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寶寶出生后,很多家長都是會觀察寶寶的身體發育的,而精細運動則是能幫助寶寶盡快的發展起來,對寶寶有好處,下面為大家分享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1你可能還記得,當你的寶寶還是個嬰兒時,他胳膊和手部的控制能力始于伸手夠物、揮拳或是用手掌拍打自己感興趣的物品,抓握小物件時,他很有可能會合攏手指,把物品攥在手心……
寶寶的精細運動能力,是指操作小物件時手部和手指的協調能力。
這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吃東西和穿衣服等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經過鍛煉,慢慢地它將發展成為寫字和切割等高級技能。
從笨拙到靈活,孩子在鍛煉中發展,在發展中鍛煉,如果你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
1.在孩子手部發育的早期階段,嬰兒的所有手指都是同時運動的,但是他很快就能學會分別運動不同的手指;
2.等到12個月大時,他已經具備了拇指和食指指尖對捏、撿起小物品的能力,這是嬰兒最先掌握的精細運動能力之一,嬰兒在這個時期,通過手的觸摸、握持和操作物品,能夠接收感官信息,能夠幫助他了解手中物品的特性;
3.到了15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具備更加高級的手部動作技能,他能捏起早餐谷物,然后把谷物顆粒從指尖捻到手心里攥好,這個時期也要注意防止寶寶撿起能讓他窒息的危險物品;
4.到了18個月左右,寶寶可以做到用勺子自己舀食物吃;
5.滿24月齡時,寶寶能以握拳姿勢手持蠟筆,并借助整條胳膊的運動來涂色,日后學業里需要的高級手部動作,就是以這些動作的基礎發展來的。
6.在24—30月齡時,你給他穿脫衣服的時候,他可能會自己操作簡單的拉鏈和紐扣,家長們要試著鼓勵他,讓他自己解開大粒紐扣,也許你現在還很難想象寶寶上學后的樣子,但是時光飛逝,他很快就會到入學年齡。
顯而易見的是,精細運動能力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入學必備技能。我們知道,孩子上學后從早到晚都會用到精細運動的能力,平常沒有注意到的同齡孩子之間的差別,這時候就顯現了出來。所以說,從現在開始讓寶寶玩精細運動訓練游戲,能增加他在課堂上表現優異的機會。
精細動作的鍛煉,同時伴隨著孩子感知覺的發育、注意力的發育、手眼腦的協調能力,是評價孩子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
有句話說,“手指的活動,是大腦的體操”,對精細動作的鍛煉,同時也會起到鍛煉嬰幼兒大腦的作用,加速大腦神經網絡的建立,鍛煉腦部更多區域,在1-3歲期間進行手部力量和靈活性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手能夠完成的動作有幾十種,比如抓、握、伸、屈、托、扭、擰、撕、推、抓、刮、拔、叩、壓、挖、彈、鼓掌、夾、穿、抹、拍、搖、繞、旋轉等等。
以下的游戲方案,有助于促進精細運動能力的發展,不知道怎么幫孩子鍛煉的家長們一定要學起來!
