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
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
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養育孩子的整個過程父母都要花費很多心思,手部的動作在嬰兒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從小鍛煉動手能力,有助于智力發育。以下分享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
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1 1、獨坐追抓
具體操作:該階段寶寶腰部力量已經很不錯,可讓孩子自主獨坐進行遠/近距離的追抓。
練習的意義:練習坐的身體控制能力、視覺追蹤、視覺距離判斷、手眼協調。
提醒:家長注意用手在孩子身后做“擋護”狀/身后準備一個枕頭。
2、雙手抓握
具體操作:兩手可同時抓著物品觀察
練習意義:雙手的同步練習;該階段寶寶喜歡抓到物品就往嘴里塞,兩手同時抓握的練習可減少寶寶把物品塞嘴里的欲望。
推薦:各種觸感的/或能發出響聲的/或顏色比較鮮艷醒目的玩具,如觸感球、花鈴、小手柄沙錘等。
5-6個月嬰兒家庭早教,寶寶精細動作訓練
3、雙手撕紙
具體操作:給予寶寶紙巾,讓寶寶探索;如果寶寶探索后未做撕紙的動作,家長可在孩子面前做撕紙的示范,孩子會模仿學習的。
溫馨提示:需增加互動感的雙手協作撕紙;另不是玩具的玩具也有可能是最好的玩具。
推薦紙的幾款互動游戲:
單純的雙手撕紙
紙張從高處落下
紙團拋遠
左右手過中線紙巾盒抽紙
吹起躲貓貓游戲(紙巾拿額頭處,嘴巴向上方向吹,紙巾揚起露出家長臉的過程)
練習的意義:雙手協同練習、視覺追蹤、動作模仿。
Q:家長可能抱怨“弄得哪都是,房子好亂好臟啊,總是要打掃”。
A:這階段的寶寶,我們家長應以發展為前提,以能力的提高作為目標;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我們可以思考如何把“麻煩”轉成“機會教育”。
比如今天的撕紙游戲,在家里可以設置一個游戲的角落/房間,或者某個有地墊/彩虹傘的區域,這樣的話既方便打掃,也方便建立孩子的區域規則感。
4、全身按摩(同,加難度)
操作:隨著能力的提高、月齡的'增加,寶寶皮下脂肪增厚,所以需要:
按摩力度相應增大,
按摩方式增豐富度,
輔助音樂節奏,
不同質感的接觸物大量增加。
推薦家用觸覺物:沐浴球、洗衣球、絲巾、洗衣軟刷、木梳、化妝刷、羽毛、毛毯等。
中肌肉的具體練習
1、抱姿的變換(同,+新內容)
動作演示:
綜合把之前的姿勢連接起來練習,家長自行設計難度和內容的次序。
如豎托抱-豎托抱擺-橫托抱-橫托抱擺-坐抱-站抱-反托抱-托腋站立-托腋抱轉—(+新內容)
趁寶寶小,一定要多練,孩子8個月以后能參與該項目的練習機會就少了。
2、反復的仰臥翻身
動作演示:同上個月,不同的是:寶寶的自主性。家長少幫忙,孩子多機會發展自身能力。
注意事項:
床面要柔軟
注意寶寶的情緒,情緒好的時候練習。
3、快速自喂練習
動作:家長準備小零食,通過引導寶寶左手、右手交替拿取食物,放自己嘴里的過程。
練習的意義:手眼協調、左右手練習、語言的準備。
建議:選擇小和易咀嚼的食物,如小小小饅頭(入口即溶的那種)半歲前的所有練習結束啦,恭喜寶寶半歲畢業,后續將會每兩個月齡的進行介紹。
前6個月是一個最初的階段,對孩子7個月到36個月的能力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而整個0-3歲又構成了對整個人生的重大影響,每個階段都不容忽視,彼此都環環相扣。
希望我們的育嬰工作者或者家長,都一定要重視起來,要腳踏實地膽大心細地帶領寶寶進行每一項的練習,幫助寶寶扎扎實實地打好他人生第一個半歲的基礎!
