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寶寶出生后,很多家長都是會觀察寶寶的身體發育的,而精細運動則是能幫助寶寶盡快的發展起來,對寶寶有好處,下面為大家分享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1你可能還記得,當你的寶寶還是個嬰兒時,他胳膊和手部的控制能力始于伸手夠物、揮拳或是用手掌拍打自己感興趣的物品,抓握小物件時,他很有可能會合攏手指,把物品攥在手心……
寶寶的精細運動能力,是指操作小物件時手部和手指的協調能力。
這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吃東西和穿衣服等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經過鍛煉,慢慢地它將發展成為寫字和切割等高級技能。
從笨拙到靈活,孩子在鍛煉中發展,在發展中鍛煉,如果你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
1.在孩子手部發育的早期階段,嬰兒的所有手指都是同時運動的,但是他很快就能學會分別運動不同的手指;
2.等到12個月大時,他已經具備了拇指和食指指尖對捏、撿起小物品的能力,這是嬰兒最先掌握的精細運動能力之一,嬰兒在這個時期,通過手的觸摸、握持和操作物品,能夠接收感官信息,能夠幫助他了解手中物品的特性;
3.到了15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具備更加高級的手部動作技能,他能捏起早餐谷物,然后把谷物顆粒從指尖捻到手心里攥好,這個時期也要注意防止寶寶撿起能讓他窒息的危險物品;
4.到了18個月左右,寶寶可以做到用勺子自己舀食物吃;
5.滿24月齡時,寶寶能以握拳姿勢手持蠟筆,并借助整條胳膊的運動來涂色,日后學業里需要的高級手部動作,就是以這些動作的基礎發展來的。
6.在24—30月齡時,你給他穿脫衣服的時候,他可能會自己操作簡單的拉鏈和紐扣,家長們要試著鼓勵他,讓他自己解開大粒紐扣,也許你現在還很難想象寶寶上學后的樣子,但是時光飛逝,他很快就會到入學年齡。
顯而易見的是,精細運動能力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入學必備技能。我們知道,孩子上學后從早到晚都會用到精細運動的能力,平常沒有注意到的同齡孩子之間的差別,這時候就顯現了出來。所以說,從現在開始讓寶寶玩精細運動訓練游戲,能增加他在課堂上表現優異的機會。
精細動作的鍛煉,同時伴隨著孩子感知覺的發育、注意力的發育、手眼腦的協調能力,是評價孩子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
有句話說,“手指的活動,是大腦的體操”,對精細動作的鍛煉,同時也會起到鍛煉嬰幼兒大腦的作用,加速大腦神經網絡的建立,鍛煉腦部更多區域,在1-3歲期間進行手部力量和靈活性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手能夠完成的動作有幾十種,比如抓、握、伸、屈、托、扭、擰、撕、推、抓、刮、拔、叩、壓、挖、彈、鼓掌、夾、穿、抹、拍、搖、繞、旋轉等等。
以下的游戲方案,有助于促進精細運動能力的發展,不知道怎么幫孩子鍛煉的家長們一定要學起來!
