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寶寶的身體健康對于父母來說是最重要的,在小寶寶們出生以后,是完全沒有行動能力的,而且因為頸部骨骼和肌肉比較最弱,以下看看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1訓練幼兒手指精細動作,視知覺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一、如何培養幼兒精細動作能力
精細運動也就是小肌肉運動,主要是指對孩子雙手和手指的靈活性的訓練。前面己經說過,鍛煉孩子的手指就是為了促進孩了大腦及神經系統的發育,因為精細運動更需要大腦、神經系統和動作系統的良好配合與協調,對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敬度和思維的敏捷性有更好的效果。
而且一般情況下,孩子在用手進行精細運動的時候往往不需要劇烈的體力付出,這種運動要求的是小動作的協調面非力且,往往部是處在比較安全,情緒比較平和的狀態中進行的,這對培養孩子神經系統的德定性。
思維的續密性,注意力的穩定性,孩子情緒的良性發展以及個性的健康成長都有很大的好處。對4-6歲的孩子來說,安排他們的活動也應該作到動靜接合,每周都應該安排一定的精細運動活動時間,以促進孩子神經系統穩定性的.發展。
訓練手指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很多,可以通過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等來訓練。比如系鞋帶、洗手、扣紐扣、用小勺子或筷子吃飯、旋轉門把手等。
也可以通過有意識有目的進行相關的活動進行,如繪畫、剪紙、拼圖,編織、壘積木、制作小手工、玩泥巴或橡皮泥等等,都能夠起到訓練孩子雙手和手指的作用。心靈手巧,孩子的小手越靈巧,大腦就越聰明,這已經是被大最的實踐所證明了的。
二、孩子精細動作能力培養方法
1、投物進瓶口
先找一個小口徑的玻璃瓶以及幾十個彈球或者黃豆,讓寶寶把這些小物品一個一個地快速投放到瓶口中,可以給寶寶計時,看他一分鐘能投放多少個。這種游戲能培養寶寶的注意力和手指的靈活性。
2、開關小盒子
找一些用各種方法能打開蓋子的小盒子,在里面裝一些小物品,蓋好盒子,然后用手搖動盒子,讓寶寶聽里面發出的聲音,告訴寶寶里面有許多好東西,要盡量讓寶寶自己想辦法打開盒子。這種游戲能訓練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寶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粘貼動物
給寶寶準備一些彩色圖案碎片,在一張大白紙上畫上一個動物輪廓,指導寶寶將碎片背面上涂上膠水貼在動物輪廓內。寶寶有可能將膠水弄得到處都是,媽媽不用擔心,玩過之后給寶寶洗掉就行了。這種游戲能鍛煉寶寶手眼協調能力,提高手的技巧。
4、學用剪刀
給寶寶準備一把兒童專用的鈍頭剪刀或塑料剪刀,讓寶寶學習使用。初學時媽媽可以替寶寶將紙剪開個小口,讓他繼續剪開。在使用過程中,媽媽要在旁邊作好監護。學習使用剪刀能鍛煉手的技巧,學會用工具。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2精細動作如何練習
1、橡皮泥
橡皮泥是非常適合孩子玩的一款游戲,柔軟的橡皮泥物美價廉,能夠帶給孩子很多的樂趣。玩橡皮泥能夠促進寶寶手的靈活協調能力,幫助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2、倒水、倒米
材料是兩個小碗,在一個碗里面裝上半碗米,然后讓孩子把這些米倒到另外一個碗里面,剛開始可能會撒出來,但是進行了多次之后,孩子會越來越熟練的,直到不撒為止。
3、學習用筷子
商場里有一種專門供寶寶學習的練習筷子,用起來非常簡單,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進行練習。等到孩子四歲時,就可以拿正常的筷子給孩子使用了。
在使用筷子之前,爸爸媽媽要先示范一下,讓寶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來掌握一根筷子,用拇指中指和無名指來控制第二根。一來能夠鍛煉手的靈活性,刺激腦的運動中樞,二來還能夠使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
4、套疊游戲
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套娃,讓寶寶按照套娃的大小一次放好,然后套成一個。在此過程中,一來能夠訓練手部肌肉的精細動作,二來還能提高孩子分辨大小的能力。
寶寶的精細動作是要通過鍛煉才能夠獲得的,所以爸爸媽媽要讓寶寶勤于練習哦。
18—24個月寶寶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小手指骨都已經發育良好,可以自如的伸縮收放。
1、家長平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翻書,并不要求孩子要看懂書籍,只是通過翻一頁頁的書籍來達到訓練手指的攝取能力和眼手協調能力。
2、早上寶寶起床時讓他自己嘗試穿衣服扣扣子,即使扣錯扣子家長也不要心急,只要寶寶在動手,就是一種值得鼓勵的進步。
3、帶領寶寶做一些有趣的小制作,比如捏捏橡皮泥等益智的小游戲。
24—36個月寶寶
訓練手的精細動作可以融入到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去,例如筷子架彈珠就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孩子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既能學會使用日常就餐工具,還能同步訓練孩子眼睛與手部的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家長們千萬別怕孩子累著,讓孩子參與些簡單的家務勞動,收拾自己的玩具,幫忙在餐前拿筷子等等都可以。
36個月-48個月寶寶
媽媽們可以事先為孩子準備一些小玩具,讓他挑自己喜歡的去撿,通過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有利于大腦功能的發展。
