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適合家庭玩的親子游戲有哪些
【來學我】
游戲重點:專注力、模仿能力、反應速度
游戲玩法: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寶寶學你的樣子,做出一模一樣的動作;或是寶寶做,來模仿。最好同時配合語言,鍛煉寶寶的反應速度。比如舉起兩只手、翹起右腳尖、用左邊的手捏右邊的耳朵等等,邊說邊做。
如果寶寶興致不高,試試對他說:你能做到我這樣嗎?寶寶通常就躍躍欲試了。乘車、排隊、等電梯,讓寶寶百無聊賴的時間,這個活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小沙錘】
游戲重點:聽覺能力、觀察能力
游戲玩法:家長收集幾個相同大小的瓶子,最好是透明的,聚會的飲料瓶刷干凈就可以。在瓶中放入米粒,做成小沙錘。和寶寶一起研究一下,米多的和米少的瓶子,搖起來聲音有什么差別?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別?如果裝滿米粒呢?
還可以換成花生、豆子,試試聲音會有什么不同。注意,如果寶寶還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聲音上,而是一直試圖打開瓶子,最好暫時放棄這個游戲,以免寶寶誤吞豆子,發生危險。
【出怪聲】
游戲重點:控制發音
游戲玩法:寶寶經常會發出類似咯咯、咕嚕、嘖嘖咂舌的聲音。媽媽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對著發出一些有節奏或節拍的聲音,吸引寶寶做出反應,或者模仿你??凑l能發出的聲音多,誰發出的聲音更有趣。
稍微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試試快速連續的“bo-bo-bo”“la-la-la”,這樣的練習有助于寶寶更加靈活地控制自己的口腔發音。
【蹺蹺板】
游戲重點:平衡感、空間感知
游戲玩法:家長準備一塊硬木板,一個較大的堅硬積木塊,或類似的物品。把積木塊放在地面上,再把木板搭在上面,就可以充當蹺蹺板了。
寶寶坐在一端,媽媽用腳踩另一端,就可以讓寶寶體驗忽上忽下的奇特感覺了。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平衡感和空間感知的游戲。玩的時候扶著點寶寶,注意安全哦。
【爬到你身上啦】
游戲重點:觸覺、認識能力
游戲玩法:媽媽用手食指和中指模仿兩條腿走路的樣子,在寶寶身上慢慢“行走”。邊“走”邊說,走到寶寶的胳膊上啦,走到寶寶的肚子上啦,寶寶一定會被逗得哈哈大笑。
這樣做能幫助刺激小寶寶的皮膚觸感,對稍微大一些的寶寶來說,也能幫助認知身體部位。如果寶寶表達能力還不錯,還可以讓他學著你的樣子,用小手在你身上行走,并說說走到哪里了。
【獨木橋】
游戲重點:大運動、協調能力、平衡能力
游戲玩法:用寬膠帶在地上粘一條,當做獨木橋。讓寶寶從一頭走到另一頭,腳不可以踩到膠帶外面。這個游戲適合走得比較穩當的寶寶,可以鍛煉大運動能力、控制身體的能力以及平衡感。如果寶寶比較小,可以并列貼兩條膠帶。
當寶寶熟練后,還可以用膠帶在家里貼出各種各樣的“路線”,只能按照路線行走,玩起來會非常有趣。
【認五官】
游戲重點:大運動、認知能力、反應能力
游戲玩法:家長隨便找個紙筆,在紙上畫一個大頭娃娃的圖案,有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就可以,圖案要畫得稍微大一些。如果家里有現成的嬰兒海報,也可以直接用。
