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游戲專業術語縮寫一覽 游戲類型縮寫介紹
游戲類型縮寫:ACT、FTG、RAC、SPT、AVG、ADV、AAVG、RTS、RTT、TBS、MOBA、PUZ、TD、RPG、ARPG、TRPG、CRPG、SRPG、JRPG、MMORPG
游戲類型縮寫介紹
ACT:Action Game,動作游戲。
FTG:Fighting Game格斗游戲,如街頭霸王、拳皇等。特點是打擊感強,玩著很爽,但手殘玩著比較痛苦。
RAC:Racing賽車游戲,如死亡摩托。
SPT:Sport Game體育類游戲,如wwe系列,nba 2k系列。
nba 2k
AVG:Adventure Game冒險游戲,通常指文字冒險,如殿堂級的逆轉裁判。AVG的特點是不同選項通常會走向不同的結局。
ADV:冒險游戲,更多是日本的廠商用的多一點,其他就不用多說了吧,18歲以上懂的都懂。
AAVG:ActionAdventure Game動作冒險游戲,比如馬里奧系列。
童年回憶:水管工
RTS:Real-TimeStrategy Game即時戰略。以真實時間流動進行游戲,如全戰戰錘中的實時戰斗。
RTT:Real-time Tactics即時戰術游戲,RTS分類的變種,比起RTS少了基地建設與運營。如盟軍敢死隊、影子戰術:愛子的選擇。
TBS:Turn-BasedStrategy Game回合制戰略。所有游戲內玩家輪流自己的回合,只有輪到自己的回合,才能夠進行操縱。如魔法門與英雄無敵系列。
英雄無敵3,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MOBA:Multiplayer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游戲,如王者榮耀、決戰平安京、英雄聯盟等。
英雄聯盟
PUZ:Puzzle Game益智類,一般都是小游戲,如植物大戰僵尸。
TD:Tower DefenceGame塔防游戲,如kingdom rush。
kingdom rush系類,非常經典的塔防
RPG:Role-PlayingGame角色扮演游戲。細分類型廣泛,如CRPG、MMORPG等。
ARPG:ActionRolePlaying Game動作角色扮演游戲,如古墓麗影、巫師系列等。
巫師3的風景照,日薄西山,殘陽似血
TRPG:TabletopRole-Playing game桌上角色扮演游戲,俗稱“跑團”。比如D&D、COC,大部分以線下為主,現今也有以電子游戲為載體的游戲如漫野奇譚、人格解體。
人格解體
CRPG:類TRPG游戲,即由DND等TRPG改編的電腦游戲,和模仿這類帶來跑團體驗的電腦游戲。如博德之門系列、異域鎮魂曲。
異域鎮魂曲,推薦一個b站up豬的解說,就地十八滾
SRPG:StrategyRole-Playing Game策略扮演游戲,通常為戰旗類游戲。如圣女戰旗。
JRPG:JapaneseRole-Playing Game日式角色扮演游戲,如最近火熱的女神異聞錄5。
MMORPG: 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Game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網游。如魔獸世界、上古卷軸OL。
上古卷軸OL,椅子可以坐
SOC:Survival生存、Open-World開放世界、Crafting打造。即為開放世界生存制作類游戲,如缺氧、饑荒等。
STG:Shooter Game射擊游戲,比如OW、地痞街區等。
FPS:First-PersonShooting第一人稱射擊游戲。比如CSGO、瓦洛蘭特。
CSGO,中門對狙,突突突!
TPS:Third-PersonShooting第三人稱射擊游戲。比如調研局:幽浮解密、全境封鎖2。
悄咪咪說個消息,全境封鎖2國區下架了,將由tx在wegame代理
SLG:Simulation Game策略游戲,如文明6、率土之濱。
文明系列,玩的就是再來一回合....唉,天怎么亮了?