游戲1:捏夾游戲
捏住晾衣夾,并把它夾在小紙盒或其他容器的邊緣,這是增加寶寶手部細小肌肉力量的`極好方法,然后找幾種不同顏色的彩色膠帶,各取一小塊分別纏在晾衣夾的一端,再分別取一小塊貼在容器邊緣。這樣就成了有趣的配對游戲,寶寶一定會喜歡的。
游戲2:手指畫
孩子喜歡在墻上涂鴉,我們不妨找一張大白紙,把它貼在外墻上,比如車庫或休息臺的外墻,請寶寶用食指蘸取手指顏料,模仿你畫簡單線條和基本形狀。
游戲3:噴霧游戲
找一個噴霧瓶,裝上清水,然后鼓勵寶寶用它來幫你清潔臺面,比如擦拭餐桌。擠壓噴霧瓶扳手這個動作,能夠鍛煉寶寶食指的肌肉力量。
游戲4:捏泡泡
找一塊包裝用的塑料泡泡膜,給寶寶示范怎樣捏泡泡,這也是鍛煉拇指和食指肌肉力量的好辦法,“啵啵啵”的聲音十分有趣,寶寶聽到這個聲音一定會露出笑容,估計你也會喜歡玩的,很解壓。
游戲5:兒童鑷子
有一種兒童鑷子,通常可以在早教或作業治療用品商店里買到,它有多種趣味玩法,寶寶一定會喜歡。比如讓寶寶用鑷子夾起小積木放入各種容器中;或者鼓勵他一邊夾積木一邊數數,并疊搭起來摞成高塔,速度越快越好。捏合和張開鑷子能夠增強手部細小肌肉的力量,提高手部的靈活性。
如果想不到家里哪些東西可以用來讓寶寶邊玩練的話,可以挑一些東西簡單但是玩法比較多的玩具,這樣的話在色彩上比較統一,也比較安全一些。
游戲6:撕紙
給寶寶提供不同類型的彩紙,比如美術紙、面巾紙等,在你的幫助下,寶寶可以把小紙片粘貼到一張大卡紙上,創造自己的藝術大作。這個游戲不僅能夠強健寶寶手部的細小肌肉,還能鍛煉寶寶雙手配合的能力。
精細運動能力強,有助于為學習日后所需要的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包括正確握筆、寫字、畫畫,以及使用兒童安全剪刀等。精細動作鍛煉的結果,直接決定了孩子操作能力的高低快慢。
寶寶精細動作發育不良的原因,和撫養人早期對孩子的游戲訓練有密切關系,所以我們要在這個階段里,多和寶寶進行這種游戲互動,別讓孩子那么小就每天看手機,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發育條件。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2第一個動作:“塞”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游戲,訓練寶寶的“塞”的動作
(1)1歲左右可以玩塞小球的游戲
準備材料:1個帶洞的小桶、1個小碗、10個小球、1個塑料筐。
具體玩法:
媽媽先做示范動作,拿起一個小球,從洞口塞進小桶,做的時候,要做得慢、夸張,以利于寶寶模仿。寶寶把小球都放進去以后,媽媽再倒出來,讓寶寶再來1次。
溫馨提示:在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可通過改變洞穴和物品的大小去滿足不同月齡寶寶的心智需求。
(2)1歲3個月左右可以玩塞豆子
準備材料:1個小瓶(大小以寶寶可雙手握著為宜),1個小碗,小豆子。
寶寶用兩根手指把小碗里的豆子塞進小瓶里。玩的時候,媽媽在旁邊只是協助者,不要打斷寶寶的專注力,寶寶可以從游戲中找到一定的規律。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要讓孩子把小豆子放進嘴里。
第二個動作:“舀”
(1)12~1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舀豆子的游戲
準備材料:小碗2個,豆子,托盤,勺子。
媽媽先做演示動作,用勺子把托盤中的豆子分別“舀”到兩個小碗中,然后再讓寶寶模仿,用勺子一顆顆地““舀”到托盤中。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要提醒寶寶及時將掉了的豆子撿起來,不要把豆子塞進鼻孔和耳朵里。
(2)讓寶寶玩從水里舀小球的游戲
準備材料:小球,盆子盛好水,1個碗,1個勺子。
天氣熱的時候,可以在盆子盛好水,把小球放到水果,讓寶寶用勺子把小球“舀”起來。在玩這個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一直有人在旁邊照看,無人看管哪怕只有一會兒都是不可以的。(沒有人照看的情況下,小寶寶玩水是很危險的,媽媽一定要注意。)
第三個動作“倒”
練習這個動作,可以讓寶寶手眼協調,鍛煉手的靈活性,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記憶力和專注力。