先帶著寶寶一起認認五官,哪個是鼻子、哪個是嘴巴。寶寶熟悉認知后,游戲開始。說到眼睛,迅速指到眼睛,或用手掌拍眼睛的位置。和寶寶互換角色出題,看誰反應比較快。
【粘住啦】
游戲重點:大運動、協調性
游戲玩法:家長用雙面膠在門上粘出幾個目標位置,再準備幾個小小的吹氣氣球。讓寶寶站在距離目標一定距離的位置上,通過踢、扔、打、頂等不同的方式,努力使氣球能夠到達并粘在雙面膠上。
通過調節寶寶站定的距離和改變雙面膠的面積、位置,都能調節游戲的難易程度。這個游戲是全身性的運動,對寶寶協調性和體力都有很好的增強作用。
【搖啊搖】
游戲重點:平衡能力
游戲玩法:最好有兩位家長一起在場,游戲才好玩。讓寶寶躺在床單中央,兩位家長每人拎起床單的兩個角,連同寶寶一起抬離床面,輕輕晃動,讓寶寶躺在床單中體驗搖晃的感覺。大部分寶寶都會很喜歡。
如果寶寶很快適應了,不害怕,你們可以試著搖晃幅度再大一些;如果寶寶覺得不安,就先停下來。
【包紙團】
游戲重點:精細動作、耐心
游戲玩法:媽媽當著寶寶的面,用一張紙把積木塊包裹起來,遞給寶寶。寶寶知道積木在紙包里,會拿著紙包來回看,并嘗試用手指捏、摳,將紙縫挑開,再用手剝。如果寶寶不知道怎樣做,家長可以示范一下,讓寶寶明白其中的因果關系。
這個游戲能夠鍛煉寶寶手指的靈活度。如果成功把積木剝出來,寶寶會非常有成就感。積木可以用其他小物品代替,多包幾層紙團還能增加游戲難度哦。最好用A4紙,不要用報紙這樣的油墨印刷品。
【找寶藏】
游戲重點:運動能力、思維能力
游戲玩法:準備兩個以上的一次性紙杯,一個小積木塊,或其他寶寶感興趣的東西。讓寶寶注意觀察,然后用其中一只紙杯扣住積木,兩個紙杯一起做幾次位置交換,讓寶寶猜一猜,積木在哪里。
類似的游戲形式可以靈活運用。比如準備兩個盒子,擺在寶寶面前,讓寶寶來“找寶藏”。如果打開盒子需要摳一摳、扭一扭,對寶寶手指的精細運動也是很好的練習。
二、6歲床上親子游戲
6歲床上親子游戲
6歲床上親子游戲,親子游戲是家庭內父母與孩子之間,以親子感情為基礎而進行的一種活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不可缺少的,分享適合6歲床上親子游戲。
6歲床上親子游戲1 1、吹氣球,先吹大,然后松開氣球,氣球就會像火箭一樣快速地伴著聲音飛出,因為蚊帳的限制,氣球只在蚊帳的范圍飛動,易于撿起再飛。寶寶會聽著氣球聲,眼光追隨氣球。著可以鍛煉寶寶的觀察力和注意力。
2、把枕頭一端抬高,成為一個斜面,把圓形物品如空塑料瓶子或其他球類玩具放在較高的一端,讓其滾下,自制成動感玩具。寶寶會在玩具落下時主動去抓。多次重復,鍛煉寶寶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3、在寶寶四周放上各類玩具,寶寶會四周找尋自己喜愛的玩具,不斷的轉動和爬行,有利于鍛煉寶寶爬行和學走路。
4、床是寶寶活動較多的地方,在床邊的墻上粘貼一些顏色鮮艷的畫,多為動物,每天指著畫教寶寶看圖識物。雖然寶寶不會開口說話,但他們處在聽和潛在模仿階段,聽多了,當再次念到期畫中事物的名稱時。寶寶就會不自覺地朝那畫看去。這有利孩子早期啟蒙教育。
床上親子游戲是孩子的第一個活動空間,是孩子第一次真正的玩耍,所以這個機會一定要利用好,就可以讓孩子有更好的成長發育。但是床畢竟空間有限,各位父母也要注意安全問題。
6歲床上親子游戲2適合洗澡時的游戲:
水中追捕
媽媽們事先給寶寶準備好一些水中玩具,如乒乓球、小毛巾、塑膠吸管、空的瓶子等會浮的物品。然后在浴盆中放水,讓寶寶在盆中坐穩。另一手拍拍水中的玩具,引起他注意,可以問寶寶,玩具到哪里去了,捉住它等之類的動作,第一次可能寶寶還不會抓浮在水面的物品,經過這樣多次的鍛煉,寶寶就會用手去觸摸浮到水中的玩具了。
浴中閑聊
為寶寶洗澡時,指出寶寶身上的部位,告訴寶寶你現在在洗的是寶寶那個部位,比如手,如果寶寶抓得很緊,你可告訴寶寶松開你的手,讓你洗洗他的手指。
