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0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
0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
0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寶寶而各方面的發展都是需要家長重點關注的,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孩子都是比較脆弱的,我們要為孩子方方面面的發展做好準備,以下0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
0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1什么是精細動作?
孩子的運動能力的發展有兩個部分:一是軀體運動,也叫大肌肉運動。是負責控制身體的。另一個叫精細運動,或者叫小肌肉運動或隨意運動。
精細運動的發展主要是指手的運動,手部小肌肉精細動作的技巧性、靈活性,和雙手配合、手眼、手口等協調能力,像抓、握、捏、倒、舀、剪、擰、穿、敲、撕、插等動作。
精細動作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精細運動和人類的操作、認知和語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手部操作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寶寶將來學習某種技能的快慢和水平。也就是說,手的運動會促進嬰幼兒言語能力的發展、認知能力的發展,是孩子一生各項能力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基礎。3歲前是寶寶精細動作能力以展極為迅速的時期。
手是認識事物特征的重要器官,是人類進化的標志,因而手部的動作在嬰兒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手部精細動作的健全發展,可以使寶寶認識事物的各種屬性及彼此間的聯系,促進其知覺完整性與具體思維的發展,并且為寶寶以后吃飯、握筆寫字、使用工具等行為打下基礎。
精細動作訓練詳細參考表
為了避免家長在日后發現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發展不良的時候而自責悔恨。家長們可根據下方列表中,詳細列舉的孩子在六歲半之前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標準,以及精細動作訓練建議。
請各位家長朋友積極核對,并在發現孩子存在精細動作發展不良情況時及時給予干預訓練。
0-1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手會緊握成拳。
建議:不要給寶寶戴手套,讓他自由揮動自己的手,玩手。
1-2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躺著時手臂會揮動。
建議:寶寶會特別喜歡看自己的小手,吸允自己的小手,這是嬰兒心理發展的必然階段,應提供條件協助寶寶玩手。
2-3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雙手手不再長時間緊握成拳。
建議:給寶寶提供更多抓握的機會,可以在它的搖籃上方懸吊帶響的玩具或者是小氣球,小燈籠,帶著寶寶去抓取,每日3-5次。
3-4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取物放入口中。
建議:擺放能吸引寶寶的玩具,如撥浪鼓、玩具娃娃,讓寶寶聯系抓握,但要注意防止寶寶把東西放入口中。
4-5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雙手會各自抓物。
建議:將寶寶抱成坐位,面前放一些物品,物品選擇應從大到小,移動物品位置引導孩子伸手取物。
5-6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玩弄玩具上的繩索、會敲打玩具。
建議:把一些帶響的玩具放到孩子面前,如撥浪鼓,并示范給他看,如何讓撥浪鼓響動。
