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年級體育課室內小游戲有哪些
體育課室內小游戲
一、官兵捉賊
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
人數:4個人
方法: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二、拍七令
人數:無限制
方法:多人參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含有“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下一個人的后腦勺,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罰酒。
三、開火車
人數:兩人以上
方法:在開始之前,每個人說出一個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點不能重復。游戲開始后,假設你來自北京,而另一個人來自上海,你就要說:“開呀開呀開火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
大家一起問:“往哪開?”你說:“上海開”。那代表上海的那個人就要馬上反應接著說:“上海的火車就要開。”
然后大家一起問:“往哪開?”
再由這個人選擇另外的游戲對象,說:“往某某地方開。”如果對方稍有遲疑,沒有反應過來就輸了。
四、銜紙杯傳水
要求:人員選八名一組,男女交替配合。共選十六名員工,分二組同時進行比賽。另有二名人員輔助組第一名人員倒水至銜至的紙杯內,再一個個傳遞至下一個人的紙杯內,最后一人的紙杯內的水倒入一個小缸內,最后在限定的五分鐘內,看誰的缸內的水最多,誰就獲勝。
五、踩汽球
要求:人數為十名,男女各半,一男一女組成一組,共五組。
步驟:當場選出十名員工,男女各半,一男一女搭配,左右腳捆綁三至四個汽球,在活動開始后,互相踩對方的汽球,并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則勝出。
六、滾球擊木
游戲方法:在教室走道后端各畫一條線,在前端各立一木柱。
按行進行,每行第一人手持一球站到橫線后,第二人則站在木柱后準備拾球。
游戲開始,第一人將球低手投出,使球沿地面向前滾動擊擲立木,擊倒一次得一分,第二人拾球后滾回并擺好木柱,換第二人投,本組第三人站在木柱后拾球,他人則順次向前移動座次,投擲結束的第一人坐在本組末尾的位上。依次類推,每人均投過后游戲結束,以得分多的組為勝。
二、小學一年級有哪些體育游戲
1-1:電子琴
一、游戲準備:在地上劃一個如圖1-1的游戲圖形,圖形尺寸視學生年齡大小而定。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四隊。發令后各隊排頭持鼓糙從起點跑出,繞過第一標竿返回擊一下鼓,緊接著馬上又繞過第二標等返回擊二下鼓,依次類推。最后擊完五下鼓后跑回起點把鼓糙傳遞給下一個人,自己退于隊尾。下一個人做,方法同前,一直進行到最后一人為止,先完成的隊為優勝
三、游戲規則:
1.唱跳者速度不能過快。
2.模仿者不能跳錯,否則為失敗。
1-2.擊鼓
一、游戲準備:
鼓四個,鼓槌四根,標竿20根。布置如圖1一2:
二、游戲方法:
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四隊。發令后各隊排頭持鼓糙從起點跑出,繞過第一標竿返回擊一下鼓,緊接著馬上又繞過第二標竿返回擊二下鼓,依次類推。最后擊完五下鼓后跑回起點把鼓槌傳遞給下一個人,自己退于隊尾。下一個人做,方法同前,一直進行到最后一人為止,先完成的隊為優勝。
三、游戲規則:做錯者必須返回起點重做。
1-3.趕鴨子
一、游戲準備:
在地上劃一個圓圈(代表池塘,大小視人多少而定),準備長竹竿一根,如圖1-3
二、游戲方法:
選一人當趕鴨人,其他人都當小鴨子。游戲開始,趕鴨人手持長竹竿,竿的另一頭觸地,來回奔跑追趕“鴨子”,“鴨子”可以在圈內跑動躲閃,也可以從竿上面跳過去,誰要是觸竿就算失誤。當趕鴨人突然舉竿在頭上轉幾下時,“鴨子”必須馬上出圈沿池塘跑一圈才能返回,最后出來一個為失誤。失誤者換成趕鴨人,游戲重新開始。
三、游戲規則:
1、持竿者的竿頭必須觸地,違者觸及人為無效。
2、鴨子因躲閃跑出圈外為失誤。
一、游戲準備:
藤圈(或呼啦圈)若干個。場地布置如圖1-4:
二、游戲方法:
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數隊,再將各隊等半分成甲乙兩組相對(迎面)站立于兩條起點線之后。裁判發令后,各隊甲組排頭朝前跑出,至地道口將圈從頭穿過身體至腳下取出(進),跑到地道另一頭再把圈從腳下穿過身體到頭上取出(出),之后,跑到對面拍及本隊乙組排頭手掌,同隊隊員跑出,方法同前;自己退于隊尾。依次往返到最后全隊完成,先完成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則:套錯圈者必須重新套圈。
1-5:梅花斗艷
一、游戲準備:小沙包10只,場地布置如圖1-5:
二、游戲方法:
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各隊成斜縱隊于起點線后。發令后,各隊排頭朝前跑出,來到梅花圖案中圈,拿起五只小沙包,在其周圍外的五個小圈中各放一只,然后迅速返回拍及第二個隊員,自己退到隊尾。接著本隊的第二個隊員來到梅花圖案把小沙包收攏放回中圈,如此一開一收往返接力。最后先完成的隊為優勝。
三、游戲規則:包放出圈外為失誤,須重放。
1-6:割麥子
一、游戲準備:手榴彈若干枚或飲料瓶(如可樂瓶等),接力棒四根。場地布置如圖1-6:
二、游戲方法:
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各隊再等分成甲、乙兩組,相對排縱隊于起終點線后。發令后,各隊甲組排頭手持接力棒當鐮刀。朝前跑出,至“麥子”(豎放手榴彈或飲料瓶代替)時依次用左手提起,從下面揮過再放下,共做三次,然后跑至對面,把“鐮刀”傳遞給本隊乙組排頭,自己退于乙組隊尾。乙組排頭做,如此接力,直至最后一人為止,以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優勝。
三、游戲規則:“麥子”不得少割,倒了應扶好再跑。
1-7.信鴿放飛
一、游戲準備:在場地上劃二條相距15米的起止線,插數面標志旗,準備棉紙若干張上面畫好信鴿。如圖2—7。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數隊。發令后各隊排頭把紙信鴿貼于胸腹部,不用任何固定,然后松手快跑,繞過標志旗再返回,先到終點并不掉者可為本隊奪得一分。接著重新發令,依次進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則:如果途中掉紙鴿必須放好后退三步才能繼續。
1-11.歡樂的小礦工
一、游戲準備:在二只凳子中間擱一個藤圈(或呼啦圈)當礦井,每行布置三個。如圖2—11。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數隊,各排縱隊于起點線后。發令后,各隊排頭脖頸上系一條毛巾(或戴一頂安全帽)朝前跑出,依次從三個礦井口跳進去再從下面鉆出來,迅速返回,把毛巾(或帽)傳遞給下一個人,自己退隊尾。接著下一個人做,方法同前,直至以先完成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則:如果碰倒藤圈(呼啦圈)必須放好重做。
1-12.爆破
一、游戲準備:在地上劃一個直徑為2米的圓圈,外面分散豎放3至5只腰鼓。鼓一根。如圖2一12。
二、游戲方法:游戲以5至6人為宜,通過猜拳選一人當守衛者,其他人都當爆破手進圈。游戲開始,任出一人手持鼓槌為奔跑者,分別在5只腰鼓上各敲三下如讓守衛者追拍順利返回圈,就算爆破成功,可得一分。一旦被拍及則和守衛者互換角色。接著換下一人進行,最后以得分多者為勝。
