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
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
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對于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是我們大家都會關注到的,一般在生活中也會采用很多的小方法技巧來幫助幼兒更好的發展,以下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
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1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特點
2歲~2歲半寶寶雙手手指、手腕協調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25-27個月的寶寶會用積木搭一些具有空間感的物體,會模仿畫圓形和水平線,會用細線穿珠子;28-30個月的寶寶會在搭好的火車上加上煙囪,會模仿畫交叉線,正確拿剪刀。
2歲半~3歲寶寶雙手手指、手腕靈活配合,可以做許多事情,如剪紙、粘貼、搓泥、折紙等手工活動;能將紙折成三角形、正方形等,會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和填色。
精細動作訓練小游戲
01、搭壘積木
家長準備十幾塊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積木,示范搭高樓、搭火車和搭山洞,鼓勵寶寶有目的地搭。也可以讓寶寶自己動手隨意將各種積木拼搭,發揮創造性。同時結合認識顏色,讓寶寶用不同顏色積木搭各種物品。
小貼士
訓練寶寶手腕和手指動作的靈活性,發展雙手協作的協調性。
02、穿珠子、紐扣
家長為寶寶準備彩色的小塑料珠或紐扣。讓寶寶一手拿珠子(紐扣),一手拿線,在家長的幫助下穿過珠子。先易后難,由開始的家長幫助到寶寶獨立完成。穿珠時家長要在場,數清珠子的數量,警惕寶寶將珠子放入口內吞掉。
小貼士
提高手指的靈活性、手眼協調能力以及雙手的協作能力。
03、繞毛線
準備一個帶蓋子的塑料水杯或小碗。家長給寶寶作示范,教他把蓋子打開,再合上。可以讓寶寶慢慢練習。
小貼士
提高手指的靈活性、手眼協調能力以及雙手的協作能力。
04、揉面團
家長和寶寶每人手里拿一塊和好的面團或者彩泥,家長先把面團揉成團,讓寶寶模仿,再壓成餅。
小貼士
鍛煉寶寶手部小肌肉群的發展,提高手部靈活性。
05、生活小達人
家長教寶寶學習穿內褲、解扣衣服上的大紐扣、剝豆子,教寶寶用手推門關門,鼓勵寶寶嘗試擦桌子、嘗試自己洗臉刷牙等。家長要先做好示范動作,并且關注寶寶練習的過程,及時給予協助和鼓勵。
小貼士
鍛煉寶寶手部的靈活性、雙手協作能力,以及自我服務意識。
06、海綿擠水
家長在一個空碗里裝上水,把海綿吸足水后,讓寶寶用手輕輕抓握海綿提起,移到另一個空碗中,用力把水擠出。反復練習后,將兩個碗都裝好同樣多的水,家長與寶寶進行比賽,各自用海綿將自己碗中的水移到水盆里,看看誰先把自己盆里的水運完。
小貼士
訓練寶寶抓握的能力、手臂的控制能力和靈活性,促進手眼協調的發展。
07、夾彈珠、糖球
讓寶寶用筷子把碗里的玻璃珠或糖球一顆顆夾到其他的容器里,鍛煉一段時間后可以換成顆粒更小的圓形豆子。
小貼士
鍛煉寶寶手臂控制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發展。
家長在陪寶寶一起玩游戲時,一開始可能是一個單調、重復的過程,但一定要有耐心并且堅持下去,每次時間不要過長,開始時幾分鐘,慢慢增加至10分鐘,主要以寶寶的興趣而定。
相信在我們家長的用心、高質量的陪伴下,通過豐富有趣的精細動作游戲,不僅寶寶的智力發育提升了,家庭中的親子關系也會增進許多。
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2 0-3歲寶寶精細動作訓練大全,越做越聰明
每個年齡段精細動作鍛煉的方法