6-7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將玩具由一個手交到另一個手。
建議:陪孩子玩玩具時,有意將玩具只遞給孩子的一只手,然后示范給孩子看,將這只手里的玩具傳到另一只手。
7-8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用大拇指與其他手指來撿拾物品,會自己拿餅干吃。
建議:把寶寶熟悉的積木放在他的面前,訓練他用拇指和其他配合抓起小積木。
8-9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用食指觸碰按鈕、開關。
建議:選擇帶有開關的電動玩具,引導孩子去按壓玩具的開關。
9-10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拍手,分類放玩具。
建議:訓練孩子有意識將玩具分類,家長給孩子示范將玩具放到指定位置,讓孩子模仿。
11-12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葡萄干,會拉下襪子。
建議:可以選擇小糖豆、大米花引導孩子用拇指、食指扒取,但家長要在孩子身邊看護,并在訓練結束后,將物品收拾好。
12-16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單手能同時撿起兩個小東西會轉開瓶蓋、會拿筆涂鴉、會拿杯子喝水,會拿湯匙進食。
建議:可以同時規劃孩紙紙和筆,筆最好是蠟筆,讓孩子自如發揮。
16-19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疊積木(3塊)、會仿畫直線、會脫下沒鞋帶的鞋子。
建議:這是孩子手-眼-腦訓練的重要時刻,引導孩子去玩積木搭高樓、接火車這類型的游戲。
19-21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仿畫圓形、會拉下拉鏈、會剝開糖果的包裝。
建議:逐步形成多少、大小的概念,是訓練手的精細動作的重要時期,可以陪孩子進行串珠、夾豆子。
21-24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把6-7塊積木疊高、會脫下沒扣扣子的外套。
建議:可以與孩子一起給家里的洋娃娃穿衣服,帶著孩子去折紙。
24-27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慣用手已形成、會仿畫橫線、上廁所會脫下褲子。
建議:選擇適合孩子的兒童涂鴉繪本,帶著孩子用繪本進行繪畫。
28-31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疊積木(8塊)、取物不易失手掉落、丟接球沒有困難、玩玩具不會顯得笨手笨腳、喜歡玩操作性玩具、不會經常弄壞玩具、會穿上沒鞋帶的鞋子。
建議:給孩子購入不同類型的玩具,賽車、機器人等。可以帶領孩子進行比比手印,和孩子在橡皮泥上按下手印,比大小。
32-36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依樣畫圖形、會解紐扣。
推薦游戲:恐龍化石,和孩子將家里的恐龍化石按在橡皮泥上,等橡皮泥干后,恐龍化石就完成了。諸如此類的游戲,可以和孩子一起玩。
36-42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握筆姿勢正確、會仿畫十字、會脫套頭衣服、會穿襯衫。
建議:讓孩子自行穿脫衣服,可以讓孩子利用橡皮泥、畫筆等工具,進行簡單的物品參照繪畫了,或者可以進行臨摹繪本。
42-48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仿畫“X”、會自己洗臉刷牙。
建議: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刷牙的不定時麻煩孩子幫自己哪一些小東西。
48-54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用剪刀剪直線、會用筷子夾菜吃飯、會拉上拉鏈。
建議:可以帶著孩子進行剪紙美工活動,但要注意離開時收拾好工具,避免孩子受傷。
48-60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畫“□”“Δ”。