為了讓寶寶提高對精細動作的掌握能力,家長們勢必要多次為孩子進行反復的訓練,這可能是一個單調而又枯燥的過程,但是一定要堅持下來,每次時間不必過長,這對孩子也是一種不小的負擔。當孩子取得進步時,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因為你的贊賞正是他們前進的動力,而每一個小小的進步累計起來就會變成讓你驚喜的變化。
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寶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掌握更多更復雜的手部運動。
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的發展遵循了從混濁到分化,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發展規律,對孩子的培養要和他的月齡相符,當寶貝掌握了捏的本領后就會自己尋找自己嘗試剛學會的本領。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3如何培養幼兒精細動作能力
1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手的運動:解開寶寶袋,平放在床上,讓他自由揮動拳頭,看自己的手玩,吸吮手。
4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
(1)夠、取懸掛的玩具:夠、取眼前用繩子系著的晃動的.玩具,要經過許多步驟。先用手摸,玩具被推得更遠。寶寶再伸手,玩具又晃動起來。經過多次努力,寶寶終于用兩只手一前一后將它抱住,“啊,我抓住了,真開心”,寶寶興奮得咯咯大笑。大概要到5個月時寶寶才能用單手準確夠到。
(2)準確地抓、握:把寶寶抱到桌前,桌上放幾個不同的玩具,讓其練習抓、握。每次可放3~5分鐘,經常變換,可以從大到小,反復練習,并記錄能準確地抓、握的次數。
(3)見物伸手并朝物體接近:一人抱著寶寶,另一人在離寶寶一米處用玩具逗引他,觀察他是否注意。與玩具接近,漸漸縮短距離,讓寶寶一伸手即可觸到玩具。如果寶寶不會主動伸手朝玩具接近,可以引導寶寶用手去抓、握玩具,去觸摸、擺弄玩具。
5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伸手抓、握:將寶寶抱成坐位,面前放一些彩色小氣球等物品,物品可從大到小。開始訓練時,物品放置于寶寶一伸手即可抓到的地方,慢慢移至遠一點的地方,讓他伸手抓、握,再給第二個讓他抓、握,觀察寶寶是否會把物品傳給另一只手。
(2)手指的運動:把一些帶響的玩具(易于寶寶抓、握)放在寶寶面前,首先讓他發現,再引導他的手去抓、握玩具,并在手中擺弄,然后除繼續訓練寶寶敲、搖的動作之外,再訓練寶寶的推動、撿拾等動作,觀察拇指和其他四指是否在相對的方向。
6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夠、取物體:繼續讓寶寶練習夠、取較小的物體,物體要從大逐漸到小,從近逐漸到遠,讓寶寶練習,由從用整個手抓取,到拇、食指抓取。
(2)扔掉、再拿:讓寶寶坐著,給他一些能抓住的小玩具,如小積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讓寶寶兩手都抓住玩具(一件一件地給),然后再給他玩具,看到他會扔下手中的一個,再拿起另外的一個,猶如“狗熊掰棒子”。
(3)選擇物體:可以同時給寶寶2~3件種類相同,但形狀或顏色不同的玩具,讓寶寶進行選擇,以此建立“比較”、“分類”的數概念。
(4)玩具倒手:在和寶寶玩玩具時有意識地連續向一只手遞玩具或食物,大人要先示范著做一遍,然后讓寶寶將手中的東西從一只手轉傳到另一只手。反復練習,寶寶就會飛躍到“玩具倒手”。
7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抓、握:讓寶寶練習用手抓起小積木。把寶寶熟悉的積木塊放在他面前(放在手能抓到的地方),訓練他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小積木,每日練習數次。
(2)對擊玩具:繼續訓練寶寶雙手玩玩具,并且能夠雙手對擊以后發出各種聲音。例如:讓寶寶手中拿一只帶柄的塑料玩具,對擊另一只手中拿的積木,敲擊出聲時,爸爸媽媽鼓掌獎勵。選擇各種質地的玩具,讓寶寶對擊以后發出各種聲音,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8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捏取:讓寶寶練習用手捏、取的物品,如小糖豆、大米花等,開始寶寶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后逐漸發展到用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每日可以訓練數次。
媽媽要陪同寶寶玩,以免他將小物品塞進口、鼻子被嗆、噎而發生危險,離開時要將小物品收拾好。會使用拇指、食指捏到小物品,這是人類才具有的高難度動作,標志著大腦的發展水平。
(2)食指的技巧:寶寶會用食指伸到洞里提取物品,如果棉被或睡袋有破爛的地方,寶寶就會取出棉花塞入嘴里。用指撥玩具,可以讓寶寶的食指發揮最大的功能,可用食指撥轉盤、撥球向左右滾動、按鍵等。藥瓶也有用,但是瓶口要大于2厘米,防止手指伸入之后拔不出來。
9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放手:和寶寶玩多種玩具,訓練他有意識地將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爸爸媽媽可給予示范,讓其模仿,并反復地用語言示意他“把xx放下,放在XX上”,由握緊到放手,使手的動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腦協調又進了一步。
(2)投入:在寶寶能有意識將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礎上,訓練寶寶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且教寶寶將一小的物體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將積木放入盒子內,反復練習。
(3)滾筒:將圓柱體的滾筒(飲料瓶代替也可)放在地上,讓寶寶用兩只手推動它向前滾動,待他熟練以后,再讓他用一只手推動滾筒,并把它滾到指定的地點。做對了,給予鼓勵。他在玩耍中逐漸建立起圓柱體物體能滾動的概念。