繼續3-4月訓練計劃,并開始以下部分。
一、動作
1、獨坐訓練小兒靠坐,將小兒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讓小兒靠著玩。6個月時小兒可開始獨坐,但可能協調不好,此時坐的時間不易長。
2、學爬開始是趴著玩,原地打轉、后退,家長可在前面以玩具逗引,后面用手在腳底幫助。
二、認識能力
1、尋找目標訓練小兒注視自己手中的玩具及放在桌子上的玩具,玩具可從大到小,并訓練小兒注視小糖豆類的小物體。
2、準確抓握經常在小兒面前放一些玩具讓小兒練習抓握,玩具可從大到小,距離從近至遠。
可讓小兒練習抓取一些較小的物體,如旺仔小饅頭、小糖豆(應防止入口發嗆),還可訓練小兒從容器中取出玩具。
3、玩具倒手發展雙手共同活動,家長連續給小兒玩具,引導將手中的玩具倒給另一只手。
三、語言
1、模仿發音繼續培養小兒對聲音的反應,鼓勵小兒學ba-ba ma-ma,da-da等。
2、熟悉語言信號熟悉自己的名字,聽到自己的名字能做出反應;聽到熟悉的人或物的名稱也能做出反應,如說“媽媽”“奶奶”時,小兒會尋找。
四、個人―社會
1、認人開始認人、怯生,應多接觸人,引導小兒對熟人微笑、用發音打招呼,適應生人,減少怯生,增加熟悉的人的數量。
2、自喂餅干可讓小兒學習拿著較小、易溶化的餅干往嘴里送。
3、照鏡子認自己讓他看自己身體的部位,并說名稱,如“這是眼睛,這是鼻子”等。
6個月寶寶早教:精細動作
5個月寶寶,出現在眼前的東西,寶寶都會伸手去抓,還會兩只小手同時抓。
寶寶還不會用手指尖捏東西,只能用手掌和全部手指生硬地抓東西。
寶寶能將一塊積木傳給左右,右手再拿第二塊。
6個月寶寶早教訓練方法:
(1)夠取小物體。繼續讓寶寶練習夠取小物體,物體要從大逐漸到小,從近逐漸到遠,讓寶寶練習從滿手抓到拇、食指抓取。
(2)扔掉在拿。讓寶寶坐著,給他一些能抓住的小玩具,如小積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讓寶寶兩手均抓住玩具(一件一件地給)。
然后再給他玩具,看到他會扔下手中的一個,再拿起另外的一個,猶如狗熊掰棒子。
(3)選擇物體。可同時給寶寶2-3件種類相同但形狀或顏色不同的玩具,讓寶寶進行選擇,以此建立比較、分類的數概念。
(4)玩具倒手。在和寶寶玩玩具時有意識地連續向一只手遞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讓寶寶將手中的東西從一只手傳到另一只手。
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2寶寶精細運動的發展規律:
1個月:小手緊攥成拳頭
2個月:能開始抓家長的手指
4個月:能抓握物品并能一定程度上搖晃
6個月:能用手掌、手指以及大拇指抓住物品,并且能指出方向
9個月:能使用拇指和食指撿起細小的東西,并能抓東西吃,用吸管杯喝水
12個月:會指東西和堆積木
精細運動包括指尖抓握、握力、左右對稱的小肌肉協調、手眼協調、手腕旋轉與穩定、手指靈活性和拱手能力,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鍛煉。
1歲前的分階段詳解:
1-2個月:讓寶寶平躺在床上,隨他自由揮動拳頭,并觀察和吮吸自己的手
4-6個月:
①懸吊玩具吸引法:
先讓寶寶用手摸一摸玩具,而后推遠一些,讓寶寶試著伸手去夠。
距離保持讓寶寶剛好能觸摸到卻又抓不到為好,寶寶重復幾次之后,快要失去耐心之時,再將其往前拿,讓寶寶有能力將其抱住。
注意事項:玩具的材質需要較為輕盈,適合抓握
②手指運動:
將帶有聲響的玩具放在寶寶身前,而后引導他伸手抓握,并讓寶寶拿在手中擺弄。
與此還能引導寶寶進行敲、搖、推、撿等動作。
③雙手交替:
在陪寶寶玩耍時,家長可以有意識地連續向一只手遞玩具。與此還可以在孩子面前演示如何將手中的物品傳遞到另一只手上。
7-12個月:
①抓握:
讓寶寶練習用手抓起積木感知形狀、棱角。還可以將積木塊放在身前,訓練手指配合抓起的動作。
②對擊玩具:
讓寶寶的兩只手上都有玩具,并引導寶寶進行對擊,發出聲音時,家長可以鼓掌予以激勵。
③鍛煉食指:
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用食指勾取物品,這其實是鍛煉的一種方式,父母不妨試著讓寶寶撥動轉盤、滾球,以及按鍵等。
④從握緊到放手:
給寶寶多種玩具選擇,訓練有意識地將玩具防止在指定的地方。
家長可以在旁邊做出示范,并用語言進行引導。
從握緊到放手的這個動作,是受意念控制的,能增強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寶寶的精細運動和粗大運動一樣,需要家長的關注,做到有意識引導,更利于促進發育。
6個月精細動作訓練3幼兒大動作訓練方法
1、鍛煉寶寶手指的靈活性
寶寶2歲時,加強他的手指靈活性,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家長要帶寶寶一起做手指操。跟著音樂節奏,讓每個手指都運動起來,還可以經常讓寶寶拿一些東西。和寶寶一起搭積木就是很好的選擇。
專家建議:用手指拿東西,可以刺激大腦。
2、鍛煉寶寶眼腦與腳的協調性
這時候寶寶已經會慢慢走路,當孩子可以獨立行走時,家長要鍛煉寶寶學會自由支配雙腿與雙腳的運動。比如:讓孩子多上下樓梯。
