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
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
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對于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是我們大家都會關注到的,一般在生活中也會采用很多的小方法技巧來幫助幼兒更好的發展,以下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
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1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特點
2歲~2歲半寶寶雙手手指、手腕協調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25-27個月的寶寶會用積木搭一些具有空間感的物體,會模仿畫圓形和水平線,會用細線穿珠子;28-30個月的寶寶會在搭好的火車上加上煙囪,會模仿畫交叉線,正確拿剪刀。
2歲半~3歲寶寶雙手手指、手腕靈活配合,可以做許多事情,如剪紙、粘貼、搓泥、折紙等手工活動;能將紙折成三角形、正方形等,會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和填色。
精細動作訓練小游戲
01、搭壘積木
家長準備十幾塊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積木,示范搭高樓、搭火車和搭山洞,鼓勵寶寶有目的地搭。也可以讓寶寶自己動手隨意將各種積木拼搭,發揮創造性。同時結合認識顏色,讓寶寶用不同顏色積木搭各種物品。
小貼士
訓練寶寶手腕和手指動作的靈活性,發展雙手協作的協調性。
02、穿珠子、紐扣
家長為寶寶準備彩色的小塑料珠或紐扣。讓寶寶一手拿珠子(紐扣),一手拿線,在家長的幫助下穿過珠子。先易后難,由開始的家長幫助到寶寶獨立完成。穿珠時家長要在場,數清珠子的數量,警惕寶寶將珠子放入口內吞掉。
小貼士
提高手指的靈活性、手眼協調能力以及雙手的協作能力。
03、繞毛線
準備一個帶蓋子的塑料水杯或小碗。家長給寶寶作示范,教他把蓋子打開,再合上。可以讓寶寶慢慢練習。
小貼士
提高手指的靈活性、手眼協調能力以及雙手的協作能力。
04、揉面團
家長和寶寶每人手里拿一塊和好的面團或者彩泥,家長先把面團揉成團,讓寶寶模仿,再壓成餅。
小貼士
鍛煉寶寶手部小肌肉群的發展,提高手部靈活性。
05、生活小達人
家長教寶寶學習穿內褲、解扣衣服上的大紐扣、剝豆子,教寶寶用手推門關門,鼓勵寶寶嘗試擦桌子、嘗試自己洗臉刷牙等。家長要先做好示范動作,并且關注寶寶練習的過程,及時給予協助和鼓勵。
小貼士
鍛煉寶寶手部的靈活性、雙手協作能力,以及自我服務意識。
06、海綿擠水
家長在一個空碗里裝上水,把海綿吸足水后,讓寶寶用手輕輕抓握海綿提起,移到另一個空碗中,用力把水擠出。反復練習后,將兩個碗都裝好同樣多的水,家長與寶寶進行比賽,各自用海綿將自己碗中的水移到水盆里,看看誰先把自己盆里的水運完。
小貼士
訓練寶寶抓握的能力、手臂的控制能力和靈活性,促進手眼協調的發展。
07、夾彈珠、糖球
讓寶寶用筷子把碗里的玻璃珠或糖球一顆顆夾到其他的容器里,鍛煉一段時間后可以換成顆粒更小的圓形豆子。
小貼士
鍛煉寶寶手臂控制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發展。
家長在陪寶寶一起玩游戲時,一開始可能是一個單調、重復的過程,但一定要有耐心并且堅持下去,每次時間不要過長,開始時幾分鐘,慢慢增加至10分鐘,主要以寶寶的興趣而定。