(1)1歲4~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倒豆子的游戲
準備材料:托盤1個,杯子2個,豆子。
在托盤中放一些豆子,讓寶寶拿起托盤把豆子分別倒在兩個杯子中。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如果寶寶倒不準,媽媽千萬不要責怪他,在旁邊要鼓勵他反復練習,在媽媽的鼓勵下,寶寶會做得越來越好的。
(2)2歲以后的寶寶可以玩倒水的游戲
準備材料:托盤1個,杯子3個(其中兩個畫了圓圈)。
先在托盤里裝好水,媽媽先做演示,用杯子把水從盆里舀出來,再分別等量倒到另外兩個畫了圓圈的杯子里去。然后再讓寶寶跟著模仿練習,練習時要耐心地為寶寶講解。練習的頻率為每周2~3次,每次5~10分鐘。
第四個動作:夾夾子
1歲8~9個月的幼兒,可以讓他練習將夾子夾在指定的位置上。先準備一個夾子(水果圖案類夾),小筐,卡片紙(畫有水果類圖案)。在練習過程中,媽媽要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讓寶寶明白“一一對應”的方式。例如:讓寶寶用夾子,把卡片紙夾到小筐里,或夾到臺面上等等。
第五個動作“切”
玩切水果游戲
1歲10個月的寶寶,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安全的塑料玩具(如果對半切開)讓他練習切的動作。可以教寶寶把蘋果、西瓜,梨等切成兩半,通過反復練習,達到寶寶手眼協調,鍛煉手的靈活性。
第六個動作“擰”
玩擰瓶蓋的游戲
1歲半以上的寶寶,媽媽可利用家里的小瓶子讓他練習擰的動作。給寶寶準備有蓋的空瓶子若干,讓寶寶擰開所有的蓋子后,再把所有的蓋子擰緊。
第七個動作“剝”
玩剝花生的游戲
2歲3個月以上的寶寶,先讓他練習剝開口的花生,逐漸過渡到剝不開口的花生。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周3次,每次10~15分鐘。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看寶寶,別讓他把花生米放進嘴里。
第八個動作“按”
(1)玩按圖釘的游戲
2歲以上的幼兒,練習按彩色圖釘,培養其手的靈活性。
(2)玩按紐扣的游戲
寶寶學會按圖釘之后,可以學習按紐扣,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九個動作“卷”
1歲半以后幼兒到了卷的敏感期。
玩卷工作毯:20~30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工作毯,培養他精細動作和大動作能力。
卷毛巾:23~26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軟的毛巾,培養他手腕的靈活性。
卷彩紙:27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彩紙,培養他手指和手腕的控制能力。
第十個動作“貼”
1歲8個月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貼各種圖案。 2歲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用膠水貼簡單的圖形。
給寶寶訓練精細動作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
媽媽在給寶寶進行精細動作訓練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媽媽只是一個協助者,在旁邊做好演示動作,但不宜幫寶寶完成所有動作。
在練習的過程中,媽媽不要過分追求訓練結果,訓練只是在強化腦的功能。
要遵循一個原則,在大動作發展的基礎上精細動作才能得到發展。
媽媽給寶寶練習精細動作時,要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做到生活化、具體化,這樣效果更好。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3個月寶寶的發育變化
1.寶寶的體型有何變化
專家解答:從這個月開始,寶寶不管是在身體發育還是在能力發展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變化,肌膚豐潤有彈性,眼睛清澈明亮,頭發柔軟茂密,小胳膊、小腿圓潤有勁。這個月里,寶寶要從圓滾的體型慢慢轉換到幼兒的體形了。由于出牙、腹瀉等情況帶來的食量減少,寶寶體重增加的速度會繼續放慢,身高繼續以每月1厘米的速度增長。有的寶寶已經長出3~5顆牙齒了。