11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亂涂亂畫:可以給寶寶筆和紙,筆以彩色蠟筆為宜,先訓練扶著他的手學習拿筆,再在魚眼睛處點上小點,他看到“自己會畫魚眼睛了”,十分興奮,以后他會經常練習“作畫”,實際上是胡亂涂畫。
(2)將書打開又合上:聽過用書講故事的寶寶,懂得將書打開又合上。未聽過用書講故事的寶寶,不懂得翻開書頁,只會雙手拿書調來調去,不會掀開。無論是否聽過故事書,或是否會開合,只要寶寶愛玩弄書本,就有教育效果。給寶寶翻的書最好畫面大一些,字大而少,故事有趣。在翻書中培養寶寶的專注、喜歡讀書、愛學習的性格。
13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有了主動性,應和寶寶開展很多動手游戲,以促進“手、眼、腦”協調能力的快速發展,學會許多操作技能。
(1)蓋蓋:配蓋子,將用過的盒子、瓶子、杯子當玩具。爸爸媽媽先示范打開一個瓶蓋,再蓋上。然后讓寶寶模仿。寶寶打開一個,再蓋上,爸爸媽媽再給他另一個不同的,他又打開,蓋上,練得熟練以后,再練習給不同大小形狀的瓶子配蓋子。寶寶在這種開開、蓋上、配蓋子的簡單游戲中,大大促進了動作智商的發展。
(2)倒豆、撿豆:準備兩個大口瓶子,其中一個放上豆子幾粒,讓寶寶練習把豆子倒出來,從一個瓶子倒到另一個瓶子,開始時,爸爸媽媽扶著瓶子,以免瓶子倒,稍微扶一下往里倒的那只手,對準瓶口朝里面倒,慢慢就不往地上
灑了。準備兩個小盤和兩個瓶子,讓寶寶把盤子里的豆子撿到瓶子里,爸爸媽媽也一同撿,看誰快,寶寶如果都能放到瓶子里,就鼓勵,或發小紅五星以表示獎勵。
(3)搭高樓:搭積木是寶寶空間知覺和手、眼、腦協調水平的重要標志。開始搭積木時,總也搭不上,放不正、或是掉下來,爸爸媽媽在旁稍微扶一下,放一個,要拍手給予表揚,以增強寶寶搭高樓的興趣和成功的滿足。
(4)套塔:爸爸媽媽示范,將一個彩環套在垂直的塑料樁(或木樁)上,然后讓寶寶模仿一個一個往上套,套上一個,鼓勵寶寶,如拍手,或者說“啊,寶寶真棒”,“啊!套上了”,“噢,寶寶成功了”,待寶寶熟練以后,便可讓寶寶按顏色或者大小順序搭成彩色塔。
(5)插片:這種游戲需要更高的協調能力和手部小肌肉關節的協同作用來完成。爸爸媽媽先示范,由簡單到復雜,讓寶寶學著插插片,練習造形。
14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接龍:用積木接龍,大人先示范,后讓寶寶自己接,同樣也可接火車,接好后,予以鼓勵和贊揚。
(2)穿珠子:爸爸媽媽先做示范,然后扶著讓寶寶穿,如果不會,可練習穿塑料的,穿上后,給予表揚,并且牽著塑料繩兩端和寶寶一起做,以激起寶寶對這種因果關系的專注和思考。
二、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
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
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養育孩子的整個過程父母都要花費很多心思,手部的動作在嬰兒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從小鍛煉動手能力,有助于智力發育。以下分享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
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1 1、獨坐追抓
具體操作:該階段寶寶腰部力量已經很不錯,可讓孩子自主獨坐進行遠/近距離的追抓。
練習的意義:練習坐的身體控制能力、視覺追蹤、視覺距離判斷、手眼協調。
提醒:家長注意用手在孩子身后做“擋護”狀/身后準備一個枕頭。
2、雙手抓握
具體操作:兩手可同時抓著物品觀察
練習意義:雙手的同步練習;該階段寶寶喜歡抓到物品就往嘴里塞,兩手同時抓握的練習可減少寶寶把物品塞嘴里的欲望。
推薦:各種觸感的/或能發出響聲的/或顏色比較鮮艷醒目的玩具,如觸感球、花鈴、小手柄沙錘等。
5-6個月嬰兒家庭早教,寶寶精細動作訓練
3、雙手撕紙
具體操作:給予寶寶紙巾,讓寶寶探索;如果寶寶探索后未做撕紙的動作,家長可在孩子面前做撕紙的示范,孩子會模仿學習的。
溫馨提示:需增加互動感的雙手協作撕紙;另不是玩具的玩具也有可能是最好的玩具。
推薦紙的幾款互動游戲:
單純的雙手撕紙
紙張從高處落下
紙團拋遠
左右手過中線紙巾盒抽紙
吹起躲貓貓游戲(紙巾拿額頭處,嘴巴向上方向吹,紙巾揚起露出家長臉的過程)
練習的意義:雙手協同練習、視覺追蹤、動作模仿。
Q:家長可能抱怨“弄得哪都是,房子好亂好臟啊,總是要打掃”。
A:這階段的寶寶,我們家長應以發展為前提,以能力的提高作為目標;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我們可以思考如何把“麻煩”轉成“機會教育”。
比如今天的撕紙游戲,在家里可以設置一個游戲的角落/房間,或者某個有地墊/彩虹傘的區域,這樣的話既方便打掃,也方便建立孩子的區域規則感。
4、全身按摩(同,加難度)
操作:隨著能力的提高、月齡的'增加,寶寶皮下脂肪增厚,所以需要:
按摩力度相應增大,
按摩方式增豐富度,
輔助音樂節奏,
不同質感的接觸物大量增加。
推薦家用觸覺物:沐浴球、洗衣球、絲巾、洗衣軟刷、木梳、化妝刷、羽毛、毛毯等。
中肌肉的具體練習
1、抱姿的變換(同,+新內容)
動作演示:
綜合把之前的姿勢連接起來練習,家長自行設計難度和內容的次序。
如豎托抱-豎托抱擺-橫托抱-橫托抱擺-坐抱-站抱-反托抱-托腋站立-托腋抱轉—(+新內容)
趁寶寶小,一定要多練,孩子8個月以后能參與該項目的練習機會就少了。
2、反復的仰臥翻身
動作演示:同上個月,不同的是:寶寶的自主性。家長少幫忙,孩子多機會發展自身能力。
注意事項:
床面要柔軟
注意寶寶的情緒,情緒好的時候練習。
3、快速自喂練習
動作:家長準備小零食,通過引導寶寶左手、右手交替拿取食物,放自己嘴里的過程。
練習的意義:手眼協調、左右手練習、語言的準備。
建議:選擇小和易咀嚼的食物,如小小小饅頭(入口即溶的那種)半歲前的所有練習結束啦,恭喜寶寶半歲畢業,后續將會每兩個月齡的進行介紹。
前6個月是一個最初的階段,對孩子7個月到36個月的能力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而整個0-3歲又構成了對整個人生的重大影響,每個階段都不容忽視,彼此都環環相扣。
希望我們的育嬰工作者或者家長,都一定要重視起來,要腳踏實地膽大心細地帶領寶寶進行每一項的練習,幫助寶寶扎扎實實地打好他人生第一個半歲的基礎!