相信在我們家長的用心、高質量的陪伴下,通過豐富有趣的精細動作游戲,不僅寶寶的智力發育提升了,家庭中的親子關系也會增進許多。
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2 0-3歲寶寶精細動作訓練大全,越做越聰明
每個年齡段精細動作鍛煉的方法
第1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手指的動作有限,他們的小手大部分都握拳。對于這月份的寶寶我們主要鍛煉他們的抓握能力。
當寶寶清醒的時候,媽媽可以把手指放到寶寶的掌心,讓寶寶抓握。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應該少或者不讓寶寶戴手套,這不利于寶寶手部動作的練習。
第2-3個月
這時是寶寶手部動作飛快發展的階段,這階段主要鍛煉寶寶手部張開能力。
你可以準備一個搖鈴,先示范搖鈴,然后打開寶寶的手指,把搖鈴放到寶寶的掌心,一次次的訓練,當你搖鈴時,寶寶就會不自覺想要張開小手。
第3-5個月
這階段寶寶能看自己的手,雙手可以湊在一起,有時會抓住自己的`小腳,能夠主動抓握。
這階段主要鍛煉準確抓握,寶寶躺在床上,拿一個鈴鐺球,在寶寶眼前晃動,讓寶寶主動去握住鈴鐺球。
第6-8個月
這階段寶寶能把玩具在雙手之間傳遞,也可以雙手各拿一個積木對敲。
這時你可以準備一些彩色的積木,因為寶寶都喜歡彩色的東西,你要先示范下,將兩個積木對敲,然后將它們放入寶寶的手中,寶寶看了也會跟著你做動作了。
第8-12月
這階段寶寶能夠用拇指或是食指捏起東西,還會對小洞特別感興趣,總想把小手放進去。
在訓練寶寶捏起東西時,你可以準備容器,在里面放些黃豆等,引導寶寶從里面拿出東西。寶寶剛開始可能會捏不起來,鍛煉久了就會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來了。要特別注意的是,訓練這個的時候一定要有大人看護,避免寶寶發生危險。
1-2歲
這個階段寶寶特別喜歡摸索、拆卸、丟東西等。家長們可以準備一些比較大的珠子,讓寶寶去穿,這不僅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還能鍛煉寶寶手眼協調能力。
2-3歲
這個階段寶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畫畫”了,可以在他手上涂上顏料,讓他在紙上圖畫,也給他準備一支畫筆,教他握筆的姿勢,讓他畫一畫直線圓圈等。
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并不難,但需要寶媽們有耐心、有細心。對于不同月齡的寶寶,掌握一些互動的技巧或者小游戲,能夠舉一反三,就能夠更好幫助寶寶發育。
2歲到3歲精細動作訓練3 4-5歲精細動作訓練
1、折紙訓練
這是鍛煉孩子手的技巧、手靈活性的很好的辦法之一。在剛練習折紙時,孩子由于手指的軟弱無力,手指不聽使,動作不靈活,對此家長不要著急,慢慢地教他們一步一步去折。最好是家長折一步,然后再讓孩子模仿折,每次只教一個步驟。當孩子每一步都學會,家長可從頭至尾把幾個步驟連起來折成一件成品。折紙的難易程度要根據孩子所完成的情況而定。
2、畫線練習
教孩子畫線的方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剛開始孩子往往不會握筆,家長首先要教會他們正確的拿筆姿勢。在此基礎上,鼓勵孩子用筆在紙上隨便亂畫,只要能畫上道道就行,克服其害怕寫、畫的心理,進一步教孩子畫點、線(水平線、垂直線、斜線等)。當孩子具備了控制手指動作的能力后,再教他們學畫圖形。方法有以下幾種:
(1)在已畫好的直線上用與原直線不同顏色的筆去描,如原先是用藍色筆畫的,讓孩子用紅色筆在上面描。