2.寶寶何時會爬
專家解答:第9個月的寶寶身上的肌肉結實了,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也有了發展,多數寶寶在這個月學會了爬。寶寶在開始爬的時候,一般都要先往后退。寶寶在趴著時總是伸胳膊去夠他前面的東西,如果夠不到,就會一拱一拱地向前爬,但在爬的時候,手腳配合還不協調。
行動的自由使寶寶的活動天地一下子變大了,寶寶從被動地坐著,發展到主動地擴展活動領地,這對寶寶的身心發展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飛躍。
3.怎樣做彎腰拾物訓練
專家解答:進行站立訓練之后,可以進一步進行彎腰拾物訓練。訓練時,可讓寶寶扶著小床的欄桿,然后把一個玩具放在寶寶腳旁,引導寶寶彎下腰,拾起腳旁的玩具。寶寶拾到玩具后爸爸媽媽應加以表揚,親吻一下寶寶,激發寶寶的興趣后再次進入訓練。這樣可以鍛煉寶寶換成爸爸彎曲及直立的身體,促進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精細動作能力提高練習
1.教寶寶放下手中的東西有什么益處
專家解答:這樣做能使寶寶學會由握緊到松開手,從而促進手、眼、腦的協調性。和寶寶玩玩具時,先把一個玩具放下,示范寶寶也放下手中的玩具。可以用反復的語言來提示:“寶寶,把積木放到這邊。”
2.怎樣做投東西練習
專家解答:這個時期寶寶的手臂經過鍛煉已經有了一定的力量,爸爸媽媽可以試著給寶寶做一些投東西的練習。準備一個小紙箱、小筐等容器,讓寶寶把小玩具放到這些容器里,可以讓寶寶反復練習。
3.滾動圓柱對寶寶有什么好處
專家解答:教寶寶滾動圓柱能鍛煉寶寶雙手的靈活性,并建立寶寶對圓柱體可以滾動的認知。準備一個大塑料飲料瓶或其他圓柱形的筒,放到寶寶面前,讓寶寶用手推著筒向前滾動。但在寶寶滾動圓柱時,一定要注意的腳踩到圓柱而摔傷。
二、哪些游戲可以培養1歲半寶寶的動手能力
鍛煉寶寶的小手指有很多種方法,今天就為您介紹10種小游戲,相信這些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動手協調能力。
1.打電話
目的:發展寶寶手指的力量,手的精細動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
玩法:媽媽與寶寶一塊做“打電話”的游戲。媽媽先按電話號碼,讓寶寶也來按電話號碼,媽媽模仿電話鈴聲,之后媽媽與寶寶用電話通話。增加游戲的樂趣。
準備:玩具電話兩部
2.裝豆子
目的:發展小手肌肉的靈活性,以及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
方法:家長演示放豆的過程,突出兩指捏豆的動作,豆子放入瓶中后搖一搖,使之發出聲響引起寶寶的興趣。家長再引導寶寶如何從瓶中取到小豆,先由寶寶自己進行探索,寶寶不能解決時,家長再示范將豆子從瓶子中倒出。家長與寶寶一同游戲,玩后與寶寶一起將玩具收起來。
準備:花生豆、礦泉水瓶。
3.我會舀東西了
目的:發展寶寶手指的精細動作,學習使用勺子,為寶寶獨自吃飯做準備。
方法:將紙球放在小盆里,寶寶坐在小盆旁邊。媽媽先示范用勺子來舀紙球,然后把勺子遞給寶寶,引導寶寶用勺子從小盆里舀紙球,舀起再倒回盆里。等到寶寶動作熟練后,可以讓寶寶把舀到的紙球倒進小碗里。
準備:勺子、盆子、紙球若干。
4.小棒鉆洞
目的:訓練寶寶手指捏取小物品的準確性,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方法:家長示范將小木棒從瓶口的小洞中防入,引導寶寶:“噢,小棒要過山洞了。”讓寶寶將小棒從小洞中放入,開始時如果不會,家長可以手把手地幫助寶寶。
準備:瓶子、小木棒若干
5.畫一畫
目的:發展寶寶的小肌肉群、手眼協調能力,讓寶寶學會畫豎線。
方法:教師先在紙上示范畫斜線,并說:“哦,下雨了。”讓寶寶練習畫豎線,并注意其握筆姿勢應正確,還可以讓寶寶模仿畫柵欄、氣球等。
準備:紙、水彩筆
6.串彩珠
目的: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發展其小肌肉群的精細動作和語言模仿能力,啟發想象力。
方法:媽媽教寶寶一顆一顆地把彩珠串起來,一邊穿一邊說:“小珠子,圓又圓,上面開個小洞眼,我拿小繩往前鉆。”可以將穿好的彩珠圍在他的脖子上或戴在手腕上,當作“項圈”或“手鏈”玩。