第1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手指的動作有限,他們的小手大部分都握拳。對于這月份的寶寶我們主要鍛煉他們的抓握能力。
當寶寶清醒的時候,媽媽可以把手指放到寶寶的掌心,讓寶寶抓握。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應該少或者不讓寶寶戴手套,這不利于寶寶手部動作的練習。
第2-3個月
這時是寶寶手部動作飛快發展的階段,這階段主要鍛煉寶寶手部張開能力。
你可以準備一個搖鈴,先示范搖鈴,然后打開寶寶的手指,把搖鈴放到寶寶的掌心,一次次的訓練,當你搖鈴時,寶寶就會不自覺想要張開小手。
第3-5個月
這階段寶寶能看自己的手,雙手可以湊在一起,有時會抓住自己的`小腳,能夠主動抓握。
這階段主要鍛煉準確抓握,寶寶躺在床上,拿一個鈴鐺球,在寶寶眼前晃動,讓寶寶主動去握住鈴鐺球。
第6-8個月
這階段寶寶能把玩具在雙手之間傳遞,也可以雙手各拿一個積木對敲。
這時你可以準備一些彩色的積木,因為寶寶都喜歡彩色的東西,你要先示范下,將兩個積木對敲,然后將它們放入寶寶的手中,寶寶看了也會跟著你做動作了。
第8-12月
這階段寶寶能夠用拇指或是食指捏起東西,還會對小洞特別感興趣,總想把小手放進去。
在訓練寶寶捏起東西時,你可以準備容器,在里面放些黃豆等,引導寶寶從里面拿出東西。寶寶剛開始可能會捏不起來,鍛煉久了就會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來了。要特別注意的是,訓練這個的時候一定要有大人看護,避免寶寶發生危險。
1-2歲
這個階段寶寶特別喜歡摸索、拆卸、丟東西等。家長們可以準備一些比較大的珠子,讓寶寶去穿,這不僅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還能鍛煉寶寶手眼協調能力。
2-3歲
這個階段寶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畫畫”了,可以在他手上涂上顏料,讓他在紙上圖畫,也給他準備一支畫筆,教他握筆的姿勢,讓他畫一畫直線圓圈等。
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并不難,但需要寶媽們有耐心、有細心。對于不同月齡的寶寶,掌握一些互動的技巧或者小游戲,能夠舉一反三,就能夠更好幫助寶寶發育。
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3 4-5歲精細動作訓練
1、折紙訓練
這是鍛煉孩子手的技巧、手靈活性的很好的辦法之一。在剛練習折紙時,孩子由于手指的軟弱無力,手指不聽使,動作不靈活,對此家長不要著急,慢慢地教他們一步一步去折。最好是家長折一步,然后再讓孩子模仿折,每次只教一個步驟。當孩子每一步都學會,家長可從頭至尾把幾個步驟連起來折成一件成品。折紙的難易程度要根據孩子所完成的情況而定。
2、畫線練習
教孩子畫線的方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剛開始孩子往往不會握筆,家長首先要教會他們正確的拿筆姿勢。在此基礎上,鼓勵孩子用筆在紙上隨便亂畫,只要能畫上道道就行,克服其害怕寫、畫的心理,進一步教孩子畫點、線(水平線、垂直線、斜線等)。當孩子具備了控制手指動作的能力后,再教他們學畫圖形。方法有以下幾種:
(1)在已畫好的直線上用與原直線不同顏色的筆去描,如原先是用藍色筆畫的,讓孩子用紅色筆在上面描。
(2)讓孩子用不同于原顏色的筆在已畫好的虛線(垂直線、水平線)上描。
(3)家長用疏密不同的點畫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體形狀,如桃子、蘋果、茄子、香蕉等,然后讓孩子用不同于原顏色的筆去連點成物體。
(4)畫兩條平行線,讓孩子在已畫好的限定線內畫水平線或垂直線。兩條限定線的距離可由窄到寬。
(5)讓孩子聽命令與家長交替畫線。如家長畫一豎線或橫線,讓孩子挨著畫一條豎線或橫線;教師畫一豎線,讓孩子畫一條水平線,或家長畫一條水平線讓孩子畫一條豎線;家長還可以與孩子雙方交叉畫線,如家長畫一橫線,讓孩子畫交叉的斜線等。這樣畫線更帶有游戲性,趣味性,孩子也更愿意與成人合作去畫。