專家建議:多讓孩子玩各種玩具,讓他們體會游戲的快樂。
3、開發寶寶運動能力
寶寶2歲開始就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游戲,也可以獨立完成簡單的游戲動作。所以家長要多帶寶寶出去玩,這樣可以促進孩子反應能力與肌肉的發育。
專家提醒:由于孩子的破壞能力很強,要經常檢查他玩過的玩具,以防孩子破壞的地方會割破手指或扎到眼睛。
4、玩沙子、捏膠泥對孩子好處多
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玩沙子、捏膠泥。家長千萬不要怕臟不讓孩子玩,因為對于寶寶來說,玩沙子捏膠泥是一種很好的啟發性的游戲。
而且沙子也不臟,它里面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家長要教孩子玩各種沙子游戲,引發孩子的興趣。
專家提示:在玩完沙子、捏膠泥后一定要給寶寶把手洗干凈。
5、鼓勵寶寶隨意涂畫
2歲孩子對涂畫很有興趣。家長可以給他準備筆與紙,讓他可以隨意涂畫。不管畫得好不好,家長都要表示鼓勵,讓他對畫畫的興趣更濃。
專家提示:注意不要讓寶寶獨自拿鋼筆或圓珠筆玩。
6、鼓勵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要從小教寶寶和別人相處,只要家長多帶寶寶和外界接觸,就能養成他們好的性格與學會怎么和別人相處。
專家提示:在飯后半小時不要劇烈活動。
7、培養寶寶的主動性
寶寶從2歲開始就逐漸獨立,有了自己的意識,什么事都想自己做。家長對此不要制止,適當的啟發與引導他,因為主觀能動性是智力開發的動力。
專家提示:讓寶寶遠離危險物品。
8、培養寶寶自立的生活習慣
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飯前便后自己洗手、自己穿衣服或者穿鞋子的好習慣。
在寶寶運動訓練時,家長們不要過于溺愛小孩。希望這些方法對年輕的家長們有幫助。另外在平時的生活上,也要讓寶寶不斷練習一些小運動。
二、0-3歲精細動作的訓練
0-3歲精細動作的訓練
0-3歲精細動作的訓練,養育孩子的整個過程父母都要花費很多心思,手部的動作在嬰兒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從小鍛煉動手能力,有助于智力發育。以下分享0-3歲精細動作的訓練。
0-3歲精細動作的訓練1新生寶寶:會反射性的抓住放入手中物品。
1~3月齡:開始注意自己的小手,會吮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4~6月齡:能有意識地握物,并將抓住的物品送入嘴中。會撕紙,會將蓋在臉上的布扯掉。
7~9月齡:能將物品從一只手轉移至另一只手;會拿玩具互相敲擊;會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撿取東西。10~12月齡:會把物品放入容器中或取出來;會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顆粒;涂鴉時,能留下筆道。13~18月齡:可以模仿著劃橫道和豎道,能夠用積木搭一些矮矮的塔。
19~24月齡:會揉捏橡皮泥、會串珠。25~30月齡:會用積木搭一些具有空間感的物體;可以進行有控制地畫畫。31~36月齡:能將紙折成三角形、正方形等;會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和填色。
不同月齡訓練方法
1個月:建議不要給寶寶帶手套,讓他能自由地揮動拳頭,看自己的手,玩手。2個月:經常刺激寶寶手心,促進抓握反射。讓寶寶觸摸一些不同質地的玩具,幫助寶寶玩手,促進寶寶感知覺發展。3個月:拿一些顏色鮮艷、有悅耳聲音的玩具給寶寶看,激起他產生抓握玩耍玩具的興趣。把玩具放到寶寶手里,帶寶寶去抓握。
4個月:擺幾種能吸引寶寶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搖鈴,讓他練習主動抓握。玩具可以從大到小,反復練習。如果寶寶抓不準,可以幫他把玩具移到準確的方位,一人抱著寶寶,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約1米遠處逗他,看寶寶是否會伸手去拿。如果寶寶不伸手,則引導他去觸摸、擺弄這些玩具,為以后的伸手抓握訓練打下基礎。
5個月:在寶寶面前懸掛一些顏色鮮艷的玩具,讓寶寶去抓握。開始放在寶寶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然后慢慢移到遠一點的地方。可以時常更換不同質地的玩具,使寶寶在抓摸過程中接受不同刺激。每次的'訓練時間不宜過長。
6個月:教寶寶撕紙,培養他的手眼協調,鍛煉手的精細動作。有意連續向某只手傳遞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將手中的東西從一只手傳到另一只手,讓寶寶反復練習,學會倒手”。繼續訓練寶寶夠取小物體,物體從大到小,從近到遠。