三、游戲規則:未完成任務前不得返圈。
116.捉兔
一、游戲準備:藤圈若干個。如圖
二、游戲方法:每兩人半跪著扶住一只藤圈,分散在場地上當“山洞”。另選一人為逃者.一人為逃者。游戲開始,逃者鉆過哪個圈,追者也必須鉆過那個圈,鉆過后,拍到對方三就互換角色。如果逃者累了或遇到危險,可以抓住任意一只藤圈,靠近的一個扶者即變成逃者,繼續進行。
三、游戲規則:只準拍擊,不準推拉腳絆。
17.翻餅接力
一、游戲準備:場地布置如圖2—17,準備四把羽毛球拍和四只飛盤。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隊,各排縱隊于起點線后,發令后排頭手持羽毛拍(代表鍋人拍上托一只飛盤(代表餅)迅速朝前跑出,依次進入圓圈各翻餅一次,再繞過小紅旗返回,傳遞給下一個人,自己退于隊尾。下一個人做,方法同前,一直進行到最后一人為止,先完成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則:1.不得用手去扶講。 2.翻餅落地,必須撿起重做。
1-20:跟蹤追擊
一、游戲準備:在場地上劃半徑為3米、50厘米的同心圓。準備兩個小皮球(一紅、一白)。
二、游戲方法:游戲者四人,兩人取名為紅球,兩人取名為白球,在大圓圈內自由活動,教師持小皮球站在小圓內。如圖1-20所示:
游戲開始,教師將手中任意一個球,向任何方向用力擲出,同時鳴笛,如擲出的是紅球,則取名紅球的兩名游戲者聞笛聲迅速跑出搶球,先搶到球者得一分。同法反復進行數次,積分多者獲勝。
三、游戲規則:1、擲球前游戲者必須在圓圈內自由活動。
2、鳴笛后才能跑出去追球。
1-21.找隊旗(跑)
一、游戲準備:在場地上并排劃直徑4米相距約2米的四個圓圈,在距四個圓圈平行10米處劃一條線。見圖2一21。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每隊選一名旗手,手拿一面隊旗(每隊顏色不同人站在一個圓圈的中央,其余參加游戲的學生面對本隊旗手站成一個圓圈。裁判發出一聲哨音,除旗手外,其余游戲者立即散開,跑到線外,背對圓圈按裁判示范的體操等做動作,同時旗手互相交換位置。當裁判發出兩聲哨音時,游戲者迅速跑向并面對本隊旗手,站成一個圓圈,以先站好圓圈,動作快、靜、齊者為勝。
三、游戲規則:1.必須在聽到哨音后進行活動。 2.跑動時要注意安全,不要沖撞;既要
迅速又要遵守秩序。
1-23.跑中拋接。
一、游戲準備:場地上劃一條起跑線,在線前12一15米的地方拴一根1.5一2米高的橫繩。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數隊,面對橫繩排成縱隊站在起跑線后,每隊第一人手拿一個排球。如圖2—23。
游戲開始,各隊排頭手持排球向橫繩跑去,到繩子前面時,雙手把球從繩上拋過去,立刻從繩底下跑過去把自己拋的球接住,然后快速跑回本隊,把球交給第二人,自己回到隊尾,第二人照同樣方法做。如此依次進行,以先跑完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則:1.球從繩底下過去不算,要重新拋接。
2.途中掉了球在掉處拾起重跑。
3.拋起的球不能落地,否則重拋。
4.跑回后必須遞球給同伴,不許扔球。
四、教法建議:
考慮游戲者的對象,決定跑的距離,相應減小或增大難度。如運球跑等。
1-27.高高拋快快跑
一、游戲準備:排球或足球一個,場地劃法見圖1一27所示: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甲乙兩隊,甲隊推選一人持球站在小圓圈內為拋球者,乙隊推選一名同學站在大圓圈附近為接球者。游戲開始,拋球者將球盡高地向上拋起,并必須使球落在大圓圈內。當拋球者拋球時,站在起跑線上的甲隊全部隊員急速跑到終點線并折回跑到原處。站在圈外的接球者進入圈內接球,并立即將球拋傳給本隊離自己最
近的一名隊員。這個隊員接球后立即運球進入小圓圈,然后用球投擊還沒來得及跑回線上的
任何一名甲隊的隊員,擲中一人即得一分。之后雙方交換,游戲重新開始。
三、游戲規則:1.乙隊隊員若不能擲中甲隊隊員,則甲隊做跑者,但乙隊需換一名接
