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幼兒大動作的訓練游戲
幼兒大動作的訓練游戲
幼兒大動作的訓練游戲,寶寶的身體健康對于父母來說是最重要的,在小寶寶們出生以后,是完全沒有行動能力的,而且因為頸部骨骼和肌肉比較最弱,以下看看幼兒大動作的訓練游戲。
幼兒大動作的訓練游戲1踢出第一步:四肢被動操
游戲目的:這個游戲可以強健寶寶的上肢與下肢的肌肉,并開發寶寶的節奏感。尤其是通過下肢被動游戲來鍛煉寶寶的下肢肌肉,促成寶寶踢出第一步。
準備工作:柔軟的地板墊、較硬且整潔的床、干凈的床單或者浴巾。
游戲方法:
1、寶寶清醒時,讓寶寶仰面躺著,將寶寶置于鋪好墊子的硬板床上,為寶寶唱兒歌或者播放樂曲。播放音樂的時間不要過長,一般3-5分鐘即可,防止寶寶疲勞。
2、按照歌謠的節拍輕輕移動寶寶的胳膊和腿,使寶寶感到舒適、愉快。如果寶寶緊張、煩躁,可暫緩做操,改為皮膚按摩,使之適應。
3、接著做上肢運動,媽媽握住寶寶的雙手,做“上、下、內、外、屈肘、伸肘”,就好像讓寶寶劃槳一樣。媽媽邊唱兒歌邊做動作,配合的兒歌是“我是個小小劃槳手”:劃呀劃,劃呀劃,我是個小小劃槳手,帶著媽媽去游玩。劃呀劃,劃呀劃,我是個小小劃槳手,小小船兒被我劃得飛快。
4、媽媽再握住寶寶的雙腳做一前一后地幫他做“上、下、內、外展、合攏、屈膝、伸直”,就好像讓寶寶踩自行車一樣。同時配合的兒歌是“我來踩自行車”:踩呀踩,踩呀踩,我是個小小的賽車手,帶著媽媽去比賽。踩呀踩,踩呀踩,我是個小小的賽車手,自行車被我踩得飛快。
5、然后用手掌在寶寶身體兩側上推拿一下,再讓寶寶俯臥,在背部再上推拿一下。做完這套游戲再給寶寶洗澡。在給寶寶換尿布、洗澡后穿衣服時,都可以玩一會兒以上的四肢被動游戲。
青蛙望天
抬起小小的頭:青蛙望天
游戲目的:訓練頸部肌肉,使之能支撐頭部抬起時的重量,開闊視野。
生后30天時寶寶的下巴可支在床上向上看,60天時下巴可離床3—5厘米抬頭向上看。
準備工作:較硬的床,或者地板墊子。小紅球。
游戲方法:
1、讓寶寶趴著斜躺在媽媽的胸腹部,雙手放在胸前,媽媽雙手放在寶寶頭側,唱著兒歌,吸引寶寶抬頭。
2、兒歌是:一只小蝌蚪呀,變成了小青蛙,哇哇,哇哇,對著天空望一望,對著媽媽笑不停。一只小蝌蚪呀,變成了小青蛙,哇哇,哇哇,對著天空望一望,對著爸爸笑不停。
3、如果寶寶經過努力看到了媽媽的臉,媽媽就將臉碰碰寶寶的臉,獎勵下寶寶。
4、接著還可以試著使用道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如使用紅色小球,在他眼前的高處晃動,還可以配兒歌:小青蛙,望呀望,天上有什么?寶寶使勁兒抬——頭!加油!加油!加一—油!看看這是什——么?這是一個紅球球、
5、念這首兒歌的時候應注意節奏;寶寶感覺語言的節奏美。每個寶寶的動作發展差異較大,媽媽應仔細觀察,等寶寶有了相應的能力再開展這個游戲,且游戲時間不宜過長。
6、如果寶寶看到這個紅球了,很興奮,就將球拿回來,輕輕的放在寶寶的手里,讓他玩會兒,就算是他視覺捕捉到的獎勵。
烙燒餅
翻動肉肉的身軀:烙燒餅
游戲目的:練翻身90度,熟練地向兩側翻身是為下月作180度翻身做準備。
要讓寶寶自如地向兩側翻身,才有可能順利地作雙側180度翻身。
準備工作:柔軟的床、能發出響聲的彩色小玩具
游戲方法:
1、媽媽和寶寶一同仰臥在床上,媽媽翻身,示范給寶寶看,引導寶寶和自己一起翻身。
2、如果寶寶不會翻,媽媽就把雙手放在寶寶臀部和頸部的邊說兒歌邊給寶寶翻身,翻身的速度不要太快。兒歌的內容是:烙、烙、烙燒餅,烙出一個大燒餅,翻、翻、翻燒餅,翻了一下又一下,喲!燒餅烙熟了,燒餅香噴噴。
3、給寶寶翻身的時候,親親寶寶,逗寶寶笑、
4、接著讓寶寶仰面躺著,媽媽坐在寶寶頭頂的前面,把一個能發出響聲的彩色小玩具舉到寶寶的面前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然后把玩具移到一側。動作要慢并鼓勵寶寶伸手抓取玩具。
5、如果寶寶自己翻過身來了,就把玩具給寶寶玩。在做幫助寶寶翻身這些動作時,媽媽可以邊幫助翻身邊唱:翻身、翻身、小家伙,從肚子到后背。翻身,翻身,小家伙翻過去后,還得翻過來。
6、在寶寶頭部的另一側重復同樣的動作,如果寶寶自己已經翻過部分身體,還需要一點點幫助的話,那就輕輕地推一下。