4X:eXplore探索、eXpand擴張、eXploit開發、eXterminate征服。通常為策略游戲,含有4X要素的游戲如歐陸風云4、文明6、群星。
SIM:Simulation模擬游戲,如模擬人生系列。
模擬人生系列,讓你體驗一把“世界上的另一個我”生活
GAL:Girl And Love美少女游戲,如高考戀愛一百天、沙耶之歌。
VNG:Visual NovelGame視覺游戲,如女裝神社。
女裝神社,畫女硬說男
CAG:Card Game卡牌游戲,一般分為TCG、DBG等。
TCG:Trading CardGame集換式卡牌游戲,如萬智牌、游戲王。可以把不喜歡的牌和別人交換,喜歡的牌收藏。買包開卡很費錢。
萬智牌
CCG:CollectibleCard Game收集式卡牌游戲,前身是TCG,但去掉了“交換”,如爐石傳說、影之詩。
爐石傳說手機版,不知道網易暴雪分手后是誰接盤呢~
DBG:Deck BuildingGame牌庫構筑游戲,如殺戮尖塔、漫威對決。
殺戮尖塔,非常上頭的游戲
LCG:Living CardGame成長式卡牌游戲,固定卡包卡牌,不怕臉黑。如詭鎮奇談卡牌版。
UDG:Unique Deck Game獨立卡牌游戲,指獨立購買牌組進行游戲,卡組獨一無二是最大的特點。如熔鑰秘境。
熔鑰秘境,類似的桌游建議xd尋找線下桌游組織游玩~
VR:Virtual RealityGame虛擬現實游戲,如Half-Life: Alyx。
ARG:Alternate Reality Gaming平行實境游戲,是一種以現實世界為演出舞臺和互動目標,融合虛似定義和實際環境進行的多媒體系統游戲定義,如銹湖的白門。
AR:AugmentedReality增強現實游戲,類似投影,如寶可夢GO。
二、b站游戲賬號和b站賬號是分開的嗎
B站游戲賬號和B站賬號不是分開的。
B站游戲賬號和B站賬號是緊密相連的,它們之間并非獨立存在。B站賬號作為基礎,允許用戶在平臺上創建游戲賬號,進而參與游戲或進行視頻直播等活動。這種綁定關系確保了用戶信息的統一性和管理的便捷性。
如果B站游戲賬號和B站賬號分開,將會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例如客服聯絡的困難以及個人信息管理的復雜性。B站游戲賬號和B站賬號的綁定關系是合理且必要的,為用戶提供了更加順暢和高效的體驗。
三、向動漫產業上游進擊,B站將如何改變業務格局
B站從最初小眾的二次元彈幕視頻小站,到一點點走進大眾視野,成為年輕文化的代名詞,懷著滿腔熱血赴美敲鐘上市,它沒有辜負粉絲們的期待。而在這9年的蛻變后,它將會有怎樣的拓展。圖片來自網絡
6月26日,B站迎來了自己的九周年生日,因為活動原因,B站用戶們紛紛在“B博”發布了自己與B站的故事為B站慶生。而在這片歡樂的氛圍之外,讀娛君也觀察到B站最近的一些動向,這個在上市之初被戲稱為“游戲直播公司”的視頻網站,正在努力調整自己的業務格局。
求變的B站,正對動、漫產業上游進擊
讀娛君注意到,B站正開始求變,把注意力回到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向動漫領域的深入,一個是影視劇的內容庫擴充。
此前B站的營收主要由游戲業務支撐,2017年游戲收入占營收比例達到83.4%,2017年該收益增長主要得益于手游《命運/冠位指定》這一款游戲,而其他收入比如直播和廣告分別僅有7.1%和6.5%,對于上市的公司來說,這樣的營收結構是很難給予投資人信心的。而對于它的基礎二次元視頻是有些顛倒的。B站必須要重新調整自己的重心,給股東們一些交待了。B站高管也表示未來3-5年內,在線游戲的營收占比將會調至50%左右。