準備:彩珠、較硬的繩子
7.小手畫一畫
目的:訓練寶寶的手指力量和對畫筆的認識。
方法:媽媽和寶寶各選一只畫筆,把其余的畫筆先收起來。讓寶寶學著家長的樣子在畫紙上做點畫、畫弧線等。如果寶寶還不想畫可讓寶寶先看大人畫,并且讓寶寶欣賞大人的作品,家長用夸張的口氣讓寶寶也想動動手。(剛開始不要強迫寶寶動手)
準備:圖畫紙、油畫棒
8.大氣球
目的:啟發寶寶涂鴉的興趣,發展手的活動能力。
方法:家長與寶寶先玩一會氣球,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后家長出示一張已經畫好氣球但沒有畫線的圖畫,請寶寶給氣球畫上線。家長可以手把手的教寶寶。同時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在寶寶面前用油畫棒在白紙上畫畫,邊畫邊向寶寶介紹畫的是什么?激發寶寶繪畫的興趣。
準備:油畫棒一盒,畫紙若干
9.涂涂點點
目的:發展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對色彩、涂畫的興趣。
方法:讓寶寶坐在小桌前,媽媽先用油畫棒在紙上慢慢畫出一個娃娃臉或小動物,再涂上各種色彩,以激發寶寶的興趣。然后把油畫棒給他,教他用全手掌握筆,并扶住他的手在紙上作畫。再放開手,讓他在紙上任意涂涂點點。
準備:紙、油畫棒。
10.手印畫游戲
目的:認識到浸過或刷上顏料的實物可以在紙上留下痕跡,學會利用這一方法進行造型活動。
三、1~3歲寶寶,哪些精細動作能讓孩子越練越聰明
看過一本育兒書,日本有位著名兒科醫生說“積極使用雙手使手指的觸覺變得敏銳,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刺激”。精細動作主要是訓練嬰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的靈活性,訓練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為寶寶造就一雙“巧手”,不僅能為孩子未來讀書寫字、彈琴繪畫、甚至運動和做家務的能力打下基礎,同時也邁出了寶寶智力開發最重要的一步。
前段時間,小書蟲媽媽寫了很多相關寶寶精細動作的文章,受到了很多爸媽的好評,有的媽媽留言,讓我重點寫寫1~3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應該重點訓練什么內容。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1~3歲寶寶的精細動作重點訓練的10個動作。
第一個動作:“塞”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游戲,訓練寶寶的“塞”的動作
(1)1歲左右可以玩塞小球的游戲
準備材料:1個帶洞的小桶、1個小碗、10個小球、1個塑料筐。
具體玩法:
媽媽先做示范動作,拿起一個小球,從洞口塞進小桶,做的時候,要做得慢、夸張,以利于寶寶模仿。寶寶把小球都放進去以后,媽媽再倒出來,讓寶寶再來1次。
溫馨提示:在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可通過改變洞穴和物品的大小去滿足不同月齡寶寶的心智需求。
(2)1歲3個月左右可以玩塞豆子
準備材料:1個小瓶(大小以寶寶可雙手握著為宜),1個小碗,小豆子。
寶寶用兩根手指把小碗里的豆子塞進小瓶里。玩的時候,媽媽在旁邊只是協助者,不要打斷寶寶的專注力,寶寶可以從游戲中找到一定的規律。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要讓孩子把小豆子放進嘴里。
第二個動作:“舀”
(1)12~1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舀豆子的游戲
準備材料:小碗2個,豆子,托盤,勺子。
媽媽先做演示動作,用勺子把托盤中的豆子分別“舀”到兩個小碗中,然后再讓寶寶模仿,用勺子一顆顆地““舀”到托盤中。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要提醒寶寶及時將掉了的豆子撿起來,不要把豆子塞進鼻孔和耳朵里。
(2)讓寶寶玩從水里舀小球的游戲
準備材料:小球,盆子盛好水,1個碗,1個勺子。
天氣熱的時候,可以在盆子盛好水,把小球放到水果,讓寶寶用勺子把小球“舀”起來。在玩這個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一直有人在旁邊照看,無人看管哪怕只有一會兒都是不可以的。(沒有人照看的情況下,小寶寶玩水是很危險的,媽媽一定要注意。)
