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12個月內各階段寶寶適合的游戲
適合1——12個月各月齡階段寶寶的游戲:
一個月寶寶:
寶寶學翻身讓寶寶躺在草坪的布單上,爸爸拉住寶寶的兩只腳旋轉,促使寶寶翻身,媽媽用手扶住寶寶頭旋轉,做為輔助力量,促使寶寶連續翻身。
兩個月寶寶:蟲蟲飛
1、游戲開始前,媽媽盤腿坐下,寶寶“坐”在媽媽的腿里,背靠在媽媽懷里。媽媽扶住寶寶,防止寶寶坐不穩摔倒。爸爸則盤腿坐在媽媽和寶寶的對面。爸爸和寶寶的距離越近越好,30—40厘米
2、爸爸用兩只手的兩個食指,做出蟲蟲飛的動作
3、反復幾次之后,爸爸可以對寶寶說“現在寶寶和爸爸一起來做蟲蟲飛。”示意寶寶模仿爸爸之前的動作。寶寶模仿不來時,可由媽媽協助寶*完成。媽媽用手抓住寶寶的雙手,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寶寶的食指,做對攏和分開的動作。媽媽教寶寶做的爸爸也應和寶寶一起做,并保持一致的節奏。
4、重復幾次后,寶寶漸漸能夠一聽到爸爸媽媽說“蟲蟲——飛”,自己就能對攏食指,然后再分開食指。
三個月寶寶:
摸摸摸藍天抓著寶寶的手,輕柔地將他的手舉過頭頂,再放下。嘴里說:“我們向上夠,我們向下夠,讓我們一起來摸摸藍天!”緊握的拳。小寶寶的雙手總是緊緊握著的。如果你強行將他的手分開,并將你的手指橫放于寶寶的手心,他會將你的手指緊緊握住。
四個月寶寶:
這里鈴聲響準備好四種能發出不同聲響的玩具。讓寶寶坐在中間,四個大人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依次搖鈴。第一個人搖響后,可以呼喚寶寶轉頭尋找搖鈴人。搖五六下,再換第二個人搖鈴,看寶寶的轉動情況,再依次到第三個人、第四個人,鈴聲依次響起。隨著鈴聲的變化,寶寶會進行視覺和聽覺的追蹤,身體也會扭動起來。
五個月寶寶:騎馬寶寶們都喜歡驚奇,而這種驚奇的體驗(并學著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什么)則是他學習某些行為會導致某些后果的一種方式。
1、你需要準備:不需要準備任何東西
2、你坐在椅子或沙發上,膝蓋并攏,雙腿彎曲成直角。讓寶寶面朝著你,兩腿朝向一邊側坐在你的膝上。把你的雙手放在寶寶的腰上,扶穩他,然后輕輕地顛動你的膝蓋,同時說:“女士們就是這樣騎馬的,得-得-得,得-得。”說到最后一個“得”時,把你的雙腿分開,讓寶寶陷到膝蓋中間,當然你要注意,不能讓他完全掉到地上哦。
3、等寶寶再大些,就可以給這個游戲加上第二段和第三段,并且顛動和讓他陷落的幅度都可以顯著加大,你還是要保持和緩的節奏。在第二段,你可以說:“男士們就是這樣騎馬的,咯-噠-咯-噠,咯-噠-咯-噠,男士們就是這樣騎馬的,咯-噠-咯-噠,咯-噠-咯。”然后(第三段)是:“農夫就是這樣騎馬的,咯-噔,咯-噔,農夫就是這樣騎馬的,咯-噔-咯-噔-噔。”說這一段時,左右晃動你的膝蓋,讓寶寶就像騎驢一樣搖動,說到最后一個“噔”時,讓他滑到你的膝蓋側面,并用你的手臂抱住他。
六個月寶寶:
躲貓貓媽媽拿一個紅色的氣球,在寶寶眼前晃一下,藏在背后,問寶寶,“紅氣球在哪里?”看看寶寶的反應。讓寶寶坐在床上,把*小鴨子放在他面前,用毛巾蓋住,問,“*小鴨子在哪兒?”重點強調顏色,讓寶寶在游戲的過程中,間接地認知色彩。這個游戲還有助于他尋找視線之外的物體。
七個月寶寶:
爬大山爸爸躺在地上,讓寶寶從右邊爬過爸爸的身體到左邊,再從左邊爬回右邊;待寶寶爬到爸爸身體上時,爸爸把身體抬高,然后慢慢下降,使寶寶感到真的爬高了。