3、畫圓形和弧形訓練
做法如下:
(1)家長畫一個圓,讓孩子用不同于原顏色的筆在已畫好的圓上描。
(2)家長用虛線畫圓,讓孩子沿虛線畫。
(3)家長用點畫圓,讓孩子連點成圓。
(4)讓孩子與家長交替畫圓。如家長先畫一個圓,然后讓孩子也畫上一個圓;家長畫一個大(小)圓,讓孩子畫一個小(大)圓或者家長畫一個大圓,讓孩子在大圓內畫小圓,抑或家長畫一個小圓,讓家長在小圓外畫大圓,用大圓去套小圓。
當孩子學會畫圓后,再教他畫弧線。弧線有大有小,初教時可把弧線畫得大小點,孩子容易辨認,也容易畫,以后慢慢畫短、畫小。一邊教孩子畫弧線,一邊用形象的語言加以描述,比如說:“這條像小橋,小橋彎彎,跨河兩邊。”這樣容易調動孩子畫的積極性。方法如同畫圓。
二、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寶寶出生后,很多家長都是會觀察寶寶的身體發育的,而精細運動則是能幫助寶寶盡快的發展起來,對寶寶有好處,下面為大家分享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1你可能還記得,當你的寶寶還是個嬰兒時,他胳膊和手部的控制能力始于伸手夠物、揮拳或是用手掌拍打自己感興趣的物品,抓握小物件時,他很有可能會合攏手指,把物品攥在手心……
寶寶的精細運動能力,是指操作小物件時手部和手指的協調能力。
這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吃東西和穿衣服等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經過鍛煉,慢慢地它將發展成為寫字和切割等高級技能。
從笨拙到靈活,孩子在鍛煉中發展,在發展中鍛煉,如果你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
1.在孩子手部發育的早期階段,嬰兒的所有手指都是同時運動的,但是他很快就能學會分別運動不同的手指;
2.等到12個月大時,他已經具備了拇指和食指指尖對捏、撿起小物品的能力,這是嬰兒最先掌握的精細運動能力之一,嬰兒在這個時期,通過手的觸摸、握持和操作物品,能夠接收感官信息,能夠幫助他了解手中物品的特性;
3.到了15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具備更加高級的手部動作技能,他能捏起早餐谷物,然后把谷物顆粒從指尖捻到手心里攥好,這個時期也要注意防止寶寶撿起能讓他窒息的危險物品;
4.到了18個月左右,寶寶可以做到用勺子自己舀食物吃;
5.滿24月齡時,寶寶能以握拳姿勢手持蠟筆,并借助整條胳膊的運動來涂色,日后學業里需要的高級手部動作,就是以這些動作的基礎發展來的。
6.在24—30月齡時,你給他穿脫衣服的時候,他可能會自己操作簡單的拉鏈和紐扣,家長們要試著鼓勵他,讓他自己解開大粒紐扣,也許你現在還很難想象寶寶上學后的樣子,但是時光飛逝,他很快就會到入學年齡。
顯而易見的是,精細運動能力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入學必備技能。我們知道,孩子上學后從早到晚都會用到精細運動的能力,平常沒有注意到的同齡孩子之間的差別,這時候就顯現了出來。所以說,從現在開始讓寶寶玩精細運動訓練游戲,能增加他在課堂上表現優異的機會。
精細動作的鍛煉,同時伴隨著孩子感知覺的發育、注意力的發育、手眼腦的協調能力,是評價孩子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
有句話說,“手指的活動,是大腦的體操”,對精細動作的鍛煉,同時也會起到鍛煉嬰幼兒大腦的作用,加速大腦神經網絡的建立,鍛煉腦部更多區域,在1-3歲期間進行手部力量和靈活性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手能夠完成的動作有幾十種,比如抓、握、伸、屈、托、扭、擰、撕、推、抓、刮、拔、叩、壓、挖、彈、鼓掌、夾、穿、抹、拍、搖、繞、旋轉等等。
以下的游戲方案,有助于促進精細運動能力的發展,不知道怎么幫孩子鍛煉的家長們一定要學起來!