拉一拉,坐起來
成功的學會坐:拉一拉,坐起來
游戲目的:練坐,也可以鍛煉寶寶全身的肌肉,對他日后練爬行和學走路都有幫助。
準備工作:柔軟的床
游戲方法:
1、寶寶仰臥在床上,你用雙手緊握住寶寶的雙手,感到寶寶在用力時,慢慢地將他拎起來,使他從躺的姿勢變成坐的姿勢。每天可以玩三四次。
2、媽媽抱著寶寶,爸爸拉住寶寶的肘部和前臂,邊唱兒歌邊扶寶寶坐起。兒歌內容是:“拉大鋸,扯大鋸,外婆家,唱大戲,媽媽去,爸爸去,小寶寶,也要去?!备鶕焊璧墓澴?,把寶寶輕輕地拉起再放下。
3、慢慢的寶寶能半坐起來時,媽媽半躺在床上,讓寶寶面對面坐在媽媽的大腿上。
4、媽媽拉住寶寶的雙手,媽媽的雙腿前后搖擺,讓寶寶有騎在馬上的感覺。寶寶自然的前后坐起。來回拽動,唱以下的歌謠?!膀T大與,騎大馬,上高山,跨過河,咔噔咔噔,跨過河!”。
八爪魚爬行法
爬出精彩世界:八爪魚爬行法
游戲目的:練爬
準備工作:寬敞的空間
游戲方法:
1、在臥室里騰出一塊地方鋪上毯子或泡沫塑料板讓寶寶學爬。將床架、桌子腿及硬的能碰傷寶寶的地方用舊布纏裹,把床底下打掃干凈,因為寶寶會爬進去夠取東西。
2、讓寶寶做出爬的姿勢,腹部離地,媽媽疊在寶寶上方,跟寶寶姿勢一樣。
3、媽媽兩手握住寶寶兩手,并用膝蓋頂住寶寶的腳底板,手把手教寶寶爬。
4、注意寶寶練習爬行的順序,爬行時先出右手和左膝,再出左手和右膝,在出右手時身體扭向左而出左膝,在出左手時身體扭向右而出右膝。有條不紊才能保證身體平衡、
5、媽媽與寶寶疊一起,就像一只八爪魚,反復地爬。還可以唱兒歌:爬呀爬,爬呀爬,我是一只小小的八爪魚;爬呀爬,爬呀爬,媽媽是一只大大的八爪魚;媽媽帶著我一起爬呀爬。
懷抱學步法
勇敢邁出第一步:懷抱學步法
游戲目的':學走路,訓練身體的協調性與靈活性。
同時給寶寶很好的保護,讓親子之間的感情充分交流,爸爸媽媽別忘了鼓勵寶寶,用愛的懷抱鼓勵努力行走的寶寶。
準備工作:平滑的地板
游戲方法:
1、爸爸與媽媽各蹲一邊,相距幾步遠,伸開雙手迎接寶寶。讓寶寶能在爸爸媽媽的懷抱間行走。
2、寶寶先從媽媽這邊走出,爸爸在另一邊呼喚寶寶的名字。讓寶寶獨自向爸爸走幾步,撲向爸爸的懷抱,寶寶撲向爸爸的時候,爸爸給寶寶一個親吻和擁抱。
3、寶寶再從爸爸這邊走,媽媽在另一邊唱著兒歌,吸引著寶寶?!靶⊥米庸怨?,把門開開,開開左門,開開右門。媽媽回來了??靵碛計寢專靵肀П寢?。寶寶真乖”。寶寶又轉身走幾步,撲向媽媽的懷抱。
4、這樣往返,讓寶寶成功脫離手牽手的學步方式,勇敢邁出第一步。
5、也可以這樣做,爸爸蹲下,與寶寶面對面,扶著寶寶雙臂站著,爸爸拉著寶寶的雙手,雙臂按節奏打開、合上,然后帶著寶寶分別往左、右走,再向前向后走,拉著寶寶的小手對拍手。整個游戲是有節奏的,爸爸嘴里唱著兒歌,讓寶寶的動作也隨節奏。
幼兒大動作的訓練游戲2踢毽子
適合年齡:2歲以上
游戲準備:毽子、硬紙板
玩法要領:
1、爸爸媽媽將扎有繩子的毽子拎高,讓寶寶用腳踢懸吊著的毽子,一邊踢一邊數,數數可以踢幾個。也可以讓寶寶自己拿著毽子,一只腳著地,另一只腳踢。
2、鼓勵寶寶手拿硬紙板,向上拍打毽子,并試著接住,同樣可以一邊接一邊數,看看能夠接住幾次。
游戲價值:
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身體平衡能力,練習抬腿動作。
小提示:
寶寶剛開始可能很難接住毽子,家長可以幫助寶寶多玩幾次。
跳房子
適合年齡:2歲以上
游戲準備:沙包、在地上畫好格子
玩法要領:
爸爸媽媽讓寶寶將沙包(或鑰匙串、紙團等)扔到相應的數字格子里,可以雙腳跳、單腳跳或其它任何難度動作,跳到該數字格子里。依數字從小到大,跳到屋頂。2歲寶寶可以跨步,3歲寶寶可以雙腳跳,4歲以上寶寶可以嘗試單腳跳。
游戲價值:
可以鍛煉寶寶的跳躍能力,練習拾取動作等。
小提示:
沙包可以用家中其它常見物品代替,如鑰匙、紗巾、紙團等。
運動骰子能量大
適合年齡:3歲左右
游戲準備:標有不同動作的骰子和數量骰子
玩法要領:
和寶寶一起投擲骰子,爸爸媽媽擲出運動方式,寶寶擲出數字,看好顯示的動作和數字,寶寶和家長一起做相應次數的相同動作。如:爸媽和寶寶擲出“開合跳”“數字3”,就要和寶寶一起做開合跳3次。
游戲價值:
增加運動的趣味性,促進大動作的發展。
小提示:
家長可以和寶寶一起用廢舊紙箱制作骰子,還能培養寶寶的動手能力。
幼兒大動作的訓練游戲3寶寶的大動作是指什么?