繼續3-4月訓練計劃,并開始以下部分。
一、動作
1、獨坐訓練小兒靠坐,將小兒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讓小兒靠著玩。6個月時小兒可開始獨坐,但可能協調不好,此時坐的時間不易長。
2、學爬開始是趴著玩,原地打轉、后退,家長可在前面以玩具逗引,后面用手在腳底幫助。
二、認識能力
1、尋找目標訓練小兒注視自己手中的玩具及放在桌子上的玩具,玩具可從大到小,并訓練小兒注視小糖豆類的小物體。
2、準確抓握經常在小兒面前放一些玩具讓小兒練習抓握,玩具可從大到小,距離從近至遠。
可讓小兒練習抓取一些較小的物體,如旺仔小饅頭、小糖豆(應防止入口發嗆),還可訓練小兒從容器中取出玩具。
3、玩具倒手發展雙手共同活動,家長連續給小兒玩具,引導將手中的玩具倒給另一只手。
三、語言
1、模仿發音繼續培養小兒對聲音的反應,鼓勵小兒學ba-ba ma-ma,da-da等。
2、熟悉語言信號熟悉自己的名字,聽到自己的名字能做出反應;聽到熟悉的人或物的名稱也能做出反應,如說“媽媽”“奶奶”時,小兒會尋找。
四、個人―社會
1、認人開始認人、怯生,應多接觸人,引導小兒對熟人微笑、用發音打招呼,適應生人,減少怯生,增加熟悉的人的數量。
2、自喂餅干可讓小兒學習拿著較小、易溶化的餅干往嘴里送。
3、照鏡子認自己讓他看自己身體的部位,并說名稱,如“這是眼睛,這是鼻子”等。
6個月寶寶早教:精細動作
5個月寶寶,出現在眼前的東西,寶寶都會伸手去抓,還會兩只小手同時抓。
寶寶還不會用手指尖捏東西,只能用手掌和全部手指生硬地抓東西。
寶寶能將一塊積木傳給左右,右手再拿第二塊。
6個月寶寶早教訓練方法:
(1)夠取小物體。繼續讓寶寶練習夠取小物體,物體要從大逐漸到小,從近逐漸到遠,讓寶寶練習從滿手抓到拇、食指抓取。
(2)扔掉在拿。讓寶寶坐著,給他一些能抓住的小玩具,如小積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讓寶寶兩手均抓住玩具(一件一件地給)。
然后再給他玩具,看到他會扔下手中的一個,再拿起另外的一個,猶如狗熊掰棒子。
(3)選擇物體??赏瑫r給寶寶2-3件種類相同但形狀或顏色不同的玩具,讓寶寶進行選擇,以此建立比較、分類的數概念。
(4)玩具倒手。在和寶寶玩玩具時有意識地連續向一只手遞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讓寶寶將手中的東西從一只手傳到另一只手。
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2寶寶精細運動的發展規律:
1個月:小手緊攥成拳頭
2個月:能開始抓家長的手指
4個月:能抓握物品并能一定程度上搖晃
6個月:能用手掌、手指以及大拇指抓住物品,并且能指出方向
9個月:能使用拇指和食指撿起細小的東西,并能抓東西吃,用吸管杯喝水
12個月:會指東西和堆積木
精細運動包括指尖抓握、握力、左右對稱的小肌肉協調、手眼協調、手腕旋轉與穩定、手指靈活性和拱手能力,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鍛煉。
1歲前的分階段詳解:
1-2個月:讓寶寶平躺在床上,隨他自由揮動拳頭,并觀察和吮吸自己的手
4-6個月:
①懸吊玩具吸引法:
先讓寶寶用手摸一摸玩具,而后推遠一些,讓寶寶試著伸手去夠。
距離保持讓寶寶剛好能觸摸到卻又抓不到為好,寶寶重復幾次之后,快要失去耐心之時,再將其往前拿,讓寶寶有能力將其抱住。
注意事項:玩具的材質需要較為輕盈,適合抓握
②手指運動:
將帶有聲響的玩具放在寶寶身前,而后引導他伸手抓握,并讓寶寶拿在手中擺弄。
與此還能引導寶寶進行敲、搖、推、撿等動作。
③雙手交替:
在陪寶寶玩耍時,家長可以有意識地連續向一只手遞玩具。與此還可以在孩子面前演示如何將手中的物品傳遞到另一只手上。
7-12個月:
①抓握:
讓寶寶練習用手抓起積木感知形狀、棱角。還可以將積木塊放在身前,訓練手指配合抓起的動作。
②對擊玩具:
讓寶寶的兩只手上都有玩具,并引導寶寶進行對擊,發出聲音時,家長可以鼓掌予以激勵。
③鍛煉食指:
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用食指勾取物品,這其實是鍛煉的一種方式,父母不妨試著讓寶寶撥動轉盤、滾球,以及按鍵等。
④從握緊到放手:
給寶寶多種玩具選擇,訓練有意識地將玩具防止在指定的地方。
家長可以在旁邊做出示范,并用語言進行引導。
從握緊到放手的這個動作,是受意念控制的,能增強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寶寶的精細運動和粗大運動一樣,需要家長的關注,做到有意識引導,更利于促進發育。
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3幼兒大動作訓練方法
1、鍛煉寶寶手指的靈活性
寶寶2歲時,加強他的手指靈活性,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家長要帶寶寶一起做手指操。跟著音樂節奏,讓每個手指都運動起來,還可以經常讓寶寶拿一些東西。和寶寶一起搭積木就是很好的選擇。
專家建議:用手指拿東西,可以刺激大腦。
2、鍛煉寶寶眼腦與腳的協調性
這時候寶寶已經會慢慢走路,當孩子可以獨立行走時,家長要鍛煉寶寶學會自由支配雙腿與雙腳的運動。比如:讓孩子多上下樓梯。
專家建議:多讓孩子玩各種玩具,讓他們體會游戲的快樂。
3、開發寶寶運動能力
寶寶2歲開始就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游戲,也可以獨立完成簡單的游戲動作。所以家長要多帶寶寶出去玩,這樣可以促進孩子反應能力與肌肉的發育。
專家提醒:由于孩子的破壞能力很強,要經常檢查他玩過的玩具,以防孩子破壞的地方會割破手指或扎到眼睛。
4、玩沙子、捏膠泥對孩子好處多