游戲1:捏夾游戲
捏住晾衣夾,并把它夾在小紙盒或其他容器的邊緣,這是增加寶寶手部細小肌肉力量的`極好方法,然后找幾種不同顏色的彩色膠帶,各取一小塊分別纏在晾衣夾的一端,再分別取一小塊貼在容器邊緣。這樣就成了有趣的配對游戲,寶寶一定會喜歡的。
游戲2:手指畫
孩子喜歡在墻上涂鴉,我們不妨找一張大白紙,把它貼在外墻上,比如車庫或休息臺的外墻,請寶寶用食指蘸取手指顏料,模仿你畫簡單線條和基本形狀。
游戲3:噴霧游戲
找一個噴霧瓶,裝上清水,然后鼓勵寶寶用它來幫你清潔臺面,比如擦拭餐桌。擠壓噴霧瓶扳手這個動作,能夠鍛煉寶寶食指的肌肉力量。
游戲4:捏泡泡
找一塊包裝用的塑料泡泡膜,給寶寶示范怎樣捏泡泡,這也是鍛煉拇指和食指肌肉力量的好辦法,“啵啵啵”的聲音十分有趣,寶寶聽到這個聲音一定會露出笑容,估計你也會喜歡玩的,很解壓。
游戲5:兒童鑷子
有一種兒童鑷子,通??梢栽谠缃袒蜃鳂I治療用品商店里買到,它有多種趣味玩法,寶寶一定會喜歡。比如讓寶寶用鑷子夾起小積木放入各種容器中;或者鼓勵他一邊夾積木一邊數數,并疊搭起來摞成高塔,速度越快越好。捏合和張開鑷子能夠增強手部細小肌肉的力量,提高手部的靈活性。
如果想不到家里哪些東西可以用來讓寶寶邊玩練的話,可以挑一些東西簡單但是玩法比較多的玩具,這樣的話在色彩上比較統一,也比較安全一些。
游戲6:撕紙
給寶寶提供不同類型的彩紙,比如美術紙、面巾紙等,在你的幫助下,寶寶可以把小紙片粘貼到一張大卡紙上,創造自己的藝術大作。這個游戲不僅能夠強健寶寶手部的細小肌肉,還能鍛煉寶寶雙手配合的能力。
精細運動能力強,有助于為學習日后所需要的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包括正確握筆、寫字、畫畫,以及使用兒童安全剪刀等。精細動作鍛煉的結果,直接決定了孩子操作能力的高低快慢。
寶寶精細動作發育不良的原因,和撫養人早期對孩子的游戲訓練有密切關系,所以我們要在這個階段里,多和寶寶進行這種游戲互動,別讓孩子那么小就每天看手機,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發育條件。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2第一個動作:“塞”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游戲,訓練寶寶的“塞”的動作
(1)1歲左右可以玩塞小球的游戲
準備材料:1個帶洞的小桶、1個小碗、10個小球、1個塑料筐。
具體玩法:
媽媽先做示范動作,拿起一個小球,從洞口塞進小桶,做的時候,要做得慢、夸張,以利于寶寶模仿。寶寶把小球都放進去以后,媽媽再倒出來,讓寶寶再來1次。
溫馨提示:在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可通過改變洞穴和物品的大小去滿足不同月齡寶寶的心智需求。
(2)1歲3個月左右可以玩塞豆子
準備材料:1個小瓶(大小以寶寶可雙手握著為宜),1個小碗,小豆子。
寶寶用兩根手指把小碗里的豆子塞進小瓶里。玩的時候,媽媽在旁邊只是協助者,不要打斷寶寶的專注力,寶寶可以從游戲中找到一定的規律。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要讓孩子把小豆子放進嘴里。
第二個動作:“舀”
(1)12~1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舀豆子的游戲
準備材料:小碗2個,豆子,托盤,勺子。
媽媽先做演示動作,用勺子把托盤中的豆子分別“舀”到兩個小碗中,然后再讓寶寶模仿,用勺子一顆顆地““舀”到托盤中。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要提醒寶寶及時將掉了的豆子撿起來,不要把豆子塞進鼻孔和耳朵里。
(2)讓寶寶玩從水里舀小球的游戲
準備材料:小球,盆子盛好水,1個碗,1個勺子。
