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
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
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嬰幼兒時期的動作發展很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了,看看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
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1 1個月的大動作:俯臥時能夠抬頭片刻
測評方法:
讓寶寶趴在床上臉向下,雙臂彎曲放在胸前,媽媽們在寶寶前面用搖鈴引逗寶寶抬頭。如果寶寶能夠下頜離開床面,自行抬頭2秒,就算通過。
2個月的大動作:俯臥抬頭離床面45度
測評方法:
讓寶寶俯臥在床上,然后雙臂彎曲放在胸前,同樣是媽媽在前面用玩具引逗寶寶。如果寶寶可自行抬頭,且面部與床呈45°角度,就算通過。
3個月的大動作:
俯臥抬頭離床面90度。測評方法同前面,只是與床呈90°的角度。
頭能豎直且平穩。測評方法:抱直寶寶,觀察寶寶的頭豎直情況,如果超過10秒就算通過。
仰臥轉側臥、俯臥前臂撐起。測評方法:寶寶仰臥在平板床上,媽媽用玩具引逗寶寶,不能主動幫助寶寶,讓寶寶自己側翻;然后讓寶寶俯臥,兩臂放在胸前,看寶寶是否用張開的雙手或者前臂支撐身體,臉是否看向正前方。
4個月的大動作:大人扶著寶寶的腋下和髖部時,孩子能夠坐著。
測評方法:
將寶寶抱著坐在大人腿上,兩手扶住寶寶的腋下或者髖部,寶寶能平穩坐5秒,就算通過。
5個月的大動作:扶住寶寶的腋下能夠站立。
測評方法:
家長用雙手扶住寶寶的腋下,站立在床上或者大人腿上時,寶寶能夠站立2秒以上,就算通過。
6個月的大動作:獨坐片刻和扶著站立。
測評方法:
媽媽們讓寶寶坐在床上,不用扶著,然后給玩具讓寶寶玩耍,他們能夠獨立坐30秒以上就算通過;扶著寶寶的雙臂讓他們站立,能夠直站5秒左右也算通過。
7個月的大動作:獨坐自如和扶著站立。
測評方法:
讓寶寶獨自坐在床上,家長不要用手去支撐寶寶的身體,如果能夠坐十分鐘左右,算通過;扶著寶寶的雙手手腕腕讓他站立,寶寶若是能夠站立10秒以上就算通過。
8個月的大動作:會自己坐起、躺下和會自己匍匐前進。
測評方法:
讓寶寶自己躺在床上玩耍,能夠從仰臥變成俯臥再變成坐位,并且自己能夠躺下。寶寶俯臥的時候,媽媽在前面用玩具去引逗寶寶,鼓勵寶寶向前活動,在寶寶爬行的時候,寶寶會以手、腹部為支點向前匍行,能完成就算通過
9個月的大動作:扶雙手走路和雙手扶墻站起。
測評方法:
家長將寶寶立于地面扶住寶寶的雙手,并鼓勵寶寶邁開步伐,一般來說這個月齡的寶寶能邁出三步以上;同時讓寶寶坐在床上玩,鼓勵寶寶用手扶著墻壁自己站起來,一般來說寶寶可以扶墻站立30秒,若是都能做到,就算通過。
10個月的大動作:扶物體能夠走幾步。
測評方法:
家長可以讓寶寶扶著椅子、床沿或者小推車,鼓勵寶寶向前邁步,一般來說這么大月齡的寶寶能邁3步以上,能做到的寶寶就算通過。
11個月的大動作:會扶物體行走和獨立站穩。
測評方法:
家長把寶寶帶到床邊或者沙發旁邊,用玩具去引逗寶寶,寶寶會扶著東西走5步以上,而且還能夠放開扶著的東西,單獨站立10秒,就算是通過了。
12個月的大動作:獨自走步。
測評方法:
讓寶寶獨自站在爸爸媽媽之間,然后通過言語的鼓勵或玩具的逗引,讓寶寶走到爸爸這邊或者媽媽這邊,一般來說寶寶能夠單獨走3-5步,能做到就算通過。
16個月的大動作:牽大人手上下樓梯。
測評方法:
家長把寶寶帶到樓梯的最下方,然后牽著寶寶的一只小手鼓勵他走上去,寶寶這時候會自己用力邁步,可以上兩個臺階,能做到的寶寶就算通過。
24個月的大動作:
兩歲的寶寶走路已經非常平穩,跑步也快,會用雙腳跳,也會向前跳步,還能從矮的臺階上獨立跳下,并且站穩,他們跑跑停停的平衡能力能夠控制自如了。
幫助寶寶鍛煉“大動作”需要注意什么?