游戲1:捏夾游戲
捏住晾衣夾,并把它夾在小紙盒或其他容器的邊緣,這是增加寶寶手部細小肌肉力量的`極好方法,然后找幾種不同顏色的彩色膠帶,各取一小塊分別纏在晾衣夾的一端,再分別取一小塊貼在容器邊緣。這樣就成了有趣的配對游戲,寶寶一定會喜歡的。
游戲2:手指畫
孩子喜歡在墻上涂鴉,我們不妨找一張大白紙,把它貼在外墻上,比如車庫或休息臺的外墻,請寶寶用食指蘸取手指顏料,模仿你畫簡單線條和基本形狀。
游戲3:噴霧游戲
找一個噴霧瓶,裝上清水,然后鼓勵寶寶用它來幫你清潔臺面,比如擦拭餐桌。擠壓噴霧瓶扳手這個動作,能夠鍛煉寶寶食指的肌肉力量。
游戲4:捏泡泡
找一塊包裝用的塑料泡泡膜,給寶寶示范怎樣捏泡泡,這也是鍛煉拇指和食指肌肉力量的好辦法,“啵啵啵”的聲音十分有趣,寶寶聽到這個聲音一定會露出笑容,估計你也會喜歡玩的,很解壓。
游戲5:兒童鑷子
有一種兒童鑷子,通常可以在早教或作業治療用品商店里買到,它有多種趣味玩法,寶寶一定會喜歡。比如讓寶寶用鑷子夾起小積木放入各種容器中;或者鼓勵他一邊夾積木一邊數數,并疊搭起來摞成高塔,速度越快越好。捏合和張開鑷子能夠增強手部細小肌肉的力量,提高手部的靈活性。
如果想不到家里哪些東西可以用來讓寶寶邊玩練的話,可以挑一些東西簡單但是玩法比較多的玩具,這樣的話在色彩上比較統一,也比較安全一些。
游戲6:撕紙
給寶寶提供不同類型的彩紙,比如美術紙、面巾紙等,在你的幫助下,寶寶可以把小紙片粘貼到一張大卡紙上,創造自己的藝術大作。這個游戲不僅能夠強健寶寶手部的細小肌肉,還能鍛煉寶寶雙手配合的能力。
精細運動能力強,有助于為學習日后所需要的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包括正確握筆、寫字、畫畫,以及使用兒童安全剪刀等。精細動作鍛煉的結果,直接決定了孩子操作能力的高低快慢。
寶寶精細動作發育不良的原因,和撫養人早期對孩子的游戲訓練有密切關系,所以我們要在這個階段里,多和寶寶進行這種游戲互動,別讓孩子那么小就每天看手機,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發育條件。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2第一個動作:“塞”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游戲,訓練寶寶的“塞”的動作
(1)1歲左右可以玩塞小球的游戲
準備材料:1個帶洞的小桶、1個小碗、10個小球、1個塑料筐。
具體玩法:
媽媽先做示范動作,拿起一個小球,從洞口塞進小桶,做的時候,要做得慢、夸張,以利于寶寶模仿。寶寶把小球都放進去以后,媽媽再倒出來,讓寶寶再來1次。
溫馨提示:在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可通過改變洞穴和物品的大小去滿足不同月齡寶寶的心智需求。
(2)1歲3個月左右可以玩塞豆子
準備材料:1個小瓶(大小以寶寶可雙手握著為宜),1個小碗,小豆子。
寶寶用兩根手指把小碗里的豆子塞進小瓶里。玩的時候,媽媽在旁邊只是協助者,不要打斷寶寶的專注力,寶寶可以從游戲中找到一定的規律。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要讓孩子把小豆子放進嘴里。
第二個動作:“舀”
(1)12~1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舀豆子的游戲
準備材料:小碗2個,豆子,托盤,勺子。
媽媽先做演示動作,用勺子把托盤中的豆子分別“舀”到兩個小碗中,然后再讓寶寶模仿,用勺子一顆顆地““舀”到托盤中。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要提醒寶寶及時將掉了的豆子撿起來,不要把豆子塞進鼻孔和耳朵里。
(2)讓寶寶玩從水里舀小球的游戲
準備材料:小球,盆子盛好水,1個碗,1個勺子。
天氣熱的時候,可以在盆子盛好水,把小球放到水果,讓寶寶用勺子把小球“舀”起來。在玩這個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一直有人在旁邊照看,無人看管哪怕只有一會兒都是不可以的。(沒有人照看的情況下,小寶寶玩水是很危險的,媽媽一定要注意。)
第三個動作“倒”
練習這個動作,可以讓寶寶手眼協調,鍛煉手的靈活性,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記憶力和專注力。