球者。
2.拋球人若將球拋出圈外,(直徑7米)對方即可得一分。3.乙隊運
球到小圓圈后,甲隊沒有人跑回起跑線得二分;如果沒人未跑回半安
全區又得一分,若能擲中甲隊再得一分。若擲不中則甲隊得一分。乙
隊運球到小圓圈前,甲隊已全部跑回線上,甲隊得二分。
4.只能投擊對方腹部以下,違者算失誤。
1-30.螞蟻搬家(跑)
一、游戲準備:在場地中間劃一條中線,距離中線兩側15米處各劃一條平行于中線的直線,并在兩直線處各劃三個同樣大小,同樣間離的圓圈,每個圈放一只球(順序是籃、足、壘球)。如圖1一30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同的兩組,各隊第一人如圖示站在比賽位置。比賽口令發出后,兩游戲者前跑,將籃球拾起后夾在一臂腋下,再將足球拾起后夾在同一臂肘部,最后用另一手拾起壘球回跑,并把球放在另一側的三個圈內。接著空手跑回本場內拾起對方放置的三只球。游戲奔跑不息,拾球、放球不止,至六只球在同一側場內地圈中。追上者得一分,如此依次進行,最后以得分多者為勝。
三、游戲規則:1、無比賽口令,判無效。
2.球掉地,應就地拾起后才能繼續游戲。
3.三只球安置的位置不能顛倒,否則判對方勝。
4.六只球同時放在一側圈內時,判追上者為勝。
1-31.解脫接力(跑)
一、游戲準備:選籃球場一塊,準備兩根70厘米長的繩子,每根繩兩端各扎一個圈結,分別放置在中線兩側地上。如圖1一31: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各派一人站在同一端線兩側,余下的學生各成一路縱隊站在另一端線后方。比賽口令發出后,兩排頭跑到中線處,兩大拇指套入繩端圓圈內握好,左(右)腿從左(右)臂外側插入繩后,接著右(左)手將繩從頭上繞至背后并抽出右(左)腿。繩子放回原位后跑到對面端線,與同伴手拉手(異側手勾握)左腿或右腿跨越過手,接著右(左)腿抽出,并接替原來人的任務。原來人跑回起點,與第二人擊掌后,至隊尾休息。第二人接到擊掌信號后,做同樣動作。如此依次進行,先做完的隊
為勝。
三、游戲規則:1、無比賽口令或擊掌信號,判無效。
2、按規定順序,動作規范。
四、教法建議:1.游戲時,男女生要分開。
2.適合小學高年級和中學選用。
跳躍游戲
2-4.搶渡大渡河(跳)
一、游戲準備:在場地上劃兩條相距約20米的平行線,一為起跳線,一為對岸,中間為河道。在河道中劃三路并排的小圓圈作為跳石,每路跳石的大小數目和距離要相等。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三個縱隊,站在起跳線后小如圖2一04所示。游戲開始,各隊第一人從跳石上快速跨跳過河,到達對岸后立即轉身抬右臂招手示意。第二人見手示后,馬上接著跨跳,如此依次進行。如跨跳時未踏中跳石,即算失足落水,必須從頭跨跳。最先到達對岸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則:后一人一定要看到前面的人到達對岸招手后方可開始前進。
四、教法建議:1.跳石間的距離應根據游戲對象而定,一般可相距1。5米左右。
2.跳石也可不排成一條直線。
3、適合各年級選用。
2-5.行動一致(跳)
一、游戲準備:在空地上劃兩條間距10—20米的線,作為起終點。如圖2—5所示: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隊,每隊5—10人,各隊成一路縱隊站在起跑
線后。每人以左手扶前一個人的肩上,右手握住后面人向前抬起的右腳腕。游戲開始后,各隊同時一步一步地向前集體跳進,以排頭跳到終點的順序排名次。
三、游戲規則:在集體向前跳進時,特別強調要行動一致。如在途中放開腳腕者,算犯規,
取消名次。
2-13、跳移動欄