建議:自己用疏密的點畫一些幼兒在日常中經常見到的.物體形狀,如蘋果,香蕉,然后讓孩子用不同顏色的筆去連點成物體。
54-72個月
精細動作發展標準:會在線條范圍內著色、會扣扣子、會穿襪子、會寫字、會穿衣服、會夾三明治、會畫菱形、會系鞋帶、會使用刀子、會把字寫工整,而不是扭七歪八。
建議:帶著孩子多進行益智類的游戲活動,如拼圖、手工陶藝、比賽系鞋帶等等這些益智類小游戲。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鍛煉寶寶精細動作的游戲。只要你善于發現,就會覺得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一點兒都不難。
0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2 6歲兒童精細動作訓練方法
6歲兒童精細動作的訓練方法有多種,比較常見的主要有畫線練習、折紙訓練,以及畫圖形訓練等。通過訓練兒童的精細動作,有利于促進后期運動功能的發育,也能夠鍛煉兒童的大腦。
1、畫線練習:在已經畫好的直線上,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描繪,同時也可以使用兒童的手握筆,對局部的線條畫平行線或者交叉線,從而可以鍛煉精細功能;
2、折紙訓練:平時可以考慮通過練習折紙的方式鍛煉手功能,初期可以折比較簡單的動物或者形狀,然后逐漸增加復雜度;
3、畫圖形訓練:如果6歲兒童需要進行精細動作的訓練,也可以通過學畫圖的方式進行訓練,早期可以選擇太陽、月亮等比較簡單的物體進行畫圖,逐漸地增加難度,比如畫房子、桌子或者水果等。
6歲的兒童有一定的自尊心,心理的發育也處于一定的階段。在進行精細動作訓練的過程當中,要注意關注兒童的心理,避免有挫敗感,但也不能盲目地選擇過于簡單的練習,否則可能達不到訓練的效果,需要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
0到6歲精細動作訓練3如何進行精細動作訓練呢
搭難度更高的積木
2歲后,孩子用手變得靈巧多了,會翻書了,也會搭較簡單的積木等,要進一步訓練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能力訓練,父母還應要求孩子搭難度要求更大的積木。
父母給孩子買來一套難易程度符合孩子年齡和智力特點的積木,先做示范,讓孩子模仿動作,然后讓孩子自己操作,父母不要忘記表揚孩子取得的成就。搭積木的動作主要拿孩子的手都來完成,積木的難度越大,對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要求就越高,也越能鍛煉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能力。
擰瓶蓋
父母先收集一些空瓶子,然后用彩色筆在瓶子上畫各種小動物的形象,與孩子一起玩給小動物戴帽子的游戲。
父母將瓶蓋都擰下采,然后對孩子說:“天真冷,你看這些小動物都沒有戴帽子,讓我們采幫它們戴上吧。”并當著孩子的面給一個小動物戴帽子——把瓶蓋蓋上。然后讓孩子模仿自己的動作給其他動物戴帽子。由于孩子的手部力量還不夠,沒有能力將瓶蓋擰上,父母只要求孩子將瓶蓋放上就可以了。這項訓練能有效鍛煉孩子手的精細度,也訓練了手眼協調能力。
把珠子放入細口瓶中
父母先找來一個空的塑料細口瓶和一些玻璃珠,瓶口應當比玻璃珠大。父母先當著孩子的面做示范,拿起一顆玻璃珠丟到塑料瓶里,聽到H咚¨的一聲響,孩子也會躍躍欲試。父母給孩子一顆玻璃珠,讓孩子照自己的樣子將玻璃珠丟進瓶子里。
如果孩子丟不進,父母再給孩子一顆玻璃珠,并將孩子的手拉到瓶口處,正對著瓶口丟下。這項訓練和上一項訓練的效果差不多,都是訓練孩子手部動作的精細度和手眼協調能力,但是難度較大。
二、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寶寶的身體健康對于父母來說是最重要的,在小寶寶們出生以后,是完全沒有行動能力的,而且因為頸部骨骼和肌肉比較最弱,以下看看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1訓練幼兒手指精細動作,視知覺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一、如何培養幼兒精細動作能力