7個月:讓寶寶練習用拇指配合其它手指抓起玩具,可以選一些能吸引他的玩具或積木進行操作。訓練寶寶用一只手對擊另一只手的玩具,發出聲音時給予獎勵,這樣能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發展。8個月:可以將精細動作進一步復雜化,能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起小物品了,如藍莓、花生、蠶豆、樂高小配件。這種對捏的動作難度很高,標志著大腦的發展水平。
9個月:準備一些小西紅柿、小珠子或者蠶豆,讓寶寶練習用拇指和食指夾取。當大的珠子夾取熟練后,再更換小的珠子或者紅豆等。玩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在旁邊看好,小物品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被他偷偷吃”了。10個月:拇指、食指的動作已經相當熟練,學會了自己松手放下東西
能主動放棄手中現有的東西,選擇其他物品玩。可以訓練他將小物體投入到大容器中,如將積木放入盒子內,或者玩一些不同的放進去,拿出來”游戲。這樣不僅促進了手-眼-腦的協調發展,而且增強了認知能力。
11-12個月:這個時候可以把筆和紙給寶寶了,筆以彩色蠟筆為宜,先訓練扶著他的手學握筆,可以畫個小花,或者點個小點。如果你畫出一個圓,再握著他的手,在上面畫出表情。他看到自己會畫眼睛、嘴巴了”,會十分興奮。以后他會經常練習作畫”,實際上是胡亂涂鴉。
寶寶在1-2歲之間時,他們的雙手會更加靈活,這個時候可以和他多玩一些拿捏、翻書、積木、紙筆類的游戲。大概在16個月時,他們可以用蠟筆涂色。在2歲快結束時,他們可以描畫出一些簡單的橫線和豎線,甚至可以搭五層或更高的積木。
2-3歲間,除了前面的訓練內容,還可以慢慢和寶寶進行一些串珠、折紙之類的游戲。在2歲后半段,也可以讓寶寶進行一些更復雜的需要剪刀的小游戲等等。(注意要使用而兒童安全剪刀)
0-3歲精細動作的訓練2寶寶精細運動的發展規律:
1個月:小手緊攥成拳頭
2個月:能開始抓家長的手指
4個月:能抓握物品并能一定程度上搖晃
6個月:能用手掌、手指以及大拇指抓住物品,并且能指出方向
9個月:能使用拇指和食指撿起細小的東西,并能抓東西吃,用吸管杯喝水
12個月:會指東西和堆積木
精細運動包括指尖抓握、握力、左右對稱的小肌肉協調、手眼協調、手腕旋轉與穩定、手指靈活性和拱手能力,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鍛煉。
1歲前的分階段詳解:
1-2個月:讓寶寶平躺在床上,隨他自由揮動拳頭,并觀察和吮吸自己的手
4-6個月:
①懸吊玩具吸引法:
先讓寶寶用手摸一摸玩具,而后推遠一些,讓寶寶試著伸手去夠。
距離保持讓寶寶剛好能觸摸到卻又抓不到為好,寶寶重復幾次之后,快要失去耐心之時,再將其往前拿,讓寶寶有能力將其抱住。
注意事項:玩具的材質需要較為輕盈,適合抓握
②手指運動:
將帶有聲響的玩具放在寶寶身前,而后引導他伸手抓握,并讓寶寶拿在手中擺弄。
與此還能引導寶寶進行敲、搖、推、撿等動作。
③雙手交替:
在陪寶寶玩耍時,家長可以有意識地連續向一只手遞玩具。與此還可以在孩子面前演示如何將手中的物品傳遞到另一只手上。
7-12個月:
①抓握:
讓寶寶練習用手抓起積木感知形狀、棱角。還可以將積木塊放在身前,訓練手指配合抓起的動作。
②對擊玩具:
讓寶寶的兩只手上都有玩具,并引導寶寶進行對擊,發出聲音時,家長可以鼓掌予以激勵。
③鍛煉食指:
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用食指勾取物品,這其實是鍛煉的一種方式,父母不妨試著讓寶寶撥動轉盤、滾球,以及按鍵等。
④從握緊到放手:
給寶寶多種玩具選擇,訓練有意識地將玩具防止在指定的地方。
家長可以在旁邊做出示范,并用語言進行引導。
從握緊到放手的這個動作,是受意念控制的,能增強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寶寶的精細運動和粗大運動一樣,需要家長的關注,做到有意識引導,更利于促進發育。
0-3歲精細動作的訓練3 1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手的運動:解開寶寶袋,平放在床上,讓他自由揮動拳頭,看自己的手玩,吸吮手。
4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
(1)夠、取懸掛的玩具:夠、取眼前用繩子系著的晃動的玩具,要經過許多步驟。先用手摸,玩具被推得更遠。寶寶再伸手,玩具又晃動起來。經過多次努力,寶寶終于用兩只手一前一后將它抱住,“啊,我抓住了,真開心”,寶寶興奮得咯咯大笑。大概要到5個月時寶寶才能用單手準確夠到。
(2)準確地抓、握:把寶寶抱到桌前,桌上放幾個不同的玩具,讓其練習抓、握。每次可放3~5分鐘,經常變換,可以從大到小,反復練習,并記錄能準確地抓、握的次數。
(3)見物伸手并朝物體接近:一人抱著寶寶,另一人在離寶寶一米處用玩具逗引他,觀察他是否注意。與玩具接近,漸漸縮短距離,讓寶寶一伸手即可觸到玩具。如果寶寶不會主動伸手朝玩具接近,可以引導寶寶用手去抓、握玩具,去觸摸、擺弄玩具。