粗大運動簡稱大運動或大肌肉運動,是運用個體功能,配合大肌肉運動,以有計劃、有系統的肢體運動來改善個體的運動機能,促進身心發展。簡單地說嬰幼兒的大動作通常包括翻身、坐立、爬行、走、跑、跳、鉆、投、拋、攀等,粗大動作發展是嬰幼兒大腦成熟的一項重要指標。
人的一生都離不開大運動,孩子上幼兒園后,將學會拍球、跳繩、跳彈簧床,使個體在生活空間中的動作更為精密與敏捷,通過這些訓練,兒童能在手、眼、腳的配合與協調方面大為加強,在動作的速度、方向、力量與變化等方面,也會更加成熟。
02嬰幼兒大動作發展有什么規律?
嬰幼兒的大動作發展是遵循一定的規律發展的,具體的規律是按以下幾點進行:
①全身性再細化
嬰兒的最初動作是全身性的,籠統的,散漫的,然后慢慢逐漸分化為局部的、準確的、專門化的。例如:剛出生的寶寶,他哭鬧的時候,會全身扭動,手腳并動,但這些動作都是籠統的,并不準確。
②從上部到下部
嬰兒的大動作發展是從身體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最早的動作是在頭部,其次在軀干,下肢。就是沿著這樣方向發展:抬頭、翻身、坐、爬、站、行走等。
③大肌肉到小肌肉
寶寶的大動作是按照先大肌肉動作再到小肌肉動作這樣的發展的方向。
03嬰幼兒大動作發展有什么特點?
不同的年齡階段,嬰幼兒的大動作發展特點不同,父母要根據寶寶的大動作發展特點,進行相應的運動訓練。下面我們來看看每個階段的特點,對照一下自己寶寶,看看是否達標?
0~1歲寶寶大動作特點:
當寶寶0~1歲時,他(她)的大動作發展以移動運動為主,比如:躺、爬、站等。
1~2歲寶寶大動作特點:
當寶寶到了1~2歲時,他(她)的大動作發展由移動活動向基本運動技能過渡,如:爬(障礙爬)、走、滾、踢、扔、接等。
2~3歲寶寶大動作特點:
當寶寶到了2~3歲時,他(她)的大動作發展以基本運動技能為主,向各種動作均衡發展,如:走(向不同方向走、曲線走、側身走或倒著走)、跑(追逐跑、障礙跑)、跳(原地跳、向前跳)、投擲運動器具、蕩秋千、蹬童車等。
04不同年齡寶寶,如何進行大動作訓練呢?
嬰幼兒動作發展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肢體動作發展要求,爸爸媽媽應該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來選擇適宜的運動游戲進行訓練。下面我們針對四個不同時期,如何選擇合適的大動作訓練游戲?