精細運動也就是小肌肉運動,主要是指對孩子雙手和手指的靈活性的訓練。前面己經說過,鍛煉孩子的手指就是為了促進孩了大腦及神經系統的發育,因為精細運動更需要大腦、神經系統和動作系統的良好配合與協調,對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敬度和思維的敏捷性有更好的效果。
而且一般情況下,孩子在用手進行精細運動的時候往往不需要劇烈的體力付出,這種運動要求的是小動作的協調面非力且,往往部是處在比較安全,情緒比較平和的狀態中進行的,這對培養孩子神經系統的德定性。
思維的續密性,注意力的穩定性,孩子情緒的良性發展以及個性的健康成長都有很大的好處。對4-6歲的孩子來說,安排他們的活動也應該作到動靜接合,每周都應該安排一定的精細運動活動時間,以促進孩子神經系統穩定性的.發展。
訓練手指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很多,可以通過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等來訓練。比如系鞋帶、洗手、扣紐扣、用小勺子或筷子吃飯、旋轉門把手等。
也可以通過有意識有目的進行相關的活動進行,如繪畫、剪紙、拼圖,編織、壘積木、制作小手工、玩泥巴或橡皮泥等等,都能夠起到訓練孩子雙手和手指的作用。心靈手巧,孩子的小手越靈巧,大腦就越聰明,這已經是被大最的實踐所證明了的。
二、孩子精細動作能力培養方法
1、投物進瓶口
先找一個小口徑的玻璃瓶以及幾十個彈球或者黃豆,讓寶寶把這些小物品一個一個地快速投放到瓶口中,可以給寶寶計時,看他一分鐘能投放多少個。這種游戲能培養寶寶的注意力和手指的靈活性。
2、開關小盒子
找一些用各種方法能打開蓋子的小盒子,在里面裝一些小物品,蓋好盒子,然后用手搖動盒子,讓寶寶聽里面發出的聲音,告訴寶寶里面有許多好東西,要盡量讓寶寶自己想辦法打開盒子。這種游戲能訓練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寶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粘貼動物
給寶寶準備一些彩色圖案碎片,在一張大白紙上畫上一個動物輪廓,指導寶寶將碎片背面上涂上膠水貼在動物輪廓內。寶寶有可能將膠水弄得到處都是,媽媽不用擔心,玩過之后給寶寶洗掉就行了。這種游戲能鍛煉寶寶手眼協調能力,提高手的技巧。
4、學用剪刀
給寶寶準備一把兒童專用的鈍頭剪刀或塑料剪刀,讓寶寶學習使用。初學時媽媽可以替寶寶將紙剪開個小口,讓他繼續剪開。在使用過程中,媽媽要在旁邊作好監護。學習使用剪刀能鍛煉手的技巧,學會用工具。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2精細動作如何練習
1、橡皮泥
橡皮泥是非常適合孩子玩的一款游戲,柔軟的橡皮泥物美價廉,能夠帶給孩子很多的樂趣。玩橡皮泥能夠促進寶寶手的靈活協調能力,幫助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2、倒水、倒米
材料是兩個小碗,在一個碗里面裝上半碗米,然后讓孩子把這些米倒到另外一個碗里面,剛開始可能會撒出來,但是進行了多次之后,孩子會越來越熟練的,直到不撒為止。
3、學習用筷子
商場里有一種專門供寶寶學習的練習筷子,用起來非常簡單,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進行練習。等到孩子四歲時,就可以拿正常的筷子給孩子使用了。
在使用筷子之前,爸爸媽媽要先示范一下,讓寶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來掌握一根筷子,用拇指中指和無名指來控制第二根。一來能夠鍛煉手的靈活性,刺激腦的運動中樞,二來還能夠使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
4、套疊游戲
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套娃,讓寶寶按照套娃的大小一次放好,然后套成一個。在此過程中,一來能夠訓練手部肌肉的精細動作,二來還能提高孩子分辨大小的能力。
寶寶的精細動作是要通過鍛煉才能夠獲得的,所以爸爸媽媽要讓寶寶勤于練習哦。
18—24個月寶寶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小手指骨都已經發育良好,可以自如的伸縮收放。
1、家長平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翻書,并不要求孩子要看懂書籍,只是通過翻一頁頁的書籍來達到訓練手指的攝取能力和眼手協調能力。