八個月寶寶:
寶寶學會再見爸爸出門時對寶寶說:“我要出去了,再見。”同時向媽媽和寶寶擺擺手;媽媽拉起寶寶的手邊向爸爸擺手邊說:“再見!”。漸漸的,寶寶聽到媽媽說“再見”,或者看見家長離開時,就會擺手表示再見。“謝謝”等都可結合日常生活教寶寶練習。
九個月寶寶:
追爸爸,追媽媽游戲開始,媽媽抱著寶寶,對寶寶說:“寶寶,爸爸呢?我們去追。”爸爸假裝逃跑,媽媽抱著寶寶去追,并扶住寶寶的小手去觸摸爸爸的臉頰、胡子等,逗寶寶“咯咯”爸爸和媽媽可調換角色,寶寶非常喜歡玩追逐的游戲。
十個月寶寶:
找媽媽媽媽用雙手遮住自己的臉,讓寶寶找媽媽。媽媽說:“寶寶,媽媽呢?媽媽不見了,快來找媽媽。”當寶寶用手扳開媽媽的手時,媽媽高興地說:“寶寶真行,找到媽媽了!”游戲進行一段時間后,媽媽和寶寶的距離可以逐漸加大,讓寶寶自己爬過來找。游戲中還可以用一些色彩鮮艷或能發出聲響的玩具吸引寶寶,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十一個月寶寶:種西瓜
1、媽媽出示西瓜實物圖,說:“寶寶,看,這是什么?西瓜,又大又圓的西瓜。”
2、媽媽:“西瓜哪里來?農民伯伯種出來,寶寶也要種西瓜!”
3、寶寶坐在媽媽的雙膝上,媽媽左手握住寶寶的左手,讓寶寶的小手攤開,說:“農民伯伯有塊地,寶寶也有地。”說著輕輕戳一下寶寶的左手手心。
4、媽媽右手握著寶寶的右手,使寶寶的小手握成拳,露出寶寶的食指,說:“這是種子,寶寶要種西瓜了。“5、媽媽隨兒歌節奏將寶寶的右手食指戳向寶寶的左手手心,當念到最后一句時,用寶寶的右手食指,輕戳一下寶寶的小臉蛋,把寶寶逗樂。
十二個月寶寶:
學會禮貌握手問好:見到人主動去握手,并說:“你好!”同時讓寶寶模仿與人握手,理解問“好”的意義。拍手歡迎:家中來了客人時,父母先拍手示范教寶寶兩手對拍的動作,并邊拍邊說:“拍手,拍手!”“歡迎,歡迎!”點頭謝謝:接受客人送的禮物或別人的幫助時,教寶寶點頭致謝并代寶寶說:“謝謝!”反復讓寶寶模仿點頭動作。揮手再見:客人離開時,舉起寶寶的手揮動同時說:“再見!”反復在生活中練習,寶寶是從模仿動作中學習與人交往的經驗。
各個年齡段的游戲不僅訓練了寶寶的感知能力,同時也增進了家庭之間的親子感情,適合的巴巴麻麻快收藏起來哈。
二、12個月大的男寶寶,寶媽能陪著做什么游戲呢
1、小手指一指
在和寶寶差不多高的墻面上貼上各種各樣的動物、人物圖片,讓寶寶站在墻邊用小手去摸,盡量鼓勵寶寶食指翹起來,指指墻上的各種圖案。一邊指一邊告訴寶寶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當寶寶食指能翹起來之墻上的各種圖案時,再讓寶寶指其他物品,如家里的洋娃娃、鐘、桌子、凳子。對行走不穩的寶寶,大人可以牽著左手,讓右手去指,也可以換牽右手,讓左手去指,寶寶興趣不高時,可抱著寶寶去指高一些的貼畫。
食指和其他指分開翹起,對以后寶寶的應用手指完成鞋子,拿匙拿筆都很重要。
2、一上一下
用一個高15cm的小凳子。
家長牽著寶寶的手,讓寶寶抬高腳跨上去,協助寶寶在凳子上站好后,再讓寶寶邁下來。上的動作寶寶一般都會,而下的動作寶寶一般不會,家長拉著寶寶的雙手讓寶寶一只腳先下來,再另一只腳。也可以將數個凳子按一定距離排成一行,讓寶寶一上一下。
一上一下鍛煉寶寶膝蓋彎曲伸直,包括身體平衡控制,它能增加寶寶以后行走的能力。
將寶寶的兩只小腳放在大人的兩只腳背上。大人扶著寶寶向前走。也可以和寶寶面對面,牽著寶寶的雙手和寶寶向前向后行走。一邊走,一邊喊,“一二一,向前走,一二一,向后退”。大人的步子要小,腳不要離得太高,向前向后多走幾步。