跟寶寶閑聊時注意不要用兒語,也就是說不要說重復的字,如手,就說手,不要說手手,因為做智能提升時,給寶寶的所傳遞的信息必須是要正確的,因為起初和寶寶在洗澡閑聊時,寶寶并不懂你在說什么,但多次訓練以后寶寶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了。
溫涼浸水
在浴缸中放兩個小臉盆,一個裝了溫暖的水,一個裝了涼爽的水,讓寶寶把雙手先浸入暖水,并告訴寶寶這是溫水,五秒之后,讓他雙手浸入涼爽的水,感覺水溫的差別,這個活動也能會提升寶寶的觸覺能力。
浴后摩背
洗澡后讓寶寶趴在軟墊上的毛巾上面,媽媽兩手并排放于寶寶的后頸部,為其進行按摩一直到臀部,寶寶在被按摩時會安然入睡,這個按摩法對寶寶的觸覺智能非常有益。
空中騎士
洗完澡后把寶寶身上擦干,用一條毛巾鋪在桌上,讓寶寶在你面前仰臥,腳靠近你,媽媽兩手輕輕抓住他的雙腳,為他做如倒騎童車的圓弧動作,做了六次之后,把手往上舉起高過他的頭部,然后伸向兩側再放回身旁。
以上這些洗澡游戲媽媽們可以給寶寶洗澡時每天進行,洗澡游戲看似簡單,但其中對親子關系有益外,這對寶寶的各項智能發育都非常有好處,所以媽媽們可以持之以恒,說不定寶寶以后就是一個各方能力都非常強的寶寶哦。
最適合寶寶身心發育的游戲
平衡游戲
鍛煉寶寶平衡能力的游戲很多,上下臺階可以輕松地幫助寶寶掌握身體的平衡,同時也有助于加強他對自身身體的`認知;翻越障礙,比如鉆過某個模型、鉆洞、跳過土坑、跨越圓木、翻越矮墻等等,這些活動可以有效地鍛煉寶寶(寶寶食品)身體各部分肌肉。
音樂游戲
聽音樂有助于培養寶寶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音量的大小、節奏的快慢,樂曲所要表達的各種情感等等,這些來自方方面面的刺激不僅可以幫助寶寶辨別聲音,對提高寶寶記憶力,開發寶寶智力也很有幫助。
觸摸游戲
觸摸是寶寶感受外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通過觸摸,寶寶對冷暖、軟硬、光滑與粗糙等各種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確的認識。給寶寶洗澡的時候用一些安全的玩具,比如塑料瓶子、浴球等讓寶寶觸摸,能帶給寶寶許多的樂趣。
智力游戲
玩黏土、做手指畫、拼圖、沙畫等游戲非常有趣,而且可以鍛煉寶寶的'肌肉。給寶寶玩顏色鮮艷的線團或其他用于辨認顏色的玩具,不僅可以幫助寶寶認識顏色,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6歲床上親子游戲3一、有哪些適合和6歲男孩在家玩的親子游戲?
1、鉆山洞游戲。
鉆山洞游戲就是家長坐在地下伸直雙腿,然后讓孩子跳過家長的腳,當孩子跳過去之后,家長就應該將腰部抬高,讓孩子從腰部底下鉆過去這種鉆山洞的游戲是適合4~7歲之間的孩子,這種游戲是可以培養孩子對于空間的認知能力,同時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平衡感,靈巧度,以及還可以鍛煉孩子肌肉能力。
2、膝蓋山大挑戰。
家長還可以在家陪孩子做膝蓋山大的游戲,挑戰這種游戲是適合5~7歲左右的孩子,這種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肌肉力以及運動力,做這種游戲是需要家長背靠著墻壁,膝蓋彎曲,在握緊孩子雙手的情況下,讓孩子爬上膝蓋,然后放開孩子的雙手,讓孩子自己保持平衡,并且讓孩子展開雙臂,但是做這個游戲的時候,最好由爸爸來陪孩子做,因為是需要很大的力量,另外一定要注意保證孩子的安全。
二、陪孩子做親子游戲有哪些好處?