(1)寶寶的原始反射支配時期
0~6個月的嬰兒應選擇與仰臥、側臥、俯臥、翻身、蠕動、抱坐、扶坐等動作發展有關的游戲進行訓練。針對這個階段,我推薦寶寶玩翻身游戲。
具體玩法:
①拉手翻身
寶寶仰臥的時候,家長拉起其一只手,帶動其身軀翻轉過來變成俯臥,也可以由俯臥再拉手變成仰臥。
②被單翻身
將寶寶放在被單上,家長抓住被單的兩個角,輪流拉高或放低,讓寶寶在被單里滾來滾去,體驗翻身的要領。
③翻身過物
待寶寶能夠隨心所欲地翻動身體時,家長可以在床上擺放一些障礙物,如枕頭、棉被等,讓嬰兒從上面翻過去。
溫馨提示:不同的翻身游戲,適合4~6個月寶寶,每次玩的時間不宜太長,控制在1~2分鐘,每天次數可以根據寶寶的情緒和狀態而定,情緒和狀態好的情況下,可以多玩幾次。在玩翻身游戲時,最好選擇在喝完奶半小時以后。
(2)寶寶的步行前時期
7~12個月的嬰兒應選擇與坐、爬行、扶站、姿勢轉換、扶走等動作發展有關的游戲進行訓練。針對這個階段,我為寶寶推薦玩爬行游戲。
①雙側交互爬行
剛開始學習爬行的時候,給寶寶選擇平整的地面,鋪上爬行墊,把寶寶放在爬行墊上。寶寶爬的時候是右手前進,左腳跟進,然后左手前進,右腳跟進,如同四足動物行進的姿勢。
②上下斜坡爬行
寶寶掌握了一定的爬行技巧后,家長可以把寶寶放在有上下斜坡的地方爬行,每爬一步,身體就會感受到一次地心引力的變化,這種爬行過程可使前庭平衡系統得到充分的訓練。
③爬跪站坐訓練
寶寶已經很熟悉爬行方法后,家長可以給寶寶做一些升級爬行法。在爬行時,讓寶寶停下來改做其他動作,然后再繼續爬行,如把跪立、攀物站起、坐下俯臥等動作與爬行組合在一起,使寶寶能夠在爬行過程中不斷變換動作,刺激大腦細胞的活動,培養其平衡能力。
溫馨提示:爬行游戲適應6~12個月進行,每個寶寶喜歡的爬行的方法不同,家長不要強迫孩子。研究發現爬得好的孩子,平衡感更強,他們在走路的時候更不容易摔跤或磕磕碰碰,會爬行的孩子比不會爬行的自我保護意識要強。
(3)寶寶的步行時期
1歲~1歲半的幼兒應選擇與站立、獨立走、攀登、掌握平衡等動作發展有關的游戲進行訓練。在這個階段,我推薦寶寶玩走的游戲。
①推玩具車
寶寶剛開始學習走路的時候,家長可以為寶寶選擇玩具車、手推車、學步推車等,可以讓幼兒用兩手扶著在地上推著走,借助車的力量學會如何邁步。
②跪著走
寶寶掌握了一定的走路技巧時,家長可以讓孩子跪在床上用膝蓋走路,有助于訓練他的平衡機能。
③跨越障礙物
孩子已經學會了走路時,家長可以在地上擺一些高約20厘米的障礙物,鼓勵寶寶跨過去,可以訓練孩子的單腳站立的能力。
溫馨提示:這個行走訓練游戲,適合10~36個的寶寶。寶寶學會行走,擴大了寶寶的認識范圍和活動范圍,同時也發展了寶寶的全身動作,促進了寶寶的心理發育。
(4)寶寶的基本運動技能時期
1歲半~3歲的幼兒應選擇與穩步行走、跑步、攀登樓梯、跳躍、單腳站立、翻滾、走平衡木、拋物、接物、旋轉等動作發展有關的游戲進行訓練。針對這個階段,我推薦寶寶玩球的游戲。
具體游戲方法:
圍繞丟、拋、踢、拍、投等基本動作,變換有趣味性的方式進行游戲訓練。
拋球:讓寶寶抓著球,反復把球拋到墻上和地上指定的地方,可以幫助訓練孩子的肌肉和關節。
踢球:把球放在地上,讓孩子用腳踢著球走,或對著積木、易拉罐等目標練習踢球。
拍球:把球扔在地上,引導孩子用手去拍1~3次。
投球:用一只手或雙手做向前、向上、向下的投球動作。
溫馨提示:這個游戲適合1~3歲的寶寶,可以每天和寶寶多玩3~4次,每次控制在1~3分鐘,如果寶寶興趣很高,可以延長到5~10分鐘。
二、幼兒園平衡游戲有哪些
問題一:幼兒園有哪些游戲活動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連體人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與同伴合作同共同做好一件事,體會協作游戲的快樂。
準備:報紙若干張。平衡木兩個。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自選伙伴,兩人一組。
2.交待游戲玩法并示范給幼兒看。
玩法:
將報紙展開挖兩個洞,分別套在兩人的脖子上,將兩人連在一起,兩人按指定路線走、跑、走平衡木等。如報紙中途破碎則停止游戲,以報紙不破碎者為優勝。
3.幼兒游戲。
4.游戲結束,教師請幼兒談談自己獲勝的體會。根據幼兒回答做必要的小結,強調協作。
中班體育游戲:兩人三足
活動目標:
1、學習游戲“兩人三足”,體驗與同伴按節奏同步前進。
2、體驗齊心協力合作帶來的快樂。
玩法:
中班體育游戲:螞蟻排隊走
一、活動目標:
1.練習排隊齊步走。
2.通過互相配合,協作完成游戲
二、活動準備:大的報紙團或皮球作豆子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三個三個組成一組,扮成螞蟻。(第一個幼兒站立,兩手作觸角;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孩子的腰)
2.請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別人。
3.設置一定的距離,在終點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請“螞蟻”從起點到終點,再返回,比賽搬豆,看誰搬得快
游戲:荷花荷花幾時開
活動目標:
1、感受與同伴合作,共同游戲的樂趣。