5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伸手抓、握:將寶寶抱成坐位,面前放一些彩色小氣球等物品,物品可從大到小。開始訓練時,物品放置于寶寶一伸手即可抓到的地方,慢慢移至遠一點的地方,讓他伸手抓、握,再給第二個讓他抓、握,觀察寶寶是否會把物品傳給另一只手。
(2)手指的運動:把一些帶響的玩具(易于寶寶抓、握)放在寶寶面前,首先讓他發現,再引導他的手去抓、握玩具,并在手中擺弄,然后除繼續訓練寶寶敲、搖的動作之外,再訓練寶寶的推動、撿拾等動作,觀察拇指和其他四指是否在相對的方向。
6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夠、取物體:繼續讓寶寶練習夠、取較小的物體,物體要從大逐漸到小,從近逐漸到遠,讓寶寶練習,由從用整個手抓取,到拇、食指抓取。
(2)扔掉、再拿:讓寶寶坐著,給他一些能抓住的小玩具,如小積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讓寶寶兩手都抓住玩具(一件一件地給),然后再給他玩具,看到他會扔下手中的一個,再拿起另外的一個,猶如“狗熊掰棒子”。
(3)選擇物體:可以同時給寶寶2~3件種類相同,但形狀或顏色不同的玩具,讓寶寶進行選擇,以此建立“比較”、“分類”的數概念。
(4)玩具倒手:在和寶寶玩玩具時有意識地連續向一只手遞玩具或食物,大人要先示范著做一遍,然后讓寶寶將手中的東西從一只手轉傳到另一只手。反復練習,寶寶就會飛躍到“玩具倒手”。
7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抓、握:讓寶寶練習用手抓起小積木。把寶寶熟悉的積木塊放在他面前(放在手能抓到的地方),訓練他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小積木,每日練習數次。
(2)對擊玩具:繼續訓練寶寶雙手玩玩具,并且能夠雙手對擊以后發出各種聲音。例如:讓寶寶手中拿一只帶柄的塑料玩具,對擊另一只手中拿的積木,敲擊出聲時,爸爸媽媽鼓掌獎勵。選擇各種質地的玩具,讓寶寶對擊以后發出各種聲音,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8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捏取:讓寶寶練習用手捏、取的物品,如小糖豆、大米花等,開始寶寶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后逐漸發展到用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每日可以訓練數次。
媽媽要陪同寶寶玩,以免他將小物品塞進口、鼻子被嗆、噎而發生危險,離開時要將小物品收拾好。會使用拇指、食指捏到小物品,這是人類才具有的高難度動作,標志著大腦的發展水平。
(2)食指的技巧:寶寶會用食指伸到洞里提取物品,如果棉被或睡袋有破爛的地方,寶寶就會取出棉花塞入嘴里。用指撥玩具,可以讓寶寶的食指發揮最大的功能,可用食指撥轉盤、撥球向左右滾動、按鍵等。藥瓶也有用,但是瓶口要大于2厘米,防止手指伸入之后拔不出來。
9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放手:和寶寶玩多種玩具,訓練他有意識地將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爸爸媽媽可給予示范,讓其模仿,并反復地用語言示意他“把xx放下,放在XX上”,由握緊到放手,使手的動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腦協調又進了一步。
(2)投入:在寶寶能有意識將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礎上,訓練寶寶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且教寶寶將一小的物體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將積木放入盒子內,反復練習。
(3)滾筒:將圓柱體的滾筒(飲料瓶代替也可)放在地上,讓寶寶用兩只手推動它向前滾動,待他熟練以后,再讓他用一只手推動滾筒,并把它滾到指定的地點。做對了,給予鼓勵。他在玩耍中逐漸建立起圓柱體物體能滾動的概念。
11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亂涂亂畫:可以給寶寶筆和紙,筆以彩色蠟筆為宜,先訓練扶著他的手學習拿筆,再在魚眼睛處點上小點,他看到“自己會畫魚眼睛了”,十分興奮,以后他會經常練習“作畫”,實際上是胡亂涂畫。
(2)將書打開又合上:聽過用書講故事的寶寶,懂得將書打開又合上。未聽過用書講故事的寶寶,不懂得翻開書頁,只會雙手拿書調來調去,不會掀開。無論是否聽過故事書,或是否會開合,只要寶寶愛玩弄書本,就有教育效果。給寶寶翻的書最好畫面大一些,字大而少,故事有趣。在翻書中培養寶寶的專注、喜歡讀書、愛學習的性格。