讓寶寶感覺到潛行后退的身體變化,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和協調性。
花生、黃豆、扁豆、
讓寶寶坐下,給寶寶一個空的小碗放在旁邊,在面前灑幾粒豆子。鼓勵寶寶去把豆豆撿起來放進碗里,撿豆時注意寶寶手指的運動,能用大拇指食指捏起每顆豆子是最好,有的寶寶用中指參與不要去糾正。豆子比較大,而且滾動,所以寶寶要一顆一顆揀起來需要有過程。讓寶寶慢慢練,每揀起一顆,家長要贊揚。
撿豆豆可以鍛煉寶寶手指功能,也帶給寶寶成功的喜悅。豆豆不多的情況下,讓寶寶揀完,養成有始有終的習慣(一定不能把豆放進嘴里)。
用一個塑料桶,里面放一定量的水,放2-3只塑料小鴨子。
家長從后面扶住小孩,站立在桶邊,挽起寶寶袖子露出小手臂,讓寶寶小手伸進桶里去觸動小鴨,告訴寶寶:“鴨的家在水里,寶寶幫助小鴨游啊游,快快游回家找媽媽。”水是寶寶最喜歡玩的流體物質,水花、水珠都給寶寶帶無限快樂,讓寶寶看到鴨子浮在水面上不會下沉。
注意天氣室溫,可以備一條小干毛巾,讓寶寶及時擦干手臂的水,保護好袖子。游戲激發寶寶的好奇心,手在水中接受;流動物體的觸覺刺激。(在寶寶洗澡時,也可以讓寶寶玩玩水和水中的玩具。)
紙箱、枕頭、浴巾裹起來扎好。大的海綿塊。
用以上物品布置成障礙物,阻擋在寶寶和家長之間,大人在一端呼喚寶寶,示意寶寶爬過來找媽媽。不要給寶寶任何提示,讓寶寶自己想辦法,越過障礙找媽媽,或繞過障礙物找媽媽,都要給予贊揚。
爬障礙讓寶寶鍛煉身體平衡,控制四肢動協調,也訓練寶寶勇敢穿越,達到自己的目的。
一根直徑2cm、長15cm的塑料管,一根紗巾或布條。
將紗巾或布條塞進塑料管內,露出一點小頭,讓寶寶用手將紗巾拉出來,反復幾次。家長也可以示范,將紗巾往管子里塞,或用粗布塞進去,讓寶寶拉出時要用一些力氣。繩子長短可以適當,讓寶寶用力去拉。也可以讓寶寶學著去塞紗巾、繩子,教會塞德辦法,用一根筷子幫助寶寶把紗巾和繩塞進塑料管,鍛煉寶寶手臂力量。
四種常見的動物卡片(或動物玩具)。
家長一張張擺在寶寶面前,讓寶寶看,告訴寶寶,這是小貓,小貓的眼睛很大很亮,小貓嘴上有胡須,喵喵喵地叫,讓寶寶用手指指小貓,學小貓叫,在寶寶臉上比劃小貓的胡須。再拿出第二種動物,用手勢、語言進行描述和表演,依次展示四種動物(如:小白兔、小狗、小雞)。多次反復后,家長讓寶寶用手指出四種動物,或按家長指令去把卡片拿起來。
玩動物游戲可以訓練寶寶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力。
用光滑木棒或粗繩一根。
讓寶寶雙手抓住木棒或繩子,兩邊大人分別握住木棒的兩端和扶住寶寶腋下,將寶寶提起30cm左右,開始前后蕩漾。家長可以從木棒上感覺到寶寶是否握緊,適度地讓寶寶用手掌的力量抓牢木棒,家長扶腋下保護。每次蕩十幾次,鼓勵寶寶不要害怕。
活動訓練寶寶空間感覺,發展平衡知覺。
黏土或橡皮泥。
讓寶寶捏橡皮泥或黏土,家長示范寶寶去捏、去搓、去拍打,打成一個大餅,搓成一根面條。軟軟的黏土,能帶給寶寶無窮的樂趣,讓寶寶在抓、拍、捏的動作中,鍛煉自己的小手,抒解自己的情緒。
三、適合3~12個月嬰兒的親子游戲
3至5個月嬰兒親子游戲:“蹬氣球”
玩法:孩子仰臥床上,成人在他腳上方懸、掛一氣球,逗引他用腳來蹬踢,氣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讓孩子追著來蹬。
