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上體育課做熱身運動,頭部運動后接下來的分別是什么
1、擴胸運動
要求:用力振動雙臂,把兩個肩關節(jié)充分打開,兩臂平舉,動作到位。
2、振臂運動
要求:兩臂伸直,盡量向后振。
3、腹背運動(側面)
要求:雙手盡量向下振,手盡量接觸地面,兩腿伸直。
4、正壓腿
要求:成弓箭步,兩腿夾角打開,上下振動。
5、側壓腿
要求:盡量將腿打開,上下振動。
6、指、腕、膝、踝關節(jié)運動
要求:動作到位,指、腕、膝、踝每個關節(jié)都能夠充分活動開。
7、上肢和踝、膝關節(jié)操
要求:兩腿稍開立,雙手持球在體前拍球,同時屈腿彈跳和球反彈的節(jié)奏一致。
8、踢腿
要求:雙手持球、原地做慢速高抬腿的同時將球從抬起的腿下繞過。
9、腰背運動
要求:雙手持球、體前擊地成反彈球、當球彈起后快速體前屈帶動頭頸部從球下方繞過。
10、拉伸大腿后部肌肉
坐在地上,把要拉伸的腿在體前伸直,彎曲另一條腿,整條腿的外側貼近地面,與伸直的腿組成三角形,背部挺直,從胯部盡量向前屈,雙手抓住伸直腿的腳尖,保持這個姿勢20分鐘,手觸腳尖時不允許有彈動式動作(觸不到腳尖也沒關系)
11、拉伸大腿內側肌肉
坐姿,雙腳腳底相互貼近,膝蓋向外撐并盡量靠近地面,雙手抓住雙腳踝,保持這個姿勢,數(shù)10,放松,然后重復3次。
12、拉伸小腿(后部)肌肉
俯身,用雙臂和一條腿(伸直,腳尖著地)支撐身體,另一條腿屈于體前放松,身體重心集中于支撐腳的腳尖處,腳跟向后、向下用力,感覺到小腿后部肌肉被拉緊,保持緊張狀態(tài),數(shù)10,放松,重復3次,然后換另一條腿做3次。
13、拉伸肩部肌肉
仰臥,抬起一條腿,抓住大腿靠近膝蓋一端,用力拉向胸部,保持另一條腿伸直并貼近地面,頭部也不能離開地面,保持姿勢,數(shù)10,重復3次,并換腿。
14弓步壓腿
一只腳在前一只腳在后擺成弓步上半身壓在前面那條腿上緩緩向下壓注意速度不能用力過猛。15、跳躍運動
基本就是跳起落下,跳的時候手臂也跟著側平舉落下的時候腳也打開,落地的時候就是個“大字”再跳起的時候手臂向上并攏,腳也收起來。落下的時候就成個“一字”,然后跳起再把手腳打開,落下成個“大字”,再跳起手臂向下收起,腳也收起,全身復原,反復。16、手腕腳踝運動
雙手十字交錯抱拳螺旋關節(jié)運動,配合腳踝的扭動,拉開關節(jié)韌帶,防止運動損傷。
17、踢腿運動
跨關節(jié)的熱身,讓一只腿前后踢,再換另一只腿(一般是抬起再踢),然后讓一只腿左右“擺”,再換另一只腿。
二、大學體育課,讓學生們玩什么游戲好
咱們是同行,我以往上課的話跑步讓學生難免會厭煩,沒激情,我覺得可以放音樂跳大眾健美操,要是用跑步來熱身的話,可以將跑布形式多樣化,就像蛇形跑,成螺旋形跑,或是不要繞操場跑,改變一下跑步的路線,這樣比較有新意,學生有了新鮮感就能激起他們的上體育課的興趣
游戲的話我收集了些,你可以參考一下:
體育游戲
一抓尾巴
1、兩名學生一組,互相追逐,去抓另一個同學的尾巴。
2、被追逐的同學躲避,盡量不讓同伴抓住自己的尾巴。
56人圍成圈,中間一人搶斷球,籃球傳球,各種方式,也可假動作
二
體育游戲創(chuàng)編---簡易橄欖球
橄欖球運動充滿活力,激動人心,精妙而優(yōu)雅,具有智力上的挑戰(zhàn),又要敏捷和技巧的參與,是一項富有樂趣的運動。這項運動在我國開展的不是很廣泛,我們可以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橄欖球的認識,在此,結合美式橄欖球的規(guī)則創(chuàng)編了這則小游戲,供參考。
游戲目的:
發(fā)展學生奔跑、靈敏素質,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精神。
游戲準備:
“橄欖球”的制法:用廢報紙或廢布作填充物,外周有透明膠布纏繞成一個長30厘米,縱周長78厘米,橫周長65厘米,重425克的狀似橄欖的橢圓形球體。游戲場地在一片籃球場內完成。實在不行就隨便拿個足球或者籃球。
游戲方法:
將游戲者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個小組(每組7—9人),各組成員分別站在場地中線的兩側。游戲開始,教師持球站在中圈內,將球拋擲于地上,雙方隊員上前搶奪,得球一方即為進攻方,另一方為防守方。進攻方可持球跑動,也可采用傳、接球方式,將球推進到對方端線后取可得1分。防守方力圖阻止進攻方的進攻并奪取控球權。如果一方得分或喪失控球權則攻防轉換。如此反復,直到游戲結束,得分最多的隊獲勝。