三、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寶寶的身體健康對于父母來說是最重要的,在小寶寶們出生以后,是完全沒有行動能力的,而且因為頸部骨骼和肌肉比較最弱,以下看看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1訓練幼兒手指精細動作,視知覺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一、如何培養幼兒精細動作能力
精細運動也就是小肌肉運動,主要是指對孩子雙手和手指的靈活性的訓練。前面己經說過,鍛煉孩子的手指就是為了促進孩了大腦及神經系統的發育,因為精細運動更需要大腦、神經系統和動作系統的良好配合與協調,對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敬度和思維的敏捷性有更好的效果。
而且一般情況下,孩子在用手進行精細運動的時候往往不需要劇烈的體力付出,這種運動要求的是小動作的協調面非力且,往往部是處在比較安全,情緒比較平和的狀態中進行的,這對培養孩子神經系統的德定性。
思維的續密性,注意力的穩定性,孩子情緒的良性發展以及個性的健康成長都有很大的好處。對4-6歲的孩子來說,安排他們的活動也應該作到動靜接合,每周都應該安排一定的精細運動活動時間,以促進孩子神經系統穩定性的.發展。
訓練手指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很多,可以通過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等來訓練。比如系鞋帶、洗手、扣紐扣、用小勺子或筷子吃飯、旋轉門把手等。
也可以通過有意識有目的進行相關的活動進行,如繪畫、剪紙、拼圖,編織、壘積木、制作小手工、玩泥巴或橡皮泥等等,都能夠起到訓練孩子雙手和手指的作用。心靈手巧,孩子的小手越靈巧,大腦就越聰明,這已經是被大最的實踐所證明了的。
二、孩子精細動作能力培養方法
1、投物進瓶口
先找一個小口徑的玻璃瓶以及幾十個彈球或者黃豆,讓寶寶把這些小物品一個一個地快速投放到瓶口中,可以給寶寶計時,看他一分鐘能投放多少個。這種游戲能培養寶寶的注意力和手指的靈活性。
2、開關小盒子
找一些用各種方法能打開蓋子的小盒子,在里面裝一些小物品,蓋好盒子,然后用手搖動盒子,讓寶寶聽里面發出的聲音,告訴寶寶里面有許多好東西,要盡量讓寶寶自己想辦法打開盒子。這種游戲能訓練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寶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粘貼動物
給寶寶準備一些彩色圖案碎片,在一張大白紙上畫上一個動物輪廓,指導寶寶將碎片背面上涂上膠水貼在動物輪廓內。寶寶有可能將膠水弄得到處都是,媽媽不用擔心,玩過之后給寶寶洗掉就行了。這種游戲能鍛煉寶寶手眼協調能力,提高手的技巧。
4、學用剪刀
給寶寶準備一把兒童專用的鈍頭剪刀或塑料剪刀,讓寶寶學習使用。初學時媽媽可以替寶寶將紙剪開個小口,讓他繼續剪開。在使用過程中,媽媽要在旁邊作好監護。學習使用剪刀能鍛煉手的技巧,學會用工具。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2精細動作如何練習
1、橡皮泥
橡皮泥是非常適合孩子玩的一款游戲,柔軟的橡皮泥物美價廉,能夠帶給孩子很多的樂趣。玩橡皮泥能夠促進寶寶手的靈活協調能力,幫助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2、倒水、倒米
材料是兩個小碗,在一個碗里面裝上半碗米,然后讓孩子把這些米倒到另外一個碗里面,剛開始可能會撒出來,但是進行了多次之后,孩子會越來越熟練的,直到不撒為止。
3、學習用筷子
商場里有一種專門供寶寶學習的練習筷子,用起來非常簡單,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進行練習。等到孩子四歲時,就可以拿正常的筷子給孩子使用了。
在使用筷子之前,爸爸媽媽要先示范一下,讓寶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來掌握一根筷子,用拇指中指和無名指來控制第二根。一來能夠鍛煉手的靈活性,刺激腦的運動中樞,二來還能夠使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
4、套疊游戲
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套娃,讓寶寶按照套娃的大小一次放好,然后套成一個。在此過程中,一來能夠訓練手部肌肉的精細動作,二來還能提高孩子分辨大小的能力。
寶寶的精細動作是要通過鍛煉才能夠獲得的,所以爸爸媽媽要讓寶寶勤于練習哦。
18—24個月寶寶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小手指骨都已經發育良好,可以自如的伸縮收放。
1、家長平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翻書,并不要求孩子要看懂書籍,只是通過翻一頁頁的書籍來達到訓練手指的攝取能力和眼手協調能力。
2、早上寶寶起床時讓他自己嘗試穿衣服扣扣子,即使扣錯扣子家長也不要心急,只要寶寶在動手,就是一種值得鼓勵的進步。
3、帶領寶寶做一些有趣的小制作,比如捏捏橡皮泥等益智的小游戲。