1.大動作的發展需要骨骼肌肉的配合,不要過早的進行鍛煉。
幫助寶寶鍛煉大動作時,必須是寶寶的身體狀況可以支持他嘗試或者完成這樣的動作,才可以對寶寶進行大動作的鍛煉,不然在寶寶骨骼肌肉還沒發育好,就讓寶寶過早的進行鍛煉的話,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壓力,對寶寶不好。
2.順其自然的幫助并鼓勵寶寶去鍛煉。
寶寶身體發育到一定程度,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想要探索外面新奇的世界。比如:
當寶寶脊椎發育到一定程度,比較硬時,當他想要拿旁邊東西時,他就會努力翻身。
當寶寶的手腳力氣夠大時,他就會想要向前爬,去拿遠一點的玩具。這時可以讓寶寶多爬,這樣可以讓寶寶以后的平衡感更好,因為這是他一點點通過爬上爬下,用身體嘗試且記住這些平衡的技巧,慢慢鍛煉出來的。
當寶寶的骨骼肌肉進一步發展,有足夠力量時,他就會嘗試扶著東西站起來,拿放在高一點地方的東西。
當寶寶的平衡力發展得更好時,他就愿意慢慢放開媽媽的手,走出自己的第一步。
3.正確看待寶寶的“個體化”發育,不盲從,不焦慮。
生活中,媽媽們湊一起時都喜歡說說自己家寶寶學會了哪些本領,有的媽媽看到自己寶寶還沒學會坐或者走路比較晚,就特別著急,總覺得寶寶這些動作落后,就是“發育不良”的表現。
于是就會盲目的給寶寶吃各種營養品,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每個寶寶是不一樣的,發育也存在“個體化差異”,那他們的生長發育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并不一定單純的是因為營養不良就造成大動作落后。
在寶寶生長發育的過程中,爸爸媽媽適當的幫助寶寶進行一定的鍛煉,是應該的,單只要把握好節奏,不用操之過急,畢竟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不一樣,具體的養育方法也要因人而異。
并沒有研究證明,寶寶越早做到這些大動作,以后的運動能力就越好,而寶寶大動作落后就說明寶寶發育異常。只要寶寶身體健康,身高體重都在標準范圍,有時候動作發育的慢一些都是正常的;但若是寶寶發育真的滯后很多,確實可能存在發育異常,也不要帶,要及早去看醫生進行糾正。
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2 0~3歲嬰兒的動作技能主要包括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兩方面。
大動作技能訓練的基本內容包括:抬頭、翻身、爬、坐、走、跑、跳、攀登、平衡、投擲等;精細動作包括:技能訓練、摸、抓、拿、握、敲、捏、取、撕、拼、插等。
訓練方法:體操訓練或以動作為主,輔以簡單輕巧的玩具和游戲活動。
訓練效果:促進嬰兒肌肉動作的流暢性;促進身體的敏捷性和柔軟性;訓練身體的活動平衡協調能力。
嬰兒身體的本能行為需要通過游戲加以訓練使之逐步發展完善起來。益智健身操就是根據嬰兒的生理特點和游戲規則,配合優美的音樂設計的。可以促進嬰兒血液循環與呼吸功能,增強新陳代謝、鍛煉骨骼肌肉和身體活動的協調性、靈活性、身體的自控能力。可以在家中結合日常生活進行。
益智健身操分為被動操、主被動操和模仿操等形式,
嬰兒被動操
適合年齡:0~6個月
每次時間:2~3秒
每天次數:隨時操作
舉例:
動作名稱:擴胸運動
預備姿勢:嬰兒仰臥,操作者握嬰兒兩腕。大拇指放在嬰兒掌心內,使嬰兒握拳,兩臂放在體側,全身自然放松。
動作說明:第一個8拍,重復4次。
兩臂在胸前交叉;
兩臂左右分開;掌心向上;還原。
要求:活動胸部肌肉。
注意事項:兩臂分開時稍微用力,胸前交叉時放松。配合嬰兒的生理發育來做,不要勉強進行。次數越多越好。
嬰兒主被動操
動作名稱:橫托抱
動作說明:家長站在床前或坐在床上,右手抓住嬰兒右手腕上提,左手托住嬰兒的頸背部,再用右手托住嬰兒的臀部,托至胸前后兩手距離逐漸加大‘
嬰兒身體受重力作用背部開始下垂,當身體下降到一定程度出現本能的挺胸動作后,母親雙手向一起靠攏。
練習方法:新生兒每日練習2~3遍,每遍重復2~3次,每次3~5秒鐘。可根據嬰兒的實際承受能力增加時間和次數。