一、游戲準備:劃一條起跑線,在線前10-15米的地方并排劃三個小圓圈(或插一面小旗)。體操棒三根。如圖2-13所示: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三個隊,排成縱隊面向圓圈(或小旗),站在起跑線后,第一人手握體操棒一根。游戲開始,各隊第一人聽到口令后,手握體操棒快速前跑,繞過前面的小圓圈或小旗,再回本隊與第二人合作,各握體操棒的一端,彎腰向隊伍后面跑去,隊中的學生依次用雙腳跳起的方法從棒上跳過。到了隊尾第一人站在第二人握棒再轉身向前面的小圓圈(或小旗)跑去,然后繞回與第三人合作,以此類推,做得又快又好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則:1、必須按規定路線跑,違者重做。
2、隊伍要保持原來隊形和位置,每跳一次,隊伍前進一步。
四、教法建議:1、要求游戲者在跳時要集中注意力,拉棒的人不要過高、過快,
以免出現事故
2、人數多時可分兩個場地或多分幾隊進行游戲比賽。
3、適合小學高中年級學生選用。
2-14、跳繩傳球
一、游戲準備:長繩若干、籃球數只,場地如圖2-14所示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幾組,每組為8人,選出2人掄長繩,其余6人報數排定號次。游戲開始,每排頭手持一球進入搖動的長繩里,然后其余5人也依次進入長繩。排頭將球傳給第二人后退出,第二人將球傳第三人后退出;這樣依次進行,看哪組先傳完球,而且沒有失誤。
三、游戲規則:1、球如失手落地,需拾起重傳。
2、傳球過程中,繩子不能間斷搖動。
四、教法建議:也可采取每組第一人先持手帕或其它物體進入長繩,一邊跳一邊身體彎下去把手帕或其它物體放在地上退出;第二個人進入長繩時,邊跳邊拾起物體,然后再放下,這樣依次進行。
2-15、踢百分
一、游戲準備:場地上劃半徑6米、5米、1.5\1.2\0.9\0.6\0.3米的同心圓7個,5個小圓從內向外分別標上10、8、6、4、2。6米圓與5米圓中間劃一個直徑為1米的小圓,圓心放一個小物(壘球),為起跳圈。如圖2-15所示:
二、游戲方法:游戲者兩人一組站在圓外。游戲開始,第一人進入起跳圈,單腳站立。發令后,踢壘球逆時針方向沿6米與5米圓的空隙踢進。返回起跳圈后,瞄準中心圓,將壘球踢出,以壘球落點記分。如壘球壓線,以低分線計算。然后換第二人跳。先獲100分者為勝。
三、游戲規則:如將壘球踢出軌道,則換另一游戲者進行。踢球時不得雙腳落地,但可跳起換腳。
四、教法建議:1、可采用分隊進行比賽,累計個人得分,得分多的隊為勝。
2、適合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選用。
2-16、跳方投筐
一、游戲準備:劃兩個長4米、寬2米的長方形,相隔2米。把長方形分為8個正方形,分別標上1、2、3、4、5、6、7、8。方格1放一個沙包,兩個長方形前2米處放一個籮筐。如圖2-16所示:
二、游戲方法: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長方形兩邊。游戲開始,第一人站到方格1前。發令后,跳入方格1,用腳夾起沙包擲向方格4,雙腳依次跳過方格2、3進入方格4。然后雙腳夾沙包跳入方格5,用手將沙包擲入方格8,雙腳跳過6、7,進入方格8,用腳夾沙包瞄準籮筐擲出。先擲包入籮筐者得兩分,后擲入者得一分。同此類推,得分多的隊獲勝。
三、游戲規則:1、跳方時不得踩線。
2、沙包壓線算犯規。
四、教法建議:1、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可增長或縮短長方形的長與寬,但增長的長與寬
必須成比例。
2、人數多時,可分兩個場地進行游戲及比賽。
2-17.跳繩接力舞
一、游戲準備:長繩若干。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二、三隊,每隊選二人搖繩。其余學生依次排成橫隊站在長繩一邊。比賽開始,每隊第一人先跳繩,規定踏步的方法在繩上跳32拍,自己一邊跳一邊數。其余學生也可配合拍手。第一個8拍:拍手踏跳,每兩拍拍手一次;第二個8拍:為拍腿踏跳(即右手拍右腿踝關節外側,左手拍左腿踝關節外側)每兩拍拍一次。右腳踏跳時拍左腿,左腳踏跳時拍右腿;第三個8拍:踏跳屈伸腿,左右各兩次,原地踏跳轉一圈,跳完32拍后回原隊,第二人接著跳。完成得快,跳得好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則:跳繩失誤時,應從失誤處重新跳。