2、幫助幼兒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追逐跑。
玩法: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請幾名幼兒蹲在圈內扮演“荷花”,圈上的幼兒邊念兒歌便圍著“荷花”走,當念到“六月荷花朵朵開”時,圈上幼兒做開花動作后四散跑開,而圈內的“荷花”就跑去抓住,抓到幼兒就算獲勝。
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聽辨信號的能力。
2、激發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游戲的方法:讓幼兒認識老狼的家在哪,小兔子的家在哪,老師當老狼,在小兔子的家的前面。游戲開始時,幼兒與老狼一同往前走,并齊聲問:“老狼老狼幾點了?”然后又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兩點了.這樣繼續下去,直至老狼回答:天黑了時,幼兒就轉身向家里跑,老狼轉身就追,但不得過小兔子的家,在小兔子的家前被捉到的為失敗者,要送到老狼的家,等一會游戲再次開始時要小兔子去救他,玩過幾次,可另選出一人當老狼,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丟沙包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
2、體驗與同伴一起合作游戲的興趣。
游戲方法:游戲的人數最少要在三人以上,最高不限。在一個大約是羽毛球場大小的地區中游戲,其中的兩個人站在場地的兩端,為丟沙包的人,兩人互相傳接。其余的一人在場地中可任意跑動,躲避兩個人的沙包傳接。被打到則算死掉一次。相反,被場中的人接到沙包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命。(游戲者可以任意規定場地中者接到沙包所得到的命的數量)接沙包可以分單手或雙手,單手接沙包和雙手接沙包所得到的命數量不同,此數量可有游戲者規定。場地中者接到沙包后,可以“保命”或“點地”。保命即使保存著一條命。點地就是不保存著一條命,但須在場地中點一下地,再向場外扔出。
游戲:跳圈
活動目標:
1、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
2、激發幼兒的體育活動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游戲方法:在空地上畫上一個兩個一個兩個……圈圈,幼兒有次序的進行跳圈活動,從圈頭跳到圈尾,跑回原地拍一下下一位小朋友的手,接著游戲,直到一排小朋友全部輪一次,游戲結束。游戲可根據幼兒活動情況進行數次。
小兔找山洞
目標: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和速度。
玩法:一個幼兒當大灰狼,一個幼兒當逃跑的小兔,其余一部分幼兒兩兩組合搭一個山洞(手牽手舉過頭......>>
問題二:幼兒園的平衡游戲課應該怎樣來設計領域活動
《泡沫板游戲》中班
設計意圖:中班幼兒的平衡、爬行正處于發展階段,根據我班幼
兒想象力豐富,喜歡玩游戲的特點,我設計用泡沫板讓幼兒邊玩邊
創造,發展幼兒平衡、及爬行能力。
目標:1通過玩泡沫板讓幼兒試著創編玩法,練習平衡及爬行能力。
2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
準備:錄音機泡沫板天線寶寶圖案、籃球架、大積木等大型器械。
過程:一。聽音樂進教室
1、我們是聰明的天線寶寶,一起去玩游戲好嗎?先說個天線寶寶的兒歌吧。
2、說兒歌:
天線寶寶真能干,
聰明無比智慧大。
神奇的風車轉一轉,
高高興興跳起來。
(放音樂做準備活動讓幼兒自由做)
二、創編演示玩泡沫板
1、我知道天線寶寶很聰明,今天看誰拿泡沫板玩得花樣最多,讓我們來試試。
2、巡回指導及時鼓勵勇于創編的幼兒。
3、啟發引導:寶寶們看活動室里還有很多東西,你都可以利用去。(讓幼兒繼續玩,鼓勵幼兒勇于創編,老師也參與創編。)
4、快來神奇的風車轉了,因為天線寶寶都開動了腦筋,創編了許多有趣的玩法,都有什么玩法呢?(總結剛才幼兒創編的玩法)。
5、這么多玩法你喜歡那種玩法?
6、用幼兒喜歡的玩法進行競賽游戲。
7、我剛聽說天線寶寶樂園的小路壞了,我們背著天線寶寶爬過去給它鋪一條路吧,路鋪好了我們從小路爬到天線寶寶樂園去吧。
三結束:
寶寶們都累了,我們去休息一下吧!
問題三:幼兒園小班的室外游戲都有什么啊一,拉小豬走
目的:練習蹲著走,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準備:藤圈4個,小豬頭飾若干,“豬圈”若干。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兩隊,各隊兩名幼兒為一組,1、2報數,第二名幼兒扮演小豬并戴上頭飾,第一名幼兒扮“拉豬人”拉著藤圈向前走,”小豬“蹲著走。全體幼兒邊拍手邊說兒歌:”耳朵大,眼睛小,豬的全身都是寶。快拉小豬進豬圈,小豬小豬要走好。”把“小豬”送到端線的椅子上坐下(進豬圈),扮拉豬人的幼兒跑回把藤圈交給第二組,依次進行。
規則:“小豬”必須蹲著走,不能站起來
二,趕豬入欄
目的:讓幼兒學會側向擊球的方法,培養幼兒擊球的準確性和判斷能力。