訓練效果:訓練嬰兒背部尤其是底脊肌力量、身體的自控能力;增加腹部壓力,促進腸胃成熟和大便通暢;讓頭部的自如控制力提起出現,為坐姿挺拔、預防駝背奠定基礎。
注意事項:
如果做操時兩手距離過窄,會達不到鍛煉目的。
不要裹著被子做操,這樣產生不了對身體的刺激。
細致觀察嬰兒身體和情緒狀況。
在可控制的范圍內操作,距離床的位置要近一些。
嬰兒模仿操
嬰兒1歲半左右,能夠獨立完成行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時,可以讓嬰兒模仿一些動物的常見的動作以及成人勞動的動作,通過模仿訓練,達到增強嬰兒體質的目的。
適合年齡:1~3歲
每次時間:3~5分鐘
每天次數:2~3次
舉例:
小鳥飛:兩臂側平舉,上下擺動,在原地做跑步動作。
大象走:向右轉,體前屈,兩臂下垂,兩手相扣,左右搖擺向前行進。
開汽車:兩臂于胸前模仿司機手握方向盤的動作上下搖動,做開汽車狀態,向前走步。
劃船:先兩腳前伸,兩手半握拳,兩臂于體側,由前向后轉動,做劃船動作。
兩歲半以上的嬰兒,動作比較靈活、熟練,語言也逐步發展,可以伴隨著兒歌的節奏做模仿操。
爬行訓練
嬰兒爬行能力的發展要經過三個階段
抵足爬行:用手抵住嬰兒的兩只腳,使腿呈蛙形,使之趁勢以腹部為支點向前爬行。
手膝爬行:8~12個月的嬰兒能夠用手和膝蓋支撐身體爬行。
手足爬行:1歲左右的嬰兒能夠用兩手和兩腳掌支撐身體,向前爬行。
嬰幼兒大動作訓練包括哪些3 1、獨坐,在靠坐的基礎上讓小兒練習獨坐,家長可先給予一定的支撐,以后逐漸撤去支撐或首先讓小兒靠坐,待坐得較穩后,逐漸離開靠背,有時要到7個月才能逐漸坐穩。
2、匍行。用玩具逗引幫助小兒練習匍行,由于第5月腹部著床只是在原地打轉或后退,家長可把手放在小兒的腳底,幫助他向前匍行,以后逐漸用手或毛巾提起腹部,使身體重量落在手和膝上,以便向前匍行。
3、體操。繼續每日做嬰兒操,主要練習扶站,練習下肢和匍行、準備走的站立,但時間不超過1分鐘。
4、翻身。學習由仰臥翻至側臥,然后再翻至俯臥。可將玩具放在寶寶的體側伸手夠不著處,寶寶為夠取玩具先側翻,伸手使勁也夠不著時,全身再使勁就會變成俯臥。這種動作要經常練習,基本上到第7個月才能翻滾。經常翻滾有助于肌肉關節和左右腦的統合能力的發展。
六個月的寶寶如何添加輔食
給六到七個月的寶寶添加的輔食種類主要就是泥糊狀的食物,就像是循序漸進,第一類主要是谷類,然后接下來是蔬菜,水果,然后可以適當的加蛋類,肉類,父母一定要按照順序逐一添加,而且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
這個階段可以訓練獨坐、匍行等等,這樣可以避免寶寶肥胖。再者在照看的寶寶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按時給寶寶打防疫針。而且這個時間的寶寶對奶粉、母乳都有點厭煩,可以給他添加輔食了,從少到多,逐漸添加。
二、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
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
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寶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了,下面為大家分享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
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1訓練立定跳遠
與孩子相對站立,拉著孩子雙手,然后告訴孩子向前跳,熟練后可讓孩子獨自跳遠,并練習從最后一級臺階跳下并獨立站穩的動作。
訓練跑與停
在跑步基礎上繼續練習能跑能停的平衡能力。
訓練上高處夠取物品
將玩具放在高處,在父母監護下,看寶寶是否學會先爬上椅子,再爬上桌子站在高處將玩具取下。讓寶寶學會四肢協調,身體靈巧。訓練前,家長要先檢查桌子和椅子是否安放牢靠,并在旁監護不讓寶寶摔下來。
學會了上高處夠取物品之后,家長要注意,洗滌劑、化妝品、藥品等凡是有可能讓孩子夠取下來誤吞誤服的東西,都應鎖入柜子內,不能讓寶寶自己取用。當寶寶能取到玩具時應即時表揚:“瞧我們寶寶多捧!真能干!”