2、早上寶寶起床時讓他自己嘗試穿衣服扣扣子,即使扣錯扣子家長也不要心急,只要寶寶在動手,就是一種值得鼓勵的進步。
3、帶領寶寶做一些有趣的小制作,比如捏捏橡皮泥等益智的小游戲。
24—36個月寶寶
訓練手的精細動作可以融入到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去,例如筷子架彈珠就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孩子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既能學會使用日常就餐工具,還能同步訓練孩子眼睛與手部的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家長們千萬別怕孩子累著,讓孩子參與些簡單的家務勞動,收拾自己的玩具,幫忙在餐前拿筷子等等都可以。
36個月-48個月寶寶
媽媽們可以事先為孩子準備一些小玩具,讓他挑自己喜歡的去撿,通過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有利于大腦功能的發展。
為了讓寶寶提高對精細動作的掌握能力,家長們勢必要多次為孩子進行反復的訓練,這可能是一個單調而又枯燥的過程,但是一定要堅持下來,每次時間不必過長,這對孩子也是一種不小的負擔。當孩子取得進步時,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因為你的贊賞正是他們前進的動力,而每一個小小的進步累計起來就會變成讓你驚喜的變化。
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寶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掌握更多更復雜的手部運動。
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的發展遵循了從混濁到分化,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發展規律,對孩子的培養要和他的月齡相符,當寶貝掌握了捏的本領后就會自己尋找自己嘗試剛學會的本領。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3如何培養幼兒精細動作能力
1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手的運動:解開寶寶袋,平放在床上,讓他自由揮動拳頭,看自己的手玩,吸吮手。
4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
(1)夠、取懸掛的玩具:夠、取眼前用繩子系著的晃動的.玩具,要經過許多步驟。先用手摸,玩具被推得更遠。寶寶再伸手,玩具又晃動起來。經過多次努力,寶寶終于用兩只手一前一后將它抱住,“啊,我抓住了,真開心”,寶寶興奮得咯咯大笑。大概要到5個月時寶寶才能用單手準確夠到。
(2)準確地抓、握:把寶寶抱到桌前,桌上放幾個不同的玩具,讓其練習抓、握。每次可放3~5分鐘,經常變換,可以從大到小,反復練習,并記錄能準確地抓、握的次數。
(3)見物伸手并朝物體接近:一人抱著寶寶,另一人在離寶寶一米處用玩具逗引他,觀察他是否注意。與玩具接近,漸漸縮短距離,讓寶寶一伸手即可觸到玩具。如果寶寶不會主動伸手朝玩具接近,可以引導寶寶用手去抓、握玩具,去觸摸、擺弄玩具。
5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伸手抓、握:將寶寶抱成坐位,面前放一些彩色小氣球等物品,物品可從大到小。開始訓練時,物品放置于寶寶一伸手即可抓到的地方,慢慢移至遠一點的地方,讓他伸手抓、握,再給第二個讓他抓、握,觀察寶寶是否會把物品傳給另一只手。
(2)手指的運動:把一些帶響的玩具(易于寶寶抓、握)放在寶寶面前,首先讓他發現,再引導他的手去抓、握玩具,并在手中擺弄,然后除繼續訓練寶寶敲、搖的動作之外,再訓練寶寶的推動、撿拾等動作,觀察拇指和其他四指是否在相對的方向。
6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夠、取物體:繼續讓寶寶練習夠、取較小的物體,物體要從大逐漸到小,從近逐漸到遠,讓寶寶練習,由從用整個手抓取,到拇、食指抓取。