(2)讓孩子用不同于原顏色的筆在已畫好的虛線(垂直線、水平線)上描。
(3)家長用疏密不同的點畫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體形狀,如桃子、蘋果、茄子、香蕉等,然后讓孩子用不同于原顏色的筆去連點成物體。
(4)畫兩條平行線,讓孩子在已畫好的限定線內畫水平線或垂直線。兩條限定線的距離可由窄到寬。
(5)讓孩子聽命令與家長交替畫線。如家長畫一豎線或橫線,讓孩子挨著畫一條豎線或橫線;教師畫一豎線,讓孩子畫一條水平線,或家長畫一條水平線讓孩子畫一條豎線;家長還可以與孩子雙方交叉畫線,如家長畫一橫線,讓孩子畫交叉的斜線等。這樣畫線更帶有游戲性,趣味性,孩子也更愿意與成人合作去畫。
3、畫圓形和弧形訓練
做法如下:
(1)家長畫一個圓,讓孩子用不同于原顏色的筆在已畫好的圓上描。
(2)家長用虛線畫圓,讓孩子沿虛線畫。
(3)家長用點畫圓,讓孩子連點成圓。
(4)讓孩子與家長交替畫圓。如家長先畫一個圓,然后讓孩子也畫上一個圓;家長畫一個大(小)圓,讓孩子畫一個小(大)圓或者家長畫一個大圓,讓孩子在大圓內畫小圓,抑或家長畫一個小圓,讓家長在小圓外畫大圓,用大圓去套小圓。
當孩子學會畫圓后,再教他畫弧線。弧線有大有小,初教時可把弧線畫得大小點,孩子容易辨認,也容易畫,以后慢慢畫短、畫小。一邊教孩子畫弧線,一邊用形象的語言加以描述,比如說:“這條像小橋,小橋彎彎,跨河兩邊。”這樣容易調動孩子畫的積極性。方法如同畫圓。
二、提升2-3歲寶寶運動能力,什么游戲比較適合
積木,各種類型的積木可以幫助寶寶認識形狀、顏色,同時可以鍛煉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培養寶寶的空間感及抗挫能力,是很好的開發智力的游戲!平時領孩子出去少依賴嬰兒車,孩子自然狀態下應該是不停走動探索,大人不要總阻攔孩子,在安全情況下,盡量給孩子探索的自由。
買一袋子氣球,里面會送一個打氣筒,兩到三歲的寶寶一般對氣球很感興趣,五顏六色的,還可以順便教他認個顏色,氣球拋高高,再讓寶寶拍過來,或者用腳踢也可以的。這個游戲我們也可以玩很久。拼圖,初期可以選擇那種比較簡單的拼圖,然后慢慢增加難度。生物科學常識告訴我們,練左手有助于大腦皮層抽象思維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及右側運動神經元的的鍛煉,練右手有助于大腦皮層形象思維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及左側運動神經元的鍛煉。
提示:收拾衣服是家庭中經常要做的事情。在未玩此游戲時,媽媽應有意識地讓小兒幫忙一起收拾晾干的衣服,并讓小兒觀察媽媽折疊衣服及存放衣服的過程,以吸引小兒的興趣,然后再玩此游戲。,運動對寶寶大腦發展、身體發育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動不僅是打球、游泳、跑步等,所有肌肉群的活動都是運動。運動是刺激大腦和身體發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學習能力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為了增強身體抵抗力,促進自身的身體成長發育,往往需要一些行動上的能力的培養。但是有的寶寶天生行動能力強,而有一些寶寶生來可能沒那么具有行動性。寶寶在骨骼發育和生長期間適當的自主性的運動能夠促進寶寶的自主行動能力的培養。
三、適合2到3歲寶寶的親子互動游戲
適合2到3歲寶寶的親子互動游戲
適合2到3歲寶寶的親子互動游戲,2-3歲是孩子想象力、探索欲高速發展的階段,父母一定要注重起來,讓寶寶的身體和大腦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總結適合2到3歲寶寶的親子互動游戲。