練習踢球
用凳子搭個球門,先示范將球踢進球門,然后讓孩子試踢,踢進去要給予鼓勵。
足尖走路
練習身體平衡,學會單足站穩后開始學習。
方法:先學習提起一個足后跟,學習用一個腳尖走,一只腳學會后再提起另一只腳后跟,學習用兩個腳尖走路。
剛學走路的孩子,由于要保持身體平衡,走路時兩腳分開到與雙肩寬。學習用腳尖走路要求將身體的重心從整個腳底移至腳的前半部,腳后跟提起,練習時要求身體伸直,不能前傾。
否則在走路時抬起一足,身體重心就會完全落在孩子另一腳底的前半部分。需要保持身體平衡的小腦、大腦和脊髓運動神經有良好協調。促進各神經系統間的聯系和協調動作,為以后更復雜的體能訓練打基礎。
走平衡木
練習高空控制身體的平衡能力。
方法:在離地10~15厘米的平衡木上學習行走。可先扶寶寶在平衡木上來回走幾次,使寶寶習慣高處行走,漸漸放手讓寶寶自己在平衡木上走。鼓勵寶寶展開雙臂以協助身體的平衡。
大動作的訓練
讓幼兒自如的走、蹦、跑
讓幼兒與小伙伴玩“你來追我”游戲。練習跑跑停停。帶幼兒練習長距離走路。
訓練上攀登架
鍛煉幼兒勇敢的性格,學習四肢協調,身體平衡。學習爬上三層攀登架。
方法:將三層攀登架固定好,每層之間距離為12厘米(不超過15厘米),家庭中可以利用廢板材或三個高度相差10~12厘米的大紙箱兩面靠墻讓寶寶學習攀登。攀登時手足要同時用力支持體重,利用上肢的機會較多,可以鍛煉雙臂的肌肉支撐自己的體重。同時鍛煉腳蹬住一個較細小的面也要支撐全身的平衡。
攀登要有足夠的勇氣和不怕摔下來的危險。因此要檢查攀登架是否結實可靠,支持點會不會打滑等安全因素。家長要在旁監護。鼓勵孩子勇敢攀登。
鉆洞訓練
使寶寶能鉆過比身高矮一半的洞,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
方法:在家庭內可利用寫字臺的空隙或將床鋪下面打掃干凈讓寶寶練習鉆進去。或利用大的管道或天然洞穴。鉆洞時必須四肢爬行,低頭或側身才能從洞中鉆過。孩子都喜歡鉆洞。孩子有時還將一些玩具帶到床鋪下面鉆進去玩。寶寶也喜歡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空間。因此可用一只大紙箱如冰箱、洗衣機的大包裝箱,在箱的一側開“門”,一側開小窗戶透入光線,以滿足孩子的需要。
寶寶可以鉆進這個小門作為自己的'家,將一些小東西帶進去玩,也可帶小伙伴進去玩。孩子在鉆進鉆出的鍛煉了四肢的爬行和將身子和頭部屈曲的本領。四肢輪替是小腦和大腦同時活動的練習。
騎足踏三輪車
練習駕駛平衡和四肢協調。2歲半到3歲的孩子由于平衡和協調能力差,騎老式三輪車更為安全。孩子先學習向前蹬車,家長在旁監護,盡量少扶持,熟練之后,自己會試著左右轉動和后退。雙足同時踏,配合雙手調節方向,身體依照平衡需要而左右傾斜。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協調練習。
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2六個月寶寶大動作訓練有哪些
1、獨坐,在靠坐的基礎上讓小兒練習獨坐,家長可先給予一定的支撐,以后逐漸撤去支撐或首先讓小兒靠坐,待坐得較穩后,逐漸離開靠背,有時要到7個月才能逐漸坐穩。
2、匍行。用玩具逗引幫助小兒練習匍行,由于第5月腹部著床只是在原地打轉或后退,家長可把手放在小兒的腳底,幫助他向前匍行,以后逐漸用手或毛巾提起腹部,使身體重量落在手和膝上,以便向前匍行。
3、體操。繼續每日做嬰兒操,主要練習扶站,練習下肢和匍行、準備走的站立,但時間不超過1分鐘。