(2)扔掉、再拿:讓寶寶坐著,給他一些能抓住的小玩具,如小積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讓寶寶兩手都抓住玩具(一件一件地給),然后再給他玩具,看到他會扔下手中的一個,再拿起另外的一個,猶如“狗熊掰棒子”。
(3)選擇物體:可以同時給寶寶2~3件種類相同,但形狀或顏色不同的玩具,讓寶寶進行選擇,以此建立“比較”、“分類”的數概念。
(4)玩具倒手:在和寶寶玩玩具時有意識地連續向一只手遞玩具或食物,大人要先示范著做一遍,然后讓寶寶將手中的東西從一只手轉傳到另一只手。反復練習,寶寶就會飛躍到“玩具倒手”。
7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抓、握:讓寶寶練習用手抓起小積木。把寶寶熟悉的積木塊放在他面前(放在手能抓到的地方),訓練他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小積木,每日練習數次。
(2)對擊玩具:繼續訓練寶寶雙手玩玩具,并且能夠雙手對擊以后發出各種聲音。例如:讓寶寶手中拿一只帶柄的塑料玩具,對擊另一只手中拿的積木,敲擊出聲時,爸爸媽媽鼓掌獎勵。選擇各種質地的玩具,讓寶寶對擊以后發出各種聲音,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8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捏取:讓寶寶練習用手捏、取的物品,如小糖豆、大米花等,開始寶寶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后逐漸發展到用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每日可以訓練數次。
媽媽要陪同寶寶玩,以免他將小物品塞進口、鼻子被嗆、噎而發生危險,離開時要將小物品收拾好。會使用拇指、食指捏到小物品,這是人類才具有的高難度動作,標志著大腦的發展水平。
(2)食指的技巧:寶寶會用食指伸到洞里提取物品,如果棉被或睡袋有破爛的地方,寶寶就會取出棉花塞入嘴里。用指撥玩具,可以讓寶寶的食指發揮最大的功能,可用食指撥轉盤、撥球向左右滾動、按鍵等。藥瓶也有用,但是瓶口要大于2厘米,防止手指伸入之后拔不出來。
9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放手:和寶寶玩多種玩具,訓練他有意識地將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爸爸媽媽可給予示范,讓其模仿,并反復地用語言示意他“把xx放下,放在XX上”,由握緊到放手,使手的動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腦協調又進了一步。
(2)投入:在寶寶能有意識將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礎上,訓練寶寶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且教寶寶將一小的物體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將積木放入盒子內,反復練習。
(3)滾筒:將圓柱體的滾筒(飲料瓶代替也可)放在地上,讓寶寶用兩只手推動它向前滾動,待他熟練以后,再讓他用一只手推動滾筒,并把它滾到指定的地點。做對了,給予鼓勵。他在玩耍中逐漸建立起圓柱體物體能滾動的概念。
11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亂涂亂畫:可以給寶寶筆和紙,筆以彩色蠟筆為宜,先訓練扶著他的手學習拿筆,再在魚眼睛處點上小點,他看到“自己會畫魚眼睛了”,十分興奮,以后他會經常練習“作畫”,實際上是胡亂涂畫。
(2)將書打開又合上:聽過用書講故事的寶寶,懂得將書打開又合上。未聽過用書講故事的寶寶,不懂得翻開書頁,只會雙手拿書調來調去,不會掀開。無論是否聽過故事書,或是否會開合,只要寶寶愛玩弄書本,就有教育效果。給寶寶翻的書最好畫面大一些,字大而少,故事有趣。在翻書中培養寶寶的專注、喜歡讀書、愛學習的性格。
13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有了主動性,應和寶寶開展很多動手游戲,以促進“手、眼、腦”協調能力的快速發展,學會許多操作技能。