作用:進一步鍛煉手眼協調,眼與動作配合,手抓、腳蹬力量,背肌、腹肌肌力和軀體及四肢的協調動作、靈敏反應和動作的準確性,激發孩子的積極情緒。
5至6個月嬰兒親子游戲:百寶箱
目的:充分滿足寶寶這個時期的好奇心,徹底的滿足寶寶自己內心的趣味性。
玩法:在這段“見一個愛一個”的時期,你不妨準備一個容納寶寶全身的大箱子當作玩具箱。把玩具全部都放進去,然后讓他一樣一樣的往出拿。把玩具全部都拿出來以后,寶寶會自己坐進去玩。玩一會后,再帶領寶寶重新把散落各處的玩具一個一個丟回箱子里。在玩游戲的也學回會把玩完的東西收拾好了。當它變成有目的`游戲,孩子就會樂不可支。
提示:如果寶寶的力氣夠大到可以抱起整個箱子,他可能會推翻箱子或者把箱子倒過來,讓所有東西都倒出來,他喜歡這種非常具有沖擊力而且痛快的感覺。這時候干脆就讓他玩個痛快吧!此年齡段寶寶喜歡把東西都搬出來玩,這也是教寶寶學習收拾東西的好機會。
7至9個月嬰兒親子游戲:撕紙、捏紙
玩法:媽媽坐在寶寶旁邊,給寶寶準備一張白紙。先把紙給寶寶玩,如寶寶主動撕,則不要干涉,可適當時把已撕過的稍大紙片引導寶寶再撕得更小;如寶寶不撕,可待寶寶隨意玩一會兒之后引導寶寶雙手向前后不同方向用力,把紙撕開。之后還可引導寶寶把碎紙片一片片捏起,放到媽媽的手里或小袋、小盒中,完成游戲。
作用:訓練寶寶的小肌肉精細動作的發展,并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
9至10個月嬰兒親子游戲:過獨木橋
目的:培養寶寶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訓練寶寶爬行動作的靈活性。
玩法:
(1)爸爸或媽媽躺在床上,采取仰臥式。
(2)讓小寶寶俯臥在肚子上,把寶寶的身擺放成適宜爬行的姿勢。
(3)用兩只手做成護檔狀放在自己身體的兩側。
(4)由于人體的結構和呼吸的不斷運動,寶寶在爬行時就要特別注意維持自己身體的平衡,不讓自己掉下去。
提示:玩的時間不宜過長,在寶寶爬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應不斷地用語言對寶寶進行鼓勵。
10個月左右嬰兒親子游戲:倒退三步
玩法:準備材料安全衛生的玩具、軟墊,讓寶寶俯臥在軟墊上,兩肘展開撐身體上半身。爸爸把玩具放在寶寶的前面逗引他努力向前運動身體,夠取玩具。
待寶寶雙臂支撐身體向前爬行,快要夠到玩具時,媽媽向后拉寶寶的雙腿,使他的身體成平趴式后退。游戲中伴以爸爸媽媽輕松的語言既鼓勵。重復進行,寶寶其樂無窮。適宜時間10—15分鐘。
作用:協助寶寶四肢的成熟及手肘支撐力,開拓寬廣的視覺空間,促進身體觸覺和平衡感的發展。注意:倒退時不宜太用力,多制造歡樂氣氛,鼓勵寶寶挑戰困難、克服困難。
10—12月嬰兒親子游戲:追小狗
目的:訓練寶寶爬行的速度和靈巧性;訓練寶寶脖頸運動的能力;訓練分辨聲音的方向。
玩法:
(1)寶寶、爸爸、媽媽一起趴在床上,媽媽喊著追小狗了,追小狗了,并笑速的向前爬去。
(2)當媽媽追到小寶寶時,爸爸在前面拿著一個玩具向前爬,并說:“小狗,來追爸爸,旺,旺。”媽媽也向寶寶說:“寶寶快去追。”寶寶被玩具吸引,便會急速的追去。
提示:
(1)這個游戲應在寶寶吃飽后,精神狀態十分良好,沒有疾病的情況下進行。
(2)爬行的場地應該寬敞,最好是在地上。如果在床上爬,父母一定要照顧到寶寶的安全問題,防止寶寶在爬的過程中掉下去。
(3)爬行的場地上不應有硬的玩具,以防弄傷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