適合2到3歲寶寶的親子互動游戲1一、2—2。5歲親子游戲
1、接沙灘球
大多數寶寶會接球前就能扔球了,他們喜歡用小胳膊抱球,家長可以指導寶寶學習好接球。開始時,把球滾到寶寶身邊,再讓他把球滾給家長。到他試圖接球時,換一個稍微泄了氣的大沙灘球,這樣寶寶的小手更容易抓住。如果大人向他示范如何接球,寶寶會學得更快。一旦寶寶能夠接住(這需要大量的練習),就需要一點點地拉大兩人的距離。技能聚焦:和寶寶玩接球是簡單而有趣的社會化鍛煉,能增強寶寶的大動作技能和手眼協調能力。成功的接球需要敏銳的反應和良好的空間意識。通過這個游戲,他獲得了非競爭參與游戲的樂趣。
2、木偶游戲
家長可以買些奇妙的木偶,或則用彩筆在襪子或包上畫張臉,或自己做的木偶上貼上耳朵,上部粘上紗線做的頭發。玩的時候,家長蹲在沙發后面,假裝兩個木偶,給寶寶講故事、唱歌,每個木偶用不同的聲音。也可以問寶寶問題,并鼓勵他交談。讓他指出木偶的鼻子、眼睛、腳趾等,寶寶喜歡把它們指出來。技能聚焦:兩歲時,寶寶喜歡把人類特征與玩具聯系起來,把它們看做最好的朋友。如果木偶的舉止象人,就可以激發寶寶的想象力。給寶寶講故事和他交談,可以提高寶寶的對話水平。
3、騎馬游戲
家長扮演馬(基本是爸爸的活),雙手和膝蓋著地,跪在地上,讓寶寶騎在背上,確保寶寶緊緊靠著家長。游戲時配上音樂,或家長邊爬邊唱寶寶喜歡的歌(感覺達到做牛做馬的境界),讓寶寶趴下身子,直起來,或則左右搖擺。技能聚焦:家長在學馬爬和搖晃時,寶寶在學習好怎么保持平衡。他會發揮想象力,假裝自己在騎一匹勇猛的戰馬。
4、轉圈游戲
當寶寶急切地要四處走動時,讓他和小朋友一起唱兒歌,做轉圈游戲是最佳選擇。寶寶的收獲是,伴隨轉圈、唱歌和手拉手而產生的友情和樂趣——無論是爸媽還是要好的小朋友。
5、玩紗巾
這個游戲對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是個挑戰,收集顏色鮮艷、質地輕盈的紗巾,幾條同時放在手里揉搓,將它們高高地拋在空中,然后讓寶寶抓落向地面的紗巾。幾次以后,和寶寶換過來,讓寶寶扔家長抓。技能聚焦:這個游戲給寶寶新的物品,讓他練習扔和抓飄動的織物,空中的“彩虹”不僅是視覺的刺激也是身體的挑戰。
6、丟沙包
把幾個又高又輕的塑料瓶、杯子和空罐堆放在一起,給寶寶示范怎么扔沙包把它們擊倒。也可以用不同大小的球代替沙包做游戲,還可以讓寶寶坐在不同的距離扔。先讓寶寶坐著,一旦技術提高了,就讓他站著扔,并讓寶寶收集被擊的滿屋的東西。技能聚焦:朝目標扔沙袋或球,能幫助寶寶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增加對因果關系的理解。這個游戲也可以輪流玩,當寶寶與人共處時,輪流玩對以后的社交互動非常重要。
7、浴缸戲水
寶寶喜歡在浴缸里玩水,喜歡大雨,寶寶其實也可以在自己的浴缸里“造雨”。可以用過濾器、噴壺等,給寶寶示范怎樣把水倒進漏鍋會產生“大雨”,還可以把雨滴灑在寶寶的頭上和身上,一邊唱著關于雨的歌。大一點的寶寶會喜歡用淋浴噴水頭淋出水滴,要使游戲更好玩,和寶寶一起爬進浴缸,讓大雨傾盆而下。技能聚焦:任何形式的戲水對寶寶都是感官忙碌的奇妙之旅。感覺到、看到或聽到一股水流變成雨時,能提供給他觸覺、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也幫寶寶理解水可以有很多形式出現。
二、2。5—3歲親子游戲
1、水中目標
投球濺起水花,這項活動會弄得人濕濕的,可寶寶會很喜歡。將兩個大塑料盆裝上一半水,收集多種多樣的小球,最好是能浮在水上的塑料球和網球。讓寶寶將球對準水盆投擲,數一數每個盆里投了幾個球,即使沒有投中,也要對寶寶的嘗試報以掌聲。當他做得更好時,要讓他離盆更遠,增加難度。技能聚焦:這個游戲有助于培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大動作技能。這也教給寶寶計數的方法。