陪孩子多做一些親子游戲,是可以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的,因為通過游戲可以很快的進入到孩子內心的世界,父母就會知道孩子內心比較喜歡什么東西,也可以理解孩子目前的心智是處于在哪種水平可以讓孩子在游戲當中跟父母更加的親近。
而且在親子游戲的過程當中,父母還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做各種的動作,這樣不僅可以鍛煉了孩子還可以讓孩子發展思維能力,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當中可以學到更多的本領。
三、有什么好玩的親子活動或者游戲
下面戇爸爸就給家長們介紹幾種特別有助于孩子成長的游戲類型。
1.玩音樂游戲,鍛煉孩子右腦。
心理學家和科學家都告訴我們:音樂可以開發右腦,古典音樂尤其如此。家長陪孩子玩音樂游戲,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
游戲:我是音樂家
玩法:家長拿各種樂器的圖片告訴孩子樂器的名稱,然后每天給孩子聽一段不同樂器演奏的音樂,家長和孩子一起模仿演奏的動作,比如鋼琴,小提琴,讓孩子愛上音樂。
2.玩繪畫游戲,鍛煉孩子觀察能力。
繪畫游戲開發的也是右腦,繪畫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包括視覺感受、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對右腦的刺激是全方位的。
游戲;我畫你猜
玩法:規定一種孩子熟悉的事物,比如一種工具或一種水果,由孩子用自己的小手畫出來,家長來猜。讓孩子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震撼家長吧,你會發現身邊這個小人兒真的是個小天才。
3.玩家務游戲,鍛煉分類收納能力。
做家務是孩子在家里特別樂意承擔的一項工作,如果和孩子玩做家務的游戲,她會非常開心。做家務的過程,就是鍛煉孩子分類整理的能力,養成分類整理的習慣,未來孩子生活會更井井有條。
游戲:今天我值日
玩法:給孩子設計一個“值日生”袖章,告訴孩子他和媽媽要分別承擔什么家務,他負責的家務要做到什么程度,讓孩子去先做。做好以后再根據做的情況進行點評,然后再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
4.玩半邊游戲,鍛煉孩子大腦均衡發育。
半邊游戲就是對孩子平時不太擅長的身體部位刻意加以鍛煉的游戲,通過這樣的游戲,可以增加對大腦的均衡刺激。
游戲:我是半年小少年
玩法:針對孩子日常不太擅長的身體部位,特別地提出相應的游戲規則,比如左手串珠,左腿踢毽子,左手運球等類似的游戲。
5.玩編故事游戲,開發孩子想象力。
編故事游戲是右腦形象思維能力開發的最好方法之一,讓孩子在故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自己創作屬于自己的童話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收益。
游戲:我是大導演
玩法:讓孩子想象一個假想朋友,然后和假想朋友度過愉快的一天,這一天怎么度過,吃什么,玩什么,有什么高興的事,有什么難過的事情,都由孩子自己創作。
6.玩積木游戲,開發孩子動手能力。
積木是每個孩子都有且最喜愛的玩具之一,最簡單的積木卻可以激發孩子最大程度的動手能力。
游戲:我是國王
玩法:國王說出自己城堡的設計理念,然后用自己的智慧,把積木和其他玩具結合,搭建自己理想中的王國。
7.玩拼圖游戲,鍛煉孩子專注力。
各個年齡段都有適合孩子的拼圖,從簡單的幾塊到復雜的幾百塊,都可以鍛煉孩子集中注意力,專注于一件事情的能力。
8.玩萌寵玩具,鍛煉孩子情商。
智能化的萌寵玩具會讓孩子體驗萌寵從出生到成長的每一步,可以通過有趣的互動,讓孩子培養愛心,提高情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