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玩沙子、捏膠泥。家長千萬不要怕臟不讓孩子玩,因為對于寶寶來說,玩沙子捏膠泥是一種很好的啟發性的游戲。
而且沙子也不臟,它里面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家長要教孩子玩各種沙子游戲,引發孩子的興趣。
專家提示:在玩完沙子、捏膠泥后一定要給寶寶把手洗干凈。
5、鼓勵寶寶隨意涂畫
2歲孩子對涂畫很有興趣。家長可以給他準備筆與紙,讓他可以隨意涂畫。不管畫得好不好,家長都要表示鼓勵,讓他對畫畫的興趣更濃。
專家提示:注意不要讓寶寶獨自拿鋼筆或圓珠筆玩。
6、鼓勵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要從小教寶寶和別人相處,只要家長多帶寶寶和外界接觸,就能養成他們好的性格與學會怎么和別人相處。
專家提示:在飯后半小時不要劇烈活動。
7、培養寶寶的主動性
寶寶從2歲開始就逐漸獨立,有了自己的意識,什么事都想自己做。家長對此不要制止,適當的啟發與引導他,因為主觀能動性是智力開發的動力。
專家提示:讓寶寶遠離危險物品。
8、培養寶寶自立的生活習慣
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飯前便后自己洗手、自己穿衣服或者穿鞋子的好習慣。
在寶寶運動訓練時,家長們不要過于溺愛小孩。希望這些方法對年輕的家長們有幫助。另外在平時的生活上,也要讓寶寶不斷練習一些小運動。
三、寶寶九個月了還不會做精細些的動作怎么辦
手部精細運動發育的年齡進程如下:
1個月:兩個手握拳,刺激后握得更緊。
2個月:兩手依然呈握拳狀態,但緊張度逐漸降低。
3個月:手能經常張開,將花棱棒放到其手中時能握住數秒鐘。
4個月:仰臥清醒狀態時,兩手能湊到一起在眼前玩弄著手指,稱之為“注視手的動作”,此種動作6個月后消失。
5個月:能抓到一手距離之內的物體,持物用整個手掌去抓握。
6個月:能握奶瓶,會玩自己的腳。當用一塊深色手帕蒙住小兒臉時,他會用手指抓掉,按壓一側上肢時,會用另一手指將手帕扔掉,稱為“蒙臉試驗”。分別按壓兩側上肢,如一側不能將手帕拉掉,揭示有偏癱的可能。
7個月:會用一手觸物,能自己拿餅干吃,玩積木時可以從一只手倒換到另一只手。
8~9個月:拇指能與其他指相捏。
10個月:可用食指去觸物,能將手中物品放置在桌上。
11個月:能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較小的物體。會將東西放入籃中,并拿出另外一個。
12個月:能把玩具給別人,能握筆涂鴉。
12~15個月:不再把積木放入口中,能疊2~3塊積木,喜歡把物品往地上扔。
2歲:可將6~7塊積木搭成柱狀不倒塌,會轉動門把,旋轉圓盤子,逐頁翻書。
3歲:可將9~10聲積木搭成柱狀不倒塌,穿脫衣服不困難,能畫一個圓和“十”字。
7-12個月精細運動游戲
1、寶寶大偵探
“物體恒存”,寶寶已經懂得了這個概念。他們的目光會跟隨你從他眼前拿走的物體,即使看不見了,還不停地打探。最開始我們可以把寶寶感興趣的東西放在枕頭下,鋪蓋中,或者我們不同材質的衣服里,裹一起,丟在寶寶的游戲圍欄里,讓寶寶去挖掘。我們還可以把放著音樂的手機悄悄藏起來,讓寶寶通過聽力去感知手機的存在,并找到它。第一次給晞姐玩兒的時候,我都有點震驚了,各種翻,掀,還有“刨”!
這個游戲幫助寶寶去感知不同材質的手感,同時在翻找的過程中,抓、握、拉、抬等動作都有鍛煉。
2、小家伙要回家
在第二個半年的后半段,開始學習將不同形狀的積木投入對應的孔內,練習手眼協調能力。有很多蒙臺梭利的早教教具可以幫助進行這個游戲。先示范著將各種形狀放入對應的位置中,然后引導寶寶安放,當寶寶放進去時,即刻給予鼓勵,再引導寶寶投放其他形狀的積木。
這個游戲幫助寶寶去認識不同的形狀,體會嵌套的感覺,同時熟悉顏色。
3、雪花飄飄
自從晞姐發現盒裝餐巾紙可以很方便一張張抽取后,我們家用紙量直線上升。這一點群里的很多家長也發現了,他們對于餐巾紙有著莫名的好感。其實這是寶寶在發展技能,紙張、口袋的聲音吸引著他們,他們并不會滿足于抽取,接下來就是撕紙運動。從最開始的粗暴拉扯,到后期可以較平均地撕碎,代表著控制能力的提高。
手部運動引起聲音變化及紙張大小的變化,極大地吸引著寶寶,手指控制力與手眼協調能力也在這樣的活動中發展。
4、投球入框
有專門的玩具可以進行這項鍛煉,比如上圖這種投籃的運動。在示范后,寶寶將學會將小球投入籃框。其實這個鍛煉可以直接運用家里的物品,準備好家里的小盆子,小桶,以及乒乓球,海洋球等等,即可開始。后期還可以吧容器換做敞口瓶或者細口瓶,用糖果進行投入。
這個游戲幫助寶寶訓練松手動作和對準投入的動作。寶寶也將直觀體會到,松手—物體下落—墜地發聲這一過程。
5、吃貨的修煉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自制溶豆,溶豆入口即化對于寶寶幾乎沒有危險(請注意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制作),還能鍛煉精細運動。雖然有旺仔小饅頭這種所謂的兒童食品,但是晞晞爸還是不建議大家購買。過量攝入蔗糖、食鹽、人工添加劑以及香精將降低寶寶對甜、咸、香等味覺的敏銳度,使寶寶偏愛重口味食物。比如晞晞爸一直對甜味極度偏好,這都是從小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
溶豆與泡芙是鍛煉精細運動和吞咽能力的好助手,也是吃貨必備。但是需要注意,不論是自制還是購買都要避免過多的添加劑。
其實,精細運動的鍛煉可以在家中隨時隨地進行,一切安全的可以讓寶寶進行擺弄的物品都可以。關鍵的問題是要對精細運動的發展重視起來,并有意識地引導寶寶練習,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1歲以內孩子運動發育里程碑
通常情況下,多數寶寶大運動和手部精細運動發育與月齡的增長是同步更新的:
1、大運動發育規律:
1月齡的寶寶四肢能彎曲、活動、2月齡可抬頭45度、3月齡可自主翻身、4月齡可抬頭90度、5月齡可仰躺、6月齡可坐起、8月齡可自主爬行、10月份能夠獨自站立、12月能夠輔助行走。
2、手部精細運動發育:
1月齡緊握雙拳、3月齡自主抓握代替緊握的雙拳、4月齡拇指可抓握物體、7月齡可拿起并傳遞物體、8月齡可用五指抓取物體、9月齡手指之間可以相互配合粘取物體、11月齡能緊握物體、12月齡可以拿筆涂鴉及翻書。
二、1歲以內不會這幾個動作,可能是發育異常
1、3個月左右還不會吃手、握拳
2、5個月左右緊握的雙手還不會自然張開,且無法自主抓握物體
3、7個月以內還不會自己翻身、獨立坐起
4、9個月以內還會自己站立及自由爬行,且無法自己粘取物體
5、12個月以內不能蹲下、自主站立,且不會握筆、翻書
如果上述有三個及以上不達標,可能就是運動神經發育遲緩或者異常,建議多給寶寶一些刺激。
三、如何訓練寶寶精細動作發育
1、基礎訓練(抓握訓練)。這是手部動作的基礎,一般從掌心抓握開始做起,可以用色彩比較新鮮的小球或者毛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去抓握,或者將平時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到盒子中,誘導他們用手取出來。
注意:這些輔助工具可以采用不同質地、不同體積、不同形狀的,以此來給孩子不同的感官刺激及觸覺刺激。
2、進階訓練(左右手交替配合)。可以選擇跟孩子玩左掌拍右掌、右掌拍左掌的游戲。還可以在孩子面前玩藏東西的游戲,將小球從左右手之間來回放,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父母的這些行為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3、終極訓練(手眼協調訓練)。這一動作對于小孩子們來說,是比較復雜的,需要腦部神經之間的相互配合才可以完成,家長不能著急,要慢慢教孩子。小一點的寶寶可以鼓勵他們在畫紙上涂鴉,或者由家長帶著他們搭積木,數念珠,即可鍛煉手眼之間的協調,還可以控制他們手腕、手指之間的力量。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多較他們用勺子吃飯、穿襪子等簡單動作。
精細動作,是寶寶發育的身心發展特點的五大能力區之一(大運動,精細動作,認知,語言,社交)。如果寶寶的大運動動作,是寶寶早期接觸宏觀世界的主要途徑;寶寶的精細動作,就是寶寶早期接觸微觀世界的入口。寶寶在一歲左右的年齡段里,都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自己面前的東西(不管能吃不能吃)放進嘴里。寶寶這樣做,是因為寶寶在早期對外界的直觀接觸,來自于“手和嘴對物品”的直接接觸。為了與外界接觸,寶寶在早期就會什么都去碰,什么都放進嘴里。
寶媽們會擔心:“如果寶寶的精細動作還不熟練,是不是會影響寶寶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呢?寶寶如果還不能熟練掌握精細動作的話,應該怎么辦呢?”
知食君在此要先給寶媽們定義一下,什么是精細動作?
或許很多寶媽會認為,精細動作就是寶寶做抓、握、拉、抬等動作的能力呀。其實這并不全面,寶寶精細動作的能力,還包含眼手協調能力、手指屈伸和指尖動作的能力。在這定義下,知食君為寶媽們分析一下,為什么寶寶還不能熟練掌握精細動作?
知食君建議,要改善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內因)而言,更多是去改善寶寶與粑粑麻麻的日?;樱o予寶寶在早期時更多自由和解放的機會,而非過多的阻隔與“幫忙”。比如當寶寶出現拍打玩具的時候,粑粑麻麻可以抓住寶寶的手,一起有節奏地敲打玩具鼔。
當寶寶出現丟玩具的時候,粑粑麻麻可以和寶寶玩“滾球”,即在家長坐在寶寶面前的不遠處,把玩具球輕輕地滾到寶寶面前,然后讓寶寶自由拿起玩具球去觀察,最后再鼓勵寶寶沿著原路線把玩具球推回給家長。這樣既能鍛煉寶寶的眼手協調能力,也能鍛煉寶寶的抓、握、推能力。
鍛煉寶寶精細動作的方法可以有千百種,但方法只是改善問題的外因,最重要的,還是從問題的內因入手,那就是:為寶寶營造更多自由發展和個性解放的機會。
我是知食君,海龜奶爸,對食品有嚴格要求的資深媒體人,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兒童喂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寶寶在這一階段的大動作能力變化最快,從無意識、笨拙的揮臂蹬腿,到手部精細動作和趴、爬、坐、站、走大運動的發育,都要在短短12個月內完成。在寶寶生命的第一年,父母應該如何當好寶寶的“超級運動助教”,讓寶寶越“動”越聰明呢?
玩具是運動的工具,游戲是運動的形式,沒有玩具和游戲,運動也就終止了。
0~1歲,寶寶的運動思維和具體的活動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寶寶是在具體的事物和活動中發展運動思維的。玩玩具和運動游戲更容易吸引寶寶的興趣,發展他的運動能力和大腦思維。
手部精細運動怎么玩?
精細運動要求手指動作靈活和手眼協調,這些經典游戲,讓寶寶從小心靈手巧。
0~3個月訓練項目:手掌打開,拇指不內扣
經典游戲:撫觸按摩
做撫觸時順帶按摩一下寶寶的手指和手掌:用大拇指輕輕地按五個手指,從根部按到指尖,幫助寶寶打開手掌,讓手指更敏感。
4~6個月訓練項目:手掌拍、抓、扒
經典游戲:變換姿勢抓玩具
經常變換寶寶在游戲墊上的姿勢,讓他側臥、仰臥、俯臥,不停地換姿勢。不同的姿勢會迫使寶寶調整伸手夠玩具、抓玩具的方式,從而進一步鍛煉精細動作。
7~9個月訓練項目:用拇指和食指配合捏拿東西
訓練游戲:吃手指食物
寶寶開始對食物產生興趣,你可以把手指食物當作練習精細動作的玩具。從一開始是大塊長條,慢慢變細變短。幾個月鍛煉下來,寶寶的抓握能力一定會大幅提高,手眼協調也會越來越精準。
鍛煉趴、爬、坐、站、走大動作,怎么玩?