(1)1歲4~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倒豆子的游戲
準備材料:托盤1個,杯子2個,豆子。
在托盤中放一些豆子,讓寶寶拿起托盤把豆子分別倒在兩個杯子中。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如果寶寶倒不準,媽媽千萬不要責怪他,在旁邊要鼓勵他反復練習,在媽媽的鼓勵下,寶寶會做得越來越好的。
(2)2歲以后的寶寶可以玩倒水的游戲
準備材料:托盤1個,杯子3個(其中兩個畫了圓圈)。
先在托盤里裝好水,媽媽先做演示,用杯子把水從盆里舀出來,再分別等量倒到另外兩個畫了圓圈的杯子里去。然后再讓寶寶跟著模仿練習,練習時要耐心地為寶寶講解。練習的頻率為每周2~3次,每次5~10分鐘。
第四個動作:夾夾子
1歲8~9個月的幼兒,可以讓他練習將夾子夾在指定的位置上。先準備一個夾子(水果圖案類夾),小筐,卡片紙(畫有水果類圖案)。在練習過程中,媽媽要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讓寶寶明白“一一對應”的方式。例如:讓寶寶用夾子,把卡片紙夾到小筐里,或夾到臺面上等等。
第五個動作“切”
玩切水果游戲
1歲10個月的寶寶,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安全的塑料玩具(如果對半切開)讓他練習切的動作。可以教寶寶把蘋果、西瓜,梨等切成兩半,通過反復練習,達到寶寶手眼協調,鍛煉手的靈活性。
第六個動作“擰”
玩擰瓶蓋的游戲
1歲半以上的寶寶,媽媽可利用家里的小瓶子讓他練習擰的動作。給寶寶準備有蓋的空瓶子若干,讓寶寶擰開所有的蓋子后,再把所有的蓋子擰緊。
第七個動作“剝”
玩剝花生的游戲
2歲3個月以上的寶寶,先讓他練習剝開口的花生,逐漸過渡到剝不開口的花生。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周3次,每次10~15分鐘。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看寶寶,別讓他把花生米放進嘴里。
第八個動作“按”
(1)玩按圖釘的游戲
2歲以上的幼兒,練習按彩色圖釘,培養其手的靈活性。
(2)玩按紐扣的游戲
寶寶學會按圖釘之后,可以學習按紐扣,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九個動作“卷”
1歲半以后幼兒到了卷的敏感期。
玩卷工作毯:20~30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工作毯,培養他精細動作和大動作能力。
卷毛巾:23~26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軟的毛巾,培養他手腕的靈活性。
卷彩紙:27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彩紙,培養他手指和手腕的控制能力。
第十個動作“貼”
1歲8個月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貼各種圖案。 2歲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用膠水貼簡單的圖形。
給寶寶訓練精細動作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
媽媽在給寶寶進行精細動作訓練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媽媽只是一個協助者,在旁邊做好演示動作,但不宜幫寶寶完成所有動作。
在練習的過程中,媽媽不要過分追求訓練結果,訓練只是在強化腦的功能。
要遵循一個原則,在大動作發展的基礎上精細動作才能得到發展。
媽媽給寶寶練習精細動作時,要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做到生活化、具體化,這樣效果更好。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3個月寶寶的發育變化
1.寶寶的體型有何變化
專家解答:從這個月開始,寶寶不管是在身體發育還是在能力發展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變化,肌膚豐潤有彈性,眼睛清澈明亮,頭發柔軟茂密,小胳膊、小腿圓潤有勁。這個月里,寶寶要從圓滾的體型慢慢轉換到幼兒的體形了。由于出牙、腹瀉等情況帶來的食量減少,寶寶體重增加的速度會繼續放慢,身高繼續以每月1厘米的速度增長。有的寶寶已經長出3~5顆牙齒了。