24—36個月寶寶
訓練手的精細動作可以融入到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去,例如筷子架彈珠就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孩子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既能學會使用日常就餐工具,還能同步訓練孩子眼睛與手部的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家長們千萬別怕孩子累著,讓孩子參與些簡單的家務勞動,收拾自己的玩具,幫忙在餐前拿筷子等等都可以。
36個月-48個月寶寶
媽媽們可以事先為孩子準備一些小玩具,讓他挑自己喜歡的去撿,通過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有利于大腦功能的發展。
為了讓寶寶提高對精細動作的掌握能力,家長們勢必要多次為孩子進行反復的訓練,這可能是一個單調而又枯燥的過程,但是一定要堅持下來,每次時間不必過長,這對孩子也是一種不小的負擔。當孩子取得進步時,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因為你的贊賞正是他們前進的動力,而每一個小小的進步累計起來就會變成讓你驚喜的變化。
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寶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掌握更多更復雜的手部運動。
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的發展遵循了從混濁到分化,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發展規律,對孩子的培養要和他的月齡相符,當寶貝掌握了捏的本領后就會自己尋找自己嘗試剛學會的本領。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目的3如何培養幼兒精細動作能力
1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手的運動:解開寶寶袋,平放在床上,讓他自由揮動拳頭,看自己的手玩,吸吮手。
4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
(1)夠、取懸掛的玩具:夠、取眼前用繩子系著的晃動的.玩具,要經過許多步驟。先用手摸,玩具被推得更遠。寶寶再伸手,玩具又晃動起來。經過多次努力,寶寶終于用兩只手一前一后將它抱住,“啊,我抓住了,真開心”,寶寶興奮得咯咯大笑。大概要到5個月時寶寶才能用單手準確夠到。
(2)準確地抓、握:把寶寶抱到桌前,桌上放幾個不同的玩具,讓其練習抓、握。每次可放3~5分鐘,經常變換,可以從大到小,反復練習,并記錄能準確地抓、握的次數。
(3)見物伸手并朝物體接近:一人抱著寶寶,另一人在離寶寶一米處用玩具逗引他,觀察他是否注意。與玩具接近,漸漸縮短距離,讓寶寶一伸手即可觸到玩具。如果寶寶不會主動伸手朝玩具接近,可以引導寶寶用手去抓、握玩具,去觸摸、擺弄玩具。
5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伸手抓、握:將寶寶抱成坐位,面前放一些彩色小氣球等物品,物品可從大到小。開始訓練時,物品放置于寶寶一伸手即可抓到的地方,慢慢移至遠一點的地方,讓他伸手抓、握,再給第二個讓他抓、握,觀察寶寶是否會把物品傳給另一只手。
(2)手指的運動:把一些帶響的玩具(易于寶寶抓、握)放在寶寶面前,首先讓他發現,再引導他的手去抓、握玩具,并在手中擺弄,然后除繼續訓練寶寶敲、搖的動作之外,再訓練寶寶的推動、撿拾等動作,觀察拇指和其他四指是否在相對的方向。
6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夠、取物體:繼續讓寶寶練習夠、取較小的物體,物體要從大逐漸到小,從近逐漸到遠,讓寶寶練習,由從用整個手抓取,到拇、食指抓取。
(2)扔掉、再拿:讓寶寶坐著,給他一些能抓住的小玩具,如小積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讓寶寶兩手都抓住玩具(一件一件地給),然后再給他玩具,看到他會扔下手中的一個,再拿起另外的一個,猶如“狗熊掰棒子”。
(3)選擇物體:可以同時給寶寶2~3件種類相同,但形狀或顏色不同的玩具,讓寶寶進行選擇,以此建立“比較”、“分類”的數概念。
(4)玩具倒手:在和寶寶玩玩具時有意識地連續向一只手遞玩具或食物,大人要先示范著做一遍,然后讓寶寶將手中的東西從一只手轉傳到另一只手。反復練習,寶寶就會飛躍到“玩具倒手”。
7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抓、握:讓寶寶練習用手抓起小積木。把寶寶熟悉的積木塊放在他面前(放在手能抓到的地方),訓練他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小積木,每日練習數次。