4、翻身。學習由仰臥翻至側臥,然后再翻至俯臥。可將玩具放在寶寶的體側伸手夠不著處,寶寶為夠取玩具先側翻,伸手使勁也夠不著時,全身再使勁就會變成俯臥。這種動作要經常練習,基本上到第7個月才能翻滾。經常翻滾有助于肌肉關節和左右腦的統合能力的發展。
六個月的寶寶如何添加輔食
給六到七個月的寶寶添加的輔食種類主要就是泥糊狀的食物,就像是循序漸進,第一類主要是谷類,然后接下來是蔬菜,水果,然后可以適當的加蛋類,肉類,父母一定要按照順序逐一添加,而且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
六個月寶寶大動作訓練有哪些?這個階段可以訓練獨坐、匍行等等,這樣可以避免寶寶肥胖。再者在照看的寶寶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按時給寶寶打防疫針。而且這個時間的寶寶對奶粉、母乳都有點厭煩,可以給他添加輔食了,從少到多,逐漸添加。
幼兒大動作主要有哪些3嬰兒動作發展的特點有哪些
1、活潑好動:小孩子生來就是好動的。除了睡覺,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都在活動,二三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在床上不停的揮手踢腳,到五六個月時,看見東西就要抓,抓了就放進嘴里,再大一點他就要推推這里、拉拉那里,會走以后,他的動作就更復雜了,一次玩一兩個小時也不覺得累。
2、好模仿:嬰兒出生不久,就能模仿大人伸舌頭,張嘴巴,半歲以后就能模仿簡單的聲音和動作,揮手學再見、把手指放在嘴里模仿大人刷牙;到兩歲左右的時候,能模仿更復雜的動作,媽媽洗衣服,他也要給娃娃洗,媽媽弄面,他也要拿搟杖搟來搟去,三歲以后她的模仿能力更強了。模仿是嬰兒學習的主要途徑。
3、好游戲:兒童天生好游戲,游戲是兒童的生命。兒童從游戲中放松身心,獲得快樂。三四個月的嬰兒會樂此不彼的躺在床上做視物遠近的游戲;一歲左右的孩子能連續十幾次把球拋出去做練習游戲,兩歲多的孩子會高興的做搭積木、娃娃家游戲,也喜歡與爸爸媽媽一起做扮演游戲。
影響寶寶生長發育的原因
1、遺傳:遺傳因素對小兒的生長發育有一定影響。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膚的顏色、毛發的多少以及形態等,對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2、精神因素:專家認為得不到撫愛的兒童,由于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比較少,故他們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齡兒童。
3、營養:營養對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嬰幼兒期需要合理的飲食結構,否則不但影響正常發育,而會影響日后的智能。
4、睡眠:兒童入睡后,腦垂體的前葉就能分泌出一種生長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長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癥。