2.寶寶何時會爬
專家解答:第9個月的寶寶身上的肌肉結實了,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也有了發展,多數寶寶在這個月學會了爬。寶寶在開始爬的時候,一般都要先往后退。寶寶在趴著時總是伸胳膊去夠他前面的東西,如果夠不到,就會一拱一拱地向前爬,但在爬的時候,手腳配合還不協調。
行動的自由使寶寶的活動天地一下子變大了,寶寶從被動地坐著,發展到主動地擴展活動領地,這對寶寶的身心發展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飛躍。
3.怎樣做彎腰拾物訓練
專家解答:進行站立訓練之后,可以進一步進行彎腰拾物訓練。訓練時,可讓寶寶扶著小床的欄桿,然后把一個玩具放在寶寶腳旁,引導寶寶彎下腰,拾起腳旁的玩具。寶寶拾到玩具后爸爸媽媽應加以表揚,親吻一下寶寶,激發寶寶的興趣后再次進入訓練。這樣可以鍛煉寶寶換成爸爸彎曲及直立的身體,促進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精細動作能力提高練習
1.教寶寶放下手中的東西有什么益處
專家解答:這樣做能使寶寶學會由握緊到松開手,從而促進手、眼、腦的協調性。和寶寶玩玩具時,先把一個玩具放下,示范寶寶也放下手中的玩具。可以用反復的語言來提示:“寶寶,把積木放到這邊。”
2.怎樣做投東西練習
專家解答:這個時期寶寶的手臂經過鍛煉已經有了一定的力量,爸爸媽媽可以試著給寶寶做一些投東西的練習。準備一個小紙箱、小筐等容器,讓寶寶把小玩具放到這些容器里,可以讓寶寶反復練習。
3.滾動圓柱對寶寶有什么好處
專家解答:教寶寶滾動圓柱能鍛煉寶寶雙手的靈活性,并建立寶寶對圓柱體可以滾動的認知。準備一個大塑料飲料瓶或其他圓柱形的筒,放到寶寶面前,讓寶寶用手推著筒向前滾動。但在寶寶滾動圓柱時,一定要注意的腳踩到圓柱而摔傷。
三、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
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
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家長在面對寶寶出現的任何問題都是非常關心的,而孩子的成長也會伴隨著很多的煩惱,需要家長去解決,下面為大家分享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
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1-在我會裝牙簽-
適合年齡:2-3歲
目標:建立手指操作技巧,提升手眼協調。
道具:牙簽筒一個、牙簽8-10支。
玩法:
家長示范用前二指(拇指及食指)把牙簽插入牙簽筒的小孔中。
指導兒童手扶著牙簽筒,另一手把牙簽逐一放入牙簽筒中。
提示:可先把牙簽末端位置較尖的部分剪掉,避免弄傷兒童的手指。
-舀豆豆-
適合年齡:2-3歲
目標:提升手眼協調;提升操作餐具的能力。
道具:勺子、橡皮泥、塑料碗、豆子。
玩法:
家長指導兒童把橡皮泥放進塑料碗內,并將小豆輕輕壓在橡皮泥上,然后示范用前三指(拇指、食指及中指)握著勺子,把小豆舀出。
兒童以同樣方法進行游戲。提示:可提醒兒童必須用另一手扶著碗子來舀豆,加強雙手協調。
-顏色筆套對對碰-
適合年齡:3-4歲
目標:提升雙手協調;增強手指力量。
道具:配有同樣顏色筆套的顏色筆5-10支(5-10種顏色)。
玩法:
家長先把筆套拔出,并插在不同的顏色筆上。
指導兒童盡快把筆套插回正確的顏色筆上。
提示:
可鼓勵兒童用手指頭來拔出及插回筆套,有助兒童增強手指力量,建立前三指執筆的操控能力。
可與其他兒童比賽,看誰最快完成,增加活動的挑戰性。
-煎腸粉-
適合年齡:3-4歲
目標:建立兒童操作剪刀的能力;提升雙手協調。
道具:橡皮泥、兒童剪刀、塑料碟。
玩法:
家長示范把橡皮泥搓成條狀,然后用一只手握著橡皮泥條,另一只手用剪刀把橡皮泥條剪出小粒,并以塑料碟裝好。
請兒童以同樣方法玩“剪腸粉”游戲。
提示:
對于開始學習操作剪刀的兒童,家長可扶著兒童的手來進行以上活動。
可先剪較細的橡皮泥條,再逐步剪較粗的橡皮泥條。
-動感絲帶舞-
適合年齡:3-4歲
目標:提升上肢控制及協調。
道具:絲帶棒2根,動感音樂。
玩法:
家長示范隨著音樂揮動絲帶,例如畫大圓圈,上下畫直線,左右畫直線,畫小蛇等。
家長與兒童各握絲帶棒,隨著音樂舞動。
提示:
以大動作揮動絲帶棒可以鍛煉兒童肩膀的活動能力,作為學習寫畫的預備活動。