天氣熱的時候,可以在盆子盛好水,把小球放到水果,讓寶寶用勺子把小球“舀”起來。在玩這個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一直有人在旁邊照看,無人看管哪怕只有一會兒都是不可以的。(沒有人照看的情況下,小寶寶玩水是很危險的,媽媽一定要注意。)
第三個動作“倒”
練習這個動作,可以讓寶寶手眼協調,鍛煉手的靈活性,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記憶力和專注力。
(1)1歲4~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倒豆子的游戲
準備材料:托盤1個,杯子2個,豆子。
在托盤中放一些豆子,讓寶寶拿起托盤把豆子分別倒在兩個杯子中。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如果寶寶倒不準,媽媽千萬不要責怪他,在旁邊要鼓勵他反復練習,在媽媽的鼓勵下,寶寶會做得越來越好的。
(2)2歲以后的寶寶可以玩倒水的游戲
準備材料:托盤1個,杯子3個(其中兩個畫了圓圈)。
先在托盤里裝好水,媽媽先做演示,用杯子把水從盆里舀出來,再分別等量倒到另外兩個畫了圓圈的杯子里去。然后再讓寶寶跟著模仿練習,練習時要耐心地為寶寶講解。練習的頻率為每周2~3次,每次5~10分鐘。
第四個動作:夾夾子
1歲8~9個月的幼兒,可以讓他練習將夾子夾在指定的位置上。先準備一個夾子(水果圖案類夾),小筐,卡片紙(畫有水果類圖案)。在練習過程中,媽媽要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讓寶寶明白“一一對應”的方式。例如:讓寶寶用夾子,把卡片紙夾到小筐里,或夾到臺面上等等。
第五個動作“切”
玩切水果游戲
1歲10個月的寶寶,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安全的塑料玩具(如果對半切開)讓他練習切的動作??梢越虒殞毎烟O果、西瓜,梨等切成兩半,通過反復練習,達到寶寶手眼協調,鍛煉手的靈活性。
第六個動作“擰”
玩擰瓶蓋的游戲
1歲半以上的寶寶,媽媽可利用家里的小瓶子讓他練習擰的動作。給寶寶準備有蓋的空瓶子若干,讓寶寶擰開所有的蓋子后,再把所有的蓋子擰緊。
第七個動作“剝”
玩剝花生的游戲
2歲3個月以上的寶寶,先讓他練習剝開口的花生,逐漸過渡到剝不開口的花生。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周3次,每次10~15分鐘。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看寶寶,別讓他把花生米放進嘴里。
第八個動作“按”
(1)玩按圖釘的游戲
2歲以上的幼兒,練習按彩色圖釘,培養其手的靈活性。
(2)玩按紐扣的游戲
寶寶學會按圖釘之后,可以學習按紐扣,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九個動作“卷”
1歲半以后幼兒到了卷的敏感期。
玩卷工作毯:20~30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工作毯,培養他精細動作和大動作能力。
卷毛巾:23~26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軟的毛巾,培養他手腕的靈活性。
卷彩紙:27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彩紙,培養他手指和手腕的控制能力。
第十個動作“貼”
1歲8個月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貼各種圖案。 2歲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用膠水貼簡單的圖形。
給寶寶訓練精細動作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