準備:小凳6~8根,木棍2根,皮球2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小隊,成四路縱隊站在兩端。一隊和三隊面對站立,二隊和四隊面對站立。聽到口令后,由一、二隊兩名幼兒雙手握緊木棍上端,身體側向,用木棍的另一端將球(豬)向前擊波滾動,使球(豬)依次從凳子旁滾過,直至球滾到第三、四對幼兒面前,互相接替,滾球幼兒到排尾站好。游戲繼續進行,直到一隊、二隊幼兒根三隊、四隊幼兒互換場地。速度快者獲勝。
規則:
(1)球必須依次從凳旁滾過才能有效。凡球未滾過者,必須重新使球滾過。
(2)不準用腳踢球。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選擇適當距離及球的重量、大小,并告知幼兒撥球力量要適當。
三,小小守門員
目的:鍛煉幼兒踢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準備:甲隊每人一個球
玩法:將幼兒分成甲、乙兩隊,各成一列橫隊,距6米相對站立,各隊隊員左右間距1米。甲隊每人腳下各放一個球,乙隊隊員雙腿開立,與左右同伴腳抵腳(如圖)。
游戲開始,甲隊幼兒同時踢球射門,乙隊幼兒進行堵截(用手接球或用腳擋球,踢回)。射門成功(球過乙隊防線),一個球得一分,教師記下總分。然后甲、乙兩隊互換位置,交換射球,守門。射進球多的隊獲勝。
規則:
(1)射門時必須站在線外,只能用腳踢,不能用手扔。
(2)可以直線或斜線射門,但必須設在有效范圍內,即兩端守門員的外側腳之內。
(3)守門員不得離開守門去去堵截。
可根據幼兒年齡活動做基礎,適當縮短或延長射門距離。
四,對碰球目的: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鍛煉幼兒的手臂肌肉。
準備:皮球若干個。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請4名幼兒分別站在甲、乙、丙、丁處拿1只皮球,甲丁為一組,乙丙為一組。聽教師口令,甲將球滾向丁,丁將球滾向甲,半路兩球相撞的一分。乙、丙動作相同。撞球多的組獲勝。
此游戲也可以在桌子上進行,幼兒各站一角,方法同上。
一:沒有鼻子的大象
目的: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幽默感,并在歡笑聲中培養幼兒對拍子歌曲的演唱興趣。
玩法:
一半幼兒圍成一個圓圈,另一半幼兒扮演小豬站圈內。
①―②小節,在圓圈上幼兒邊唱邊拍手(一拍一下)。扮演小豬的幼兒身體向前傾,兩臂屈時,兩手按在耳朵上,做大耳朵狀,一拍走一步。
③―④小節,“小豬”邊走邊兩手在身體兩側下垂成圓弧狀,做很胖的樣子。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⑤―⑥小節,“小豬”動作同①―②小節,圈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⑦―⑧小節,“小豬”在原地上左手叉腰,右手伸食指在右側點一下。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⑨―⑩小節,“小豬”邊拍手邊走,尋找一個圓圈上的幼兒。
二,五指歌
目的:練習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玩法:全班幼兒圍成圓圈,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獵手,隨著歌詞做動作,其他幼兒雙手隨歌詞節奏,逐一伸屈。⑦――......>>
問題四:幼兒園3-6歲兒童觀察能力訓練游戲有哪些一、3~6歲幼兒平衡能力
(一)3~4歲幼兒
1、能沿地面直線或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走一段距離。
2、能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
3、能身體平穩地雙腳連續向前跳。
4、分散跑時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雙手向上拋球。
(二)4~5歲幼兒
1、能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平穩地走一段距離。
2、能以匍匐、膝蓋懸空等多種方式鉆爬。
3、能助跑跨跳過一定距離,或助跑跨跳過一定高度的物體。
4、能與他人玩追逐、躲閃跑的游戲。
5、能連續自拋自接球。
(三)5~6歲幼兒
1、能在斜坡、蕩橋和有一定間隔的物體上較平穩地行走。
2、能以手腳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網等。
3、能連續跳繩。
4、能躲避他人滾過來的球或扔過來的沙包。
5、能連續拍球。
二、3~6歲幼兒教育指南
(一)利用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如:走平衡木,或沿著地面直線、田埂行走。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蹺等游戲活動。