2、繪畫入門
將大紙粘在一個容易清洗的平臺上,然后將幾種無毒顏料倒在小碗或盤子里,再準備各種繪畫工具,包括畫筆和切成不同形狀的海綿。大人給寶寶示范如何用畫筆蘸顏料涂抹在紙上,然后讓寶寶試著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技能聚焦:寶寶現在開始認識到他能夠創造東西,讓他畫任何他想畫的東西,幫助他自信地表達自己。將日常用品變成藝術工具,既鍛煉了他小動作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也發展了他的創造力。
3、手電筒的樂趣
在晚上,首先藏起寶寶最喜歡的一件東西,把尋找區域限制在一兩個房間里,這樣找寶貝就沒那么難了。然后告訴寶寶要找什么,關上燈,遞給他一個較輕的手電筒,大人也帶上一個。揮舞手電筒,那明亮的光柱會讓寶寶感到奇妙無比。這個游戲也可以是一群寶寶一起玩的。技能聚焦:尋找物品給寶寶提出了必須集中注意力才能解決的問題。第一步就要聆聽藏起物品的描述,這需要理解力,然后要考慮地點在哪里,這種抽象思維能力對寶寶是巨大的挑戰。這個晚上玩的游戲還能減輕寶寶對黑暗的恐懼。
4、球彈起來了
你和寶寶分別握住一條毛毯的兩端,把大沙灘球放在中間,然后顛到空中,在它落下時再盡量接住它。開始時輕輕顛球,以免太高。當寶寶的協調能力提高時,可以把球越彈越高。技能聚焦:這個游戲對于寶寶的協調能力和視覺靈敏度是個挑戰。為了把球彈起,他必須與你同時提起毛毯,為了接住球,他必須在球落下時緊盯著球。做這個游戲還需要與同伴的合作精神。
5、紙片拼圖游戲
先找一個漂亮的彩色圖畫,畫的是寶寶喜歡的東西,然后把它剪成4大片。大人幫助寶寶重新排列這些紙片,使它們還原。當他完成后,你可以把紙片再剪小,使難度增加。技能聚焦:這個游戲鍛煉了寶寶對空間關系的理解力,還使他對喜歡的圖畫進行創造(對空間記憶能力的測試),獲得解決更難拼圖的信心。
6、熟悉的氣味
準備幾盤食物,如蛋糕、檸檬片、蘋果等,用一條手絹或圍巾蒙上寶寶的眼睛,然后讓他深吸一口氣,猜一猜這個是什么食物什么氣味,猜完讓她再嘗一嘗,使他能夠更好地將氣味和食物聯系起來。大人也可以把寶寶帶到室外,試一試他對花、松子、泥土和草的嗅覺記憶。技能聚焦:這是一個讓寶寶進一步探索感覺世界的游戲,使他注意周圍各種各樣不同的氣味。教給他不同氣味和物體的單詞,擴大他的詞匯量。
7、放大物體
帶寶寶到室外散步開始這次探索,想他演示如何將放大鏡對著不同的物體——綠葉、巖石、青草、花朵、沙礫甚至昆蟲,仔細觀察他們,并鼓勵他觸摸物體,幫助他尋找合適的詞語描述它們。大人還可以和寶寶討論大小的概念。技能聚焦:放大鏡是幫助寶寶欣賞大自然絕佳的工具,它可以使寶寶感覺大自然是多么豐富多彩又錯綜復雜,幫助他描述所看到的一切,也能擴大他的詞匯量。
適合2到3歲寶寶的親子互動游戲2彩色獨木橋
從彩紙上剪下大圓圈、方形和三角形,隨意放在地上(你也可以用膠帶粘好,避免紙片滑動)。告訴孩子你要從一個點走到另一個點上,不能踩到地板。接著你可以示范一遍,踩著紙片走過去。觀察他們如何應對這個挑戰。他們一開始可能還會踩到地板上,但最后還是會掌握技巧。之后你可以提高游戲難度,只能踩在紅色紙片上或者圓圈上。這樣的游戲能鍛煉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培養他們對形狀與顏色的理解。
小小燈光
找一個帶有簡單的開關按鈕的手電筒,和你的孩子一起玩“燈光游戲”。關掉房間里的燈,將手電筒照向墻和天花板,或者照到孩子的手和腳,或者自己的臉上。然后讓孩子動起來,你要跟著孩子的動作移動手電筒,讓燈光“跳”起來。玩過一會兒,孩子就會很高興地發現他們竟然能控制燈光啦!