5、鍛煉:利用自然條件進行體格鍛煉對增強兒童體質,提高發育水平和降低發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氣、水能促進新陳代謝、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環,有利生長發育。
三、適合六個月寶寶的游戲
適合六個月寶寶的游戲
一、翻滾打轉
在平坦的地墊上,寶寶先仰臥,用一件有聲有色的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吸引寶寶的視線,引導從仰臥變側臥在俯臥,再從俯臥變側臥、仰臥。打轉時家長用玩具做引誘,改變位置,讓寶寶以腹部為支點,四肢騰空,上至在夠玩具時,下肢也隨之搖動,身體開始打轉。翻滾打轉訓練寶寶全身肌肉運動,訓練運動協調性。
二、玩具傳手
給寶寶一個圓柱形的玩具,大小寶寶能握住,媽媽再給一個玩具,送給同一只手,寶寶可能會將手中的玩具扔掉再拿另一個,家長要教寶寶換手拿新的,換手時讓寶寶糧至手靠近,將玩具送給另一只手。換好后再將新的玩具給寶寶,練習換手的動作,訓練手的配合和手的靈活性。
三、獨立玩耍
每天家長都要拉拉寶寶小手,讓寶寶從仰臥狀態坐起來,用枕頭之類墊在寶寶背部腰部,讓寶寶坐穩。在寶寶的前面放一些平時喜歡的玩具,讓其自己去玩,玩的時間可以5分鐘左右,每天2-3次,在寶寶沒興趣時,可用調換玩具的辦法來吸引。也可以在寶寶拿玩具時移走后面的靠墊,看寶寶是否能坐穩鍛煉寶寶頭頸、腰背的肌肉。
四、學學袋鼠跳
在地墊上,大人雙手抓寶寶腋下,讓寶寶光腳著地用力蹬,大人可以有節奏地順著寶寶蹬腳動作向前推進。一邊推進一邊說,“寶寶學袋鼠跳,跳跳跳”,以強勁下肢肌肉接受觸覺刺激。
五、和小朋友拉拉小手
在和小朋友玩時,家長有意抱著寶寶去和其他的小朋友拉拉手,讓他們互相對看,告訴寶寶看到的是誰。也可以把寶寶抱到花園里,和其他的小朋友認識,拉拉手,打招呼;“你好,我叫XX。”還可以把毛絨玩具放在寶寶面前,讓寶寶去拉拉玩具的手,“你好,洋娃娃”,鍛煉寶寶認知、交往能力。
六、蟲蟲飛
父母可拉住寶寶小手,讓手指放松,訓練寶寶食指和食指去碰,一邊碰一邊說:“蟲飛,蟲蟲飛,飛到南山喝露水,露水沒喝到,回來吃青草。”每天幾次,培養寶寶言語聽覺和愉快情緒,同時讓寶寶手指分開獨立完成活動。
七、筐中、杯中取物
用小塑料筐裝上玩具,讓寶寶手伸進筐內取出玩具,還可以用一個大杯子讓寶寶從有一定深度的杯子里去取出玩具。注意玩具先要讓寶寶看見,然后放在寶寶面前的筐里和杯子里,讓寶寶通過努力才能拿到。放置的玩具從大到小,注意安全,防止玩具進口,訓練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抵足爬、提拉爬
在寶寶能翻身自如的情況下,讓寶寶俯臥,可試著用玩具在前面逗,然后用雙手抵住足掌,讓其往前移動。也可以用長浴巾折成15-20cm寬,穿過寶寶腹下,提起長浴巾,靠長浴巾托起寶寶的腹部,讓寶寶的四肢著地,向前緩慢接近玩具,訓練爬行的動作。
九、抓抓放放
用小餅干或紅棗放在碗里,讓寶寶去抓,開始可多放一些,隨意去抓,慢慢減少,讓寶寶準確地去抓。在訓練寶寶將抓到的東西放下,讓寶寶無意識的松手到有意識的放下,培養寶寶的手腦協調和手的靈活性以及拿取物體的準確性。
十、看看這里有什么
認識自己家中或活動室中各種生活用品。一邊認一邊和寶寶說:“這是鐘,嘀嘀嗒嗒。這是桌子,寶寶的飯擺在桌子上,這是小凳子,寶寶坐著和媽媽玩的,這是小床,寶寶睡覺的。這是大皮球,這是滑滑梯,這是海洋球房子……”還可包括認識一些玩具用品,訓練寶寶的認識能力和語言聽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