(1)蓋蓋:配蓋子,將用過的盒子、瓶子、杯子當玩具。爸爸媽媽先示范打開一個瓶蓋,再蓋上。然后讓寶寶模仿。寶寶打開一個,再蓋上,爸爸媽媽再給他另一個不同的,他又打開,蓋上,練得熟練以后,再練習給不同大小形狀的瓶子配蓋子。寶寶在這種開開、蓋上、配蓋子的簡單游戲中,大大促進了動作智商的發展。
(2)倒豆、撿豆:準備兩個大口瓶子,其中一個放上豆子幾粒,讓寶寶練習把豆子倒出來,從一個瓶子倒到另一個瓶子,開始時,爸爸媽媽扶著瓶子,以免瓶子倒,稍微扶一下往里倒的那只手,對準瓶口朝里面倒,慢慢就不往地上
灑了。準備兩個小盤和兩個瓶子,讓寶寶把盤子里的豆子撿到瓶子里,爸爸媽媽也一同撿,看誰快,寶寶如果都能放到瓶子里,就鼓勵,或發小紅五星以表示獎勵。
(3)搭高樓:搭積木是寶寶空間知覺和手、眼、腦協調水平的重要標志。開始搭積木時,總也搭不上,放不正、或是掉下來,爸爸媽媽在旁稍微扶一下,放一個,要拍手給予表揚,以增強寶寶搭高樓的興趣和成功的滿足。
(4)套塔:爸爸媽媽示范,將一個彩環套在垂直的塑料樁(或木樁)上,然后讓寶寶模仿一個一個往上套,套上一個,鼓勵寶寶,如拍手,或者說“啊,寶寶真棒”,“啊!套上了”,“噢,寶寶成功了”,待寶寶熟練以后,便可讓寶寶按顏色或者大小順序搭成彩色塔。
(5)插片:這種游戲需要更高的協調能力和手部小肌肉關節的協同作用來完成。爸爸媽媽先示范,由簡單到復雜,讓寶寶學著插插片,練習造形。
14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接龍:用積木接龍,大人先示范,后讓寶寶自己接,同樣也可接火車,接好后,予以鼓勵和贊揚。
(2)穿珠子:爸爸媽媽先做示范,然后扶著讓寶寶穿,如果不會,可練習穿塑料的,穿上后,給予表揚,并且牽著塑料繩兩端和寶寶一起做,以激起寶寶對這種因果關系的專注和思考。
三、5到6歲精細動作的訓練游戲
5到6歲精細動作的訓練游戲
5到6歲精細動作的訓練游戲,寶寶出生以后是需要多活動身心的,而且在小寶寶們出生以后,是完全沒有行動能力的,而且因為頸部骨骼和肌肉比較最弱,以下看看5到6歲精細動作的訓練游戲及相關資料。
5到6歲精細動作的訓練游戲1一、放風箏
陽春三月,暖暖的陽光照耀著,清爽的微風回旋著。在廣袤的原野上,大大小小的孩子們牽著手頭那根結實的棉線一路奔跑伴隨一片歡呼,棉線那頭的“鳥兒們”、“魚兒們”便翩翩躚躚地上了藍天。
放風箏的早教經典之處:
1、早晚溫差的變化,風速、風向的變化,這些都會帶給寶貝肌膚以觸覺的刺激;
2、原野上綠綠的草,五彩的鮮花,藍藍的天,姿態各異的風箏,讓寶貝大飽眼福,給予他完美的視覺刺激;
3、在高低不平的原野上站立、行走、奔跑甚至摔跤,寶貝感受到了空間與方位的變化;
4、如果家長參與,親子之間其樂融融的游戲是促進寶貝心理和情緒健康發展的極好方式;
5、和小伙伴一起喧鬧、競賽,寶貝的人際交往智能就此得到鍛煉;
6、手握線團,完美地控制住空中的風箏,寶貝的自信心也隨著飄揚的風箏被提升起來……
7、要放好風箏是有技巧的,在不斷嘗試,找到竅門的過程中,寶貝的探索激情也被調動起來。
二、滾鐵環
晴朗的日子,三三兩兩或者成群結隊的小伙伴,人手一根鐵棍,一路喧鬧著在田埂上,在大街小巷推著飛旋的鐵環歪歪扭扭地奔跑,還有什么比那一張張紅撲撲的小臉蛋更讓人心醉的呢?
滾鐵環的早教經典之處:
1、鐵環滾動、跌倒,鐵棍觸碰鐵環發出的聲音就像一曲變幻不定的樂音,帶給寶貝來自聽覺的刺激;
2、當寶貝玩不轉那執拗的鐵環而一再失敗,又一再嘗試的時候,他的抗挫折能力與專注力都因此得到提高;
3、滾鐵環大軍浩浩蕩蕩,一絲不亂,寶貝在無形的約束下學會了遵守規則;
4、推著鐵環比賽,看誰速度快,誰的鐵環不跌倒,這是非常好的體能訓練游戲,非常精細的平衡訓練游戲,還是非常好的競技游戲……
三、丟子
這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游戲,一般用三顆、五顆或者七顆不等的小石子來玩,女孩愛玩,男孩也愛玩。將小石子散落在地面上,拿起其中一顆,扔向空中,然后迅速地捏起地上的某一顆石子,并且不能碰到其他的石子,再接住空中掉落的小石子,接著將一顆或者兩顆、
多顆小石子扔向空中,捏起地上的一顆、兩顆、三顆或者全部小石子,再接住空中即將掉落的那顆……地上的小石子一會兒到了手里,一會兒到了空中,一會兒又回到地上或者手中,飛出去的石子數目,從地上一次捏起的石子的數目都在按照某個既定的規則變化著。
小石子在空中翻飛著,變幻出無數的花樣。一個人玩,很多人玩,孩子們可以沉醉在這個簡單而又復雜的游戲中一整天,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