四、教法建議:1.賽前由教師先做一次示范,然后統一練習一次。
2.適合小學中高年級選用。
2-18、換物奪紅旗
一、游戲準備:劃一個邊長 10—13米的正三角形。以三個角頂為圓心,50厘米為半徑劃圓。在三角形中心,以80厘米為半徑劃一圓,再劃一條直線(與底邊垂直)把圓分為兩個半圓,各放一個籃球。頂角圓心插一面小紅旗,兩底角圓的圓心各放一個排球。底角圓后1米處畫一條白線。如圖2一18:
二、游戲方法:游戲者兩人一組,分別站在白線后。游戲開始,教師發今,游戲者進人前面小圓,拾起排球,單腳跳到中心圓換取籃球,將籃球放到底角小圓后,沿線單腳跳去奪取小紅旗,奪到紅旗者獲勝。
三、游戲規則:1.排球換籃球時,必須放好排球后,才得拾起籃球跑回來。
2.換回的籃球,必須在底角圓內放好后,才得去奪取紅旗。
2-19、猜拳立定跳遠
一、游戲準備:在場地劃一條起跳線,再劃一條距起跳線20米的終點線。如圖2—19:
二、游戲方法:游戲者兩人一組、游戲開始,游戲者要嫻熟猜拳口令:火箭>飛機>大雁。火箭跳3次、飛機跳2次、大雁跳1次,游戲者每組2人。1人猜拳喊口令,1人等待立定跳遠。在兩個組的比賽中,先到達終點線者為勝。游戲再重新開始,跳者與猜拳喊口令者互換。
三、游戲規則:跳后雙腳不得向前移動。
四、教法建議:1.也可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用上述方法進行比賽,
累記每組得分,最后以得分多的隊為勝。
2.場地距離可根據游戲對象決定延長或縮短。
3、適合小學和初中選用。
2-20、跳“螞蚱”
一、游戲準備:籃排球場均可。
二、游戲方法:兩人一組,面對面用右手握住對方的左腳踝,組成一個“小螞蚱”發令后。用側跳的方法跳到終點線,再迅速換成左手右腳踝組成“小螞蚱”跳回起點。先完成的組為勝。如圖 2一20:
三、游戲規則:組成“螞蚱”不能散架。如散架,必須原地組好,才能跳遠。
四、教法建議:1、可先組織游戲者練習掌握動作后再進行游戲比賽。
2、也可分隊進行比賽,以得分多的隊為勝。
3、適合小學低年級選用。
2-21、跳球接力
一、游戲準備:實心球20只,場地如圖2-21所示:
二、游戲方法: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甲、乙兩組,相對站于起止線后,預備時,各組排頭進入圈內。發令后,各隊甲組排頭用單腳跳的方法依次跳過實心球,拍乙組排頭手后,自己退于排尾。接下乙組排頭做;以此類推,先完成組為勝。
三、游戲規則:必須由實心球上跳過,否則重做。
四、教法建議:可要求學生交替使用左右腳做單足跳,以便均衡發展。
2-22.立定跳遠
一、游戲準備:劃一條起跳線。
二、游戲方法:人數不限,分成人數相同的甲、乙兩組。游戲時,甲乙兩組成縱隊在起跳線后站好。發今后,甲組同學同時向前立定跳一次,然后原地縱跳轉體180”面向起跳線,這時乙組的同學劈叉(橫、縱均可,后腳不得超出起跳線),用足尖觸及甲組人的足尖,凡是被觸到均為失敗。沒被觸到人要回跳一次,踏上或超過起跳線的才算成功。甲組只要有一人成功,全組均可升為二級。二級的方法是甲組的人立定跳兩次,乙組的人立定跳一次然后再劈叉觸對手的足尖。三級、四級以此類推。如果甲組的人全部被足尖觸及到,則換乙組跳。再換到甲組跳時要接著第一次的級跳。如圖2-22:
三、游戲規則:劃拳決定先跳權。起跳必須在起跳線后。劈叉不得用手觸地
(起來時可以扶地)。
四、教法建議:1、教師把游戲方法和規則交待清楚,經過練習后再進行游戲比賽。
2、要讓游戲者充分活動開下肢。
3、適合小學低年級選用。
2-23、跳繩轉圈
一、游戲準備:選籃球場一塊,兩端線分別為起止點。在起點線前方兩側各放一根長跳繩,中線外兩端各放一根短跳繩。如圖2-23所示: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成一路縱隊站在起點線后方,作好比