自制絲帶棒的方法:先準備約60厘米長的絲帶,在末端以膠紙將之貼在木筷子上便可。
-解開大紐扣-
適合年齡:3-4歲
目標:提升雙手協調;提升操作物件(紐扣)的能力。
道具:成人衣服一件(帶紐扣)。
玩法:
家長先把有紐扣的衣服放在桌上。
家長示范用雙手把紐扣解開,然后請兒童嘗試解開鈕扣。
提示:
先學解紐,再學扣紐,家長可讓兒童穿上衣服,并嘗試解開衣服的紐扣,增加活動的挑戰性。
當兒童已掌握解開或扣合大紐扣,家長可逐漸教導兒童解開或扣合較小的紐扣。
-運水游戲-
適合年齡:4-5歲
目標:提升雙手協調;提升操作物件(水壺)的能力。
道具:膠杯1個、水壺1個、小水桶或盤子1個。
玩法:
家長先把小水壺注滿一半水,示范用一手握杯,另一手握小水壺,并倒水入杯。
家長示范小心翼翼地把水杯運送到距離3-5米的水桶,并把水倒入水桶內。
鼓勵兒童以同樣方法進行游戲,學習從水壺倒水入杯,運送水杯及倒水入桶內。
提示:可按兒童的能力采用不同大小的杯,亦可請兒童用小碟盛著膠杯來運送,增加活動的挑戰性。
-球來球往-
適合年齡:4-5歲
目標:提升上肢、雙手控制及協調。
道具:紙棒2條、氣球1個。
玩法:
家長示范用雙手握著紙棒的.末端來打球,把氣球撞向前方。
然后請兒童以同樣方法與家長輪流把氣球打來打去。
提示:
家長可用較硬的紙卷成紙棒。
提醒兒童眼睛要持續望著氣球,以增強眼球控制能力及手眼協調。
-糖果小師傅-
適合年齡:4-5歲
目標:提升雙手協調、手指操作的靈活性。
道具:顏色紙或玻璃紙(約7cm×7cm)、玻璃珠或軟糖若干。
玩法:
家長示范把一顆玻璃珠放在紙上,并把紙卷起,然后用雙手手指將兩邊末端扭緊,成為一粒“糖果”。
指導兒童以同樣方法進行游戲,制作自己的小糖果。
提示:用軟糖代替玻璃珠,完成后可以給兒童作小吃獎勵,能提升兒童的學習動力。
-折小狗-
適合年齡:5-6歲
目標:增強手指靈活運用。
道具:正方形的彩紙一張、黑色彩色筆1支。
玩法:
成人示范把一張手工紙對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后把其中兩只角向下折,成為小狗的“耳朵”,在小狗的“臉”上畫眼睛、鼻子和嘴巴。
成人給兒童另一張手工紙,指導他按示范的每一步驟折出小狗。
提示:在過程中引導兒童如何靈活地運用手指尖來折紙。
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2寶寶精細動作訓練要怎么做才好呢
0~6個月
1.局部按摩:從出生后就可以開始對寶貝的肩膀、手臂、手心、手背,手指、手腕等進行按摩,這樣不僅能刺激寶貝的手部神經,而且還能促進肌肉放松和血液循環。
2.感知手的存在:在寶貝的手腕上系個鈴鐺或手帕,每次搖動手臂時,都會讓寶貝格外注意自己的小手,以此來鍛煉他手部的感知能力。還可以握著他的手,幫其碰一碰、抓一抓懸掛的玩具。這樣不僅能夠訓練他的抓握能力,還可以促進眼手的協調能力。
3.滿手滿抓:準備一些寶貝可以抓滿手的東西讓他抓握,比如鈴鐺、海綿、橡皮玩具等。塞滿兩手,張開,然后再把東西塞進去,反復練習握掌、伸掌的動作。
6~9個月
1.開關盒子:準備一個音樂盒,鼓勵他用自己的小手打開盒子,再關上盒子,不斷地重復。這不僅能鍛煉寶貝的手部精細運動,還能讓他逐步體會到此動作與音樂盒放出的音樂聲之間的關系。
2.玩具倒手:在寶寶能夠準確抓握的基礎上,開始發展他的雙手共同活動。可以有意識地連續向他的一只手遞玩具或食物,訓練他將手中的東西從一只手換到另一只手上。
9~12個月
1.接物游戲:將紅色絲巾、黃色小手絹等能緩緩下落的物品扔向空中,下落時扶著寶貝的手去抓,邊抓邊告訴他“抓紅色”。這樣不僅能鍛煉手的抓握動作,還能讓他建立顏色的意識。
2.撕紙游戲:當寶貝掌握了捏的本領后,就會尋找機會嘗試剛學會的本事。為了滿足他的這份好奇心,可以給寶貝準備一些干凈的紙,撕一些小口子讓他進行練習。撕紙發出的嘶嘶作響的聲音,以及紙的大小變化等,都可以讓寶貝興奮不已。
1~2歲
逐頁翻書:鳥寶貝一起看書時,可以把翻書的任務交給他。開始時他可能會一次翻好幾頁,針對這個問題,媽媽可先將他的手放在一頁的幫助他翻過來,還可以用一張照片放、在使其在翻開一頁后找到照片。反復用“慢鏡頭”示范和練習,就可以使其熟練掌握翻書的技巧。
2歲以后
捏橡皮泥:讓2歲半左右的寶貝將橡皮泥或一小塊面團搓成條形,用手掌壓扁就變成了燒餅,攥起來就是一個圓球,在上面插一根小棒就是蘋果,還可以捏成小動物,建一個“動物園”等等,這些都能令寶貝玩得不亦樂乎。
5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游戲有哪些3嬰兒期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