這大概就是B站開始重新重視視頻內容的原因之一。隨著其推出了大會員制度,優質的內容首先能夠產生一部分資金回報,而隨著內容生產形成單一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IP化,漫畫、動畫、游戲、周邊、漫展等活動的互動開發,則可能產生足夠進入財報的收益回報,尤其是這一系列的開發除了上游環節,B戰都是早有涉及。
動漫領域的生產能力將會是接下來最考驗B站的一點。
在6月初,有媒體發現B站聯合繪夢動畫成立了一家叫做哆啦嗶夢的公司,雖然沒有更多的信息對外透露,但由于繪夢動畫原本是一家動畫制作公司,孵化出了“HAOLINERS”動畫品牌,并且在日本成立了分公司“繪夢株式會社”,因此這家新成立的公司很有可能是B站再次深入動畫產業上游的一步。
2015年B站就曾努力進入過動畫生產環節,在那年B站投資了日本的一部泡面番《洲崎西》,并進入了動畫制作委員會名單,象征B站首次在動畫的制作和后期宣傳上有了話語權,隨后的3年B站先后加入了20部日本動畫番劇的制作委員會。而到了今年5月,B站在日本招聘網站上招攬動畫導演、動畫師、制作進行等崗位的消息,也確定了B站想要涉入動畫生產的決心。
很難說B站的日本公司與哆啦嗶夢有直接的關系,但至少對于B站這個重度二次元氛圍的視頻網站來說,一直只靠采購版權過日子是很不現實的,尤其是在騰訊、愛奇藝、阿里等都在大力開發動畫制作的背景下,B站如果不能孵化出屬于自己的優質動畫內容,很有可能會失守動畫這個重要根據地。
這可能也是B站在日本組建自己動畫制作團隊的原因。畢竟中國動畫制作的水準與日方還是有明顯差異,在有了B站這樣了解中國動畫受眾喜好的指導之下,加上日方的制作水準,B站也還是有可能生產出中國動畫市場的領頭作品的--這也有個前提,B站必須要做出既符合自己平臺,又能在優愛騰的爭奪下破局的內容。
而除了布局動畫,在近兩日,B站也開通了一個名為“嗶哩嗶哩漫畫”的官方漫畫賬號,這被解讀為B站正式向漫畫領域進軍。現在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高流量話題度的動畫多為漫畫改編,有了漫畫的基礎以及漫畫市場的檢驗,改編動畫的成功率就有了保障,因此在漫畫上游領域有動作,也是B站順其自然的行為。
不過在漫畫市場上,B站的優勢可能不夠明顯,騰訊動漫、網易漫畫、快看漫畫這些“前輩”早就占據了市場,B站只能依靠動畫、漫畫用戶的高重疊度來實現導流,不過好在B站有自己的天然基因,“二次元”標簽,只要能吸引到優質的漫畫創作者/團隊,孵化出高品質漫畫,其之后的宣傳、運營,甚至是IP開發或許就能水到渠成。
從海外引進到紀錄片出品,二次元社區的邊界將拓展?
在動漫領域的深入后,B站在影視劇版權上也有新的動作,這其實就是在鞏固自身二次元社區氛圍的基礎上,努力拓展社區的邊界。
在經歷了之前大批影視劇下架后,在幾個月前,B站開始低調引入正版海外新劇,尤其是在日劇方面多有努力。此前,B站引入了上一季度備受日劇迷關注的《非自然死亡》,該劇在豆瓣上有12萬人評價達到9.3分,這基本是在國內正版引進前就有的成績,隨著該劇影響力的攀升,當播出進入尾聲時,包括B站、優酷、芒果TV三家視頻平臺共同上線了該劇正版,且都是付費會員才可觀看。
截至該劇在優酷、B站、芒果TV三家平臺的總播放量分別為2617萬、1125萬、737萬,雖然優酷的播放量遠遠超出其他兩個平臺,但從各平臺整體用戶數量來看,B站也是有了相對亮眼的成績,這可能與B站用戶長期形成的對日本文化興趣更甚有關。
除了這類熱門劇之外,B站也繼續保持了引進海外劇的節奏,日劇方面有《真田丸》《產科醫鴻鳥2》等,還有各種小眾海外劇《切爾諾貝利·禁區2》《塞爾福里奇先生第三季》等等。基本上來說,由于版權采購預算上的短缺,B站在海外劇引進方面多以細分人群為目標受眾,通過高口碑小眾劇來擴充自己的海外劇集版權庫,以盡量貼合B站風格的內容來增加用戶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