左,即能單手轉身運球;
如果是左手持球前進,則動作鍵+下+右;
9跳步,后撤步:跳步鍵+方向鍵
三、如何正確地“評價”一款VR游戲
從今天到11日,HTC在深圳威盛科技大廈總部舉辦Vive開發者大會。在活動現場,人們可以在規定的房間內通過HTC Vive Pre體驗在場總共16款游戲(《Mixip》缺席)。有8款來自國內團隊。
從雷鋒網在深圳辦公室走到威盛大廈的過程中,有不少從業者向記者通風報信稱,一款名為《Black Shield》的demo非常值得體驗。聽到對方興致勃勃、熱情滿滿的推薦,記者到現場后,沒有馬上體驗而是“巡視”一遍。
黑色和紅色衣服的男人均為“游戲輔導員”
轉完一輪后,記者看到一個比較有趣的畫面。每一個用戶的身后都會有一個貼身保鏢進行游戲指導。指導的不是如何使用手柄,而是游戲應該怎么玩,“先把蟲卵刺破,刺破之后,掉頭看你的正前方,等一下會有蟲子攻擊你,你要……”。在場的游戲都十分簡單。有槍的,扣動手柄的扳機,瞄準射擊;有東西需要搬運的,按住手柄上的按鈕就好。還有更加有趣的,(因為現場比較嘈雜)有些甚至會降低音量,讓用戶聽到輔導員的聲音。對此,也有一些機智的方案,外接一個麥克風來傳輸輔導員的聲音……
對于這一點,在場工作人員的解釋是,時間比較緊張,通過這種指導的方式快速完成體驗,“走完我們希望你體驗的流程”。但記者感到困惑的并不是這一點,而是為什么游戲如此簡單,沒有一點挑戰性和征服感?看完屏幕上展示的游戲,感覺連上癮的期待都沒有了。
它們demo,邏輯十分簡單。但記者也想起去年年底,科技外媒Engadget的編輯Nathan Ingraham在參加完索尼舉辦的“PlayStation Experience 2015”體驗大會后,寫了一篇文章表示,VR游戲的體驗非常震撼,但還沒有顯露出足夠的可玩性。
我們似乎不能運用傳統游戲的判斷方式來衡量VR游戲。對于傳統游戲,人們可以通過任務關卡的挑戰性、情節設計的巧妙性以及一些競技社交屬性帶動玩家,讓游戲更加耐玩,更具有征服感。但對于VR游戲來說,我們似乎不能在短期內嚴苛要求。我們應該如何公正地“評價”一款VR游戲?
對此,光影無限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分享了一個觀點: VR游戲的玩法還不成熟,而且被弱化了很多。主要是看作品的視覺質量、聲音效果和交互自然性。
“你是否能夠在這個世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角色,是否擁有沉浸感。這個就需要情節的帶動,也需要視覺、音效等。比如在《Aperture Robot Repair(光圈科技機器人維修)》中,很多大老爺們看到那個機器人立正的時候,都嚇了一跳,火花蹦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下意識地往后退,做到這一點,我覺得就不錯了”,他說。
于是,記者決定基于視覺質量、聲音效果和交互自然性這三個維度去體驗《黑遁牌(Black Shield)》、《會哭的娃娃》、《Vive局域網雙人射擊游戲》以及《混合騎兵作戰(Hybird Trooper Combat)》。
這四款游戲都有比較鮮明的特點。《黑遁牌》是在場多數人認可的的,在視覺效果上做的很不錯;《會哭的娃娃》是一個驚悚類的游戲,估計在音效上花的心思會多些;《Vive局域網雙人射擊游戲》體現了HTC Vive Pre聯動的效果,一套基站可以支持兩套頭盔;而最后的《混合騎兵作戰》主要是交互做得很自然。
根據記者的體驗,《黑遁牌》的清晰度最高(據說是通過4K貼圖制作的),幾乎難以感受到像素點。在燈光、金屬和陰影等部分處理的很好。比如場景中的電梯口附近有一個白熾燈,你可以看到光線的照射范圍、物體移動位置與陰影處理都非常自然。當你掏出刀刺破蟲卵的時候,噴出來的熒光光線十分柔和。音效部分就沒有什么印象了,因為你可能要摘下其中一只耳機,聽輔導員的指導。而在交互方面,沒有太多讓人驚艷的地方。
接下來是《會哭的娃娃》,總體說畫質有待提高,音效有待進步。原本以為,這是全場音效處理最花心思的一款,不過可能因為現場嘈雜,記者并沒有特別的體會。反而發現幾個問題。第一,物體敲擊不同物體的時候,發出的聲音效果一樣的;不同瓶子摔地的聲音也是一致的;第二,當把所有東西砸壞的時候,濺出來的液體并沒有像真實世界那樣,有水花和殘跡;第三,交互并不靈活,需要按照劇本走。在設定中,那本擺放在桌面的臺燈是不能搬起來,所以無論你怎么努力,那個臺燈就是不會搬起來……
然后到《Vive局域網雙人射擊游戲》這款游戲,因為場地小,四個人在一個六七平米的房間中,不太敢有很大的動作,所以有些局限吧。這款游戲的畫質也不高,在某些方面有些瑕疵,比如記者快速轉身,游戲里的替身慢了一拍;替身的手是可以相互穿越的。這些都是可以慢慢改善的。記者很好奇,為什么朝著自己開槍會沒有事呢?
記者頗為驚訝的《混合騎兵作戰》。具體有幾點記者覺得很不錯。第一,太陽照射的陰影做的很好。在游戲里面,太陽正好照射著玩家,而前面還有一條橫桿遮擋住玩家的視線。所以當你在這里移動的時候,你會明顯感受到橫桿留下來的陰影隨著視角變化,比較自然。第二,當你朝遠處和近處開槍的時候,聲音是不同的;當你射擊不同材質的物體時,聲音也是不同的;當年你把槍放在自己跟前和拿到遠處射擊的時候,聲音也不同。第三,當你射擊油桶和油瓶等物體的時候,它們會做出一定的反應:油桶會原地滾動,油瓶會應聲倒地等等。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手柄沒有震動感、被搶擊中之后,沒有出現窟洞,以及手槍在地上的陰影也處理得不夠仔細。
從總體上說,這些游戲體驗是讓人感到驚艷的。但在細節上,每個團隊似乎都有值得改進的地方,以便讓其更加逼真。上面的所有問題都指向一點:能不能擁有足夠的逼真感,讓人不知不覺沉浸其中。以上這些評價均是基于視覺質量、聲音效果和交互自然性這三個維度進行評價,而且還是在5~15分鐘的觀察中得出的結果,所以也只是一種看法。
記者相信,隨著視覺效果、聲音和交互不斷優化,人們也會思考出:到底怎樣的玩法才能讓VR發揮出最大的價值,讓人們欲罷不能。
HTC Vive VR虛擬現實頭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