(2)對擊玩具:繼續訓練寶寶雙手玩玩具,并且能夠雙手對擊以后發出各種聲音。例如:讓寶寶手中拿一只帶柄的塑料玩具,對擊另一只手中拿的積木,敲擊出聲時,爸爸媽媽鼓掌獎勵。選擇各種質地的玩具,讓寶寶對擊以后發出各種聲音,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8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捏取:讓寶寶練習用手捏、取的物品,如小糖豆、大米花等,開始寶寶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后逐漸發展到用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每日可以訓練數次。
媽媽要陪同寶寶玩,以免他將小物品塞進口、鼻子被嗆、噎而發生危險,離開時要將小物品收拾好。會使用拇指、食指捏到小物品,這是人類才具有的高難度動作,標志著大腦的發展水平。
(2)食指的技巧:寶寶會用食指伸到洞里提取物品,如果棉被或睡袋有破爛的地方,寶寶就會取出棉花塞入嘴里。用指撥玩具,可以讓寶寶的食指發揮最大的功能,可用食指撥轉盤、撥球向左右滾動、按鍵等。藥瓶也有用,但是瓶口要大于2厘米,防止手指伸入之后拔不出來。
9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放手:和寶寶玩多種玩具,訓練他有意識地將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爸爸媽媽可給予示范,讓其模仿,并反復地用語言示意他“把xx放下,放在XX上”,由握緊到放手,使手的動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腦協調又進了一步。
(2)投入:在寶寶能有意識將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礎上,訓練寶寶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且教寶寶將一小的物體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將積木放入盒子內,反復練習。
(3)滾筒:將圓柱體的滾筒(飲料瓶代替也可)放在地上,讓寶寶用兩只手推動它向前滾動,待他熟練以后,再讓他用一只手推動滾筒,并把它滾到指定的地點。做對了,給予鼓勵。他在玩耍中逐漸建立起圓柱體物體能滾動的概念。
11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亂涂亂畫:可以給寶寶筆和紙,筆以彩色蠟筆為宜,先訓練扶著他的手學習拿筆,再在魚眼睛處點上小點,他看到“自己會畫魚眼睛了”,十分興奮,以后他會經常練習“作畫”,實際上是胡亂涂畫。
(2)將書打開又合上:聽過用書講故事的寶寶,懂得將書打開又合上。未聽過用書講故事的寶寶,不懂得翻開書頁,只會雙手拿書調來調去,不會掀開。無論是否聽過故事書,或是否會開合,只要寶寶愛玩弄書本,就有教育效果。給寶寶翻的書最好畫面大一些,字大而少,故事有趣。在翻書中培養寶寶的專注、喜歡讀書、愛學習的性格。
13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有了主動性,應和寶寶開展很多動手游戲,以促進“手、眼、腦”協調能力的快速發展,學會許多操作技能。
(1)蓋蓋:配蓋子,將用過的盒子、瓶子、杯子當玩具。爸爸媽媽先示范打開一個瓶蓋,再蓋上。然后讓寶寶模仿。寶寶打開一個,再蓋上,爸爸媽媽再給他另一個不同的,他又打開,蓋上,練得熟練以后,再練習給不同大小形狀的瓶子配蓋子。寶寶在這種開開、蓋上、配蓋子的簡單游戲中,大大促進了動作智商的發展。
(2)倒豆、撿豆:準備兩個大口瓶子,其中一個放上豆子幾粒,讓寶寶練習把豆子倒出來,從一個瓶子倒到另一個瓶子,開始時,爸爸媽媽扶著瓶子,以免瓶子倒,稍微扶一下往里倒的那只手,對準瓶口朝里面倒,慢慢就不往地上
灑了。準備兩個小盤和兩個瓶子,讓寶寶把盤子里的豆子撿到瓶子里,爸爸媽媽也一同撿,看誰快,寶寶如果都能放到瓶子里,就鼓勵,或發小紅五星以表示獎勵。
(3)搭高樓:搭積木是寶寶空間知覺和手、眼、腦協調水平的重要標志。開始搭積木時,總也搭不上,放不正、或是掉下來,爸爸媽媽在旁稍微扶一下,放一個,要拍手給予表揚,以增強寶寶搭高樓的興趣和成功的滿足。
(4)套塔:爸爸媽媽示范,將一個彩環套在垂直的塑料樁(或木樁)上,然后讓寶寶模仿一個一個往上套,套上一個,鼓勵寶寶,如拍手,或者說“啊,寶寶真棒”,“啊!套上了”,“噢,寶寶成功了”,待寶寶熟練以后,便可讓寶寶按顏色或者大小順序搭成彩色塔。
(5)插片:這種游戲需要更高的協調能力和手部小肌肉關節的協同作用來完成。爸爸媽媽先示范,由簡單到復雜,讓寶寶學著插插片,練習造形。
14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接龍:用積木接龍,大人先示范,后讓寶寶自己接,同樣也可接火車,接好后,予以鼓勵和贊揚。
(2)穿珠子:爸爸媽媽先做示范,然后扶著讓寶寶穿,如果不會,可練習穿塑料的,穿上后,給予表揚,并且牽著塑料繩兩端和寶寶一起做,以激起寶寶對這種因果關系的專注和思考。