游戲規(guī)則:
1、游戲時間為上下半時各20分鐘。
2、持球隊員不得持球跑出界外。
3、橄欖球中最常用的阻止進攻的手段就是擒抱。游戲中,如果持球隊員連人帶球被防守隊員擒抱住,進攻就宣告結束,采用擒抱時必須從持球隊員的側面開始擒抱,不得從正面或后面擒抱,否則,為犯規(guī)。
4、進攻方在進攻中會被防守方將球搶去,防守方立即反守為攻。
5、雙方隊員不得使用撞、踢、打、拌、跌、拳擊、跳向對方等侵人犯規(guī)動作。
6、不允許用腳踢球。
教學建議:
本游戲屬于對抗性強,競爭激烈的游戲,很容易出現(xiàn)雙方身體沖撞現(xiàn)象。教師在組織游戲時,要講清規(guī)則,嚴格執(zhí)法,控制游戲節(jié)奏,避免沖突發(fā)生,減少傷害發(fā)生。
母雞愛小雞
操作過程:
甲乙兩人分別為老鷹和母雞。面對面站立,母雞身后有一小雞,老鷹可以用手和腳趕小雞出窩即算抓住,母雞努力保護。若抓住則互換角色。如圖所示
規(guī)則:A球必須放在身后一米處。
B甲可以用假動作但不能推拉乙。
C甲四肢碰球并致使球移動,即獲勝。
教學分析:
對《老鷹抓小雞》的游戲進行改造,進一步加強了游戲的對抗性,而且不受人數(shù)限制,同時也解決隊伍容易斷開,中間的學生不能主動參與。新游戲可以讓更多學生在游戲中祈禱主人翁作用,感受母愛的責任,體會成功失敗的滋味。而且游戲簡單易行,如實心球,籃球,排球都可以當作小雞。
4.2吸收外來的,現(xiàn)代的體育運動項目,并加以改編。
案例二團結一致爭取勝利
操作過程:
A制作學校簡易平面圖;比賽路線的確定及要求:點標明顯易找,放在比較平坦的地方(不要放在綠化植物中),安全第一;路線選擇要少,不要交叉;點標之間角度不要小于90度。
B組織。用秒表為參賽者記時,設一醒目的大鐘,給大家測試脈搏和估計時間,用不同顏色的筆涂表格(涂的次序不得顛倒);分四組,每組一張地圖,同時出發(fā);做一塊帶夾子的總成績板,每組學生結束比賽后,記錄下本組成績和組長名字,并按照順序排列。頒獎。
注意事項:
小學生體力較弱,點標不宜過多,盡可能在課堂教學時間之內完成比賽;小學生好動,自我保護意識較低,因此路線的設定必須慎重考慮安全因素;涂色一定要按照順序,注意誠信品質的培養(yǎng)。
教學分析:
定向運動起源于瑞典,通常在森林,公園進行。它是一項智力與體力并重的運動,簡化運動規(guī)則,在校園的體育教學中進行定向運動,可以讓枯燥的耐力體驗變的自覺而生動
4.3從日常生活,勞動中挖掘游戲素材,創(chuàng)編出新穎,充滿生活氣息的體育游戲。
案例三我們愛勞動
操作過程:
A清晨起床,去小河抬水,注意腳步平穩(wěn),保持正確的負重姿勢。從低處抬至高處,距離30米左右(下肢運動)。
B兩人一組協(xié)作鋸柴,注意動作協(xié)調,拉送一致;劈鋸好的柴(上肢,胸部運動)。
C兩人一組開始打地樁,一人扶,一人擊打;夯地基兩人共同用力夯打(腹背運動)。
D可以呼喊勞動號子,聲音整齊響亮。
器材:兩人一根體操棒
教學分析:
對勞動的動作加以選擇,提煉和虛化,進行模仿練習,感受父母勞動的艱辛,體驗勞動的情景。使學生在模仿農(nóng)村勞動生活的練習中,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和思想教育,代替了傳統(tǒng)的肢體準備活動,也取得較好的效果。
4.4在體育學科中滲透語文,數(shù)學,音樂等學科的知識,創(chuàng)編新游戲。
案例四跑數(shù)字
操作過程:
A導入:師問,電子數(shù)字0—9是怎么寫的,假如籃球場就是電子表,怎么樣來跳動0—9這10個數(shù)字?。
B小組討論。0—9這10個數(shù)字組成多少種數(shù)字排列?選擇一種跑動路線,起點可以不同,但是怎樣作到距離最短?并報出選擇好的數(shù)字(路線)。
C比賽開始。跑動時必須成一路縱隊,必須踩住線跑:記時從排頭開始,排尾到是結束;各組邊跑動邊呼喊自己的數(shù)字,其他各組為裁判;以時間,隊行等情況決定優(yōu)勝組。
D跑完0—9這10個數(shù)字,理想距離已經(jīng)達到近800米,因此要求跑動是動作放松,速度中等,能夠克服困難,堅持到底。
教學分析:
通過耐久跑中圖形跑的改進,結合數(shù)學學科的排列組合知識,設計了跑數(shù)字游戲,讓學生自由選擇數(shù)字的組合與路線,主動探索數(shù)字跑的方法的要求,達到腦力與體力的雙重鍛煉效果。
游戲名稱:兩人拋球跑步
游戲目標:發(fā)展學生協(xié)調、靈敏等素質,增強合作意識。
游戲方法:兩個同時向前慢跑(一前一后),后面的同學將紙球向前上方拋去,球經(jīng)前面同學的頭頂落下,前面的同學立即在空中用手將球接住;后面的同學同時加速疾跑至前面同學的前面,準備接后面同學再次拋來的球,如此循環(huán)拋接。50米距離內時間最少的組獲勝。
游戲規(guī)則:報紙大小不限,只要擰緊成球型;接球要準,不能落地,如落地必須由后面拋球的同學撿球,退到上次拋球點的位置重新拋接球,繼續(xù)游戲。
打靶
一、游戲準備:在地上劃一條投擲線,距線前8米的地方并排放三個手榴彈,相互間隔2米。小沙包(或壘球)每人一個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3個隊,面對手榴彈成縱隊站在投擲線后,手拿小沙包。游戲開始,各隊第一人用沙包(或壘球)投擲自己前面的手榴彈,擊倒者得1分,把手榴彈豎起,第二人接著投,如未擊倒第二人接著投擊,如此依次進行,在規(guī)定時間內,最后以得分多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guī)則:1.要聽口令進行投擊和撿包(球)。
2.擊倒別人的手榴彈的不計分。
投包互射
一、游戲準備:在地上劃一條投擲線,準備沙包(不同顏色)若干。
二、游戲方法:每四人為一游戲單位,再分成甲乙兩隊,各隊一人當投手,一人當射手。裁判發(fā)令后,投手使勁把沙包朝前方投出,緊接著各隊的射手馬上從起點跑出,去搶對方的包,拾起后就可以邊跑邊射,先射中對方隊員者可得一分。接著互換角色游戲,方法同前,若干局后,得分多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guī)則:1.投包時可以助跑,但超過投擲線為失誤。
2.射手拾錯包扣分。
3.射手只能投擊一次,不準擊頭部,否則倒扣二分。
平時上課時如有空余時間應該盡量給學生們一點自由活動的時間,以免學生們覺得枯燥,乏味
三、左右手拍球的要領
一、激趣熱身
1、排四路縱隊,閉眼辯別左右手。
2、復習游戲:花樣傳接球比賽。
方法:幼兒分成4路人數(shù)相等的人數(shù),排頭各持4種不同顏色的小籃球,哨聲響起,比賽開始,排頭幼兒將球從體側往本組第二個幼兒傳,以此類推,一直傳至隊尾,再從隊尾往排頭傳。傳至排頭幼兒將球舉起,比賽首回合結束。先舉的組為勝利。
規(guī)則:依次從體側、頭頂和跨下進行比賽,球掉了將球揀回從掉的地方繼續(xù)進行。
3、球性練習:將球繞頭、腰、腳部練習。(4X8拍)
二、學習本領:
原地左右手拍球
1、講解具體方法和要求:左或右手拍球時兩腳自然分開,身體向前傾,手腕放松,五指自然分開,力量用在手指和掌根上,判斷球的彈起方向和高度,伸肘屈腕、壓指力量拍打球的上部。
2、步驟:先做右手拍運球練習,待稍熟練后進行左手拍運球,最后結合左右手進行左右手拍球。
三、多球接力賽
方法:將兒童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各成縱隊站在線后,每隊排頭持一個球。游戲開始,教師發(fā)令后,各隊排頭迅速快跑,繞過小旗跑回起點線后,將球交給第2人,自己站到隊尾。游戲如此依次進行,最后以先跑完的隊為勝。(比賽第二回合持2個球進行比賽)
四、小結
1、課后小結
2、協(xié)助教師收回器材
教學反思
學習原地左右手拍球是為了發(fā)展幼兒左右手的靈敏性和動作的協(xié)調性,從而能掌握左右手拍球。在這節(jié)課中小朋友們都能積極的`配合老師,按老師的要求進行技能學習。
在這節(jié)課中我還有幾處地方做得不夠好。如:1、在熱身部分,按編排時間不合理,導致時間超時。在示范轉接游戲中過于重復、羅嗦。熱身部分不應該安排新游戲。2、在第二部分教學中,講解示范不夠清晰,源于普通話不標準。在幼兒自由練習中沒有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如有少數(shù)小朋友錯誤的拍球動作,沒有能及時的去指導。3、在組織幼兒站隊時次數(shù)過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