媽媽在給寶寶進行精細動作訓練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媽媽只是一個協助者,在旁邊做好演示動作,但不宜幫寶寶完成所有動作。
在練習的過程中,媽媽不要過分追求訓練結果,訓練只是在強化腦的功能。
要遵循一個原則,在大動作發展的基礎上精細動作才能得到發展。
媽媽給寶寶練習精細動作時,要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做到生活化、具體化,這樣效果更好。
1~2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游戲3個月寶寶的發育變化
1.寶寶的體型有何變化
專家解答:從這個月開始,寶寶不管是在身體發育還是在能力發展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變化,肌膚豐潤有彈性,眼睛清澈明亮,頭發柔軟茂密,小胳膊、小腿圓潤有勁。這個月里,寶寶要從圓滾的體型慢慢轉換到幼兒的體形了。由于出牙、腹瀉等情況帶來的食量減少,寶寶體重增加的速度會繼續放慢,身高繼續以每月1厘米的速度增長。有的寶寶已經長出3~5顆牙齒了。
2.寶寶何時會爬
專家解答:第9個月的寶寶身上的肌肉結實了,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也有了發展,多數寶寶在這個月學會了爬。寶寶在開始爬的時候,一般都要先往后退。寶寶在趴著時總是伸胳膊去夠他前面的東西,如果夠不到,就會一拱一拱地向前爬,但在爬的時候,手腳配合還不協調。
行動的自由使寶寶的活動天地一下子變大了,寶寶從被動地坐著,發展到主動地擴展活動領地,這對寶寶的身心發展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飛躍。
3.怎樣做彎腰拾物訓練
專家解答:進行站立訓練之后,可以進一步進行彎腰拾物訓練。訓練時,可讓寶寶扶著小床的欄桿,然后把一個玩具放在寶寶腳旁,引導寶寶彎下腰,拾起腳旁的玩具。寶寶拾到玩具后爸爸媽媽應加以表揚,親吻一下寶寶,激發寶寶的興趣后再次進入訓練。這樣可以鍛煉寶寶換成爸爸彎曲及直立的身體,促進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精細動作能力提高練習
1.教寶寶放下手中的東西有什么益處
專家解答:這樣做能使寶寶學會由握緊到松開手,從而促進手、眼、腦的協調性。和寶寶玩玩具時,先把一個玩具放下,示范寶寶也放下手中的玩具??梢杂梅磸偷恼Z言來提示:“寶寶,把積木放到這邊?!?/p>
2.怎樣做投東西練習
專家解答:這個時期寶寶的手臂經過鍛煉已經有了一定的力量,爸爸媽媽可以試著給寶寶做一些投東西的練習。準備一個小紙箱、小筐等容器,讓寶寶把小玩具放到這些容器里,可以讓寶寶反復練習。
3.滾動圓柱對寶寶有什么好處
專家解答:教寶寶滾動圓柱能鍛煉寶寶雙手的靈活性,并建立寶寶對圓柱體可以滾動的認知。準備一個大塑料飲料瓶或其他圓柱形的筒,放到寶寶面前,讓寶寶用手推著筒向前滾動。但在寶寶滾動圓柱時,一定要注意的腳踩到圓柱而摔傷。
二、幼兒園室內100種游戲
以下是100種適合幼兒園室內進行的游戲分類整理,涵蓋不同發展領域(運動、認知、社交、藝術等),供參考:
一、運動類游戲(大肌肉活動)
1.障礙賽:用椅子、墊子、呼啦圈設置簡單障礙
2.氣球不落地:用手或紙盤托氣球不讓其落地
3.動物模仿秀:模仿青蛙跳、螃蟹走等動物動作
4.跳房子:用膠帶在地面貼出格子
5.枕頭大戰(需控制安全)
6.平衡木行走:用膠帶貼出直線或放置木板
7.推小車:孩子雙手撐地,成人抬腿模擬推車
8.鉆山洞:用大紙箱或桌子搭成隧道
9.襪子球投擲:將團成球的襪子投入籃子
10.音樂椅子:經典搶椅子游戲
二、精細動作游戲(手部協調)
11.穿珠子:用大顆粒串珠和繩子
12.夾毛球:用兒童夾子轉移絨球到不同容器
13.撕紙拼貼畫:撕彩紙粘貼成圖案
14.紐扣分類:按顏色/大小分紐扣
15.橡皮泥造型:搭配模具或自由創作
16.積木疊高:比賽誰疊得更高
17.吸管插孔:將吸管插入帶孔盒子
18.貼貼紙畫:用各種貼紙裝飾圖畫
19.勺子運豆:用勺子將豆子運到碗里