隧道世界
找3到5個箱子,將兩端剪開打通,頭尾相對排列在一起,制成隧道。你也可以用更多的箱子做一些拐彎,或者用越來越小的箱子連在一起(確保最后一個箱子的大小可以讓孩子鉆出來),或者在隧道的.其中一個出入口掛上毯子,當作“門口”。這個游戲能鍛煉孩子的組織肌肉運動的能力(即有序地移動以達到目標)、協調能力和空間意識。
睡蓮上的小青蛙
從綠色的紙上剪下大圓圈,隨意散落在地上。告訴孩子這是睡蓮葉子,要從一個葉子跳到另一個葉子上。當他們跳來跳去的時候和他們聊聊這個游戲。這種游戲不僅能鍛煉肌肉運動技能,還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創造性思維和語言能力。
泰迪熊的茶話會
在地上鋪一張毛毯,放上填充動物玩具。在毛毯上擺好空的紙盤、紙碗、一個空的塑料水壺、勺子等東西,舉辦一個“茶話會”。問問孩子:“泰迪熊在吃什么呢?他們想玩什么游戲?”這種活動能激發孩子在角色扮演場景中所展現的想象力。
郵件大亂斗
從彩紙上剪下一些方形,在每張紙上寫一小句話(你好呀!小豌豆!)。把這些紙片放在房間的各個角落,并讓孩子收集起來,放在郵箱里。你可以拿著一個鞋盒(頂部剪開一條縫)充當郵件收發員,讓孩子把信件放進盒子里。然后和孩子調換角色,讓他們藏好信件。這種游戲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自由思考和初期的文字能力。
修修樂
用一個大的硬紙箱充當工作臺。在工作臺上面放好你的“工具”:木勺子、打蛋器、一對木刀叉、一把量尺等等。讓孩子選擇一個玩具用這些工具“修理”。這種角色扮演的游戲能鍛煉孩子的符號思維和扮演能力。
喂朋友吃飯!
在一個硬紙箱上畫一張大臉,在嘴巴的部位剪一個圓。把小球扔進洞里,告訴孩子:“我的朋友餓啦!我喂了他一個蘋果,可是他還是很餓!我們還要喂他吃什么呢?”讓孩子們一直“喂食”,直到他們想打開箱子看看。把球都倒出來,重新開始玩。這種活動讓孩子有機會運用符號思維把不同的物品想象成食物。
老鼠小屋
在裝電器的大箱子上剪一個半圓當作鼠洞的門,把箱子當作孩子們的“老鼠小屋”。問問孩子老鼠需要什么東西,然后讓他們放進去。可以放一些毯子、“食物”(用木塊充當)、盤子等等。讓孩子們裝作是小老鼠,學老鼠吱吱叫,還要輕輕地跑來跑去,把他們“安置”進他們的“小屋”里。看看他們會如何進行這個角色扮演的游戲。你的“小老鼠”可能會在睡覺前要一只泰迪熊。
做三明治吃!
從不同顏色和不同質地的布上剪下10到15個方形(大約是一片面包的大小),跟孩子說:“我想做一個三明治”,然后將幾片方布疊放在一起。假裝狼吞虎咽地吃掉三明治。看看孩子的反映:他們也想做一個三明治嗎?他們想自己吃還是喂你吃?孩子甚至可能會說他們渴了,想“喝”一杯牛奶。這樣的活動激發孩子的符號思維和扮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