第三個動作“倒”
練習這個動作,可以讓寶寶手眼協調,鍛煉手的靈活性,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記憶力和專注力。
(1)1歲4~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倒豆子的游戲
準備材料:托盤1個,杯子2個,豆子。
在托盤中放一些豆子,讓寶寶拿起托盤把豆子分別倒在兩個杯子中。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如果寶寶倒不準,媽媽千萬不要責怪他,在旁邊要鼓勵他反復練習,在媽媽的鼓勵下,寶寶會做得越來越好的。
(2)2歲以后的寶寶可以玩倒水的游戲
準備材料:托盤1個,杯子3個(其中兩個畫了圓圈)。
先在托盤里裝好水,媽媽先做演示,用杯子把水從盆里舀出來,再分別等量倒到另外兩個畫了圓圈的杯子里去。然后再讓寶寶跟著模仿練習,練習時要耐心地為寶寶講解。練習的頻率為每周2~3次,每次5~10分鐘。
第四個動作:夾夾子
1歲8~9個月的幼兒,可以讓他練習將夾子夾在指定的位置上。先準備一個夾子(水果圖案類夾),小筐,卡片紙(畫有水果類圖案)。在練習過程中,媽媽要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讓寶寶明白“一一對應”的方式。例如:讓寶寶用夾子,把卡片紙夾到小筐里,或夾到臺面上等等。
第五個動作“切”
玩切水果游戲
1歲10個月的寶寶,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安全的塑料玩具(如果對半切開)讓他練習切的動作。可以教寶寶把蘋果、西瓜,梨等切成兩半,通過反復練習,達到寶寶手眼協調,鍛煉手的靈活性。
第六個動作“擰”
玩擰瓶蓋的游戲
1歲半以上的寶寶,媽媽可利用家里的小瓶子讓他練習擰的動作。給寶寶準備有蓋的空瓶子若干,讓寶寶擰開所有的蓋子后,再把所有的蓋子擰緊。
第七個動作“剝”
玩剝花生的游戲
2歲3個月以上的寶寶,先讓他練習剝開口的花生,逐漸過渡到剝不開口的花生。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周3次,每次10~15分鐘。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看寶寶,別讓他把花生米放進嘴里。
第八個動作“按”
(1)玩按圖釘的游戲
2歲以上的幼兒,練習按彩色圖釘,培養其手的靈活性。
(2)玩按紐扣的游戲
寶寶學會按圖釘之后,可以學習按紐扣,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九個動作“卷”
1歲半以后幼兒到了卷的敏感期。
玩卷工作毯:20~30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工作毯,培養他精細動作和大動作能力。卷毛巾:23~26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軟的毛巾,培養他手腕的靈活性。卷彩紙:27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彩紙,培養他手指和手腕的控制能力。第十個動作“貼”
1歲8個月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貼各種圖案。 2歲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用膠水貼簡單的圖形。
給寶寶訓練精細動作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
媽媽在給寶寶進行精細動作訓練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媽媽只是一個協助者,在旁邊做好演示動作,但不宜幫寶寶完成所有動作。在練習的過程中,媽媽不要過分追求訓練結果,訓練只是在強化腦的功能。要遵循一個原則,在大動作發展的基礎上精細動作才能得到發展。媽媽給寶寶練習精細動作時,要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做到生活化、具體化,這樣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