賽準備。比賽口令發出后,兩排頭沿地上長跳繩兩側做并腿跳躍前進。過中線后做跑跳繩至終點,并握繩柄做繞環跳五次。把繩放回中線,跑到起點,與接替者擊掌后,至隊尾休息。游戲依次進行,以先完成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則:1.無比賽口令和擊掌信號,判無效。
2.跳繩要邊跑邊跳,繞環跳繩次數不得隨意減少,違者重做。
四、教法建議:1.教師先講解游戲方法和規則,經過練習再進行正式游戲。
2.適合小學高年級和中學選用。
2-24.跳皮筋轉圈
一、游戲準備:長皮筋(松緊帶均可)10根,皮筋一端都系在一立柱上。場外,做好比賽準備。如圖2-24:
二、游戲方法:游戲者出10人牽拉皮筋,站成圓圈,其他人成縱隊站在場外。比賽口令發出后,排頭先跑人圓圈內做跳皮筋動作。完成一組動作后,轉入第二根皮筋處繼續完成前一組動作,這時。第二人跟進至第一根皮筋處做跳皮筋動作。游戲者不斷的跟進、轉移,至跳完最后一根皮筋后,依次退出場外休息。
三、游戲規則:1.中斷跳皮筋者,與牽皮筋的學生對換。
2.凡是能完成一周跳躍者為勝。
四、教法建議:1.跳皮筋時邊跳邊音樂伴奏效果更好。
2.適合小學和初中女生選用。
三、適合小學一年級學生語文課堂上的游戲有哪些
一年級的小學生可以玩的課堂游戲有很多,以下列出幾個僅供參考。
1、“大家一起猜詞語”:
自由組合,兩人一組,一個比劃一個猜,在一分鐘內答對題目最多的一組獲勝。題目涉及生活用品、水果蔬菜、明星名字、地名等。游戲規則是比劃的人可以用語言和肢體動作來提示描述,但是不能描述某個字的讀音或寫法。臺的觀眾不能提示詞語,在規定時間內答對的題數越多則獲勝。
2、“蒙眼睛貼鼻子”:
參與游戲者在距離白板三米遠處蒙眼原地轉三圈,然后走向目標,將手里的吸鐵磁放在目標圖案的鼻子處,吸鐵磁貼在指定的紅色鼻子范圍內即為獲勝,可獲得一顆星。每人只能玩一次。當前游戲者可求助周邊的參與者,可獲得“上下、左右“提示一次。自由組隊,規定時間內,獲得星星多的小組獲得勝利。
3、“蹲蹲游戲”:
把要記憶的詞語分給同學,每一個同學代表一個詞語。老師帶頭,如老師說,蘿卜蹲,蘿卜蹲,蘿卜蹲完白菜蹲,代表白菜的同學站起來說,白菜蹲,白菜蹲,白菜蹲完花生蹲..... 依次完成輪流下去。最后說錯的同學要被淘汰,最后剩下的同學是獲勝者。
4、“大家一起來擊鼓傳花”:
蒙著眼睛擊鼓(桌子、黑板或其他能發出聲音的物體,或者放音樂),鼓響時圈內圍坐的人開始依次傳花,直至鼓停為止。這個時候花在誰手中(或其座位前),誰就上臺給大家表演節目。如果花在兩人手中難以分辨,則兩個人通過猜拳方式決定勝負者。
5、“頭腦風暴”:
全班學生分成二至四組,要求每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寫某個字的同音字(音調不同也可以)。同組的其他同學可以提示,也可以換人,但是不能借助字典或其他工具。相同時間內看哪個組寫得最多。評比之后可以繼續寫,直到寫不出為止。看一個組內哪個同學想到的字最多。
拓展資料:
優秀的老師們需要在課堂上提供了大量有趣、簡便、快捷、有效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們從上課第一分鐘開始就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這些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創造一個積極的課堂環境,并且遠不止這些。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生們勤于動腦;促進批判性思維;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鼓勵創造性;激發積極的學習態度;鼓勵學生課堂發言。這些活動已經經過多次課堂實踐,適合所有年級的學生。這些寶貴的經驗適合任何老師,不論你是新手教師還是經驗豐富的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