新生兒
新生兒在被觸摸手心或腳心時,會彎曲指(趾)尖好像要抓什么東西一樣,這叫做抓握反射。
一個月
握著的手指張開了,抓握反射現象逐漸消失。
兩個月
雖然還不會自己伸手拿玩具,可如果把玩具放到嬰兒手里的話,他們就會握住,搖著玩。
三個月
這個時期的嬰兒經常吮吸手指,這也是一種學習,即通過嘴來確認眼睛看到的物體。
四個月
想要抓住眼前看到的東西,這種手和眼睛的同時運動就叫做“眼和手的協調”。把嬰兒喜歡的玩具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嬰兒就會伸手把玩具抓起來握著玩一會。
五個月
可以用兩只手抓起面前放著的玩具,還會把蓋在臉上的布扯掉。隨著雙手作用的加大,嬰兒已經清楚地懂得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各種動作,不再像以前那樣看著自己的手玩了。一看到奶瓶就高興地伸手去要;被媽媽抱著的時候,會不停地摸媽媽的臉,抓媽媽的頭發,表現出對媽媽的親愛之情。
六個月
不會再長時間地把玩具只拿在一只手中了,他們會把玩具換到另外一只手上。還可以用兩只手撕紙,自己用手拿著餅干吃。嬰兒還不能自由地使用每根手指,抓東西的時候都是五根手指一起抓下去。
七個月
可以自由地運用雙手了,所以不只會抓東西,也能夠把右手拿著的東西換到左手,用兩只手分別拿不同的物品。手指靈巧之后,嬰兒就會拍擊雙手拿著的東西,來聽碰擊所發出的聲音。他們非常喜歡能發出聲音的玩具,而且也能學會敲鼓了。
嬰兒還會把手里拿著的東西扔出去。對于大人來說,做這些動作沒什么了不起。可運動手腕并張開手指在運動機能中可是屬于相當復雜的高難度動作。
八個月
手指變得非常靈巧,只用拇指和食指就能準確地把東西拿起來。因為無論什么都往嘴里送,要注意不要誤吃東西或者發生窒息事故。
抓東西的動作能促進手指的發育。母親和嬰兒一起玩耍的時候,要多注重讓嬰兒運用手指,那種入口即化的小饅頭讓嬰兒自己抓拿、送入口中吃,愛吃多少都可以滿足他的要求。
九個月
嬰兒通過玩各種玩具,手指變得更加靈活了。能夠靈活地運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抓起很小的東西來。在飯桌上把勺子和碗當作玩具來玩,常常給媽媽找麻煩。
十個月
嬰兒玩的游戲越來越多了。因為手指的運動機能越來越發達,嬰兒可以不用整個手掌而只用手指,就能拿起有一些重量的積木來。嬰兒還非常喜歡玩從一個空箱子里面放進和拿出東西的游戲。放進和拿出的動作不僅能促進手指的成長,還有利于促進智力的發育。
一旦手里拿了什么東西,便死活也不愿意放下。還會故意扔掉手里拿的東西,大人幫著撿起來之后,還會再扔掉,甚至反復許多次。這些動作也是必須經歷的一個發育階段,是嬰兒強烈意識到自己會拿東西的表現。
十一個月
到了這個時期,嬰兒可以自己用雙手拿著杯子喝牛奶或水了。由于不熟練,喝得時候可能會灑出來,但也不要加以責備,而是應該表揚嬰兒自己會喝水了。該是讓嬰兒不再用奶瓶而是用杯子喝水的時候了。
十二個月
手指的機能日益發達。如果在旁邊看到媽媽寫字,自己也想寫,手里拿起蠟筆等就亂寫亂畫。為了促進嬰兒智力的發育,要盡量滿足其寫畫的愿望,同時可以告訴嬰兒墻壁和床上是不能亂寫亂畫的。
手的動作發育也稱之為精細動作的發育。大約在三個月左右時隨著握持反射的消失,孩子開始出現無意識的抓握,這就標志著手的動作開始發育了。孩子開始抓握時,往往是用手掌的尺側(小拇指側)握物,然后逐漸向橈側發展(大拇指側),最后發展用手指握物,也就是說手的動作是從小拇指側向大拇指側發展的。
如果兩個同樣年齡大小的孩子,用靠近小拇指側處取物的孩子手的動作就沒有用大拇指側取物的那個孩子發育得好。手的抓握往往是先會用中指對掌心一把抓,然后才會用拇指對食指鉗捏。一個小兒如能用拇、食指端取物,就表明他的手的動作發育已相當好了。小兒先能握物,然后才會主動放松,也就是說小兒先會拿起東西,然后才會把東西放到一處。
大家都知道“心靈手巧”這一說法,這就說明手與腦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大腦的發育使手的動作得到發展,靈巧的手也能刺激大腦進一步發展。相信一個能在早期就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長大后一定會有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個聰慧的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