2~4個月訓練項目:趴
經典游戲:魔力鏡子
讓寶寶趴在落地鏡子前面,讓鏡子里的小寶貝吸引他的注意力,好好打量一下自己的模樣。媽媽也可以在鏡子前做鬼臉,逗引寶寶看著鏡子里的你。
5~6個月訓練項目:學坐
經典游戲:拉大鋸
大人與寶寶對坐,將寶寶兩腳夾在大人的小腿間,大人一邊拉著寶寶的雙手一拉一送做鋸木頭狀,一邊唱:“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
7~9個月
訓練項目:爬行
經典游戲:人體保齡球
把寶寶放在一塊顏色鮮艷有圖案的爬行墊上,將一些軟泡沫的積木堆在寶寶面前,媽媽在寶寶身后扶住寶寶的小腳丫,鼓勵寶寶爬到積木跟前,并用身體將它們擊倒。當積木倒成一片,寶寶開心地笑時,媽媽和他一起笑,以示鼓勵,他一定會樂此不疲地爬個沒完的。
8~10個月訓練項目:站立
經典游戲:坐在球上跳一跳
讓寶寶坐在皮球上,雙手扶住寶寶腋下,輕輕下壓他的身體,讓寶寶體驗被球彈起來的感覺。寶寶會玩以后,就知道怎么用腳支撐在地面上,讓身體保持平衡,自然而然學會站立。
10~12個月訓練項目:行走
經典游戲:推童車
給寶寶買一輛他喜歡的小推車,讓寶寶推著童車慢慢直線走,父母在一邊保護。當寶寶熟練后,再在地上放置不同的障礙物,如塑料桶、玩具,讓寶寶繞過或者跨過障礙物,啟發寶寶拐彎走。
發展和神經科學證據表明,孩子的運動技能、社交能力、認知能力個語言能力都是同步發展的,彼此之間也是相互支持的。也就是說孩子的運動能力好,不僅可以強壯身體,而且會變得更善于和其他小朋友打交道、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也更強,運動和大腦息息相關,并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精細運動,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孩子的運動可以分為精細動作和粗大運動,精細運動雖然只是個小動作,卻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建立或者展現認知能力的大多數活動也都涉及精細動作能力。比如要讓孩子掌握閱讀能力,首先需要發展精細動作能力來控制移動,幫助孩子更好地追蹤文字;
要讓孩子學會畫畫首先要發展精細動作能力,幫助孩子手眼協調他才能畫出想畫的內容;
要讓孩子學說話首先要發展精細動作能力,比如學會運動舌頭來控制聲音的產生,由此可見大多數家長在意這些認知能力無論是閱讀、畫畫、還是語言能力的孩子早期精細動作能力的發展息息相關?!?/p>
練習精細動作的方法『適合一歲一下』:
1.讓寶寶手抓食物吃
允許寶寶自己手抓食物吃,很多媽媽會感覺這樣不衛生、又一團亂糟,飯菜撒了一地不但浪費食物,還會弄臟衣服,增加自己的勞動量。于是自己,喂寶寶吃飯,其實這樣不利于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1歲時是寶寶發展手眼協調能力的時候,無論用手直接抓起來吃,還是握住勺子舀起一勺食物,搖搖晃晃的往自己嘴里送,都是對大腦意義重大學習機會。
媽媽可以給寶寶提供食物:溶豆、旺仔小饅頭、其他一些手指食物、或者面條等。
2.拿出來、放進去游戲
媽媽可以給寶寶提供一個大盒子和一些積木,媽媽先做示范,把積木放進去盒子里,再拿出來,讓寶寶多做這樣的練習,可以鍛煉寶寶的精細運動,又可以讓寶寶摸索事物的物理屬性。
3.寶寶兩手配合的游戲
媽媽給寶寶準備一些小瓶子,小盒子,媽媽先做示范,拿起帶蓋的小盒子,用兩手把盒子打開,再把盒子蓋上,可以在盒子里放一些小球或者小豆子移動盒子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增加孩子打開盒子的興趣,當然先開始給寶寶選擇一些比較容易打開的盒子,如果寶寶學會了打開盒蓋之后,還可以再給寶寶教一些比較復雜和難度增加的,如擰瓶蓋。
4.畫道道
讓寶寶坐在桌前桌上放一張白紙和一支彩色蠟筆,訓練孩子用著整個手掌握住蠟筆,然后鼓勵他在紙上亂畫,可以畫道道也可以畫其他線條或者圖形。
我個人覺得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發育曲線。
咱們現在的兒保做得很到位,體檢多,一有異常,兒保醫生也會及時告知。有好處,但是也容易讓媽媽焦慮。
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每次我大寶體檢,身高總跟標準差個5-6cm,體重也偏輕。兒保醫生一直建議我別純母乳了,加奶粉?;灲Y果雖然沒缺鈣也建議補鈣。我當時也心焦,這種緊張情緒我以為隱藏得很好,其實也帶給孩子了。后來,我找了這方面的專家,專家就給孩子畫了一張曲線,因為我孩子37周就剖出來了,一直以來的身高都是比正常值低,但是一路下來,他的曲線圖是正常的。專家就建議我別焦慮,孩子也在厚積薄發。
假如你覺得你家孩子,九個月了還不會做精細動作,我給你的建議:
1,準備好紙筆,分階段記錄孩子會的本領,過一段時間看看孩子是否以學會。
2,多陪伴孩子,多引導孩子進行精細動作的訓練。
比如九個月,你可以給他球,讓他左手換右手,讓他拋球撿球。也可以遞給孩子一個紐扣和小杯子,讓孩子把紐扣扔進杯子里。游戲有很多,關鍵要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重復多了,練多了,孩子慢慢也適應了。
3,放下焦慮,多學習。
學習帶給我最大的作用就是我不焦慮了。比如現在我的二寶四個多月了才會翻身,而我小姑子的二寶三個月多一點就翻得很溜了。可是這又怎么樣,我覺得特別正常,因為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
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地,能吃能睡,精神好。我們就靜待花開!