20.擰瓶蓋:匹配并擰上不同大小的瓶蓋
三、認知與思維游戲
21.顏色獵人:在教室里尋找指定顏色的物品
22.形狀尋寶:找出圓形、方形等形狀的物體
23.數字配對:將數字卡片與對應數量物品匹配
24.拼圖挑戰:適齡拼圖比賽
25.記憶翻牌:卡片配對記憶游戲
26.影子配對:將物品與影子圖片對應
27.天氣預報員:模擬天氣變化角色扮演
28.大小排序:將物品按從小到大排列
29.相反詞動作(如“快-慢”“高-矮”做動作)
30.迷宮探險:用紙板或膠帶制作簡易迷宮
四、語言與表達游戲
31.故事接龍:輪流編故事句子
32.詞語接龍:用詞語最后一個字接新詞
33.猜謎語:簡單謎語(如水果、動物)
34.角色扮演:假裝餐廳、醫院等場景
35.傳話筒:悄悄傳一句話看是否準確
36.繪本劇場:表演繪本中的情節
37. rhyming words:說出押韻的詞語(中文或英文)
38.我會描述:摸袋子里的物品并形容特征
39.字母/漢字尋寶:在沙盤中找出隱藏的字母
40.情緒卡片:通過表情卡片識別情緒
五、科學與探索游戲
41.磁鐵實驗:測試哪些物品能被吸住
42.沉浮實驗:觀察不同物體在水中的狀態
43.彩虹杯子:往水中滴食用色素觀察混合
44.吹泡泡:用吸管吹肥皂泡
45.影子游戲:用手電筒制造手影
46.植物觀察:用放大鏡看樹葉脈絡
47.冰塊融化:比賽誰能讓冰塊最快融化
48.傳聲筒:用紙杯和線制作簡易電話
49.風向袋:用塑料袋和繩子觀察“風”
50.分類游戲:按材質(金屬/塑料/布)分類物品
六、音樂與節奏游戲
51.打擊樂合奏:用鍋蓋、勺子等自制樂器
52. freeze dance:音樂停時保持不動
53.節奏模仿:拍手或跺腳重復老師的節奏
54.猜聲音:聽錄音猜動物或物品聲音
55.音樂椅子:經典搶椅子游戲
56.紗巾跳舞:揮動紗巾隨音樂舞動
57.杯子節奏:按節奏疊放/傳遞杯子
58.身體樂器:用拍腿、彈舌等制造聲音
59.音樂繪畫:根據音樂風格自由繪畫
60.唱歌接龍:輪流接唱熟悉的兒歌
七、美術與創意游戲
61.手指畫:用手指蘸顏料作畫
62.拓印畫:用樹葉、硬幣等拓印圖案
63.泡泡畫:吹泡泡到紙上形成彩色圓圈
64.鹽畫:用膠水和鹽制作立體畫
65.撕紙拼貼:用彩紙撕貼出風景或動物
66.紙筒城堡:用衛生紙筒搭建并裝飾
67.面具DIY:用紙盤制作動物面具
68.泡泡包裝畫:蘸顏料在泡泡膜上按壓
69.冰棒棍拼貼:用冰棒棍拼搭小房子
70.對稱畫:折疊紙印出對稱圖案
八、社交與合作游戲
71.傳球接力:圍圈傳遞球并喊名字
72.合作拼圖:小組完成大型拼圖
73.盲人引導:一人蒙眼由同伴指引走路
74.集體畫布:多人共繪一幅長卷畫
75. Tower挑戰:分組用積木比賽搭塔
76.人椅游戲:圍圈前坐后膝形成“椅子”
77.彩虹傘:集體拉傘顛球或鉆入傘下
78.猜領袖:一人模仿動作其他人猜領袖
79.友誼手鏈:交換自制手鏈
80.贊美圈:輪流說出同伴的優點
九、安靜與放松游戲
81.呼吸練習:吹羽毛或泡泡訓練深呼吸
82.冥想故事:聽輕柔音樂想象森林旅行
83.摸箱猜物:伸手觸摸描述物品特征
84.沙盤游戲:在沙盤中畫圖案或埋寶藏
85.輕黏土按摩:用黏土揉捏放松手指
86.星空投影:關燈用手電筒制造“星星”
87.安靜閱讀角:自主翻閱繪本
88.瑜伽模仿:簡單兒童瑜伽動作(如樹木式)
89.涂色曼陀羅:填充復雜圖案專注涂色
90.聽音辨位:閉眼聽搖鈴判斷方向
十、節日與主題游戲
91.圣誕襪投球:節日主題投擲游戲
92.萬圣節鬼臉:模仿奇怪表情拍照
93.感恩樹:在樹上貼感謝便利貼
94.中秋月兔跳:套兔子頭飾跳格子
95.春節舞龍:用布條和紙箱制作簡易龍
96.復活節彩蛋:藏塑料蛋找寶藏
97.植物生長日記:記錄豆子發芽過程
98.恐龍考古:石膏塊中挖出“化石”
99.太空冒險:用紙箱做飛船角色扮演
100.職業體驗日:模擬消防員、醫生等
注意事項
根據孩子年齡調整難度,確保安全(避免小部件吞咽風險)。
可重復利用材料(紙箱、瓶蓋等),環保又經濟。
每日輪換游戲類型,保持新鮮感。
希望這些游戲能豐富幼兒園的室內活動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