(二)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如: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鉆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玩跳竹竿、滾鐵環等傳統體育游戲。
(三)對于拍球、跳繩等技能性活動,不要過于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
(四)結合活動內容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問題五:幼兒園晨間集體游戲有哪些?老鷹抓小雞,捉迷藏,快樂小推車
目標:
1、訓練平衡能力
2、訓練家長和孩子的協調性
玩法:
孩子四肢著地趴在地上,家長雙手抬起孩子的后腿,孩子用雙手慢慢向前移動。
此游戲進行時,為安全起見可讓孩子戴上手套。
摸一摸
目標:培養幼兒的觸覺能力,增強認知能力。
準備:一個布袋,自由選擇物體(如圖書、文具、塑料杯、牙刷、盒子等物品)
玩法:
1、將所有的物品先讓孩子看一看,再放進袋子里。
2、由孩子伸手進去摸取一件物品,然后問他:“你現在摸到的是么?”然后讓孩子猜猜自己摸到的東西,再取出看看猜對了沒有。
六一游戲,原文地址:親子游戲2
聽一聽
目標:
?1、感知不同的物體碰撞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準備:小石頭、黃豆、米、粗沙子、小瓶子4個(不透明的)、錄音帶
玩法:
1、請孩子辨認幾種東西,并能說出其名稱。
2、家長指導孩子把小石頭、黃豆、米、粗沙子分別裝入空的小瓶子里,并把蓋子用透明膠貼緊。
3、家長請孩子閉上眼睛,讓孩子搖搖小瓶子,分辨瓶中是什么東西。
4、播放歌曲,家長和孩子一起隨音樂節奏搖動瓶子。
打豆腐
目的:鍛煉孩子身體的靈活性。
玩法:
1、媽媽和孩子相對站立,雙手互拉開后一高一低。
2、游戲時,一邊換手的高低位置,一邊說:“哪邊高,哪邊低,打豆腐,快來買?!?/p>
3、說完后,讓孩子從拉開的雙手中間穿插,翻身360度。
六一游戲,原文地址:親子游戲3
老鷹捉小雞
目的:訓練孩子跑的技能,以鍛煉孩子的體力和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
玩法:爸爸扮老鷹,媽媽扮雞媽媽,孩子扮小雞,讓孩子跟著雞媽媽的步子,自如地控制步子,左右來回跑或拉著媽媽衣服轉圈跑。
跳躍
目的:有助于孩子肌肉的發育和身體動作的協調,并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玩法:孩子兩腿彎曲,身體略向前傾,手臂向后伸直呈“飛機”狀,做好準備。爸爸喊口令:“一、二、三,跳!”孩子雙腳往前跳或往下跳(孩子站在高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的物體上
六一游戲,原文地址:親子游戲4
平衡
目的:提高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玩法:開始可在地面上畫寬約20厘米左右的兩條直線,讓孩子在兩線之間
?走,不得超出線的范圍。在此基礎上,再訓練孩子走平衡木。要領是雙手左右平伸,兩腿交*走直線。
顏色感知
目的:熟悉各種物體的顏色,并學習簡單語句。
玩法:可以用一些大小、形狀相同,顏色不同的積木進行練習。首先要求孩子:“拿出一塊跟媽媽手上一樣的紅色積木。”孩子拿對后,給予鼓勵;再要求孩子說“紅色積木”,然后過渡到只說“拿出一塊紅色積木給媽媽”,孩子掌握后,再教認其他顏色
六一游戲,原文地址:親子游戲5
虎口拔牙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的靈活性和判斷力。
玩法:爸爸當“虎口”,雙手環抱坐在椅子上,腿上放些玩具當“虎牙”。孩子當“拔牙”的人,找準機會把“虎口”內的“虎牙”一顆顆***,同時防止“虎口”隨時閉合“咬”住自己。
倒蹬自行車
目標:練習腰部和腿部力量,培養孩子動作的協調性。
玩法:家長和孩子躺在床的兩頭,抬起腿讓雙方腳心相貼,然后一前一后地蹬腿,像騎自行車一樣,一邊蹬一邊念兒歌:“丁零零,丁零零,騎著車兒上北京。北京有個天安門,天安門上掛紅燈。紅燈亮,照四方,大家心里暖洋洋。
還想要更多?到9ye育兒園雞上搜搜吧......>>
問題六:幼兒園小朋友玩什么游戲比較合適游戲1我是好駕駛
讓孩子在趣味的游戲中,區分走與跑的不同,在快與慢的節奏中,學習掌控自己的肌肉。適合年齡:2-4歲
準備道具:呼拉圈(兩人一個)、或是小投環(一人一個)
游戲說明:
1.邀請孩子進行開汽車的游戲,可以載客人(兩人一個),并示范跑與走的動作,讓孩子自由調整步伐。
注意事項:1.由于有些時候需要跑步,因此在游戲前,避免孩子因為不小心互相碰撞或是撞到家具而受傷。
游戲2城堡大戰
反復練習扔球的動作,讓孩子感受破壞與重組的趣味,同時宣泄緊張與焦慮的情緒。
適合年齡:3-6歲
準備道具:小球、積木若干個。
游戲說明:1.爸爸和媽媽先邀請孩子一起拿積木蓋一座城堡,蓋成怎樣的城堡比較不容易被打垮。4.再輪流用球攻擊。
注意事項:1.鼓勵孩子多多練習丟。孩子的力道或許不足,不可以將球丟到別人身上。
游戲3小小飛行員
這個游戲可以增進手臂的肌耐力、發展平衡感及協調性,并加強孩子對空間的認識。
適合年齡:4-5歲
準備道具:滑板、粗繩、可以當成目標的物品、可系綁繩子的固定物。
游戲說明:1.請小朋友以伏臥的姿勢,將腹部貼在滑板上,讓小朋友手攀著繩子前行或后退。