9個月精細動作不會,可能是發育略微慢一些,但是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媽媽也不要過于擔心,先看看兒童動作發育進度表格。
如何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要知道,手是人類的第二個大腦,平時要讓孩子多動手,多用腦,才能更快鍛煉精細動作。老話兒說:腦袋越用越靈光。手部也一樣,多活動,可以跟寶寶互動,比如把玩具放距離不遠的地方讓他抓起來,吃飯可以讓寶寶自己吃,鍛煉抓握能力。
手部的19塊小肌肉,也是手最珍貴的部位。源于這19塊肌肉,我們才會有非常精細、靈巧的活兒。我們日平時做的動作,比如吃飯、拿物品、寫字等,都只用到了其中一半而已。還可以給寶寶玩魔方、飛疊杯等益智玩具,同時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家長多留心,給寶寶手部活動的空間,如果1歲以上仍然得不到改善需要去兒童醫院了解具體情況。
多數家長會把寶寶的坐、爬、走路等等動作當成衡量寶寶發育是否正常的標準,這些動作呢,我們稱之為大動作。還有一種動作同樣重要,那就是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是什么?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手部、腳部、口腔及舌部等細小動作,例如手部拇指和食指的捏合能力、腳趾頭的活動能力、使用吸管杯的能力等等。
·精細動作對寶寶有什么意義?
精細運動發展與孩子的智力發育有密切關系,中國古話說的“心靈手巧”就是這個意思。孩子出生后的第1年對精細運動的發育尤為重要。
·如何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
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建議遵循以下3個原則:
1.刺激性原則。給寶寶提供不同的物體刺激寶寶觸摸、擺弄、抓握,讓寶寶充分地去抓、握、打、敲、叩、擊打、挖、畫,以發展良好的感知覺和動作行為。
2.操作性原則。精細動作訓練從寶寶出生后就可以開始進行,家長和寶寶一起做游戲互動,共同操作配合。比如媽媽可以將一塊積木遞給寶寶,寶寶在手接住積木(精細動作)后,再把積木一塊塊摞起來。寶寶的手指精細動作就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3.遞進性原則。精細動作的發展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家長應按照寶寶的月齡和發育情況為其提供適宜的玩具、學具和手指游戲,促進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
袋鼠麻麻有話說:
在跟寶寶一起玩時,爸爸媽媽無需刻意去甄別玩具是不是鍛煉精細動作的,只要將全部身心投入與寶寶的游戲之中,陪寶寶一起玩得開心就好,寶寶在游戲時他的精細動作能力自然能夠提高。
根據嬰幼兒精細動作發展順序及年齡對照表,九個月的嬰兒,他應該學會的精細動作是用拇指或者食指學會抓物,這個動作應該從6個月左右開始就有顯現,如果晚于11個月還不會的話,才說明寶寶的精細動作發育水平較晚。
現在寶寶是9個月,這些精細動作不是很熟練的話,是可以通過訓練來進行矯正的,分享如下幾個游戲。
1.小小搬運工
準備好蘋果、橘子、梨、積木或者是小海洋球、小玩偶,一個大紙箱。
媽媽做示范,將蘋果拿起,輕輕地放在箱子內,引導寶寶將其他的物品輕輕地抓起,放在箱子里,這樣可以訓練寶寶的抓握能力。
2.套皮筋
準備好1根小木棍和幾根橡皮筋。
媽媽給寶寶演示,左手拿著小木棍,右手向木棍上套一根橡皮筋,鼓勵寶寶模仿媽媽的動作,讓寶寶學會慢慢地把橡皮筋套在小木棍上面。寶寶全部套完以后,可以交換左右手,再來一次。
3.抓豆子
準備好一碗黃豆,媽媽作出示范,張開五指,然后慢慢地合攏,將豆子抓起來放在一邊。等寶寶五指抓的動作熟練以后可以進化成三指抓,就是只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抓起一顆豆子,這樣也可以訓練寶寶的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的發展需要爸爸媽媽在生活中多加訓練,即使稍微有一些遲緩,也不要太過擔心,要耐心引導寶寶。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嬰幼兒精細動作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手指、手腕、手掌等部位的活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手的精細動作發育是嬰幼兒大腦發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正常嬰幼兒精細動作的發育規律如下:新生兒:兩手握拳,拇指指握在四指之中,刺激后握得更緊,稱為握持反射。
2-3個月:手指呈半張開狀態,能握住放在手中的物體數秒鐘,能看眼前或手中的物體,可玩弄自己的雙手。
4-5個月:兩手能湊到一起玩,手指張開,能緩慢的將手伸向物體,能主動握物,但動作不協調、不準確。
6-7個月:看到東西可伸手去拿,能握奶瓶,玩自己的腳。玩積木時可將一只手倒換到另一只手中。
8-9個月:隨意動作十分明顯,手指靈活,可以出現捏、敲等探索性活動。
10個月:手指十分靈活,抓物品的方法是用拇指和其他指的指腹對指相捏。
11-12個月:抓物品的方法是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捏起的方法,可捏起米粒大小的東西。
12-15個月:可用匙取食,能把東西往上扔,能幾頁幾頁地翻書。
18個月:能疊3-4塊立方積木。
2歲:用杯子飲水,能脫出解開扣子的外衣,會轉動門把,會一頁一頁地翻書。
3歲:會解紐扣,能夠用積木搭橋,能模仿畫“十”字。
九個月的寶寶還不會做精細動作該怎么辦?前面說過,寶寶9-10個月的時候,會用拇指和其他指對捏起食物,如果1歲還不會做這個動作,不會自己喂食,可能會有發育落后。
九個月的寶寶還不會拿餅干吃,可以通過訓練來矯正。
1、如果寶寶扔玩具,爸爸媽媽可以拾起來讓他繼續玩,讓他自己去探索,讓寶寶練習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抓起積木。
2、訓練寶寶用一只手的玩具對敲另一只手的玩具,發出聲音時給予獎勵。
3、訓練寶寶自己拿食物吃,由大到小,能夠自己準確的將手里的食物放入手中,比如用拇指和食指捏饅頭或餅干。
4、可以訓練寶寶用食指扣扣小洞洞,按一按小按鍵等。
5、寶寶玩抓糖果游戲,訓練寶寶五指抓的動作。
在訓練寶寶做這些精細動作時,不要太過于追求結果,要循序漸進,注重訓練的過程,當寶寶有了一點小進步時,要適當給予寶寶獎勵,才能使寶寶有興趣學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