丟子的早教經典之處:
1、不同的石子帶給寶貝不同的觸感,讓寶貝在游戲中感知大小、粗糙度、形狀等概念;
2、讓小石子隨心所欲地在手掌、地面和空中翻飛,寶貝的專注力、反應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小手精細動作的發展都得到提高;
3、既定的游戲規則讓寶貝學會了分享,學會了輪流等概念,并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4、不同的玩法,一定的游戲流程可以有效地訓練寶貝的記憶力、讓他在游戲中了解數的概念,并有助于培養他的秩序感……
5到6歲精細動作的訓練游戲2物品準備:
各類安全的小型物品,例如:量勺、小球、小型玩具等。
能夠盛放若干小物品的容器。
活動目的:
促進精細動作的發展。
了解“里、外”這一相反意義的概念。
活動指導:
將各類小型的物品,例如:量勺、小球、小型玩具等放在寶寶周圍,先讓寶寶自己去探索、把玩。
將一件物品放在寶寶手中,然后鼓勵寶寶將手中物品扔出來,重復數次。
這一次,家長要鼓勵寶寶將手中的物品放進器皿中,再從器皿中取出來。在做這個動作的'告訴寶寶里和外的概念。重復進行以加強寶寶對“里、外”相反意義概念的理解。
鼓勵寶寶將物品遞給你,并贊揚寶寶的出色表現后,再將此物品還給寶寶。
嘗試讓寶寶一只手同時抓握兩件小物品,這個動作相對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安全提示:
確保各類小型物品的規格不會太小,以防因寶寶誤食而引起窒息。
5到6歲精細動作的訓練游戲3一、如何培養幼兒精細動作能力
精細運動也就是小肌肉運動,主要是指對孩子雙手和手指的靈活性的訓練。前面己經說過,鍛煉孩子的手指就是為了促進孩了大腦及神經系統的發育,因為精細運動更需要大腦、神經系統和動作系統的良好配合與協調,對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敬度和思維的敏捷性有更好的效果。
而且一般情況下,孩子在用手進行精細運動的時候往往不需要劇烈的體力付出,這種運動要求的是小動作的協調面非力且,往往部是處在比較安全,情緒比較平和的狀態中進行的,這對培養孩子神經系統的德定性。
思維的續密性,注意力的穩定性,孩子情緒的良性發展以及個性的健康成長都有很大的好處。對4-6歲的孩子來說,安排他們的活動也應該作到動靜接合,每周都應該安排一定的精細運動活動時間,以促進孩子神經系統穩定性的.發展。
訓練手指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很多,可以通過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等來訓練。比如系鞋帶、洗手、扣紐扣、用小勺子或筷子吃飯、旋轉門把手等。
也可以通過有意識有目的進行相關的活動進行,如繪畫、剪紙、拼圖,編織、壘積木、制作小手工、玩泥巴或橡皮泥等等,都能夠起到訓練孩子雙手和手指的作用。心靈手巧,孩子的小手越靈巧,大腦就越聰明,這已經是被大最的實踐所證明了的。
二、孩子精細動作能力培養方法
1、投物進瓶口
先找一個小口徑的玻璃瓶以及幾十個彈球或者黃豆,讓寶寶把這些小物品一個一個地快速投放到瓶口中,可以給寶寶計時,看他一分鐘能投放多少個。這種游戲能培養寶寶的注意力和手指的靈活性。
2、開關小盒子
找一些用各種方法能打開蓋子的小盒子,在里面裝一些小物品,蓋好盒子,然后用手搖動盒子,讓寶寶聽里面發出的聲音,告訴寶寶里面有許多好東西,要盡量讓寶寶自己想辦法打開盒子。這種游戲能訓練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寶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粘貼動物
給寶寶準備一些彩色圖案碎片,在一張大白紙上畫上一個動物輪廓,指導寶寶將碎片背面上涂上膠水貼在動物輪廓內。寶寶有可能將膠水弄得到處都是,媽媽不用擔心,玩過之后給寶寶洗掉就行了。這種游戲能鍛煉寶寶手眼協調能力,提高手的技巧。
4、學用剪刀
給寶寶準備一把兒童專用的鈍頭剪刀或塑料剪刀,讓寶寶學習使用。初學時媽媽可以替寶寶將紙剪開個小口,讓他繼續剪開。在使用過程中,媽媽要在旁邊作好監護。學習使用剪刀能鍛煉手的技巧,學會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