注意事項:1.滑板的輪子必須是可以各個方向自由轉動的。2.步驟中的各種活動也可以改成跪在滑版上進行。
游戲4轉轉樂
藉由親子互動游戲,***前庭系統,訓練孩子的平衡感發展。
適合年齡:3-4歲
準備道具:附有手把的旋轉椅
游戲說明:1.父母協助孩子坐進旋轉椅中,可以幫助孩子手眼協調及肌肉發展。
注意事項:1.旋轉的時候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反應,如果孩子覺得害怕,就給予安撫或暫停游戲。
***玩球躲貓貓訓練邏輯數學
游戲1球球泡泡澡
通過與水、球等物品,讓孩子體驗觸覺感受,并啟發孩子對數量、多少的基本認知。
適合年齡:1-2歲
準備道具:澡缸、塑料球
游戲說明:1.讓寶寶先進入澡缸,再將澡缸注入清水,讓孩子對數與量有最基本的認知。
注意事項:1.避免孩子在浴室里滑倒,發生窒息或溺水的意外??梢月匾龑檬只蛴媚_先行碰觸。
游戲2誰是同一國的
通過視覺及觸覺進行區分,培養孩子分類、辨識的優勢能力。
適合年齡:3-5歲
準備教具:大小不同的螺絲及螺絲帽數組
游戲說明:1.將螺絲跟螺絲帽分散在桌面上,看誰最快把螺絲和螺絲帽栓在一起。
注意事項:1.每次游戲過后要收拾好,或避免小小孩誤食。
游戲3躲貓貓
讓孩子通過抓握取拿的動作,促進小肌肉發展;并通過尋找的動作,建立孩子對物品的認知及數與量的概念。
適合年齡:1歲到2歲
準備道具:塑料充氣球池、塑料球、圖卡、一些日常用品
游戲說明:1.孩子進入球池后,再將球慢慢倒入池內,請孩子一邊唱數,一邊丟出與數字圖卡相對應的球數。
注意事項:1.幼兒注意力并不持久,而且容易分心,而讓效果大打折扣。
游戲4跳跳球
讓孩子認識并辨別顏色、學會數數量。
適合年齡:5歲到6歲
準備道具:可以丟接的球與球套
活動內容:1.讓孩子手拿球拍,將球往空中拋去,當球落下來時,可以一次丟好幾個顏色的球,然后指定孩子要接哪一個顏色的球。
注意事項:1.孩子如果接對了,要記得給他熱烈的回響,例如:“好棒喔”之類的。
***敲敲打打培養音樂智能
游戲1小小樂隊
讓孩子用耳朵聽、用手敲打,認識不同質料的不同音色。
適合年齡2-4歲
準備道具:塑料罐、玻璃罐、鐵罐若干個,大紙箱一個、音樂、任何可以敲打的棒子。
游戲說明:1.爸爸媽媽敲著三種不同的罐子,配上音樂,請孩子......>>
問題七:幼兒園游戲以走,跑,跳,鉆,攀,爬,投鄭,平衡為主,每項發展幼兒什么走:發展平衡力跑:發展爆發力鉆:發展判斷力爬:發展協調力投擲:發展臂力和技巧
三、有哪些訓練孩子體能的游戲
放手走
方法
媽媽扶幼兒站好,爸爸在三、四步遠的地方拿玩具逗引幼兒,鼓勵幼兒獨立走過去。
目的
鍛煉行走。
滾圓筒
方法
取一只圓鐵筒,放進一些紐扣、木珠、玻璃球、積塑片、小積木等,蓋好放倒。你一邊用手撥動鐵筒,使其滾來滾去發出聲響,一邊對幼兒說:“咦,是什么聲音?”“哪來的聲音?”“里面是什么?”當幼兒想看時,你就打開圓筒,把東西一樣樣倒出來,倒出一樣講一樣,“噢!是球!”“是積木”、“是紐扣”等,讓幼兒分別辨認。
目的
學習辨認和命名常見物體。
推車走
方法
幼兒雙手扶著適合他身高的小車,你在前面拿著玩具吸引幼兒推車往前走,當推到你面前時,將玩具放在小車里,繼續推車向前,邊走邊放玩具。
目的
鍛煉走的能力。
爬階梯
方法
選擇不太高的樓梯、攀登架,讓幼兒爬上去、爬下來。
目的
鍛煉四肢,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
拉磨推磨
方法
媽媽和幼兒面對面地坐著。媽媽拉著幼兒的雙手,一進一退和著兒歌節奏做拉磨推磨動作。
拉磨,
推磨,
磨粑粑,
請外婆,
磨豆腐,
請祖母。
玩拖拉玩具
方法
你在前面牽引能發出響聲的拖拉小鴨或火車,邊走邊說:“寶寶追上小鴨了!”讓幼兒在后面慢慢追著玩具走。你可故意停下腳步,讓幼兒捉到玩具,并給予鼓勵,還可以讓幼兒和你互換位置,讓幼兒拉著玩具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追:“小鴨、小鴨,等等我?!?/p>
目的
鍛煉行走能力。
裝小球
方法
準備一只盒子(可以是廢藥盒),在盒蓋上挖一洞,洞的大小視球而定,能裝入球即可。另備一只小盒裝小球用。教寶寶用手捏起小球,從洞口處放入盒內。小球也可用紙團代替。
目的
鍛煉手的靈活性。
玩大積木
方法
用20~50厘米見方的大小不同的紙箱,做成空心或實心大積木,讓幼兒把積木疊起來,或搬運或用來攀登,使全身得到鍛煉。
目的
發展全身動作。
拋球
方法
選一個適合幼兒玩的球,教幼兒不扶東西、舉手過肩用力將球拋出,可兩人玩。
目的
練習向前投擲動作。
運東西
教幼兒把放在外面的玩具撿到小拖車里,然后一車一車地拉到玩具柜去放好。然后把玩具柜里的玩具拿出來放到小拖車里,又一車一車地拉到指定地點。
鉆山洞
爸爸媽媽兩手相接,做成一個拱形狀,讓幼兒鉆過來鉆過去。然后兩手分開上下相接,做成一個圈形,讓幼兒鉆,看他能否在鉆圈時抬腳邁過手臂。
抓小汽車
開動一個電動小汽車(或上發條的小汽車)或其他能移動的玩具,讓幼兒跟著追并抓住它。
爬行游戲
方法
你和幼兒相對而坐,你對幼兒說:“我是大象,你是小象,咱們一起去外面玩玩吧”。讓幼兒跟在你后面爬行,爬了一會兒,你說:“咱們就在這兒做游戲吧”。這時你用手觸地,身子變成拱形,讓幼兒鉆或爬過去,最后還可讓幼兒騎在你的背上再爬幾圈。
目的
提高方向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